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凤临 >

第53章

凤临-第53章

小说: 凤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策的声音冷冷的自她头底响起。
崔青争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萧策非但连个坐都不赐,语气更是冰冷之极。




第六十五章节 继续无题
萧策不发话让崔青争坐,可这到底是自己的院里,秦末便对着对面的锦凳抬了抬手:“祈妃坐下说话吧。”
崔青争顺势坐了下来:“娘娘,眼见着天气越来越热了,每日间买些肉食,也都搁不住,臣妾想着,不若使人置处冰窑,一来可以节省每日买菜的费用,二来,也能让阖府的人,都能过上个好炎夏。且以后每年夏天总要用的。只是置冰窑费用太大,臣妾算了一下,大概要花费上千银两,这大宗的开销,臣妾不敢擅自做主,因此来向娘娘讨个主意。”
实则,幽州城中便是最炎热的时候,按秦末前世的计测方法,也不过三十三四度而已,且早晚温差大,每天真正热的时候,也不过正午那两三个时辰罢了。她又是打小在北漠生活的,自然无所谓。不过祈妃毕竟是在盛京长大的,那里可是比北漠要热上许多,她如今又掌着王府的财权,不是不知道王府内如今的财政状况,上千银两,对于秦王府来说,虽不算大,可确实是个不太小的数目,足够这满府上下两三个月的日用开销了,若只为建一个可有可无的冰窑,且一年正真能使得上的日子,也不过一两月余,她提出这个主意来,只怕另有目的。
秦末便不打算答话,且看她如何说话下去。
可萧策原本就皱着眉,不由更蹙了三分,看着崔青争,冷声道:“本王觉得没有必要。你若有那闲工夫,不如想着如何开源节流的好,马上就快入秋了,今年北疆于气反复无常,到时若是秋收出了问题,附近几城只怕都会有流民进入幽州,有那上千两银,不知可救活多少百姓。我把这偌大王府交由你手上,不是为了让你想着如何奢侈华糜的。这一府的开支,都在你手上握着,凡事需多思虑是否必要,你若果真觉得做不了,便与我说。”
这几句话,直比打了崔青争几个耳光还让她难受,一时面红耳赤,羞愤难当,在锦凳上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咬着唇忍了半响,眼泪已止不住掉了下来,只觉得一颗心有如被万剑穿刺:“王爷教训的是,是臣妾考虑不周了。王爷若觉得臣妾果然不能胜任后院之事,娘娘身体也大好了,还请娘娘收回管家之事吧。”
一句话就把矛头指向了秦末,秦末不免动怒。
萧策如何对他,那是萧策的事情,她却把这罪过,归到自己的头上,可与她冲突,也是不她的性格。秦末淡淡的开了口:“祈妃多虑了,王爷不过是近来公事烦琐,语气急了些,想来并没有责怪祈妃之意。不过王爷说的也对,如今王爷年俸虽足,可偌大个王府开销也着实不少,要说祈妃提出置冰窑的事情,若单为消夏,如王爷所言,实在是不必,可若从另一面想,倒也不是个坏事。往后幽州城中必定越来越繁华,我想着南北往来的客商定然不少,夏日确实又藏不住果蔬食物,既要置冰窑,索性就置个大些的,到时开个冷藏库,各处酒楼也可以我们的冷库中置放东西,按时亦或按面积收取租金,再则,所制之冰,我们府内留用之外,也可卖入酒楼茶肆,所得之利,以用于世,倒是好事了,王爷与祈妃觉得我这主意如何?”
萧策听到此处,眼前倒是一亮。
祈妃也收了泪,她万没料到,秦末会在这时候帮了她一把,不过,明明是她提出来的建议,目的也不过是为着这些,却倒叫她给说了出来,虽心中恨极,表上却喜道:“娘娘这主意实在是好。”
一方面,可以增补王府的收益,二来,也确实于萧策的名声有利,她是她的妃子,实指着他有朝一日,能登寻九五至尊之位,不管她与秦末如何争斗,在萧策的大事上,倒不可能有二心。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此一来,她的目的也可达到。
萧策便道:“既是这样,就置一处冰窑吧,不过为了日后方便买卖租令,也不要设在府中,我看另寻一处的好。具体的事,你自己着手去办,若有需要,着人去同严谨说一声就是。若是严谨那边拿不下主意,你来问王妃便是。”
“是,臣妾省得。不过现就有一事为难的。”崔青急心道,原来我在你心中,尚还不如严谨那无根的东西,可刚才那半怨半怒半娇嗔的话,换了秦末的支持,才使事情扭转了局面,她是能屈能忍的人,又岂会自己坏了事,便顺着萧策的话,答道。
