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看须眉-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皇累了,为了等你们父皇已经两天没敢睡了。”他这几天一直在熬着,相信两个孩子再远的路得到消息后一定会马上赶回来的。他不敢睡,也是深怕睡着了就醒不过来了。老天果然没有亏待他,让他等到了。现在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了,以雪的心性把江山托付给他会比自己做得更好。有盼儿和山在,外面不足为虑。他走也走得放心了。
回想当年他的父皇过世的时候,康国内忧外患。西都之耻使得国人信心全无,内又有天灾横祸。自己这个当儿子还算让父皇满意外国中竟无可用能用之人。
一是觉得“西都之耻”全是自己的过失,就算死了也对不起列祖列宗。另一个就是没给儿子挑选出可用之才。偌大一个康国,又是内忧外患,他一个人行吗?
那时,父皇真的是死不瞑目!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一个残破国家岌岌可危。
相比父皇当年,皇帝觉得自己幸福好多。孩子们个个都很能干,朝中丞相李白不过才四十,而如夏子玉、风自语、独孤阳、萧倾等这些年轻人都才华横溢。不会出现人才青黄不接的时候。更不像当年他找遍朝堂都找不出真正称得上鬼才的人。
在内政上,康国比起当年,赋税减轻了,但是每年的国库总收入却大大增加。这说明康国比起当年富有许多。
在军事上,青崖关拒胡人于关外。北谣被屠确实是一大阴影。但是也不能否认青崖关的重要性。虽然不知道为何北谣会被屠城,但是青崖关的坚守使得胡人不能骑马入康。没了战马的胡人没什么好怕的。不仅仅是守,还有小家伙的开拓。康人终于洗刷了“西都之耻”可以扬眉吐气了。婚礼后的故布疑阵使得胡国陷入粮食危机,而后又和殇国达成商业协议。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一份练兵方法,使得普通军士的战力大增。也许过不了多久,康国有这个能力和胡国叫板。
现在死了,在天上见到了父皇,见到老祖宗们都连上有光了。
皇帝闭上双眼沉沉睡去。这一觉他睡得很安稳,这种安稳记忆中太过遥远。自从即位以来,哦不,应该说自从记事以来他都没有这样安稳的睡过了。
皇帝确实没有醒来了,几个时辰后太医宣布皇帝驾崩。
还泪退下一步,双膝及地。用最标准的姿势磕了一个头,嘴里同时高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还泪第一次如此正式的给皇帝额头,也是最后一次了。头磕下,许久没抬起来。等抬起头来时早已泪流满面。
之后就是忙忙碌碌,同时也是浑浑噩噩的丧事。萧病倒了,整日发着低烧说胡话,几次昏迷。身上的伤口自然得到了妥善的处理,就是心伤一时不去。但是还泪知道萧会没事的,他拼了性命赶回来,老天爷没有让他错过。他父皇无憾了,他也无憾了。只是失去至亲的痛总是有过度的时候。他父皇要他快乐的活着,所以他一定会活得很好。
出殡的那天天气晴朗,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入了秋。落叶被风一卷就飞到空中,再落下时又是一个轮回。秋日的太阳偃旗息鼓了许多,西都的街道上行人都披麻戴孝。
还泪本以为今天会下着小雨,或者暴雨也行。这样才符合人的心情。但是今天的天气特别的好,万里晴空就连一朵云都找不到。满地落叶就如秋的寂寞,总是被风带出来,打在出殡的队伍上。
今天萧好了许多,只是时不时的出神。几万禁卫军开道,皇帝棺木所过之处百姓都伏在地上。为他们的君主送上最后一程。
万人空巷,灵车走过西都最繁华的街道时,密密麻麻的人跪在地上。只听到马车吱吱呀呀的声音和脚步声。不知是谁先喊一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紧接着一片如海啸般的“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排山倒海而来。
声浪越飙越高似乎要把人给淹没了。百姓心中有一面镜子,为君王者能够如此怎么不受百姓爱戴?
