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南宋-第4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华国不怕战争,华军渴望战争,而战争,将会在来年春季打响。
此刻,在狄烈的案头,摆放着四份攻夏方案,分别在来自总参、第十二师、第十四师、第二十一师。后面三个方案,分别来自边境前线部队,并根据自己部队所处的位置,与敌国兵力对比,提出各自攻略,上书朝廷。
驻守环州的二十一师,距离夏国国都兴庆府治所兴州最近。如果顺着灵州川,溯河而上,不过三百里路程,就能杀到兴州城下。故此,原环州帅,现任二十一师师长的赵哲,提出的攻略是:以折家军、晋宁军、第十二师牵制夏国东北边军;以延安府的第十四师、第十五师牵制夏军嘉宁军司之宥州与盐州兵力;二十一师与第十三师(甲级师),则可先破近在咫尺的韦州,迅速挥师攻袭西平府、拔静州、最后兵临兴州,一举而灭党项。
第十四师的傅选,提出的方案与赵哲大同小异,唯一不同在于,主攻由本师与十三师担任,主攻方向是先破洪州,再拔宥州,突破夏国南大门铁门关,然后沿长城北线向西推进,渡黄河,占怀州,最后兵锋直抵兴州。
以上两个都是逐步推进、稳打稳扎的灭夏方案。这两个方案胜在稳,缺点就是慢,甚至可以说是漫长而迁延。
要知道,西夏与宋国争锋百年,百分之九十的战争,都是在这一线开打的。今天你打过来,明天我打回去,今天这砦寨姓宋,保不齐明天就姓夏。在北宋神宗年间,宰相章惇大力修筑堡垒“筑二城于石门峡江口好水河,赐名平夏城、灵平砦。既而环庆、鄜延、河东、熙河皆相继筑城,进拓其境,夏人愕视不敢动。”
而夏国采取的对策是,以堡垒对堡垒,同样大肆修堡筑砦。近三十年来,宋、夏边境,横向不过千里,纵向不过百里的扁平梭状之地,百寨遍布,砦堡纵横,形成极其复杂的纵深防御体系。两国打来打去,都是围绕着这些小砦大寨展开,极少能攻入府州。
按总参对比本国与夏国的战力及兵力部署,以及后勤给养跟进情况。如果出动五万以上兵力,按以上两个方案,沿宋军既往进军路线进攻夏国,光是拔除沿途这些密密麻麻的据点,然后逐城逐州进击,最后杀到兴州,最快也得要六到八个月,这还是非常顺利的情况下。如果夏军反击激烈,来回争夺砦寨,像既往与宋军那样打拉锯战的话,那么即便拖上一年,都是有可能的。
收拾一个首都距离本军最近不过四百里的国家,所需时间,竟超过奔杀数千里,完灭金国所需时日!当真令狄烈为之错愕,同时也感慨不已,这小国也有小国的生存之道啊!无怪乎能在辽、宋、金三国夹缝间周旋百年之久,更以国小民寡之浅薄底蕴,凭坚韧顽强之民族秉性,与若大一个宋国分庭抗礼,的确有它的道理。
宋朝花一百年也灭不了这个国家,而华国却能在一年内破之,这本身就已够逆天了,但狄烈与参谋部却并不满意。现在的夏国,可不是李元昊时期,而华国的军力更非宋国仁宗时期可比。眼下国家新立,百废待举,春耕在即,更有百万流民百姓需安置,粮食多少都不够。而大军出征,损耗最大的就是粮食。五万大军,打一年的仗,加上极有可能还要不断追加兵力……国家仓禀里根本没有足够的存粮。
按户部最新统计,国防粮食储备量勉强只够支持一场五万左右的军队,打三到四个月的战争。这还是得益于在北伐时期,得到宋国的粮食方面大力支援,加上灭掉金国后,从金国仓禀中缴获大量存粮,所积累的储备支撑的结果。
三个月!最多四个月!这就是华国征夏之战的期限。很显然,如果按步就班、逐一拔除据点、步步推进……且不说夺城拔寨,光是路上所耗费的时间,怕就不止三个月。这样的战术,肯定行不通!
