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使星归觐九重天 >

第44章

使星归觐九重天-第44章

小说: 使星归觐九重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每天都在为成全这位帝王的野心而书写着那些温暖而美好的事,后宫之中却是对她的存在议论纷纷。

凌珊注意到这件事,还是那天星诗若来到继晷殿找皇上。
当时皇上正在殿内与政事堂的大臣们议事,诗若来到继晷殿,只能在偏殿等候,也许是闲着无聊,她便来到了长秋殿。
凌珊看她身形萧索,和之前见到的样子大不一样,平常人家的女子怀了身孕,都是越发丰盈圆润,但诗若却瘦了一圈,下巴都变得尖尖的。
她怀孕五个月,穿着齐胸襦裙倒也看不出来,凌珊急忙扶着她来到软席上坐下来,命人去为充媛娘娘看茶。

“娘娘怎么如此委屈自己?”
凌珊看她这副模样,只觉得心疼,见到茶来了,放到案上,见她没有要喝的意思,又吩咐宫女去盛一碗她先前煮的五果汤来。
“这五果汤是补中健脾的甜汤,秋冬季节多吃对身子好。”没一会儿,甜汤就端了上来,凌珊自己亲尝了一口之后送给她,微笑道,“听而不腻,温温的也不烫口,娘娘尝一尝?”
诗若不好意思地笑了一笑,接过甜汤吃了一口,果真甜美,见凌珊一直端详着自己喝汤的模样,她轻叹了一声,“姨母不要怪诗若,只是……”
凌珊握住她的手,款款道,“娘娘不必多说,奴婢都明白。”

父亲逼死了母亲和姑姑,与哥哥貌合神离,哥哥甚至不愿意为母亲服丧守孝。曾经心爱的人毫不犹豫地就为了功名利禄放弃了自己,与自己一同进宫的宗内姊妹背弃了她。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凌珊也能肯定,自己断不会再相信任何人。
星诗若却看着她,泪盈于睫,“姨母是个大度的人,难怪会得皇上喜欢。”
凌珊讶然,嘴角不自然地挤出一个笑容,“娘娘说的是什么话?奴婢只是刚刚失了至亲,皇上怜悯才宣奴婢进宫的。娘娘也知道,家兄是皇上的近臣,皇上对其十分信赖器重,如今人没了,皇上看在奴婢曾经尽心侍奉家兄左右的份上,不免有所同情。”
星诗若苦涩地笑了笑,道,“姨母聪明一世,如今却糊涂了。皇上是一国之君,心存大爱,若要同情必定也是同情一方百姓,哪里有惟独同情一个人的道理呢?”
凌珊看她说得怅然,又说,“奴婢在鬼戎住过,也曾经过高平王殿下。陛下一心惦念高平王,便想从奴婢这儿得到一些消息。鬼戎没有文字,其俗夏国无所得知,陛下便命奴婢撰写《鬼戎见闻录》,好早日找到一举破灭鬼戎的方法,拓地开疆。”
说到这里,凌珊停了下来,因为她发现星诗若正带着遗憾看着自己,那眼神带着些许不屑,好像看不起她似的。
“姨母为何就是不愿意相信,皇上也是会有男女情爱的人呢?”

凌珊不免发怔,她为什么要相信这件事情呢?她想到此前星诗若分明还为听到她喜欢星荀而高兴,现在为何却纠结起这件事来了?
她委婉地说:“奴婢就是相信皇上对娘娘的一片真心,所以才不做那样的假想呀。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男女情爱,不当是如此吗?”
星诗若垂下头,嗫嚅道,“蒲苇存于旦夕,男女情爱也不过如此啊。”

凌珊蹙眉,心想她究竟是吃了什么迷魂药,说些前后不一的糊涂话,但看她涟涟垂泪的模样,方觉许是她已经认定了那位站在权力之巅的男人。
星诗若曾经那么喜欢凌晏,喜欢他足足七年,但如今她进宫不到一年就已经心折于别的男人,她还有什么理由去相信这世上的爱情是忠贞不移的呢?就连她自己都办不到啊。凌珊试想如此,便不好多说什么了。
果然多情多艰,寡情少难,思及此,凌珊暗自唏嘘不已。
就连星诗若都如此看待她住在长秋殿这件事,真不知道那些在后宫勾心斗角的人会怎么想她。

