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锦衣夜行 (1-1016章) >

第666章

锦衣夜行 (1-1016章)-第666章

小说: 锦衣夜行 (1-1016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启仁呵呵地笑了:“世侄的难处,老夫自然也是知道的。好,既然这是皇上的旨意,我哪能不答应?这批盐,什么时候要?”

“越快越好!”

“成,给老夫三天时间筹备,三天之后,你来提盐!”

沈文度大喜,抓回腰牌和永乐皇帝写给纪纲的手令,小心地揣回怀中,兴冲冲地道:“那就不打扰了,小侄告辞,三日之后,再来拜见世伯!”

潘启仁随之站起,笑道:“天正下着雨,世侄又难得来我顾家一趟,哪能就这么走呢,留下吃顿便饭吧!”

沈文度心中冷笑:“现在知道巴结我了么?”

他道:“不了不了,多谢世伯,小侄手头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这就告辞了。世伯留步,世兄留步!”

潘启仁站在滴水檐下,一手负手腰后,一手捋着胡须,若有所思地望着前方的雨雾,不一会儿送沈文度离开的潘三爷快步赶了回来,挥手摒退给他打着伞的家仆,向潘启仁道:“父亲,咱这就答应他了?两百万斤盐呐,他……他一句话就要走了!我刚才送他出去,听他言下之意,似乎……似乎还不只这一回,以后没准儿还要上门索盐的,这要何时是个头?”

“凡事沉住气,你这般急躁,又能解决甚么问题?”

潘老爷子不悦地瞪了儿子一眼,转身回了客厅,潘三爷忙也随了进来。

“明儿一早,你到转运盐使司、盐课提举司走一遭,该交付的盐,得拖一拖了。”

“这……”

潘三爷道:“父亲,各地持盐引赶来盐场凭引取盐的大小商贾可不少哇,这一拖不知得拖到什么时候,他们……”

“咱们只对盐使司、提举司有个交待就成了,这件事,不需要咱们操心!”

“是!”

潘三爷垂手听候训示,心中有些嘀咕。大明施行的盐法是开中法,源自宋朝的折中法。因为往边疆运粮,路途遥远,耗费严重,是一项极大的负担,这中间还牵涉到监督问题。因此朝廷施以此法,叫商人自行往边疆运粮,以充军需。运到之后,按照粮米的数量发给盐引,再凭盐引到盐场领盐,出售食盐牟利。

如此一来,借盐商之力输粮于边,不会对官府现在体制有任何牵动,只需向盐商出让出部分利润,粮饷的运输就可由商人独自完成,官府不必再有任何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可以坐享其成。同时,通过开中法,有效调动商贾,利用民间资本解决军需运输,不仅减轻了民众的徭役负担,而且可以促进边地经济生秀。

因此,这些等着取盐的各地盐商,也就形形色色,其中不乏在各地很有势力的大米商、大盐商,这些人也是很有势力的,所以潘三爷有些犯嘀咕。

潘老爷子又道:“还有,要人盯着沈文度,他绝不会只找咱们一家,等他找过几家盐商之后,想办法把他的那张‘手令’取过来,手段务必要巧妙,不能叫他知道被窃,而是‘损毁’!”

潘三爷吃惊地道:“父亲,那是皇上的手令,咱们……咱们取那个……啊!”

潘三爷说到一半,脸色就变了,不敢置信地道:“父亲,你是说……?”

潘老爷子沉沉地道:“转运盐使司、盐课提举司都有都察院御使坐镇,而都察院,是陈瑛的地盘。如果皇上真下过这样的手令,你以为纪纲会大费周折,绕过这两个盐法衙门,直接向咱们施压?哼!沈文度会直接找盐使司、提举司,就像沈文度向咱潘家示威一样,向陈瑛示威!”

潘三爷急道:“既然如此,咱们不该把盐给他呀,那可是两百万斤呐!”

潘老爷子摇摇头,喟然道:“皇上的手令可以是假的,纪纲派来的这个人,却不是假的,咱们得罪不起呀!到了咱们顾家今时今日的地位,哪怕是伤筋动骨,只要不是生死存亡,还能豁出来与这样一位了不得的权臣拼个鱼死网破?”

