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若能相依 >

第33章

若能相依-第33章

小说: 若能相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晶心如五雷轰顶,晃了晃,险险栽倒,若是以往,她对旁人的顾念还仅仅来自于报恩,那么到了此时,她才明白,自打她顶着晶心这个身份活下来的那一天起,她便已不可能独善其身了,正所谓,“子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当晶心被圣上送入袁亦墨洞房的那一刻,不管袁家愿意不愿意,也不论晶心怎么想,她都已和袁家被捆绑在了一起,袁如风和袁家的往事,只能决定袁家对晶心的态度,却没办法消除晶心现在和袁家的联系。
 

第五九章 规 矩(5)
更新时间20111123 20:01:00  字数:2058

将近两年的时间啊,她和袁家之间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晶心的眼睛一一看过老侯爷和太夫人夫妇,以及袁家的其他人,最后停在袁亦墨的脸上。
到了今天,她不是“无一人可顾念”,而是需要顾念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就是那些和袁家无关的下人们,她都已不能对他们无动于衷,何况是,她已嫁入的袁家!
晶心苦笑着看着大周妈妈,“我定会学好规矩,象娘亲一样,看顾好这些我顾念的人。”神情虽然无奈,语音却掷地有声。
大周妈妈并没露出满意的笑容,做为教规矩的麼麼,她做了该做的事,做为晶心的下人,她没权力干涉主子的选择,做为疼爱晶心的长辈,她深知这样的选择会给晶心带来何等样的艰难,她又怎笑得出?!
大周妈妈走到跪着的慧娴面前,再度开口,“身为长姊,只知温婉谦让,却没想到,你今日的纵容,便是她们明日的毒药。”
慧娴惭愧地垂下头去,诚恳地说,“慧娴知错了。”
大周妈妈看向静娴,“隔岸观火,看着自家姊妹惹祸上身,却想不到,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她们的今日,就是你的明日,或许,都等不到明日。”
大周妈妈指指那份当做“教材”用的“族系谱”,“不是背下来就完了,仔细看看,百多年前的族系,还被人记在心里,你又能活上多久?指望人家忘记你的身份来历,茕茕独活?!”
静娴瑟缩着,她不知道大周妈妈怎会如她肚子里的蛔虫,把她那些见不得人的小心思统统看透。昨日下学后,她便挑唆芷娴,说晶心自不会背这些无用的东西,她们也同样是小姐,有晶心在前面挡着,就是有些小差池,只要比晶心强,大周妈妈就不好责罚。
静娴自己却是实打实地背好了,既想出个风头,也如大周妈妈所说,是存了看热闹的念头。同样是庶出,被嫡出的慧娴、晶心压着也就罢了,为什么芷娴就那么好命,处处都比她张扬,她不敢明面上表露,只能私下里想想办法,好在芷娴是个心思单纯的。
