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结-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她的孩子死了,他们的孩子死了,他亲手杀的。
洛子辰喉咙又涌出一口腥甜,被他强行咽下。一滴眼泪在他不自知中滑下,晕湿枕头上绣着的一片红色花瓣。红色更艳,艳的像血。
师兄的音容笑貌还在眼前,人却已经故去。师傅从小教他礼义纲常,他却对自己的徒弟有了不伦之恋。后知后觉的明白自己的心思,事情却已经无法挽回。
他怎么会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下面该怎么走?
洛子辰生平第一次知道了茫然的滋味。
中饭没胃口,晚饭没心思。洛子辰一天没出房间。
冬青跟着洛子辰这么久,见过他的睿智,见过他的温和,见过他的清傲,见过他的疏离,可是却是第一次见到这样脆弱而茫然的洛子辰。单薄的身体躺在床上,没有眼泪,没有哀伤。睁着眼睛,却没有焦距,真的似要乘风归去。若是冬青见过茯苓失去孩子的那几天,就会发现,现在的洛子辰跟当初的茯苓一模一样。
冬青看的心疼。洛子辰和茯苓之间的事情,他也知道一点。可是命运弄人,当初师慈徒孝的美好画面,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若是妹妹没有一时糊涂,做下错事,他们是不是就不会变成现在这样?
想到此,冬青更是难受。忍住眼眶里的泪水,上前相劝。“先生,吃点东西吧。还有很多公务等着你处理呢。有些事情顺其自然就好。”
洛子辰忽然回神。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顺其自然也不失为一条路。也许能走到柳暗花明处呢。
整理好自己的装束衣着,洛子辰又重新变成那个睿智沉稳的洛丞相,开始处理书桌上堆满的公文。
看到熟悉的洛子辰,冬青才放下心来。这样的洛子辰虽然劳累了点,但是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的。不像白天时那么单薄,像要随风而去。
但是他放下的那口气没等多久就又提了起来。桌上的蜡烛换了新的,外面的更鼓敲了又敲,天边泛起鱼肚白,洛子辰依然坐在桌前。
天大亮,外面渐渐有了人声,洛子辰还在桌前。
侍卫送来饭菜,洛子辰安安静静的吃着。躲在暗处的冬青却看的心疼。等侍卫一走,忍不住出来阻止了他的筷子。
“先生,那个是辣椒。”
侍卫送来四个菜,随意放置的,而正巧把那盘红红的辣椒放到了洛子辰面前。冬青记得很清楚,洛子辰喜欢清淡的饭菜,味重一点都很少吃,至于辣椒更是不碰。可是现在洛子辰却就着辣椒吃了大半碗饭,其他的菜一口都没吃。
洛子辰回神,对他抱歉的摇摇头,表示自己没事,让他不用担心。
冬青把饭菜调换了一下位置,把一盘青笋放在他面前。洛子辰又就着青笋吃完了剩下的饭,又回到书桌旁。
看着桌上剩下的饭菜,冬青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可能洛子辰连饭菜什么滋味都不知道。看着洛子辰认真看着公文的侧脸,却感觉一阵无力。
他第一次碰上一个如此敬佩的人,发自内心的钦佩,才会跟着他做了暗卫。可是现在的先生却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机器。还有那个女孩,曾经欢喜的叫他冬青哥哥,他也真的是把她当亲妹妹看待的。但是眼前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从小相依为命的亲妹妹造成的。