潘三爷垂手道:“是!只是……既然如此,咱们……咱们还偷那手令做什么?”

潘老爷子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摇头叹道:“老三呐,比起你大哥二哥,你的历练实在是太少了。去做事吧,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

潘三爷惭然道:“是,儿子这就去安排!

※※※※※※※

杨家后花园,石榴树下,夏浔躺在一张逍遥椅上,正看着前方花丛中玩耍的几个女儿。陪着她们的,是西琳和让娜两个龟兹美人儿。金发碧眼的两个女人,在杨家已经是司空见惯的存在了,小孩子们并不怕她们,而且相处的极好。

现如今,两个女孩儿都已经真正的成年了,成熟妩媚,好像两枚汁鲜味美的蜜桃儿。她们的肌肤奶白如玉,却又不似西方人一般粗糙,身体的发育,却远比汉人女孩儿更有立体感,那一袭裙子穿在她们的身上,完美地勾勒出她们傲人的体态,腰身束得极细,以致臀部的曲线即便是在裙摆下,也显得异常夸张的凸翘,仿佛两只细腰肥臀的蜂后。

两只蜂后,领着几只快乐的小蜜蜂在花丛里飞来飞去,当她们弯腰、闪躲、蹦跳时,那蛮腰的灵动、肥臀的饱满、酥胸的摇曳便会把那叫男人为之迷醉的春光呈现出来。

只不过,现场只有两个男人,一个是躺在逍遥椅上的夏浔,一个是戴裕彬,戴裕彬不敢看,夏浔是……也不敢看。

因为他的眼神只要和西琳、让娜两个女孩儿碰上,就会看到一抹幽怨。是啊,如果说以前她们试图取媚于夏浔,主要目的还是想要一个依靠,现在身心彻底成熟的她们,却是更想要一个男人了。而杨府里,除了夏浔一人,还有谁敢碰她们呢?

所以她们就像被锁在深宫,被一群太监环绕着的女子,只能用那炽烈而幽怨的眼神儿,时不时的瞟夏浔一眼,同时也会恨恨地瞪一眼站在夏浔身边的“大太监”,要不是这个家伙,她们应该有机会接近主人的吧。

戴公公……啊!戴裕彬目不斜视地对夏浔禀报道:“已经依照国公吩咐安排下去了,很快皇上就能收到消息。”

夏浔“嗯”了一声,道:“那就成了,你依旧主要负责盯着纪纲那边的消息,这事儿不能松懈!”

戴裕彬答应一声,又犹豫道:“纪纲最近越来越嚣张了,已经到了目中无人的地步,咱们现在掌握的罪证,只要发动足够的力量,还不足以搞垮他么,国公是不是太慎重了些!”

夏浔道:“得到一点什么就抖搂一点什么,那是小孩子告状!一本变天账,记着所有人的问题,今天风光无限的,不一定没有问题,或者没人发现他的问题,只是因为官场这盘棋还需要这枚棋子,所以问题是不成其为问题的,此时冒动,可能伤己。只有当这枚棋子成了废棋时,它的问题才会成为杀人刀!呵呵,下棋,要有耐心!”

刚说到这儿,一阵风吹过,头顶树上,一枚成熟的石榴忽然掉了下来,夏浔一张手,那枚石榴就稳稳地落在他的掌心,这一幕恰被思浔看见,登时雀跃道:“我吃,爹爹,给我吃!”然后就跑过来。

夏浔微笑着把石榴递向女儿,又对戴裕彬道:“果实在成熟以前,大多是味道苦涩的,何不等到成熟再品尝它呢?”

追着思浔跑到近前的西琳姑娘恰好听到这句话,一双海水蓝的大眼睛更加幽怨地瞟了夏浔一眼,心道:“人家已经成熟了呀,主人为什么还不品尝呢?”