萧策看了她一眼,崔青争在他的注视下,微垂了头,继续道:“因臣妾对幽州城中并不熟悉,下面的管事们也未必能找到好的工匠建那冰窑,臣妾想着城守府总该有些熟悉事务的人,若是王爷同意,不如使人去和王大人说一声,让他帮着按排些工匠过来,至于酬劳,也按市面的工价给,王爷觉得可行?”
萧策默了一默,似笑非笑的看着崔青争半响,崔青争被他看的不自在,只觉得这天气燥热的厉害,忍不住想抬袖去拭一拭额上渐渐浸出的汗珠,可到底还是强忍住了。
秦末风萧策不出声,眼角的余光瞥了他一眼,萧策便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示意她不要出声。秦末本就没打算再多话,自乐得沉默。
看了半响,崔青争也不曾抬头,萧策才道:“本王近来事多,这件事,祈妃你便着手去办就是,本王会同王行简打个招呼,你只管派人去找他。”
祈妃见他答应下来,长长舒了口气,面上却不敢表露半分,越发低眉顺眼道:“那臣妾这就去了。”
秦末为着君玉的事情,哪有心情应酬她,叫了烟雨代她送客。
两人略说了几句,萧策也去忙了,烟雨回来后,秦末道:“你让人最近留意着,祈妃那边都派了哪些人去城守府,与哪些人接触过。”
烟雨应下不提。
过了几日,阿悦说是制衣坊先好的厂址,秦末让她抓紧时间去寻工人,等找好工人,挑了几个出色的工匠,秦末原打算花些时间见见那些工匠,因前世看历代盔甲史时,特地查过这方面的资料,因此还有些印象,从前她倒也试过,只是那时候不比如今,既无财力,也寻不到人,她在没有把握之前,哪敢和父亲秦治乱说?
如今她既有钱,也能寻得到得力的人来做这些事情,自然不会放过这机会。再说,如果真的把纸甲制成,不知可为大萧省下多少国库银两,救下多少大萧热血男儿的性命。她又怎能不亲力亲为,哪怕她除了能提供一点粗浅的知识,并没有更好的办法。但她相信,她一个人不能办成的事情,在汇集了大萧国最有实力的能工巧匠后,这事还是办不成!
何况大萧从前不是没有用过那纸甲的,虽然后来不知道因何原因失传了,但民间大有人才,也许有人知道也说不定。哪怕百多年前的纸甲有太多不足,凭着她现在集中了这么大批的人来研究,不信不能制出更好更实用的东西来。
谁知她穿刚穿上出门的衣服,简单收拾了一下,就见萧策满面春风的走了进来。一脸的汗水,因炙阳的烤照,脸色微红。
才一进屋,便把秦末喝了一半的茶杯端起,咕咕喝了几口,一边朝着秦末笑道:“这天,真够热的,我才从府衙里到家,便热的有些受不住了,再帮我倒杯茶。”
阿悦想着秦王这般兴冲冲的进来大概有事要同王妃说,便告辞了出去,烟雨便要给他倒茶。
秦末示意她先出去,亲自执壶给萧策满上一杯,笑道:“慢点喝,王爷怎么这么高兴,可是有什么好事。”
萧策自袖中抽出一纸公文,朝着秦末扬了扬,笑道:“父皇的亲笔公涵,榷场的事,成了。”
“那真是恭喜王爷了。”秦末笑着,递了沾水的帕子给他,示意他拭一下满天满脸的汗。萧策却有些无赖的伸了手和脸过去,秦末白了他一眼,却也不愿意在他高兴的时候计较这个,一边给他拭汗,一边笑道,“咱大萧的冷王爷,什么时候还有这无赖恼人的样子了?叫人看了笑话呢。”
这话说的,带着些溺爱,倒叫他想起盛京皇宫里的皇后来,萧策便伸手环住她的腰,把脸埋在她的胸前,闷闷的低笑,又带着些叹息道:“我也没有想到,草原上赫有名的阿末将军,原来有这样又软又甜人的身体。让人无时无刻,不想抱在怀中。”
秦末被他热烘烘的身体抱的窒息,便推开了他:“现在大白天的呢,也不怕叫人看见。”
“怕什么?难道大白天还不兴抱抱自己的妻子了?不过阿末将军,你的意思是,晚上我就可尽兴的抱?”
春末冷着脸瞥了他一眼,转身在黑漆交椅上坐了,伸道道:“拿来。”
便见萧策一脸无辜的看着他,涎了脸过去:“阿末将军真的生气了?要不,我也让你抱一下?这总不亏了吧?”
秦末扑哧笑出了声,气道:“从前也没发现你这么贫。若早知道,我就……”
“若早知道了,你待怎样?”萧策一步上前,把她从椅上抄起,搂在怀中,自己反身在交椅上坐了,又把秦末按在膝上,贴着她的耳边,笑问。
“还能怎样?”秦末一边躲一边笑道,“快说正事吧,你榷场的事情都准备的怎样了?”
萧策便也收了笑,却也不放开她,敛声道:“父皇派了市令司的长史过来。”
秦末有些意外,藩王封地,一向政务自理,朝庭并不干涉,怎会一个小小的市令司,萧帝竟特地单派了长史?当然,如今大萧国总共也只萧策一位藩王而已,不管是萧帝惟一的弟弟燕王,还是显亲王萧政,亦或是赵王萧战,他们都只是配享亲王待遇,却没有封地的。因此给萧策配上一个朝庭派遣的市令司长史,也就不算出格。




