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昶鸪晌谝樵阂槌ぁ�1932 年在民主 党大会上支持罗斯福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遂被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1933 —1941 年为副总统。在内外政策上偏向右翼保守势力,意见常与罗斯福相 左。1940 年总统大选前夕,曾得部分财团人士支持,欲图竞选总统,未获成 功。1941 年后逐渐退出政界。
加根(НиколайАилександровичГаген, 1895—1969)苏联将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沙俄军队上尉。1919 年加入红 军。参加过国内战争。1929 年毕业于高级军事师范学校。1939 年加入联共 (布)党。苏德战争开始时任步兵师长(上校衔)。后任近卫步兵第四军军 长和第五十七、第二十六集团军司令。率部参加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会战, 以及解放乌克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奥地利的作战。1943 年 获中将衔。战后曾任军长和军区司令助理等职。1959 年退役。
加里宁(МихаилИвановичКалинин,1875— 1946)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38—1946)。早年在彼得堡当工人。 1898 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参加过 1905 年革命。因从事革命活动先后 多次被捕和流放。1917 年参加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1919 年当选为俄共(布) 党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和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1922 年起 为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1926 年起为联共(布)党中央政治局委员。 卫国战争期间,参与领导工业企业东迁,建立战时经济,动员和组建红军预 备队。曾多次赴前线进行鼓动,发表文章和小册子《告战士书》、《一切为 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等,激励全国军民抗德。战争后期致力于恢复解放 区的国民经济工作。著有《加里宁选集》(3 卷)、《加里宁言论集(1941 —1946)》等。
加兰德(AdolfGalland,1911—)德国将领,飞行员。1930 年成为职业 滑翔机飞行员。1937—1938 年在*秃鹰军团服役,在西班牙多次参加空战, 发展了近距离支援陆军的战术。大战初期任飞行教官。1940 年 4 月在第二十 六歼击机联队服役,参加侵法战役和*不列颠之战。击落盟军飞机 103 架,为 德空军“王牌飞行员”之一。1941 年 11 月任空军歼击机部队司令。翌年晋 升少将。1945 年 1 月因指挥失利被免职,后受命领导第四十四歼击机兵团。 同年 4 月 26 日在空战中被美机击落。战后曾任阿根廷空军技术顾问(1948 —1954)。著有回忆录《最初和最后: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歼击机》。
加罗齐(AldoGarosei,1907—)意大利历史学家。曾在都灵大学攻读 法律。学生时代参加反法西斯斗争。1930 年在都灵组织*正义和自由分部。 1932 年逃亡巴黎,出脉《正义和自由》周刊。西班牙内战期间,曾在罗萨利 纵队作战。1940 年法国沦陷后逃亡美国,参加*马志尼协会,继续进行反法 西斯宣传。1943 年回国,参与行动党的创建,并随盟军在意大利南方作战。 后主编《社会主义意大利日报》,主张在意大利实施民主改革。战后为都灵 和罗马大学历史学教授。
加泽拉(PietroGazzera,1879—1953)意大利将领。就学于摩德纳军 校。参加过意上战争(1911—1912)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升迁迅速,1926 年已获少将衔。1928 年任陆军副大臣。次年晋升陆军大臣。1930 年获上将衔。 反对与德国结盟,后被免职。1933 年为参者员。1938 年调赴东非,在埃塞俄 比亚南部镇压游击队和人民反抗运动。1940 年意大利参战后,在游击队和英 军联合进攻下节节失利。1941 年 5 月*达奥斯塔公爵被俘后,继续指挥东非 意军残部。7 月在埃塞俄比亚率部投降。1943 年意大利投降后获释回国,负 责俘虏的安置工作直至战争结束。
加利茨基(КуэьмаНикитовиqГалицкий,1897 —1973)苏联将领。1917 年应征入沙俄军队。翌年加入俄共(布)党和红军。 参加过国内战争。1927 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1939—1940 年参加苏芬战 争。苏德战争初期任步兵师长(少将衔)。后任军长和集团军副司令。参加 过 1941 年白俄罗斯地区的边境交战和莫斯科会战。1942 年 9 月任突击第三 集团军司令,参加大卢基、涅韦尔和戈罗多克等战役。1943 年 11 月调任近 卫第十一集团军司令(至战争结束),参加白俄罗斯和东普鲁士战役。1944 年晋升上将。战后曾任军区司令。1955 年获大将衔。1962 年退役。著有《解 放东普鲁士作战》、《严峻考验的年代》等回忆录。
加拉哈德(Galaliad)1943—1944 年在缅甸作战的一支美军远程突击队 的代号。1943 年由 3000 名美国志愿兵组建,暂编为第五三○七团,辖 3 个 营,*梅里尔任司令。该队在印度接受训练后,被派遣到缅北日军占领区作战。 在 1944 年缅北战役期间,参加攻打密支那机场等,战绩卓著,有“梅里尔劫 掠者”之称。
加藤外松(1890—1942)日本外交官。神户高等商业学校肄业。1914 年入外务省。1923 年任欧美局第二课课长。1927 年出任驻天津总领事,参与 出兵中国山东省、占领济南和作死张作霖等侵略活动。后一度在驻美、英、 加拿大等国使馆任职。1938 年任驻“满洲国”参赞。1939 年转任驻汪伪政权 公使,参与签订*《有田克莱琅协定》。1941 年 1 月出任驻法国维希政府大 使。同年 7 月 29 日同维希政府签订*《日法共同防卫印支议定书》。后病死 于巴黎。
