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话说杨家将 >

第23章

话说杨家将-第23章

小说: 话说杨家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烙枳鲎急浮9艘惶欤笥昝徒狄徽梗降丶撸院笮∮炅嗖欢稀ⅰⅰⅰⅰⅰ
已做了充分准备的杨家军,借雨养精蓄锐、治马疗伤安然自得。宋军可就惨了,河东气候,秋雨一降气温低于中原五六度,单衣不能御寒;道路泥泞粮草转运不过来,营地集水、没备干柴,食宿皆难;人缺食、马缺料、帐蓬漏雨,人畜伤病使得太祖头痛不堪、、、、、、
杨令公冷静分析战局,觉得宋军连败二阵,但元气未伤、实力仍在。有心决汾河之水淹死宋军,可又想到秋河暴涨,一旦决口汹涌不可挡,数万宋军死于非命,固然可惨。祸及无辜百姓,于心难安。况且北辽契丹人虎视眈眈,而大汉子民却在同室操戈。如下狠心把多年培养出来的杨家子弟兵都舍出去拼命,固然能换取宋军的大败,可河东必落入辽兵之手。两害相比取其轻,河东归宋强似归辽!偏偏刘汉主就不明白这道理、、、、、、、要是太祖退军、、、、、、想到此令公提笔给太祖写信,大意是:“宋太祖陛下,贵军连年下河东不能奏捷者,盖见天不灭汉也!且区区八万之疲兵在拼命惨胜杨家后,能否再抗‘坐山观虎斗’之辽兵?陛下想必心中有数。眼下宋军扎营浅地,尚若吾下令决汾、白之水以灌贵军大营,不知陛下有何法能保住兵将不死!业再传令潞、武、榆、太,泽各地军民断绝运粮通道,节节抗敌、、、、、、那时陛下何以自处?业闻聪明不过帝王,陛下乃一代明君,何不就此罢手。业诚服陛下之为人,但绝不是卖国求荣之辈,两军相逢有我无敌!汉中书令兼代州节度使杨继业草书不恭。“
杨令公知道此信非同小可,为了国计民生就不顾自身安危,依然派杨洪去宋营,要求亲交宋太祖。恰潘仁美巡营竟不与杨洪通报,在营门相执不下时,高怀德闻知,执意带杨洪入御营面见太祖。
太祖听奏是杨继业的信使,客气地赐坐上茶,亲手接信观看。看后龙心大悦,一边将信烧掉,一边令左右退下对杨洪道:“语寄杨将军,天晴即撤军,不留文字者,怕害忠良臣。”
杨令公闻得太祖口信,深服他做事精细。天一放晴,宋军拔营班师,令公派人向汉主报捷。刘继元大喜,本想出城劳军又担心杨继业有异心,就派丁贵代主劳军。令公也知汉主之意,上表谢后,带人马返回代州。
王贵、杜国显在城外十里迎接大军,在军营大摆筵席慰问出征的将士。令公不见探事长王世英在坐就问:“世英何在?”王贵道:“本想宴后再说,既然问起就先说吧!师兄走后不久,幽州探事站飞鸽传书,道是辽主派‘耶侓斜珍、耶侓沙’统兵十万在雁门关外百余里的地方扎营,训练士卒。世英担心辽军趁机犯关,就扮成契丹人前去侦察敌情。不幸被认出被捕,耶侓沙拷打一整夜,世英不出卖在辽地的潜伏人员,被折磨致死。后王世仁去幽州活动关系,用五十两黄金将遗体买回。因师兄未归,丧停营区,现有其妻贺氏及幼子王顺守灵。”令公道:“先去灵前吊唁,回来再饮宴!”