现在大周妈妈这字字锥心的话,当着众人的面前说了出来,这让她今后可怎么在家里立足,害怕、悔恨齐齐涌上静娴的心头,刚刚停下的泪,又喷涌而出,被大周妈妈凌厉眼风一扫,只得堪堪忍住,脸色又白了几分。
大周妈妈踱到芷娴身前,“恃宠而骄,不想想怎么回报,想的只是怎么要得更多。纵然再受宠爱,三小姐,你能当一辈子,在家里被捧上天的大小姐吗?到了那时,你又待如何呢?”
芷娴这次,一是真想偷懒,二是对晶心还有点嫉妒,三是觉得静娴说得很有道理,就也耍了点滑,这才被大周妈妈抓到错处,不过并未害怕。
现在挨了打,芷娴心里恨的还是晶心和大周妈妈,并没觉得自己错了,她垂着头,不看大周妈妈,可那挺直的脊背,还是泄漏了她内心的不忿。
大周妈妈的话,芷娴不敢驳,不过,她并没入心。
大周妈妈又对她说,“各人各命,一味的攀比、争强,只能给自己,给家族带来麻烦,成为惹祸的根苗,聪明的,知道放开心胸,安稳一生,愚顽的,事到临头,害了自己,还带累了旁人……”
芷娴的姿势不变,敷衍道,“谢嬷嬷提点。”
太夫人和姜氏彼此交换了个眼神,或多或少都有些惭愧,芷娴今天这个样子,和她们一味的娇宠脱不了干系。
大周妈妈言尽于此,也不再看芷娴,而是又转向了晶心,“临危不惧,挺身而出,是勇,可是一己之力又能帮得了几人?郡主就是柄出鞘的剑,也自有那斩杀不动的顽石,以柔克刚,借力打力,才是智,想要护得家人周全,忍让柔婉未必不是法子,就看郡主,愿意不愿意了。”
晶心无力地闭了下眼睛,对大周妈妈盈盈一福,“晶心记住了,‘卖心’也有心甘情愿的。”
旁人或许听不明白这话里的意思,可袁亦墨觉得,自己的心霎时间缩成了一团,只有他明白,他的依依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见大周妈妈话已说完,袁鹤松起身,恭恭敬敬地给大周妈妈施了一礼。
他们袁家是武将出身,在子女教导方面和那些诗礼之家本就不可同日而语,骤得高位,心内难免惶惶,也知其中凶险,却时时感到束手无策。
当年,袁鹤松迎娶身为四品小官家庶女的太夫人为嫡妻,又让嫡子袁如文迎娶一个小小县令的女儿姜氏,都是抱着引进“外援”的心态,想让袁家的家风更为严谨些。
袁亦墨如此受宠,除了他嫡子嫡孙的身份,更是因为他自幼展示出的才华,让一家人都对弃武从文的他报以厚望,不自觉地,在袁家失去了兵权后,把保护和兴旺袁家的重担,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今日,大周妈妈的一番教诲,对前路不明的袁家来说,不啻于一剂猛烈的良药,不仅是对四位小姐,就是对五位少爷和诸位夫人、少奶奶,也是字字珠玑,让他们获益良多,而老侯爷夫妇,是没有能力给他们这样的教导的。
所以,身为一家之主的袁鹤松,是发自内心地感谢大周妈妈。
见袁鹤松对她行礼,大周妈妈自然是避开的,不过并未现出一丝慌乱,只是还礼后,淡淡地道,“侯爷折煞奴婢了,身为奴才,自当对主子交待的差事,尽心竭力。”说罢,站到了晶心的身后。
袁鹤松看了眼晶心,千言万语的感激之词卡在喉间,还没说出来,就感到了它们的苍白无力,最后只是抬起手来,摸了摸晶心的头。


