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集体评议从事斯巴达式的训 练。18 岁毕业后可进大学,少数“优秀者”则升入*骑士团城堡。
阿尔比马尔式轰炸机(Albemarle)英国中型侦察轰炸机。双引擎、双 尾、中单翼,以胶合板为外壳。自*蚊式飞机负担起侦察轰炸机的任务后,主 要被用于牵引滑翔机。能在 1.05 万英尺的高度作时速 265 英里的飞行。升限 1.8 万英尺。曾参加在西西里、诺曼底和荷兰等战役中的空降行动。战时共 生产约 600 架。
阿尔巴尼亚抵抗运动大战期间阿尔巴尼亚人民反抗意、德占领的斗 争。1939 年 4 月意军入侵阿尔巴尼亚,*索古一世的政府不战而逃,人民自 发抗敌,终因力量相差悬殊,全国沦陷。1940 年 10 月底,爱国者在希腊组 成首批游击队。1941 年 11 月 8 日阿尔巴尼亚共产党在地拉那成立,霍查为 临时中央委员会负责人。至 1942 年 9 月阿共领导的游击队发动 30Q 余次军事 行动。9 月 16 日,阿共倡议召开*贝萨会者,建立*阿尔巴尼亚民族解放阵线, 揭露意大利欺骗伎俩,排除*阿尔巴尼亚国民阵线的干扰破坏,进一步开展抵 抗斗争。1943 年 7 月 10 日,成立民族解放军总司令部,至意大利投降时已 解放大部分国土。同年 9 月下旬,德军占领阿尔巴尼亚,随后解放军粉碎德 军冬季围攻。1944 年春,解放军反攻,迫近首都。5 月在波尔梅特(Pёrmet) 召开*阿尔巴尼亚反法西斯民族解放代表大会,成立民族解放委员会,霍查任 主席。随即击退德军第二次围攻。同年 10 月 20 日,反法西斯民族解放会议 举行第二次会议,将民族解放委员会改为阿尔巴尼亚民主政府,霍查任总理。 同年 11 月 17 日解放地拉那,29 日全国解放。
阿尔巴尼亚国民阵线阿尔巴尼亚反共民族主义组织。1942 年 12 月底 建立,由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民族主义者组成。初颇有影响,后奉行反 共政策,拒绝与*阿尔巴尼亚民族解放阵线合作,并暗中勾结占领当局和傀儡 政府。1943 年起配合意大利占领军向民族解放军发动进攻,后又投靠德国占 领当局。1941 年冬瓦解。
阿尔布莱希特亲王街(PrinzAlbrechtstrasse)*盖世太保总部所在 地。后成为盖世太保总部的代名词。
阿拉伯国家联盟公约又称《阿拉伯联盟公约》。1945 年 3 月 22 日在 开罗举行的阿拉伯国家(叙利亚、黎巴嫩、约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埃 及)会议上订立。也门未派代表出席,但后来也签了字。主要内容为:每一 个独立的阿拉伯国家都有权参加联盟;联盟宗旨是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关 系,实现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和捍卫其独立和主权,协调政策,全面考虑阿 拉伯国家的事务和利益;成员国在经济和财政、交通和邮电、文化、国籍、 护照、签证及执行判决和引渡、社会福利、卫生等方面进行合作。同年 4—5 月七国签署(也门在 1916 年 2 月)批准,5 月 10 日起先后生效。
阿尔马维尔迈科普战役苏德战争前期苏军进行的防御战役,*高加 索会战的组成部分。1942 年 8 月 6—17 日,由*北高加索方面军实施。迈科 普(Mайкоп)油田区是通往图阿普谢(Tyaпce)和黑海的要道,德军 在此展开主要突击,试图分割围歼苏军主力。8 月 8 日,德军占领阿尔马维 尔(ApMавир),8 月 10 日又攻占迈科普和克拉斯诺达尔。此后苏军加 强抵抗,将敌人阻止于通往黑海沿岸山间道路的接近地,使德军未能达成预 定目的。
阿特兰底斯号武装快船(Atlantis)*德国袭击舰之一。原为货船,长 153 米,宽 18 米,总排水量 7860 吨,航速 17.5 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改 建成武装快船,装设 152 毫米火炮 6 门,76 毫米火炮 1 门,双管 37 毫米防 空炮 2 门,20 毫米自动炮 4 门,两侧水线以下各装设鱼雷发射管 1 个,携带 *磁性水雷 92 枚。1939 年 12 月入役,在大西洋航道上袭击同盟国商船。两 年里曾悬挂英、荷、日、挪等国旗帜,伪装成各国商船,共击沉 20 余艘同盟 国船只(总排水量 14 余万吨)。1941 年 11 月 22 日,在南大西洋为一艘德 国潜挺加油时被英国德文郡号巡洋舰击沉。