第732章 圣战

亦失哈宣抚奴儿干取得了极大的成绩,由于辽东日渐兴旺,而鞑靼连吃败仗、日渐萎靡,奴儿干地区诸部首领对亦失哈毕恭毕敬,表露出了愿意归附天朝的意思,亦失哈抓住这个机会,趁热打铁,盛情邀请奴儿干地区诸首领朝觐天子。

经过一番筹备,把剌答哈、古驴等奴儿干地区几个大部落的首领千里迢迢赶向京师,消息传来,朱棣大喜,而追本溯源,这份功劳离不开夏浔经略辽东的功绩,而且可以确定,这正是经略辽东,辐射奴儿干的成果,朱棣不免又想起了在大报恩寺与夏浔的一番争执。

夏浔与他当面表述自己对安南的不同意见,朱棣虽然气恼,却也不会因此怨责夏浔,朱棣不是个容不得不同意见的人,不管是在他靖难期间,还是他做了皇帝之后,他始终允许不同意见发出的声音,如果是个唯唯喏喏,只知听命行事,从无自己看法的人,绝不会被他派出去独挡一面。

朱棣一旦有了决定,必然乾纲独断,而他乾纲独断的决定,恰恰是在他听取各种不同意见之后,反复推敲斟酌这些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补充、修正自己的看法,最后才拿出来的,朱棣的许多决定,并不是他一个人的智慧到了英明神武从不犯错的地步,而恰恰是在这个过程中,汇聚了众多人的见识。

可是现在还打着以宗主国身份惩罚藩属国叛逆的旗帜,以“兴灭继绝”的大义名义对安南做战,他不好露出吞并安南的意思,他的计划是通过一位近臣,收买几个安南的权臣世家,叫他们主动上表请求大明循古制复郡县,那时才顺理成章。

朱棣特意与夏浔在大报恩寺中单独见面,对他吐露心声前还有些难以启齿,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现在没有人可以商量,在他发动安南官民“主动上表请求归附”前,他不可以让人知道自己对安南存有觊觎之心,这与中国数千年来文化传承所形成的道义思想是相悖的,贸然提出,必然引起朝野相当多的士大夫反对与指责。

夏浔为他做了许多秘密的事,在经略辽东的时候,与朝鲜寸土必争,这些行为使他觉得,夏浔是最有可能赞同他的意见的,而夏浔果然没有反对。夏浔没有反对,是指夏浔果然没有站在道义的立场上夸夸其谈,学那些腐儒,大谈什么天朝上国、礼仪之邦一类的陈辞烂调。

夏浔比他朱棣还要“俗不可耐”,他是完全以利益得失为根本,像个锱铢必较的商人似的,反复比对之后,认为得不偿失,这才提出反对意见的,因此并没有招致朱棣的反感。他也清楚,夏浔虽然对趁机吞并安南持不同意见,不过如果他仍要派夏浔征讨安南的话,夏浔还是会全力以赴的。

但是朱棣的性子也自有他执拗的地方,你既然不看好,我就不用你,我叫你亲眼看着,看看到底是我说的对,还是你说的对!抱着这样的心思,他便授意张辅去做,希望张辅能不负期望,替他争回这口气来。

如今奴儿干诸部首领赴大明请求归附,朱棣不禁又想起了夏浔在辽东的表现。夏浔经略辽东十分出色,他本以为夏浔可以是吞并安南的最佳人选,谁知夏浔竟强烈反对。想那辽东,西有鞑靼压迫,东有朝鲜掣肘,环境应比安南更加险恶才对,为何夏浔那般热衷于巩固辽东,并不断蚕食吞并,扩大地盘,却对安南不以为然呢?

难道,真的是我错了?

朱棣又认真地回想了一番夏浔说过的话,仔细斟酌半晌,他对夏浔的说法还是有些不太认同,不过却也不再等闲视之了。他叫人通知胡濙,在寻访建文遗踪的过程中,注意打探四方消息,往北方寻访的人,注意搜集一些鞑靼瓦剌的情报。

因为如果北方大乱,确如夏浔所说,他必然得把主要精力放在北边,那里才是大明的心腹大患,安南之于大明是锦上添花,其重要性根本无法与塞北相提并论。这一点,他与夏浔的看法倒是保持高度一致的。

※※※※※※※

奴儿干地区的女真、蒙古诸部头人到京了,朱棣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应诸部首领所请,设置奴儿干卫,封把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