夏冰的离去,冬青也颓废过,是洛子辰帮他走了出来。他当然了解那种失去至亲的痛。现在洛子辰感情很好的师兄离世,他又和唯一的徒弟反目成仇,那又是怎样的痛。还有那个还未成形的孩子,茯苓痛苦,洛子辰又何尝不痛苦。尤其是那孩子还是错手死在他手上,那种内疚,悲痛,悔恨,又如何跟外人道?冬青真的怕洛子辰会被自己逼疯。
作者有话要说:
、信任
好在两天后,洛子辰终于恢复过来了。看起来跟以前一样,面容清冷,举止优雅,只是仔细感受就会发现,感觉是不一样的。
以前的洛子辰带着股疏离的味道,现在这种气氛更明显。如果说之前的他是暖玉,不苟言笑,让人亲近,却不敢亵渎。现在的他就是月光,仿佛生活在另一个世界。明明就在眼前,明明他的话只是很平常的语调,但是却无端的让人感觉冷,让人不敢开口,似乎一开口人就消失了。就像月光,明明就在那里,可是握住手却只留一片黑暗。
好在所有人早就知道洛子辰只是面冷,性格脾气什么的都挺好。也习惯了他的少言寡语,所以也忽略了他细微的变化。冬青见洛子辰按时吃饭,休息虽少但也有,应该不会出大问题,也就不管他了,更何况他想管也管不了。
这边洛子辰什么样,茯苓自然不知道。现在的她真的是忙得团团转,很多时候连休息都是在书桌前凑合一会儿。
二十万大军可不是小数目,再分散,要躲过和宁的眼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茯苓只能加紧进攻,让和宁无暇他顾。抽出来去和宁城的二十万大军,被茯苓分成了十多个组。第一天,对战和宁由第一组上,重在骚扰,然后立刻撤退。露过面后,立刻又分散成一个个小队,悄悄撤出花雨城。
第二天,由那二十万人之外的其他人对战,这次是真刀真枪的战争。等前面的那个小队全部撤出去了,再让下一组的人上前骚扰,露面之后立刻撤出花雨城。
战争一直在继续。若是遇到抽出来的二十万人,茯苓就让他们故意认输,虚晃一下后就悄悄撤出花雨城。其他时候就由留下的人进行真正的战争。
如此真真假假。几十次的战争里,有十多次的战败一点都不引人注意,当然也不知道其中一些是故意认输保存实力的。这么多次战争中,领队的小将领也一直都在换人,所以和宁也丝毫没怀疑花雨城内士兵减少。两个月后,二十万大军终于都悄悄撤出了花雨城,朝着和宁城赶去。
为了不让和宁擦觉花雨城眼下的状况,茯苓和柳华只能频繁的发动战争,掩盖兵力缺失的事实。现在花雨城内士兵数量还不如云雾城,如此疯狂的攻打只是孤注一掷。若是龙修那边失败,或者还要持续一两年,花雨城绝对会败得落花流水。
看着士兵的疲累,茯苓唯一能做的只是改善伙食,让他们能吃的饱,吃的好。为了不被和宁发现士兵减少,茯苓还临时训练了一批小将领,在上战场时把熟面孔换成新的。士兵那么多,和宁肯定记不住每张面孔,如此判断两次上场的士兵是不是一批,只能看小将领是不是一个人。
现在茯苓把小将领换了人,和宁自然察觉不了还是同一队士兵。还以为花雨城里的士兵数量很多,丝毫没怀疑已经有一部分悄悄离开了。
又是一个半月的战争,花雨城可没有云雾城那样的地理优势,再加上一直都是天耀在主动进攻,花雨城的士兵真的快撑不住了。茯苓和柳华恨不得亲自上场厮杀。
如果再有一个月,龙修那边还没消息,茯苓只能放缓战争,龙修偷袭和宁城的消息就很可能瞒不住了。
好在事情还算顺利。仅仅又过了三天之后,龙修带兵直逼和宁城的消息终于传了过来。并且由于之前的布置,战争刚一开始,和宁城的守卫就节节败退,龙修大获全胜。若是没有援军,战争会比龙修预测的一个月还要短。攻破和宁城,直捣和宁皇宫,就在眼前。
消息传过来,天耀的士兵自然是精神振奋,士气高昂,云雾城那边就没有什么士气了。天耀的士气高涨,茯苓当然很高兴,却丝毫不敢放松。现在花雨城兵力不足的消息肯定瞒不住了,和宁很可能会反攻。此外,和宁肯定会派出援军,奔赴和宁城,茯苓曾立下军令状,会拦住那些援军,不影响到龙修的战争的。这可不是个轻松的活。