在灵堂令公对贺氏道:“自从王喜叔返回火塘砦养老后,军中机密情报都是世英兄弟一手操持,为守关克敌立下不朽功勋,我立即奏报朝廷请封!请弟妹节哀,顺儿以后就认我为父,更名杨延顺,排行‘八郎’,不知意下如何?”贺氏当即令王顺跪下向令公夫妇磕头认父。数日后汉帝下诏:追封王世英为代州侯,贺氏为诰命夫人,赐金、银千两助殇。
却说太祖班师返京走到太行山狐仙岭,被一伙强人拦住大军去路,领头之人自称‘呼延赞’道是要面见太祖,借三千副铠甲使用、、、、、、、
呼延赞何许人也?借铠甲何意?请看下回‘呼延赞投宋’
 
第十三回 呼延赞投宋
上回说到呼延赞拦路要借铠甲,这呼延赞是何许人也?要兵甲干什么用?此事说来话长。
早在宋太祖登上龙位的第二年秋天,太祖统一天下的行动开始之后。中原周围的许多小国家,有的已经投降、有的则在拼命抵抗。消息传到太原,汉主刘均惊恐万分、很是为自己的小朝廷担心。早朝议政,刘均对满朝文武道:“朕闻宋太祖乃是英明神武之君,麾下数十名结义兄弟个个都是力抵万人的虎将,更有足智多谋的赵普等人为助,他雄心勃勃,妄图学秦始皇统一天下,近年来军旗指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想我北汉乃河东小国又地处北辽与大宋之间,朕觉得将来能与其争天下的只有大辽,宋要灭辽必先灭汉!值此国难有日之时,诸位爱卿有何对策?”谏议大夫副丞相呼延廷出班奏道:“臣闻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李唐统一天下是分久必合,唐灭则是合久必分。近数十年来,天下五代十国走马灯般,生生灭灭,百姓饱尝战乱之苦,久思天下太平,所以,立志统一天下之人是‘应天时、顺民心’的英明之士。赵匡胤初登大宝就显露出他超人的雄才大略,就像对着窗户吹喇叭——名声在外!臣以为,如其能统一天下,对于百姓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以吾朝国力来看,如抗大宋无疑是以卵击石——鲜有不破者!吾主联辽抗宋的策略亦是上策。然而,前车之辙不可不鉴!先主联辽的结果证实,契丹人乃化外之蛮民,辽主更是无信无义之徒,再走此路无疑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山涧’——危险之极。此策万不可行!臣冒死上奏,陛下不如考虑、将汉归宋!此策在陛下不失封侯之位,在百姓则有利无害,望陛下三思!”刘均听后,默默无言,似有所思。枢密使欧阳昉久与呼延廷不合,正想除之而后快,趁机出班奏道:“呼延廷所奏乃是辱君卖国之论!他一定早已与宋朝私通。如汉归宋,呼延廷卖国有功在宋必能出将入相,陛下则至多封个州府领地而已,哪里比得上现在的逍遥自在?况且河东地势险要,关、卡众多,皆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旦宋国来犯,在强大的辽国支援下必能拒敌于国门之外。古人云:‘家贫出孝子,国难显忠臣’呼延廷卖国求荣,大逆不道应该满门抄斩,以儆效尤!”
刘均是个没有主心骨的人,一会觉得呼延廷言之有理,一会又觉得欧阳昉是为朝廷着想。但是心里十分清楚,呼延廷当庭直谏乃职责所在,罪不至死!然此人是先朝老臣常在朝中管闲事,借此杀了也好。就下令将呼延廷推出午门外准备开刀问斩。兵部侍郎丁贵出班保本道:“呼延廷两朝为官,其忠心朝野皆知,今日之事臣以为可从轻发落。何况宰了呼延廷必然得罪赵匡胤,彼若以此为借口兵阀河东也是麻烦。不如将呼延廷罢官退归林下,这样既尽了君臣之义,又正了囯法”。刘均准奏。
呼延廷回府立即命夫人收拾行装准备返乡。自己则到丁府感谢保本救命之义,丁贵道:“呼大人早朝所奏乃金玉良言,圣上不纳也是气数使然。公虽免死,恐怕还有反服,应该即速离京回故里才是!”
