盛世梦-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月初,包谷苗冲出土一尺多了,四月份,已长到半人高,土垄也起了半尺高了,五月份,上面的天花出来了,叶子中间的包谷也长出须来了。
人们先以为是高粱,但又觉得不像,后来越长越不像,这才意识到可能是一种新作物。
端午过了十天,他让岳父请来陈家寨全体父老,宣布这两种新做的种植成功,并一样煮了一小锅让大家尝,到六月全部成熟了才知道亩产多少,书上说包谷亩产千斤,红苕亩产两千斤。
第二天他又把龙家和管家的人请来宣布他试种成功包谷和红苕,第一次全部收获的作为种子,将大面积种植,特别是一直荒着不用的岩包包地,也可见缝插针的种植,管上可特别肯定这一点,几两银子便可买一匹岩包包地,只要有劳力打整出来,脸盆大一块地种一窝包谷,脚盆大一块地可种两窝红苕,一座几百亩岩包包地就可养一家人,这对无地少地的农户特别管用。
当管世敦讲到:“只要一到一亩半地,就能解决五口之家的口粮”时,龙大老爷无限感慨的说道:“敦儿,你为天下苍生造了多大的福啊!古人云以农为本,老百姓吃饱了才能做事,至今有的人都未弄懂,一方面让老百姓饿着肚子,另一方面又要为他干事,哪里有这样的道理!前明之亡,就亡在这个问题上。”
七月初,收包谷了,管上可请陈家寨尊长、村长,京竹里里正作见证,看着他和长工短工收包谷,脱了粒,平均九百斤,三百亩共计二十七万斤。
同时另一批人挖红苕,也是长工和短工在干,结果平均亩产一千八百斤,三百亩,共五十四万斤。
管上可专门把几个儿子和侄子叫到陈家寨,研究改变种植计划,决定将坡土大部分改种包谷,少部分种红苕,红苕拿来喂猪,减少蔬菜种植,整个土地约二万五千亩,二万五千亩需包谷种五万斤,现在有二十七万斤,足够二万五千亩了,除了龙家用的,亦可卖给乡亲。
红苕则是各地各种一千亩,多的卖给乡亲,因此陈家寨管家湾管家坝,曹家村皆买到红苕种。
红苕最麻烦的是育秧,要搭炕,管世敦在自家地里向这几个地方的长工或乡亲亲自示范,讲解,他们再回去搭,他再一一检查。炕搭好,上为育秧箱箱底垫一层惨土的牛粪,一是作肥料,二是提高温度,如遇突寒冷要熏烟。然后放红苕种,再盖上一层土,浇上水。大家看着一一做好,便回去照做,果不久红苕苗就出来了,然后整地、起垄、剪苗、插苗,各点进度皆一致,到第二次剪苗,打藤,每次皆有示范。
接着是几兄弟派来的人学点种包谷。复杂的是逐渐起垄护苗、中耕、施肥。
由于里正向县上做了汇报,知县大人非常重视,号召县上大户去上坪村与陈家寨参观。因此,经常在地边有人参观,提问。
知县高大人决定亲自来看看,决定了时间后通知里保再通知到管上可,让他们做准备。
管上可特叫回管上学,并请龙家二位老爷作陪。
到了那天,知县轻车简从,只有两名衙役,骑着马就来了。
在喜神院的堂屋,县太爷上座,管上可、上学与世敦四兄弟坐在一起,龙氏兄弟坐在一起。先由龙大老爷介绍了管家两代人,着重介绍了世敦,高知县很诧异山野之间竟有如此谈吐分明,引经据典,头头是道之人,于是拱手问道:“老先生真世外高人,学问如此深厚,恐非本县之人。”
龙沛霖:“我本涪州酉阳人士,曾为前明涪州知州,万历丁酉科二甲进士。”
高知县一听,肃然起敬,拱手道:
“老先生原系前朝旧臣,学生失敬,失敬!”