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LeibstandartessAdoifhitler,缩写LAH) 希特勒卫队和党卫队属下的武装组织。原为“柏林党卫队本部警卫”,负责 总理府警卫和内勤事务,1933 年 9 月纳粹党纽伦堡代表大会期间扩充成现组 织,同年 11 月,全体成员宣誓效忠希特勒。由*狄特里希指挥,后成为党卫 队特别机动部队和武装党卫队的组咸部分。1934 年 6 月在清洗冲锋队的过程 中起主要作用。1935 年扩充到团的建制,大战初期发展成坦克师。后曾积极 参与进攻敦刻尔克和克里米亚地区。
阿尔巴尼亚民族解放阵线阿尔巴尼亚共产党领导的反法西斯统一战 线组织。1942 年 9 月*贝萨会议上建立。团结社会各阶层,共同开展反对意、 德占领军及其傀儡政府和*阿尔巴尼亚国民阵线的斗争。1943 年 7 月建立民 族解放军总司令部。1944 年 5 月和 10 月相继成立以霍查为首的反法西斯民 族解放委员会和阿尔巴尼亚民主政府。在光复国土的斗争中发挥巨大作用。
阿尔戴阿蒂纳墓穴大屠杀德军屠杀意大利人民的事件。1944 年 3 月 23 日德国党卫队在罗马城内遭伏击,死伤 33 人。希特勒和希姆莱下令按杀 死一名德军即处死 10 名人质的办法在 24 小时内进行报复。次日,335 名无 辜居民(年龄自 14 岁至 75 岁)在罗马近郊的阿尔戴阿蒂纳(Ardeatine)墓 穴集体惨遭杀害。德军随即将洞口封住以掩盖罪行。1944 年 6 月罗马解放后, 始被发现。罗马市民隆重举行悼念,并在洞口立碑纪念。
阿德米勒尔蒂群岛登陆战又称“海军群岛登陆战”。美军在西南太 平洋的一次登陆战。为切断日军基地拉包尔与新几内亚之间的联系,并获取 良好的舰队停泊地,1944 年 2 月 29 日,西南太平洋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亲 率第一骑兵师 1000 余人对阿德米勒尔蒂(Admiralty)群岛之一部实施侦察 性登陆,当得悉驻岛日军防守力量薄弱时,即以船队运送主力部队登陆,当 日攻占机场。4000 余名日军虽组织多次反击,均无成效。3 月底,美军控制 整个群岛,并迅速修筑军事基地,致使日军基地拉包尔陷于孤立。
阿尔巴尼亚反法西斯民族解放委员会阿尔巴尼亚抵抗运动在解放区 建立的政权机构。1942 年 9 月*贝萨会议后,在*阿尔巴尼亚民族解放阵线领 导下于全国各地建立。该委员会在解放区的任务为:组织后方生产、支持游 击队,维护社会秩序;在敌占区的任务为:组织宣传鼓动,开展反对法西斯 占领军的斗争。1943 年 9 月民族解放阵线拉比诺特(Lobinot)会议批准民 族解放委员会章程,确定其作用和性质。1944 年 5 月*阿尔巴尼亚反法西斯 民族解放代表大会决定建立以霍查为首的中央政权机构(阿尔巴尼亚反法西 斯民族解放委员会)。同年 10 月,改组为阿尔巴尼亚民主政府。
阿尔巴尼亚反法西斯民族解放代表大会阿尔巴尼亚反法西斯抵抗 武装力量举行的代表大会。1944 年 5 月 24—28 日在波尔梅特(Pёrmet)召 开,共有 186 名代表。大会选出最高立法机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会议, 并建立以霍查为首的阿尔巴尼亚反法西斯民族解放委员会,履行临时民主政 府的职能。大会决议:由阿尔巴尼亚人民决定未来政治制度,禁止索古家族 回国,并加强与美、英、苏的合作。
陈云(190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之一。原名廖陈云。1925 年加入中国 共产党。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中共中央白区(指国民党统治区) 工作部部长。1934 年参加长征,北上抗日。1935 年 1 月在遵义会议上,支持 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旋被派往上海恢复党的秘密工作。同年 9 月赴莫斯科, 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延安,任中共中央组 织部部长,从事党的建设和党的干部工作。1944 年任西北财经办事处副主 任,主持陕甘宁边区的财经工作,推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政策。1945 年 8 月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抗战胜利后曾任中共中央北满分局书记、 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 央副主席、中共中央纪委第一书记、中顾委主任,著作编入《陈云文选》。