呼延丞相为官清廉,家私甚微仅一车可载,另一车坐着夫人、如夫人及儿子。自己与家人呼延平、呼延安骑马跟在后边,一家人凄凄凉凉离开太原向家乡降州行去。走到离太远七十余里的石山驿时天已渐黑,就在道傍山村茅店住下。饭后与夫人谈起朝中之事心中不胜唏嘘,夫人道:“伴君如伴虎,老爷也不必过于气恼!从此无官一身轻,男耕女织农家乐也是雅事、、、、、、”忽听窗外呼延平一声大喝:“什么人?”接着兵器撞击声不绝于耳、、、、、、料是来了强人,家将在拒敌,呼延廷对如夫人刘氏道:“事急矣!呼家的骨血就拜托你啦!”道罢与夫人一起将怀抱幼儿的刘氏从后窗送出。又听得啊!啊!两声惨叫,想是家人已遇害,接着门被撞开两名蒙脸大汉砍死呼延廷夫妇,收走细软放火烧毁小店。
刘氏抱着六个月的呼延赞,从窗口爬出来,见茅房墙外是山脚下的一片荒草蓬,就不顾荆刺扎脸一头钻了进去,耳中听得茅房内有人出入搜寻,天佑孩子熟睡未醒,没有哭、、、、、、胆战心惊的刘氏在野草中、渡过了一辈子中最难熬的一夜,等到烧塌的房子没了火光,这片废墟已静的可以听到山脚草中蛐蛐的叫声。刘氏才敢慢慢爬出草丛,站在黎明的废墟上,看着一具具死尸,心乱如麻、欲哭无泪,像是一具没有灵魂的雕相。“这位大嫂可是呼延家的人?”一位手提三节棍的壮士不知何时已到身后,那人见刘氏不回答就朝远处招手喊道:“都现身出来吧!”一瞬间百十名身手矫捷、拿着各种武器的黑衣人站到那壮士周围。其中一人走到刘氏面前道:“夫人可是呼相的如夫人?小人名叫吴旺,呼延老爷是小的大恩人,公子满月时去府上贺喜见过你,不知夫人是否还记得?”刘氏这才想起,两年前下雪天,老爷下朝回府,见影壁墙根躺着一个病人,就叫呼延平将他接回府中,请医治病。身体康复后,恳请老爷留在在呼府为奴仆,老爷见其办事勤快、且读过书就推荐到太原府做了一名捕快,闲常无事常到府中探望,是故认得刘氏。刘氏见到熟人不由大放悲声道:“老爷被欧阳昉害的丟官返乡,途经此处夜宿遇贼,老爷夫人、家丁、店东被杀,我抱子跳窗躲入草中幸存,这以后咋办哪!”夫人放心!一切有我安排!”拿三节棍的人接话道。刘氏正不知如何回答,吴旺道:“这位好汉姓马名忠,是太原的绿林豪杰,是小人好友。昨日,有朋友告知,欧阳老贼派家将百余人追杀老爷,小人孤掌难鸣,就找马兄帮忙,恰巧马兄外出,等回来招集人手赶来亦是迟了一步。”马忠道:“天将大亮,是非之地不可久留!夫人请随我先回庄商议后事,此地我留人把呼延夫妇的遗体暂时简葬,日后再说”。刘氏跪倒在地对马忠道:“义士急难相助,恩及九泉,妾身何以报答?”马忠道:“大丈夫行事唯义是然,何言报答!夫人不必多礼,速离此地为要!”
马家庄位于太原东南百余里的山区,离官道只有十二三里,天子脚下自然不能公开安营扎寨、号令一方。所以,该庄从表面看与其他村庄无异,村民男耕女织,交粮纳税,庄主马忠明里是远近百里闻名的大善人。暗地里马忠是寨主,村民都是小喽啰兵,离村三里有一个规模较大的烧砖场,一个酿白酒的烧锅作坊,两场的工人亦是小喽啰兵。平时做工,有事作案,所以马家寨在江湖虽然名气挺大,但谁也找不到在什么地方。刘氏来到马家庄,明白了马忠的真实身份后,决心靠着马忠替呼延家抚养后代,为了报恩,也为了避免瓜李之嫌,经吴旺提议刘氏改嫁马忠为妻,呼延赞也改名叫马赞。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马赞已是七岁幼童。马忠见他长得豹头环眼、虎背熊腰是个练武的好材料,就聘请了一位先生白天教他读书,晚上亲传他武艺。一日有友来访,马忠认得是江湖朋友‘尉迟亮’,此人祖上是唐朝大将尉迟敬德的马童,曾得尉迟家鞭法亲传。到了尉迟亮改武习文,研习星卜之道,终日游荡江湖居无定所。这次来访是路过,住两天就去代州投杨家军。马忠大喜道:“弟有一子,天生好武,跟我学艺难以大成,尉迟兄能否在寒舍屈留一年半载,将你家鞭法传与吾儿?”尉迟亮道:“当然可以!且不说你我兄弟之义,古人云,得天下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