龙沛霖:“此过眼烟云,不足挂齿。”
接着离开寿星院,到附近看了一处五百亩的包谷地,像高粱比高粱壮实,在叶间结有籽实,世敦告诉大人,种好了亩产千斤是有保证的,可作主粮。
高知县说道:“民以食为天,如此举得以推广,可解百姓食粮的大问题。”
接着又看了红苕地,三百亩,只见一片碧绿的原野,丘垄成行,陇上有的开裂,管世敦随手用锄头刨了一窝,用手一提,大大小小的长了一大坨,高知县接着提了提说道:“怕有四五斤啰。”
管世敦摘了个大的,用钹镰削干净,再剥下一片,请知县品尝,知县一尝,甜甜的,脆脆的很可口。
世敦对身边的一个小男孩说了几句,小男孩离开了,管世敦说道:“知县大人,红苕种好了,亩产可达二千至三千斤。”
高知县无限感慨的说道:
“农乃国之本,粮乃民之本,管世敦,你为国为民做出表率,我要感谢你,秋收时节,一定要通知我,我要把全县乡长里正叫来,让他们看看,什么是为民造福,什么叫体恤百姓。”
中午,在龙沛潇的禄星院摆了几桌,给高知县接风,也接待乡里保甲和四家大小,入座后,每人面前有一大一小两个碗,大的装的是包谷,小的装的是红苕,管上可宣布,这是让大家尝个新。
高知县赞道:“如此清香可口,又能填饱肚子虽不是山珍海味,但比任何山珍海味都强,因为现在穷苦百姓如解决了口粮问题,我这个父母官也好当多了。”
他告诉上可:“我要大力向全县推荐,推广红苕和包谷。管上可,秋收后全部留作种子,除了你们自用的外,全卖给四乡百姓,让全县普遍的种起来,争取我县首先成为路无饥民的县。前明就是这个问题没解决好,老百姓造反了,他就垮台了,我朝一定要注意解决这个问题。”
管世敦插话道:“朝廷已经下诏推广这两种粮食作物,以解决百姓的口粮。”
高知县:“我朝圣明,皇上圣明。”
很快便到了流火七月的收获季节,管世敦与管上可大爸及三位兄长商定收割时间,他去城中与父亲和龙会长一道,备了请柬,恭请高知县大人光临,特选了禄星院前面一块大田做包谷首收示范之地,特在门楼外竹林过道中为知县和众来宾安了座位。
那天,知县坐着轿子,四乡的里正乡长一大群,来到看台席上,外面骄阳似火,竹下凉风习习,备有茶水,管上可请了一百名帮工,高知县一声令下,一百人进入包谷地,开始掰包谷,一百亩地,一百人掰的掰,运的运,堆在禄星院的院坝上,皆从来客的面前经过,龙沛霖兄弟陪着知县,管上可兄弟陪着四乡来客。正午时,百亩大田的包谷掰完运完。高知县在龙氏兄弟的陪同下,回到禄星院的正厅中,看过秤。上坪村的乡亲齐来帮忙,去掉包在外面的壳叶,一行十杆大秤同时称,十三万六千斤,平均亩产一千三百六十斤,管世敦向知县汇报了称的结果,总量和亩产,说道:“高大人,如果掰成包谷子,可达亩产一千一百斤。”
当场称了十三斤六两,掰下包谷粒,一称果然有十一斤二两。”
这一切让四乡来客信服。
管上可请大家到隔壁寿星院用午饭,特上了一个锅里烙烤的包谷粑,香甜香甜的。
管世敦问高大人:“包谷粑做百姓口粮可以不?”
高大人和诸位客人皆说:“可以,可以!”
席上每人上了一个红苕,因为红苕已收过了,管世敦告诉大家:“这种作物每亩可达两千到三千斤,皆是好的食品,只是储藏困难一些,要挖地窖,但至少可储藏半年以上,它与包谷皆不择地,被人们弃之不用的光山岩包包地皆可见缝插针的种起来,种几窝包谷就可解决一家人一天的口粮。”
高知县站起来说道:“今天我请四乡的里正乡长来,让大家亲眼看看什么是包谷红苕,亲口尝尝它们的味道,我问大家麦子亩产多少,谷子亩产多少,谷子碾成米后多少,每亩最多三百斤,一般二百斤就不错了,麦子更少,百把斤,可包谷呢?一千一百斤实打实的粮食,对贫苦百姓可是救命的活菩萨呀,这是哪个的功劳呀?”