陈仪(1883—1950)中国将领。字公侠。日本陆军上官学校毕业,后入 日本陆军大学深造。曾汪直系苏浙闽皖赣五省联军第一军司令。1926 年因响 应北伐军被孙传芳拘捕,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军长。1931 年起任军政部 政务次长。1934 年初,任福建省政府主席。抗日战争初期任福建绥靖公署主 任,1937 年授中将加上将衔。1941 年日军占领福州,调任国民政府行政院秘 书长。1943 年任党政工作委员会考核委员会秘书长。1945 年夏兼任陆军大学 代校长。抗战胜利后,代表国民政府接收台湾,任台湾行政长官兼警备司令。 1947 年投二级上将衔。同年台湾爆发二·二八起义,被解职。1948 年任浙江 省政府主席。1949 年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前夕,酝酿接受中共和平解放 主张,经汤恩伯向蒋介石告密,被蒋下令逮捕,押往台湾。1950 年 6 月 18 日在台北被杀。
陈光(1907—1954)中国将领。192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少共 国际师师长。1934 年参加长征,北上抗日。到陕北后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旅长、第一一五师代师长, 参与指挥平型关和晋西午城、并沟等战斗。1939 年初与罗荣桓率部挺进山 东,指挥陆房突闺和梁山等战斗,创建了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1943 年 3 月 到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解放战争时,任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1950 年任 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警备区司令员。
陈诚(1898—1965)中国将领。字辞修,别号石叟。保定军校毕业。1924 年任黄埔军校特别官佐。后汪国民政府军第十一师师长、第十八军军长。九·一 八事变后,任第二路、第三路军总指挥,参加对中央苏区的“围剿”。1935 年授中将衔。次年加上将衔。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三战区前敌总司令兼第 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参加指挥*淞沪会战。1938 年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 武汉卫戍总司令兼湖北省政府主席,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参与指挥“武汉会 战。1939 年授二级上将衔。次年 7 月调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1943 年 2 月任 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制订滇缅作战计划。不久因病辞职。1944 年任第一战 区司令长官、军委会军政部长。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参谋总长,1947 年投 一级上将衔,1948 年 12 月任台湾省省长。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任台湾当局 “行政院”院长、副“总统”,国民党副总裁。
陈策(1893—1949)中国将领。广东海军学校毕业。曾任国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