还泪想起不知小学还是初中,课本里有一篇《十里长街送总理》。还记得开头有这么一段: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
在百姓悲伤的脸中还泪想,若是人生走到这个境界也不枉此生。在死后能赢得如此尊严,活着的时候,再辛苦、再悲怆又如何。
还泪有时也想到,若是自己死了之后会不会赢得如此多人的眼泪。
还泪摇了摇头,她不是伟人,她只愿做简单快乐的小人物。人死后,这么多眼泪会使得灵魂走得都不洒脱。找个清静的地方,安安静静的走了,或者在亲人的哭声中离去,曾经守护的百姓那就不需要。如鲁迅遗嘱里所说的:“忘记我,管自己生活。”
这一辈子,哭过、笑过、爱过、疼过。够了!
灵车出了西都城门,后面还跟着看不清尽头的百姓。这些都是自发的相送,他们想送得更远,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更何况生死之别。人,即使知道结果如何,但是其中的过程却想由自己把握。这是感性,心中情感最美的爆发。
皇家墓地出城后还有二十多里地,送别的百姓似乎没有减少。一眼过去,望不到头,每个人眼里都含着热泪。即使被禁卫军隔得很远,他们也不停伸长脑袋想目送他们的君主。
皇家墓地肃穆庄严,墓地本身就有两千禁卫军常年守卫。康国一代一代的君主都埋葬在这里。这里说是奢华还谈不上,君王并没有用太多的钱来打理自己的墓地。不像中国古代的皇帝,或者如埃及的法老,在掌权之后就开始建造陵墓。
整个皇家陵墓在第一代开国皇帝时就规划好。直到现在也并没有扩充多少。皇帝们死后都会和他们的列祖列宗葬在一起。
康国历史上几乎没有特别腐败堕落的君主,也许就是出于这种原因。古人是相信人死后灵魂还在的,而且祖宗的观念极为强大。要对得起祖宗就是道德的底线。
在这种道德底线下当君主的勤勤恳恳、劳心劳力,就是为了死后和祖宗葬在一起不会玷污祖宗的光辉,就有这个脸面见到列祖列宗。
灵车在皇家陵墓前停了下来,里面是不允许马车行走。一般棺材会让人扛进去。
看着远处人山人海的百姓,还泪心中一动,和身旁几人低语一下。独孤雪下了一道命令,让禁卫军放行。因为皇家陵墓百姓不能进去,使得他们走到君王的身边为君王送最后一程。身边随行的大臣急忙跪地,这人山人海的,怎么保证皇族的安全?若是碰伤了算是小事,要是这其中隐藏了什么刺客的,他们就是百死都不能挽回。
皇室集体的意见惊人的统一,就算是皇后贵妃也顾不得自己的安全。皇帝那么多年来呕心沥血不就是为了这整个康国的百姓吗?这最后一程该让他们来看一下,就是皇帝天上有知,也希望如此的。
出乎大臣们所料,百姓们并没有如想象般的乱糟糟的冲过来。他们的脚步不紧不慢,算不得井然有序,但是如此拥挤的人潮能做到不乱已经不容易。他们是深怕打扰沉睡中的君王。
走到了灵车的前头,双膝跪下,静静的磕头。千万滴眼泪洒在皇家陵墓前的黄土上。皇帝可以安息了,就是他的那群祖宗看到也会拍一下他脑袋:“小子,好样的,你这皇帝当得不错,比老子,老老子们都强。”
吉时已到,棺木应该进去了。抬棺木的禁军走上前来,独孤雪挥了挥手。他亲自走到棺木前,把肩膀放在棺木的一角上。几乎与此同时,另外三个角上也站在还泪、独孤萧何独孤山。彼此之间并没有商量过,默契却不言而喻。还泪之前甚至还不知道皇陵中马车不能开进去。
棺木不知道用什么木材,很重。但是就算病中的独孤萧眉头也没皱一下。
脚步很重,也很踏实,一步步的往皇陵深处走去。重的不仅仅的棺木,压在几人身上的还有这个天下。他们走得很慢,皇陵中的风吹得白衣四处飘摇。