两人正各怀心事,沉默不语,皇帝却从继晷殿带着几名侍从走了过来。
凌珊听到消息,急忙走到门口去伏地行礼,星诗若有了身孕,缓缓自坐席上站起来,等着皇上的到来。

“都免礼了吧!”皇帝进门的时候神采奕奕,见到诗若也在,有些讶异,但并不介意,反而高兴地走到她旁边微笑问她近来身体如何。
“妾身子大好了,劳陛下挂心。”诗若看他春风满面的模样,知道一定是朝中发生了什么可喜之事,满心为他高兴,“不知陛下是为什么事那么高兴?”
正问到他的欢愉处,皇帝笑了起来,朗声道,“前方来报,北征之战大捷,马曙庭已在阵前饮剑而亡。大军不日便班师回朝!”
长秋殿里的人听了,都纷纷俯首称贺,皇帝十分高兴,也将他们夸奖了一番。

他命长秋殿里的其他人都退下,自己扶着诗若到一旁坐下,握着她的手抚摸着,柔声道,“前阵子一直都没有时间去看你,只因事情委实太多,今后朕一定想办法抽时间多陪陪你。你平日里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和他们说,让他们去办,不要委屈了自己。”
皇帝语带关切,诗若眼圈一红,低低说道,“妾明白。妾的身子如今也不是妾一个人的,为了皇上,也一定会多小心。”
他听了皱眉,略带责备地说,“切不可这么想,朕既然封了你做朕的嫔妃,便是有了夫妻的名实,朕对你好并不是图你能为朕生孩子,这后宫里能生孩子的女人还少吗?重要的是你自己要好好的,明白吗?”
诗若“啊”了一声,面上的红晕蔓延到了颈项上,顿时两颗大大的泪珠夺眶而出,她急忙别过头去拭泪,缓过来以后对皇上展颜一笑,感动地说道,“妾明白了。”
“这才好。”皇帝心安以后微微颔首,忽而又叹息,“只是江北那边的事才妥帖,南面又出了事。”
诗若吃惊,忙问,“南面不太平了吗?”
“嗯,想来是近来内有战事,区区小国也要趁火打劫。”他顿了一顿,回过神来,宽慰着拍拍她的手,笑说,“好端端的,朕与你说这些做什么?你该安心休养才是。”
诗若难过地低下头,“妾惶恐,不能为陛下排忧解难。”
皇上一愣,见她如此为自己着想,又如此天真,便笑着捏了一下她的脸颊,说,“好在这话是说与朕听,换做是别的皇帝,怕要怪你妄图北面干政了。”
她羞红了脸,知道皇上虽然这么说,可自己也是犯了忌讳,一时不好要怎样回答才好,想想之后说道,“在妾心里,皇上是这天下唯一的主人,四方诸国,都该为皇上臣服。”
这原本是阿谀奉承的话,可诗若说得情真意切,皇上听了窝心,把她拥入了怀中。
凌珊在旁边看了,一时之间真的有点相信了诗若刚才所说的话。
大概这位皇上是真的心存爱恋情愫的吧?可是,智者无痴,这位倚靠自己能力得到皇位的君王,真的会不懂得节情的道理吗?



皇上又在长秋殿坐了一会儿,看诗若身子乏了,便下令让尚食局把晚膳移到拾翠宫,然后陪着诗若回北面去。
凌珊看离吃晚饭还早,便继续写字。过了一阵子,有宦官来报,说鸿胪寺卿有要事禀报,凌珊原不知这件事,可看宦官既然来到长秋殿找皇上,就顺便好奇问了一句。
宦官觉得是件可喜的事,也不避讳,拱手说道,“回小姐的话,说是雁南王回来了。”
凌珊止住自己差点不小心往后退的身体,过了一阵才笑着说,“真是件大好事呢!该立即禀报皇上才是。”
宦官平日侍奉在继晷殿,也觉得皇上对凌珊是特别对待,听到她这么说,自然觉得是个命令,立即拜了一拜,便去街北找皇上去了。
等到他离开,凌珊才慢慢走到书案旁边。她从桃木盒子里取出那几张笔迹与她有五份相似的白纸,怔怔出神看了一阵,不知道自己此时究竟是悲是喜。
他到底,是回来了。





