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此生忘世却相逢 >

第11章

此生忘世却相逢-第11章

小说: 此生忘世却相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接过他手里的竹筒:“还是你细心,晓得要打些水回来。”说着我笑嘻嘻地看着他:“你倒不像一般富贵人家的公子,被娇惯坏了,只懂得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我们经常在外的人,若是什么都不懂,到头来受罪的还不是自己。我从十二岁就时常独自一人外出,日子长了,自然多多少少也学会一些。”说罢,他笑吟吟地看着我:“这些还是其次,你知道我这些年来,学得最好的、最拿手的是什么吗?”

我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他指着地上的山鸡道:“我最擅长的便是这些烧烤功夫,今晚你可有口福了。”

旁边一直默默不作声的六师兄听到这话,不以为然地嗤笑一声。也难怪六师兄如此不屑,要知道,他可是隐叠谷出了名的烹饪能手,不仅菜做得好,烧烤更是一绝。他烤出来的东西,火候恰好、咸淡得宜兼且外焦里嫩,深得我们师兄妹的喜爱。因此,我们每年都会挑个空闲日子,举行烧烤大餐,边喝美酒边享受刚刚出炉的各种烧烤美食。六师兄则灰头土脸、满脸油污地翻看成排的肉串,手忙脚乱地把烤好的东西乘上盘子里,再放上未烤的生肉。饶是一人烤九个人的分量,他也能照看无误,烤出来的东西美味依旧。

我想,景华这次可是班门弄斧,言过其实了。

六师兄本就看景华不顺眼,这一路过来,若不是看我的面子,他或许早就把景华暴揍一顿也未可知。

现今听得景华夸下海口,他虽不直接和景华对话,却鄙视地嗤笑一声,然后自言自语道:“有些人便是这么自以为是,动动嘴皮子自然容易得多。牛皮吹大了小心爆炸。”

他说罢,转了转竹叉上的兔子,又伸了伸鼻子闻道:“嗯,好香啊!”

他方才猎到的兔子颇为肥硕,烤到这会儿正哧哧往下滴油,兔肉渐显蜜色,肉香味四起。

景华只是笑笑,不理会他的嘲讽,径自将山鸡拾掇干净,又往鸡肚子里填了许多东西,然后将方才取回来那最大的一节竹筒劈成两半,将鸡放进竹筒里,再用藤蔓将竹筒捆绑完好。那竹筒约摸一尺来长,直径也有六七寸,正好可以容下一只鸡。最后他将藤蔓另一头绑在简单搭起的支架上,竹筒垂下来正好被明耀的火焰吞噬。

这些做完,他拍了拍手问我道:“阿玖,你喜欢吃酥脆点的还是滑嫩点的。”

这样烤山鸡的方式简直前所未见,我直担心那竹筒里的山鸡被烧成焦炭,他居然还问我喜欢酥脆的还是滑嫩的。我心虚地应道:“都行,都行哈。”其实我心里想说的是:“你——确定这样烤出来的东西还能吃么?”想想怕打击他的积极性,终究还是将这句话咽了下去,只是心里默默打算,不怕,反正还有六师兄的兔肉,总不至于饿肚子。

六师兄手无闲暇地翻烤手里的兔肉,生怕一不留神烤过火了。景华则闲适地倚在一旁的石头上,闭目养神,丝毫不去理睬火堆里的竹筒。这种新颖的烧烤方式成效如何暂且还不得而知,不过其省事简便倒是有目共睹。

香郁的烤肉味隐隐飘来,六师兄的烤兔肉看来已经大功告成。

景华伸了伸懒腰,站起身将竹筒从火堆里捞出,从腰间掏出匕首将捆绑的藤蔓切断。随着竹片落地的“哐当”声响起,偌大的山洞里顿时馥香四溢。烤肉香味儿中夹杂着另外一股淡雅清香,令人精神为之一阵。

我凑前看去,竹筒里的鸡肉非但没有烧黑,反而呈现光泽照人的焦黄色,丝丝热气正从上方冒出,带来浓郁的馥香。我深深嗅了一口,这才分辨出肉香中带着的另一抹香气正是竹子的清香,鸡肉包在竹筒里,烤久了,新鲜竹子的香气自然而然地沁入鸡肉中,方才形成这独特的香味。