摆在狄烈面前,有两个选择:一、发动局部战争,打一两场战役,小惩大戒一番,让夏国吃点苦头。暂时打消一战而灭夏国的想法,养精蓄锐,等待来年,粮饷充足、兵强马壮后,再行雷霆一击。
二、现在就打,而且要打到兴庆城下,彻底解决这个中原西北方的百年祸患,而后国家就可以沉下心来,安安生生搞个十几年的发展。
是先打仗还是先发展?是一劳永逸还是慢火炖鱼?
作为一个以军事冒险起家的马上皇帝,狄烈毅然决然选择了前者——三个月就三个月!要么不打,要打就打一场大的!
当然,军事冒险并不等于莽撞出击,狄烈不会不顾现实,强行出战。他需要一个与赵哲、傅选所提方案不同的战略;他需要一个与既往宋夏所有战役不同的全新战略;他需要一个夏国绝计想象不到、防不胜防的奇袭战略。
狄烈所需要的这个战略,总参谋部已经研究出来了,唯一缺乏的,就是能具体实施、将纸上的战略,变成实实在在行动的将领。
御案上还有一份方案,是十二师的岳飞发来的,不知这位原本历史上南宋第一名将,会有什么独到见解,或者说,与赵、傅二人大同小异?
当狄烈展开奏疏时,不经意一扫,先是一愣,目光倏地专注起来,才看到一半,就拍案大笑:“好一个岳鹏举!不愧为史家点评为南宋诸将中,最具进攻精神的将领!不谋而合,不谋而合啊!”
宫殿外值守卫士,听到拍案之声,急忙奔入。待见到无事,方才行礼退出。
狄烈将岳飞的奏疏与总参谋部绞尽脑汁,打磨了近一个月,才堪堪完成的方案,并列放在一起——两个方案,惊人的一致。
狄烈凝神看了半晌,眼神渐渐坚定,用力一拍御案,振声断喝:“秉笔,拟旨。”
天健二年正月二十二,华天子下旨,成立西征集团军。以岳飞为统帅,折可求、徐徽言、张宪、梁兴、傅选、赵哲为副帅,集结三个甲级师:第八师、第九师、第十二师;一个乙级师:二十一师;共四个师加两个守备旅,五万二千余人马。将从横山以东至黄河以南的千里边境线上,向夏国发动覆国之战。
华国建国第一战——征西之战,即将打响。
岳飞,也将迎来他的人生与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刻。(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九章 镰计划
(大盟打赏丰厚,拜谢!另:昨天月末的月票很猛啊!因为月初过节休息了一阵,本以为月票没指望了的,没想到还能有过百张,冲入总榜两百名内,书友们真心给力啊!)
~~~~~~~~~~~~~~~~~~~~
在偏关以西,华国与西夏的边境线上,有三个连成一线的州城,即宁边州、金肃军、河清军(今内蒙古东胜)。原属辽国,辽国灭亡后,西夏曾借进军云内之机,短暂占领过,随后很快就被代辽而立的金国夺还。
天健元年,金国灭亡,华国取而代之,此三军州也很快落入华国之手。三军州中,距西夏最近的河清军,仅隔着一条浊轮河,与西夏隔河相望。
与西夏在东南、西南边境,十里一堡,五里一砦,遍布州县砦寨不同,在这一片方圆百里的区域内,西夏的边防,一片空白。之所以如此,与这一区域的历史沿革及特殊地理密切相关。
从历史上看,河清军以南,是原大宋的保德军与火山军,均由折家军镇守。在辽、金时期,河清军与折家军之间,间隔着辽国的宁边州、金肃军以及西夏的浊轮寨、浊轮河、暖泉峰……地形艰险复杂不说,还牵扯到辽国,所以西夏从不担心宋军会从此地进攻。而夏辽之间,又是附属国与宗主国之间的关系,因此之故,西夏在这一片区域内,基本没有构建砦寨镇守。更别提什么州县了。
当河清军落入华国之手后,西夏也没有筑城的打算,一是没时间,二是没精力,最重要的是——没必要!