第六十六章节 不负
“你怎么看?”秦末把皮球踢回给萧策。
萧策这才放开她,让她自去身边的椅上坐了,笑容中略带了些讽刺:“怎么办?不怎么办。朝中派了长史来,无非是父皇想把利益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如今国库虚空,他也正焦头烂额呢,若不是我年前打了大胜仗,狠挫了北魏的锐气,保了北疆未来几年的安稳,只怕如今的大萧,早就不堪一击了。”
“你就真的愿意为他人作嫁衣?”
秦末似笑非笑的问道。
萧策挑了一下眉,看向秦末的眼光就多了些明亮的笑意:“谁说我就是为他人作嫁衣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话,可是你以前曾对我说过的,能为父皇解忧,不就是我做儿子该做的事情?再者,难道你当初生了置榷场的心思,不就是为了大萧国富民强?”
说着,刚才轻松愉快的语气带了些沉凝:“末儿,我想得到的,不单是那位置,还是我大萧百姓人人都能过上好日子,是大萧的河清海晏,政泰民祥。若为这些,别说要我退一步,便是退十步,我也愿意。父皇他能有此举,只怕也是看透了我这一点。”
秦末一双眼顿时亮了:“果真?”
萧策正色点了点头:“父皇此人,从来不是昏庸之君,除了圣祖皇帝,不论武功政绩,大萧历代帝王,再没有比他更出色的了。当年父皇还是皇子之时,论地位,背景,算是皇子中最差的,便是曾经的我,境况也比他好上许多,至少我还有母后这个大萧皇后的庇护,可是当年的父皇,非但在皇宫中无人庇护,甚至被遣出宫中,流落民间,然他凭一已之力,最后打败了众多皇子,登上九五至尊之位,若有人觉得他昏庸,才是天大的笑话呢。”
说到这些,秦末忍不住问道:“那阿策你对圣上赐你北疆封地,到底是怎么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