光闻香味已是叫人垂涎欲滴,鸡肉的味道必定更加诱人。我迫不及待接过景华递过来的鸡腿,一口咬将下去,只觉得肉质外焦里嫩,香气扑鼻,一口吃完,满嘴齿颊留香,只是细细品来,除了鸡肉的浓香、竹子的清香之外,还另有一股鲜甜滋味。欣喜之余,却是想不通这鲜甜之味从何而来。

景华将鸡身剖开,我这才恍然大悟,只见鸡腹中密密麻麻填满了山中采来的各种野菇。荒山中树木丛生,兼且土壤肥沃,野生蘑菇随处可见。这些野生蘑菇常年光照充盈、水分充沛,自然比外间集市兜售的蘑菇愈加鲜甜肥美,是而沁入鸡肉中才显得如此鲜甜。

景华这一招,充分利用山中各种自然资源,将寻常的烤鸡做得极不寻常。

不消一盏茶的功夫,整只鸡已被我们消灭殆尽,连同鸡腹中的野菇也一个不剩。

我意犹未尽地抹了抹嘴角,回头瞥到六师兄正板着一张黑脸,独自啃着兔肉。见我转过头来,六师兄恨恨地瞪了我一眼,径自撇过头去。方才闻着烤山鸡的香味,只顾着自己大快朵颐,竟把六师兄给忘了,连一口也没分给他,难怪他要生气。我看了看脚下几块啃得干干净净的鸡骨头,甚是抱歉地又看看六师兄,摊摊手道:“一不留神都被我们吃光了,六师兄你别介意啊,兔肉虽然差了点,但也勉强凑合吧。”

六师兄不发一言,显然还在生气。

我又凑上去讨好道:“要不明天让景华再烤一只,我们不吃,全都给你吃!”

六师兄仍是背对着我,没有言语。我印象中的六师兄虽然间或有点小性子,偶尔有些不可理喻,但除此之外,他大多数时候待人还算随和,也甚少生气,可见这次我们实是有些过分,真惹恼了他。

我自知理亏,忙道:“要不,让景华现在再去捉一只山鸡,烤给你吃?”

洞口虽有枯枝挡着,仍不时有冷风从缝隙处吹入,将眼前的柴火吹得扑朔不定,墙上投射出的影子也随之摇曳晃动。

我说这话的时候,景华下意识地往洞口看去,此时洞外已是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只听得阵阵山风呼啸声,尤为刺耳。

景华看我的时候,脸上表情基本没什么表情。

我赶紧对他使了个眼色,又指了指六师兄,表示只是暂时哄哄六师兄,并不会真让他顶着寒风、冒着被野兽吃掉的风险出去寻猎山鸡。

我还没用手语解释完毕,六师兄忽地转身回头,涨红着脸嘟囔道:“谁要吃什么破竹筒烤鸡!老子不稀罕!”他嘴里的兔肉还没咽下,因而说得含糊不清。

我以为他是因为赌气方这么说,少不得又耐着性子解释一番:“你也知道的,我一闻到好吃的东西就什么都顾不得,并不是存心不跟你分享……”

六师兄脸上怒色忽而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隐隐感伤。他几不可闻地轻叹一声,嗓音低沉地问道:“他做的竹筒鸡真的那么好吃?比我烤的还好吃吗?”

我愣了一愣,这才醒悟过来六师兄生气并不是因为我们没分给他鸡肉,而是他辛辛苦苦烤好的兔肉竟被我们彻底遗忘。

这或许便是他所说的作为厨者的悲哀。

虽然他的真实身份是一名武者,而非厨者。但烧烤无疑是他最大爱好,也是他除了练武之外,做得最为成功、最能引以为豪的副业,这从往常烧烤大餐中他的孜孜不倦、任劳任怨中可见一斑。

看着别人喜欢并享受自己烹饪的食物,是一名厨者最大的骄傲。

同理,当自己辛苦做好的食物被他人嫌弃,这无疑是一名厨者最大的悲哀。而更大的悲哀则是,这些食物无人问津!