四乡官吏:“县太爷教导有方。”
高知县:“错了,是领导无方,这么好的东西我竟然不知道,是管世敦这个年轻人!”
高知县把管世敦推到前面,让大家看的更清楚,他继续说道:“是他把包谷和红苕从遵义引种过来的,去年他就在种了,只是面积不大,今年在龙管两家的地上大规模种植了,有二万亩左右,估计要收包谷两千万斤,这两千万斤卖出去,要救活多少人的命呀,如果我们绥阳普遍种起来,我们县还有饿肚子的吗?你们看,这笔帐该不该这样算?”
众人:“该!”
高知县:“不能老想到管家会赚多少银子,我说赚得好!如果我县多一些像龙、管两家这样的勇于种新品种的大绅粮,我们县就会尽快实现人人有饭吃,个个有衣穿的富县。”
众人:“知县大人考虑周全,乃我县之福。”
高知县:“我今天冒着酷暑带大家来亲眼看看,就是想让大家跟管世敦学,跟龙管两家学,都来种高产的红苕和包谷,就是这个意思,听懂了没有?”
众人:“听懂了。”
高知县:“为了表彰管世敦引种高产作物的功劳,我代表本县衙门特送门匾一块和奖银一百两,把门匾挂抬上来。”
两个衙役抬上一块匾,上书“务本力农,济世惠民”八个长体楷书大字,世敦和世选赶忙上前接着。
接着龙大人,龙会长为欢迎高大人重本力农,不辞辛劳表示敬意,管上可、管上学为高大人力促本县繁荣,百姓过好日子表示由衷的感谢,并热烈欢迎四方尊长来上坪村参观、考察。
高知县说道:“大清天下初定之时,也是一直在战乱之中,搞得民不聊生,农桑失业,哀鸿遍野,我们贵州不少地方也遭战乱之灾。只这大山里面免遭战火,能为困苦中的百姓提供些粮食,也是为使国家安定下来做出了贡献。四川尤其灾难深重,有的地方,人口百不存一,饿殍载道,耕地荒芜,现在朝廷已经在采取措施,从邸报上传来的消息,朝廷已经吹风下来,等四川彻底稳定下来,将采取大规模的移民填川政策,等具体诏书下来才知道。
龙沛潇:”高大人,战乱的世道,我们深受其害,我是个药材商,这是济世惠民的行业,我们真希望太平世界的到来,好重整家业,出山好好干一番,目前只好在此种点田土糊口,真汗颜啊。”
高知县:“龙会长乃商界巨子,一定会有大展鸿图的一天,而且很快就会到来,我有个要求,龙、管两家今年所收的包谷红苕,除自用之外,一律卖给本县四乡百姓,价格从优。”
管上可:“是,谨记高大人的安排。”
高知县:“今天来的四乡头头脑脑的人们,你们本身就是广有田土的大户,首先你们要带头种起来,为百姓示个范,让他们清楚的看到种包谷、红苕的好处,就会跟着来,做不做得到?”
众人:“做的到。”
当即就认购了包谷,红苕种子的数量。
管上可与几个儿子估算了留种的数量,其余基本上能满足四乡父老的需要。当即拿出纸笔写下了认购的名单,数量,经费,及提取时间,上可在时间上略作调整,即大抵定下取种的地点,告诉了大家。
管世敦说道:“明年春天,他要为引种户讲解种植办法,希望大家派长年来学。”
大家表示感谢。
很快包谷和红苕在绥阳普遍种植起来,贫苦人家的主食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于改变了种植结构,除了龙氏兄弟的粮食收益有了较大提高外,管氏兄弟的收益有了更大的提高,新品种的价格比谷子还贵,着实使管家赚上了一笔,而且运粮的经费也节约了好几百两。
收了包谷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