第六十章 宜 家(1)
更新时间20111124 20:02:00  字数:2018

送走侯府的人,晶心转过身,一言不发地对袁亦墨伸出了胳膊,袁亦墨抱起晶心,一步步地向不远处,他们的院子走去,随着晶心一天天的长大,他们之间这么亲密的动作越来越少,袁亦墨特别珍惜。
“墨哥哥,我知道你为什么那么用功,那么老成持重了,我再也不会笑你了。”晶心趴在袁亦墨的肩头说。
袁亦墨不语,他不知该如何表达,此时在心头涌动着的,股股暖流。
“这些年,你一直很累吧,”晶心接着说,“以后不会了,我会帮你,帮你分担守护袁家的责任。”
有热热的东西,冲进袁亦墨的眼眶,到了这时,他才觉得,晶心真的是在心里把自己当成了他的妻,可是,在甜蜜之中,他又止不住地心酸,他没能当好一个夫,让晶心在他的呵护下,无忧无虑地长大。
天边的夕阳,将两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他们紧密相拥的样子,看起来就象一个人。
当晚,慧娴、静娴、芷娴的案头上,都摆了三瓶伤药,一瓶是慧娴备下送给两位妹妹的,一瓶是静娴备下送给两位姐妹的,还有一瓶,是晶心派人送给三位姐姐的。
三姐妹如同约好了一般,都没说过多的客气话,也没预备回礼。慧娴和静娴都用了晶心送的药,因为她们知道,这一瓶的疗效,一定最好。
姜氏来看芷娴时,见她正指着晶心送来的那瓶伤药,气哼哼地对丫鬟说,“扔出去,我才不用她假惺惺送来的东西,就是她害的我!”
姜氏道,“既然三小姐不稀罕,那就送到我屋子里去吧,郡主给的都是好东西,寻常人家未必见着了。”语气里的寒意,让芷娴激灵灵地打了个冷战。
“母亲……”芷娴哭着向姜氏走过来。
姜氏仿佛不经意地转了个身,又朝门口走去,“见你都好,我也就放心了,早些安置吧。”竟是坐也没坐。
第二天,大周妈妈罚晶心一人抄十遍的“族系谱”,共收到了三份,其余的两份是慧娴和静娴抄的,姐妹三人和大周妈妈一样,都没说什么,只是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眼神,觉得被孤立了的芷娴,倔强地转过头去,就当没看见。
又过了些日子,府里预备秋装时,给芷娴少做了一件,料子也不如往年的好,芷娴委屈地去和太夫人述说,“不知芷娴做错了什么,让母亲不喜欢我了。”
太夫人淡淡地道,“既然学过了规矩,就应懂得嫡庶有别的道理,你母亲不过是按例制而已,芷娴不该多想。”
芷娴呆呆地看着太夫人,一时之间难以接受,太夫人低头喝茶,恍若未觉。
姜氏有天对袁如文说,“都是我以往太过娇纵芷娴,她才会这样,现在想来,就算不顾着墨儿,总不好因为我们这房,带累了大哥、二哥。”
袁如文赞赏地点点头。
一日,袁亦杰找了个机会,问大夫人,“母亲,我和二弟都这么大了,您能不能对儿子说说,到底因何要和二叔一家远着些?”
大夫人长叹一声,“那日听了大周妈妈的话,我也觉得,有些事,是我这当大嫂的错了。”
袁鹤松年轻时是个形骸放浪的富家子,在当地可谓一霸,家人不喜,管又管不了,只得随他去了,幸得有一身好武艺,又正值天下大乱之时,就从了军,后来他属的国战败,袁鹤松成了降将。
袁鹤松的婚事无人操办,生活上的问题也得解决,就宠了个一直跟着他的丫鬟,这丫鬟跟他多年,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就是袁如海和袁如江。
二十多岁时,有了些积累的袁鹤松才娶了现在的太夫人,生了嫡子袁如文。
袁如海和袁如江兄弟,自幼跟着出身低微的生母长大,太夫人过门后,对他们也不甚亲密,在教导方面自然就有些疏忽。那时袁鹤松的职位不高,又常年不在家,对这些方面可谓无力也无心。
袁如海十多岁时,生母病故,而太夫人因为生下袁如文后身体一直不好,眼见着再次生育无望,怕袁鹤松因子嗣少,对她不喜,就对这兄弟二人好了起来,收到自己身边,亲自教导,只可惜已然是晚了。
这兄弟二人是一母所生,又相处时间最长,感情自是不一般。袁如海性情耿直莽撞,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袁鹤松语),好在袁如江是个有心计的稳重性子,这多年来,两人也磕磕绊绊地长大了。
到了袁如海十八岁时,袁鹤松眼见着他文不成武不就,心里很着急,看他好歹有一把子力气,就想让他从军,在自己的看顾下,怎么也能混个出身,又怕他惹出祸来,就和袁如江商量,能不能为了大哥也去从军。
袁如江那时十六岁,在文章上虽不多好,可也没差到袁如海那种程度,他一是想帮帮大哥,二是看袁鹤松一人在外打拼得也极为辛苦,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那时大太太刚刚过门,袁如江还在议亲,听说袁如海要随军出征,甚为忧郁,只可惜,她出身寒门小户,根本就在袁鹤松面前说不上话儿,太夫人对她也是可有可无的样子,只好去求袁如江。
当时袁如江劝慰大太太道,“大嫂,所谓富贵险中求,再说,我们长大了,也该为父分忧。”又看大太太依然一脸愁苦,就立誓道,“大嫂放心,我定和大哥同进退。”
大太太满眼含泪,差点儿没给袁如江跪下。而在后面的几年里,袁如江也是说到做到,在战场上几乎是不离兄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