看着六师兄沮丧黯淡的双眸,我试图安慰几句:“其实,你烤的兔肉也很好吃,三师兄他们不都最喜欢吃你烤的东西吗?”

六师兄幽幽叹了口气:“你从前也最喜欢吃我烤的东西,如今……”

我嘴巴张了张,不知该说什么。

六师兄一脸感伤地重倚在墙边,伤感地啃着兔肉。





、第十三章


次日,我们三人一行翻山越岭,终于在晌午时分赶到姜国国都尉城。

一进城门,顿觉城内气氛迥异。街上行人匆匆,皆是全身缟素,无一例外。大路两旁的树木上原本都裹着明艳耀眼的金色锦帛,以示都城繁华锦簇,如今却都换以白纱。集市全无半点繁华景象,大多关门闭户,仅有几家开门营业,但也是门可罗雀。我们经过一家布行,往里看时,清一色全是黑白两色布匹,再无其他颜色的绫罗绸缎,咋一看,不像是布行,反而像办丧事的寿衣店,难怪生意如此冷清。街上偶有几名巡逻士兵经过,右手手臂上均裹着白布条。

如此情形,除了国丧,实在想不出其他更合理的解释。

只是,近来似乎没有姜国国君驾崩的消息传来。姜国虽不若祁、蓟强大,但国君驾崩如此重大的讯息,势必也会传得沸沸扬扬。这一路行来,却是没有半点风声。

倘若不是国君驾崩,那又是什么事能引起如此排场。

我思索良久,不得其解,此时正是晌午,赶了一上午的路,早已饥肠辘辘,我们决定先饱餐一顿。

眼前正好是家三层高的客栈,看门面颇有档次,门口一对白纸灯笼在风中轻轻摇荡。这一路经过,我们对这对白纸灯笼早已见怪不怪,当下将马拴好,走了进去。

点完菜,我将小二留住,试探着问道:“小二哥,为何店里生意如此冷清,外头集市也甚是萧条,最近可是有大事发生。”

小二答非所问道:“几位定时外地来的吧,幸好你们均穿得素淡,否则,恐怕要等到明日方能进城呢。”

我更是疑惑:“哦?那是为何?”

小二面露难色:“不是小的不肯说,只是平民百姓不敢妄议国事,若是不小心被巡逻的士兵听到,恐怕要惹祸上身。”

景华闻言,探手入怀摸出一锭银子,瞧着小二道:“若是为了这锭银子,冒些风险想必也是值得的吧。”

小二伸手接过,喜形于色,忙不跌地点头道:“那是!那是!”说完,他俯身凑前,低声说道:“姜国正逢国丧,举国齐哀,所有百姓均得素装哀悼,尉城境内暂停一切娱乐活动,因此外头集市均是冷冷清清。”

“国丧?姜国君驾崩了吗?”

小二摇摇头:“不是国君,是世子昭。一个月前,突然传来消息,世子昭薨逝,国君伤心过度,据说已多日未能上朝。”

世子昭是国君膝下唯一的子嗣,自出生便被封为世子,可见国君对其寄予厚望。如今正值盛年,却骤然离世。姜国君黑发人送白发人,自是悲痛万分。

我忽而又不解:“你方才说我们也许要等到明日才能进城,又是为什么呢?”

“国君下令,举国齐哀一个月,明天是世子薨逝一个月,正好满哀期,一切活动皆恢复如常。”

我心中想起一事,姜国派人刺祁只是几天前的事,我们得知消息也不过半个月时间,而世子在一个月前去世,这期间姜国国君连朝事都无心理会,怎么会有闲情逸致谋划刺祁,这中间或许另有曲折。

也许,此番刺祁,并不是姜国君的主意。

我抬头问道:“国君伤心过度未能上朝,那如今姜国上下事宜是谁在处理?”

小二面露难色,伸手挠耳道:“这个、这个,小的就真的不知道了。”

想来也是,他只是区区一介平民,朝堂上的事又怎会知道。我挥挥手示意他可以离开。他原本还在担心自己答不出问题,生怕我们会把银子讨回,见我挥手,满脸堆笑道:“小的这就去厨房看看几位的菜做好了没。”

我双手托腮,冥思苦想,奈何对姜国形势所知甚少,思索良久也想不出个所以然。

景华自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