不过未到两里路,他们走了小半个时辰。墓门一开,把肩上的棺木放在其中一个房间里。这里,就是今后皇帝永远安息的地方。
肩膀上已经空了,但是天下还很重。少年们托得起,他们的心永远不服输。
作者有话要说:这两天我很勤劳吧!哈哈
第四卷:平荡天下 第十三章:佛山无影脚
皇帝下葬后第三天,独孤雪登基。前一天几人都在望江楼聚了一下。其实也不是聚会,六人都太有默契了,以至于在这天的傍晚同时出现在望江楼。
独孤雪出门实在费了不少功夫。现在和以前不同,以前毕竟还是储君,而明天就成为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在这个时候哪容得半点闪失,但是今天之后就再也不可能这样和一帮朋友一边喝酒一边彻夜长谈。
独孤雪是最后来的,他来时五人已经在楼上等了一会儿了。过往的客人甚至迎接的的小儿看他的眼光就再也不同。以前是羡慕中带着尊敬,而现在就是敬畏。在封建礼教中,君主就是天,就是神灵。而神灵就是用来信仰膜拜的。
本来二楼的包厢早已订满,但现在一个人影都没有。只有大堂里五个人一边喝着小酒,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几句。那些本来包了房间人的看见康国这五个家伙大刺刺的坐在外边喝酒,他们哪敢再待在里面!再联想到很大可能明天成为这个国家君主的那一位会来。这些人哪敢再停留,急忙消失不见。
不是他们不想留下来和这六位打个招呼混个脸熟什么的,而是怕引得反面效果。看这阵势这六人想在这里说说话,要是看到有人打扰岂不恼火。如果躲在包厢里面更不妥,怎么看都有监视人家的感觉。毕竟而这六人康国还没哪个不要命的惹得起。不要惹他们恶感就谢天谢地了,至于想赢得好感,那还是不要冒这个险了。
一个明天的皇帝,两个明天的王爷,一个现在的王爷(还泪),一个现在的小王爷(康国皇室王位也不是世袭的,每过一代递减一个爵位。以后独孤阳的儿子只有一等公的爵位。),还有一个政坛新星,二十出头便官拜户部侍郎,以后铁丁丁的户部尚书。这样的六个人在望江楼这块小地方相聚。
虽然身边一个其他人都没有,而且在往后的一生中六人都没有向别人透露过这次聚会的内容,但是不知为什么,这旷世的相聚场面还是流传出来了。只是版本一个都不同。
有人说这次聚会六人讨论了未来康国发展的方针政策。未来数年康国大的政策都是在这小小的六人聚会上讨论出来的。所以,这次聚会有划时代的意义。
有人说,六人还沉静在老皇帝去世的悲伤中,想到未来康国的担子真正的落在他们身上。少年们悲苦不堪,一边喝着酒,一边抱头大哭。但是这次聚会毕竟见证了少年们的成长,所以载入史册还是应该的。
还有一种版本是少年们开始是抱头大哭的,但是他们毕竟不是普通少年。在悲伤困苦之后开始筹划未来。这次聚会足足到了深夜。不仅对内的一些政策在聚会上讨论出来,而且还有以后对胡国的军事行动也是在这个聚会上初见形态的。所以这次聚会不仅要载入史册,而且要作为最重大的事件,比如当年的“西都之耻”,后来的远征军千里入草原,取左贤王头颅和康殇两国初次交往这等事件放入同等重要的地位。
而第三种版本最受支持。
其实这天六人什么要紧事情都没做,更没什么抱头痛哭制定讨论什么计划的。甚至每次要关注一下的国事都被忽略了。这话题不仅不想大家杜撰的高度,反而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没营养。
比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