50

50、第四十九回 候选 。。。 
 
 

“祭夫人膝下没有儿女,过年你该在家中陪她,一家人还是要团圆比较好。不要总是往外面跑。”
凌珊穿戴齐整以后刚要从房间里出来,就听到外面传来了凌晏的声音。这几天她要去烛龙寺斋戒,祭漩听说以后便提出要与她同去,清早就来到了凌府,在院子里等她。
凌晏这话该是对祭漩说的。
“她现在独自走动有多危险?你怎么能让她去寺庙里斋戒,万一出了什么事怎么办?”祭漩不快地质问凌晏。
凌珊在楼上听到凌晏为不让祭漩送她去烛龙寺而与之争论,一时不知要不要出现在他们面前,只好仍然站在门后面。

去年她在行笄礼之前完成了《鬼戎见闻录》,把全篇八卷呈给了皇上,请求皇上让她回家,皇帝很爽快地就答应了。
凌珊急着离开皇宫,其实是为了避难。
新年过后,礼部尚书娄擎苍和汝南郡王常居戌的府宅门槛不知道要被踏破过几回,侍中星云敬家的门口尽管比较冷清,但大年初三之后也时不时有朝中官员前来拜访。
内乱平定以后,国家社稷渐渐走上了正轨,皇帝治国有方,登基仅仅两年,国力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复苏。
每逢祭祀大典,他都做得无可挑剔,但机敏的大臣们还是发现了美中不足——皇帝的身边,少了一位与之一起分享尊贵和荣耀的皇后。

去年冬至的朝会皇帝的身边不设后座,又一轮上书皇帝纳皇后的浪潮开始了,而这次朝臣们似乎已经下定了决心,无论皇上如何置之不理奏表、奏疏还是不断地提到“中宫”、“皇后”。
新年内外命妇的大朝会,再度因为没有皇后而免除。
随着谏议大夫长跪请皇上速立中宫以主后宫,这浪潮进入了白日化,最后皇帝不得不妥协,答应会在轩冕之族中择选地胄清华、德才兼备之女纳为皇后。
这便是祭漩之所以不放心她一个人去烛龙寺的原因了。

剑南凌氏经历战乱险些灭族,凌珊的哥哥凌宗璇因为国为君久病缠身,操劳过度而死,她门袭钟鼎,才识更是没有挑剔,理所当然成为皇后人选之一。
可是,凌珊没有了哥哥的庇护,凌晏虽然是八座之一,但因为年轻而欠缺威望,虽然太后也姓凌,但凌珊还是成了几位名媛和嫔妃之中最势弱的。
凌氏自云国公开始就是夏王朝的第一望族,染指国政百余年,几大门阀表面上虽然一团和气,实际上明争暗斗,都十分不满凌氏手中的权势。
随着凌宗璇的去世,正是要把凌氏从朝廷彻底扫除的时候,又怎么可以让他们家的女儿当上皇后,让其有机会死灰复燃呢?
凌珊从宫里回来的第二天,在东市的书斋旁遭遇了抢匪,幸好金吾卫的街使见到,救了凌珊,把抢匪绑到了京兆府。抢匪交代说只是快过年了要找点钱好过节,京兆牧就把抢匪送到了大理寺。但其实听说这件事的人,没有人认为这些人仅仅是抢匪而已。

“他们只是想要恐吓我们而已,不会真的动手,你又何必那么紧张兮兮的?”
凌晏他们又提起了那件事。
祭漩忽然不说话了,过了一阵子,凌珊准备开门出去,突然听见他肃正说,“凌州世系还剩几个人?你该是数得清楚了。”
这回,换凌晏无话可说。

凌珊叹气,开门出去,说,“你们不要再争了。”
二人看到凌珊出来,都吃了一惊,得知刚才的争论声被凌珊听见,两人对视了一眼,皆不语。
她看看凌晏,对祭漩说,“晏儿说得对,小姑姑为肃王牺牲了那么多,你是肃王的儿子,应该多陪陪嫡母才对。”
“你就非要去烛龙寺不可吗?”反而是凌晏语带不悦,完全忘记了彼此的辈分责问她。
凌珊平静点头,“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