正如茯苓所料,云雾城此时炸开了锅。派兵支援和宁是肯定的。一个国家,若连帝都都被攻陷了,还算什么国家。一个皇帝,若连龙椅都被敌军坐了,还怎么称皇帝。
现在讨论的是派出多少援军,派谁去支援的问题。
人选只有两个,一个是大将军杜仲,一个是丞相洛子辰。
毫无疑问这两人的谋略都没得说,领兵打仗都不在话下。但现在关乎国家存亡,皇宫固然要保,但若是皇帝没了,夺回皇宫又有什么用。是否忠心就成了一个大问题,谁留在云雾城保护皇上是讨论的重点。
最后的结果是洛子辰带兵援助和宁城,杜仲留在云雾城攻打花雨城。
这样的结果,洛子辰毫不意外。杜仲跟了皇帝很多年,雪里青自然更为信任他,要不然也不会把大军的调动权全权交给杜仲,只给了洛子辰丞相身份,和战争的指挥权。说好听点是丞相,说不客气点就是杜仲的军师。
只是洛子辰本就无心功名,等打退天耀后就辞官回家,所以也不在意。杜仲也很欣赏他的才华,很少反对他的建议,不会影响到战争,这样就足够了。
眼下生死存亡,敌军的将领又是洛子辰的徒弟,雪里青自然不会让他留在云雾城,留在他身边。
杜仲跟随雪里青多年,洛子辰却是半路到来。雪里青更相信杜仲当然无可厚非。洛子辰暗叹一口气,恭敬领命。他竭尽所能保护云雾城,却不被人信任的感觉一点都不好。可是他却连悲哀的感觉都没有。本来无所求,最后会怎样又何必在意?
当初天耀皇宫,他不信任茯苓,说她贪图富贵,留恋荣华,她肯定很伤心吧。他从小认真教导她,她是什么样的人,他应该最清楚的,可是为什么不信她。若是当初选择相信她,是不是今天的一切都会不一样?
如今雪里青不信任他,他可以劝自己不在意,他本来就只把他当成皇帝看待,竭尽所能保护云雾城也不是为了他,是为了和宁国的百姓。从来不曾期盼雪里青全心全意的信任他,也就不会伤心,伤痛。
可是茯苓是全心全意的相信他,甚至进入天耀后宫都是因为他,可是他却不信她,他怎么可以不信她?他不信她,所以茯苓才会用那样不敢置信的眼神看着他吧。他不信她,伤透了她的心,所以她才毫不反抗的看着剑刺入她的胸口吧。如果当时他没有一时心软,偏离了心脏,她若真的死了,要他该怎么原谅自己?
想着茯苓,洛子辰脚步有点虚浮。杜仲从后面追上他,劝他不要多想,说皇上也是迫不得已的。洛子辰哭笑不得,只说他误会了,他真的没在意。
告辞了杜仲,回去房间。当初,可有人安慰过茯苓?应该没有吧,天耀皇宫她唯一认识的就是龙修,可是龙修也只是在利用她,怎么会安慰她。
他到底欠了茯苓多少?当初答应她会保护她,照顾她的,可是如今伤她最深的,却是他。答应她会陪着她,不会丢下她的,可是他却从来没有做到过,让她独自一人承受着所有的误解和伤痛……他当初救她只是举手之劳,哪里值得她这样倾尽全力回报?
洛子辰没有什么可以收拾的,现在就等兵将调集,然后奔赴和宁城。离开这里也好,要不然跟茯苓对上,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作者有话要说:
、援军
因时间紧急,洛子辰只能全力赶路,隐藏身形什么的自然顾不上了。与此同时,云雾城对花雨城的反攻也开始了。不求攻城,只求牵制天耀,不去阻拦洛子辰的援军。
茯苓猜到和宁会派援军,因此一直都盯着云雾城。洛子辰一出城,茯苓就知道了。
柳华留下,应付云雾城。不求战功,能避则避。尽量保存实力,以拖延时间为主。务必等到龙修攻占和宁皇宫。
至于茯苓,当然是带人去阻拦洛子辰。花雨城不若云雾城地势优越,因此必须多给柳华留下些士兵,能供茯苓调集的兵马自然少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