加尔比亚蒂(EnzoGalblati,1897—?)意大利民警首脑。第一次世界 大战后参与法西斯战斗团的创建。三十年代起在各地指挥民警,镇压民主运 动。1933 年任罗马民警首脑。后参加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受重伤。第二 次世界大战期间,率黑衫师入侵希腊。1941 年 5 月任民警参谋长,负责国内 治安。1943 年 7 月 24 日,在法西斯大委员会会议上虽反对格兰迪动议,但 未采取措施支持墨索里尼,并在 26 日向巴多里奥投降。8 月被捕,后经德军 营救获释,投靠*萨罗共和国,未被录用。
加里宁战役苏德战争前期苏军在加里宁地域连续进行的防御和进攻 战役,*莫斯科会战的组成部分。1941 年 10 月 10 日至 1942 年 1 月 7 日,由 西方方面军右翼(10 月 17 日起改称加里宁方面军)实施。防御战役从 10 月 10 日至 12 月 4 日进行。期间,德军曾于 10 月 14 日突入加里宁市,从北面 对莫斯科构成威胁,苏军最高统帅部立即用预备队加强该方向,迫使德军转 入防御。12 月 5 日,苏军发起反攻,12 月 16 日解放加里宁市,尔后向西南 方向发展,1942 年 1 月 7 日前出至伏尔加河和勒热夫(Ржев)地域,推 进 60—120 公里,恢复了西方战略方向和西北战略方向间的直接联系。
加里博尔迪(ItaloGariboldi,1879—1970)意大利将领。1935 年意 大利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时,任师长,率部攻占亚的斯亚贝巴。次年 7 月起任*格拉齐亚尼的参谋长。1938 年任军长。大战期间,历任意大利第五 集团军和第十集团军司令,在北非指挥作战。曾一度出任北非意军司令(1941 年 2—7 月),屡战皆败。1942 年 7 月调任第八集团军司令(上将衔),入 侵苏联南方,在斯大林格勒城下几遭全歼。1943 年春率残部回国,同年 9 月 被德军逮捕,移交*萨罗共和国。1944 年 1 月以玩忽职守罪被判处 10 年徒刑。 1945 年春脱逃。战后退役。
加里宁方面军苏联战略战役军团。1941 年 10 月为统一指挥从西北加 里宁方向掩护莫斯科的部队而组建。初辖 4 个集团军,后陆续编入 7 个集团 军和 1 个空军集团军。在莫斯科会战中,成功地在该方向进行了防御,并在 莫斯科城下反攻时实施加里宁战役与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但与*西方方面 军合围德军的企图来获成功。后相继参加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大卢基战 役、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1943 年)、斯摩棱斯克战役(1943 年)和涅韦 尔战役。1943 年 10 月改称*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历任司令为科涅夫 (1941.10—1942.8)、普尔卡耶夫(1942.8.—1943.4)、叶廖缅科(1943.4 —10)。
加里波第纵队(BrigataGaribaldi)意大利反法西斯抵抗运动游击队。 以民族英雄加里波第(GiuseppeGaribaldi,1807—1882)为名。1943 年 11 月,由意大利共产党发起创建,*隆哥任总指挥。主要骨干为意大利共产党员, 成员有社会各阶层人士。活动地区主要在意大利中部和北部,牵制了大批德 军,沉重打击了*萨罗共和国,解放大片国土。至 1945 年春已组成 575 个纵 队,每个纵队又分成若干小队,约占意大利游击队总人数的二分之一。在 1945 年四月起义中发挥巨大作用。全国光复后,自动解除武装。
加罗林群岛战役美军攻占加罗林群岛的战役。加罗林(Caroline)群 岛位于西太平洋,共有 963 个岛屿,分布在约 200 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内,陆 地面积为 1165 平方公里。其中的*特鲁克为日军在西南太平洋的主要基地, 在 1944 年 2 月美军*特鲁克袭击战后失去战略意义。此时日守军约 3.8 万人。 美军为进一步控制日本本土至菲律宾的海上交通线,决定攻占该群岛。1944 年 6—9 月,美空军对该群岛日军基地进行轮番轰炸。美直接参加此战役的有 20 艘护航航空母舰、5 艘战列舰、8 艘巡洋舰和 50 艘驱逐舰,并得到由 17 艘航空母舰、6 艘战列舰、14 艘巡洋舰和 58 艘驱逐舰组成的强大舰队的支援, 掌握海空优势。9 月 15 日美军 4.8 万人开始对群岛西部的帛琉群岛实施登 陆。至 11 月底占领该岛。此后其他岛屿上的守军与日本本土联系便被切断, 美军亦停止进攻,此战役遂告结束。
加贺号航空母舰日本航空母舰。由战列舰改装。川加贺号航空母舰 崎造船所和横须贺海军工厂制造。1928 年 3 月竣工,标准排水量 2.95 万吨, 最高航速 26.7 节,可载飞机 60 架,乘员 2019 人。1935 年经佐世保海军工 厂改造,排水量增至 3.82 万吨,载机量增至 90 架,航速提高到 28.8 节。1937 年参加侵毕战争,在淞沪会战中以舰载机轰作上海。1938 年 10 月支援日军 在广东省大亚湾登陆。1941 年 12 月参加袭击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翌 年 1 月支援日军登陆伸斯麦群岛。2 月参加攻击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同年 6 月,在*中途岛海战中被击沉。
加 泰 罗 尼 亚 战 役 *西班牙内战后期的一次战役。加泰罗尼亚 (Catalu a,又译卡塔卢尼亚)是西班牙东北角地区的总称。1933 年 12 月 23 日佛朗哥叛军和德、意干涉军集结 40 万兵力,对加泰罗尼亚战线发起进 攻。该地区的 17 余万共和国守军,与其他地区的联系被切断,孤军奋战,力 量悬殊,被迫后撤,1939 年 1 月 26 日,首府巴塞罗那失守。同年 2 月 8—9 日,共和国军余部越过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