从河清军往西,就是西夏的河南之地。与华国的河南为中原繁盛之地截然不同,西夏的河南,却是一片茫茫的戈壁沙漠——即后世著名的毛乌素沙漠。
从河清军出发,向西直行,穿过毛乌素沙漠。如果方向正确的话。行程大约六百里,即可抵达黄河边。在黄河对岸处,有一地名“克夷门”的所在,乃西夏右厢朝顺军司的驻地。从此地折向南行。溯河而下。是一道长长的戈壁走廓——低眉东顾是滔滔黄河水。翘首西眺是巍巍贺兰山。
由此前行百余里,即到西夏北方重镇定州,而定州再往南不过五十里。就是西夏都城所在——兴州。
从起点到终点,全程八百余里,沿途除了苍茫的戈壁、沙漠、峡谷、荒原之外,基本上没有人迹,更没有什么砦堡军寨及军事障碍。这一条自然环境恶劣,地形复杂多变,危险重重的路径,就是西夏天然的大后方,足以隔绝一切觊觎的目光,令所有心存侥幸的对手望而却步。
西夏之河南,便如同北宋之黄河,南宋之长江,均是屏蔽敌寇铁蹄入侵的天然屏障。这一大片兴州东北的广阔区域,其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至少西夏历代君臣们是这样认为的。
这样想原本不错,但是,时移势易,到了李乾顺这一代,西夏君臣们似乎忘记了,北宋的黄河天险,并没能挡住金人的铁蹄踏冰而来;南宋的长江天堑,也并未能拦住敌寇“搜山检海”。那么,一片数百里的戈壁沙漠,就能阻挡华军的步伐吗?
岳飞的回答是——不能!
这片被西夏视为绝对安全的大后方,即将被一头来自中原的猛虎,带着一群虎狼之师,背负着百年之耻(宋夏之战,宋朝败多胜少),悍然闯入。
千里大迂回,避开密如蛛网的东、南两线堡砦,采取中线穿插的掏心战术,直取中宫,一战定乾坤。
这,就是狄烈与总参谋部制定的倾夏战略。狄烈与总参,总揽天下战局,从无数张地形图、沙盘、反复兵棋推演中,找到这个死穴。而正在宁边州前线的岳飞,则从当前所处的战线,敏锐觉察出打破僵局的突破口。
一从全局,一从局部,剑指敌腹,不谋而合。
宋夏相争百年,之所以从没考虑过从这里寻求突破口,除了牵涉到辽国,难以逾越边境之外,更重要的是,宋军没有沙漠作战的勇气与经验,甚至可能连这方面的念头都没动过。
而对华天子与他的总参谋部而言,与敌作战,那是三百六十度循环无死角,有缝要钻,没缝撬条缝也要钻。
当总战略制定后,总参谋部出动六十余名参谋,进行长达一个月的兵棋推演,推演的主题只有一个——需要多少兵力,多少物资,多少时间,采取何种行军方式,走哪条线路,才能安全穿越六百里戈壁沙漠,抵达黄河之滨。
这条八百里奔袭之路,最艰难的,就是前面六百里那一段,走过这一段,就是胜利。
华军想要成功穿越这条死亡之路,最关键的,第一是后勤;第二是后勤;第三,还是后勤。狄烈对此行动的要求是:兵少一点没关系;盔甲薄一点没关系;弹药少一点没关系;甚至不带排炮、飞弹器都没关系……只要一点,粮食、清水,一定要带足。只要将一支军队,象钉子一样牢牢锲在贺兰山下,就是胜利!
元旦(唐宋时指春节)刚过,兵部急召车骑将军岳飞前来长安,供华天子垂询问策,同时与总参诸参谋就此次军事行动深入探讨磨合。最后在岳飞的极力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