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江东周郎 >

第277章

江东周郎-第277章

小说: 江东周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璋和袁绍的兵马没能按曹操的计划派兵,但曹操派到徐州的使者却受到了刘备的热情接待。那使者和刘备相识,见到刘备身旁站立着一名年轻的文士,相貌清朗,眉宽额阔,头顶方巾,身着青袍,器宇不凡,忙问道:“刘皇叔,这位是……”

刘备哈哈一笑,忙介绍道:“这位是颍川名士徐元直,文武双全,多谋善断,是我的左膀右臂。”

原来,徐庶一向喜欢行走江湖,行侠仗义,深知民间疾苦。数月前,徐庶来到下邳,听闻百姓们对新任的徐州州牧大人赞不绝口,称其善待百姓,体恤贫苦人家,心中暗暗称奇。

徐庶便在下邳居住了一些日子,通过他的观察,发现刘备胸怀大志,才略过人,并能够善待部属,素有人望。于是就前往刘备府邸拜见刘备。刘备正刻意结交徐州周边的有识之士,对颇有名气的徐庶前来投靠,自是喜不自胜。刘备非常器重徐庶的才干和人品,当即把他留在营中并委以重任,让他参与整顿军事,训练士卒。

平日里,刘备喜欢拉着徐庶一起谈天论地,深受启发,常感慨道:“吾得徐元直,方知王佐之才足可抵三员猛将也。”

第四百六十章 刘备出兵

待安顿好使者后,刘备和徐庶二人相谈许久。

刘备问道:“元直,曹孟德欲联合各方势力征讨江东周公瑾,你意如何?”

徐庶拱手道:“恭喜主公,此乃天赐良机也。”

刘备面露沉思之色,抚须良久,方问道:“请元直替我分析一番,我军该如何应对。”

徐庶以指蘸水,在案几上草草地画了几方势力图,道:“主公请看,自袁术、吕布、公孙瓒被消灭,刘表去世后,全国比较强大的势力只余数股,袁绍虎踞冀、青、幽、并四州,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兖州、豫州以及关东、关中等地,周瑜则不显山不露水地占据了扬州、交州及荆州五郡,此三人皆为当世枭雄,彼此间难说胜负。主公占有徐州,与辽东公孙度、益州刘璋可有一拼,论实力与前述三人则不可同日而语。”

刘备点点头,道:“徐州初得,尚未完全安定,地域较之那三人也差了许多,自是比不上的。”

徐庶道:“主公之志,庶早已明白。若非曹操作此决定,只怕他的下一个目标便会是主公。如此一来,主公不仅可以获得一些时间来招兵买马,还应当答应曹操,派军参战。”

刘备有些担忧地道:“徐州能战之兵加在一起不过八万,战事一起,对于粮草辎重的需求就会大为增加,以目前的积存,也支撑不了几个月。我最担心的还是曹操心怀不轨,牺牲我军,成他伟业,我又能得到多大的好处呢?”

徐庶微微一笑,道:“主公之虑确有道理。徐州与扬州隔江相望,两岸渔业往来频繁。主公可回复曹操,主公愿领徐州人马,屯扎江都,寻机自北岸渡江,直攻长江南岸的丹徒。如此,可以牵制周瑜的大量人马,且一旦曹操与周瑜正式决战,周瑜的兵力必然集中于长江中游一带,主公正好可以趁虚而入,席卷周瑜的后方,占据丹阳、会稽诸郡,以此为根据地,再图发展。”

刘备喜道:“元直此计甚妙,但此计的基础在于曹操能击败周瑜,以元直看来,他定能打赢这场大仗么?从前面周瑜攻打吕布的情况来看,他的实力可着实不弱啊。”

徐庶皱着眉头想了一会,慢慢地回道:“那就要看主公的决断了。或是依附曹操,取得部分江东之地。或是依附周瑜,将兖州纳入怀中。其后,再展宏图。”

刘备心里有些闷闷不乐,难道我一直都要依附别人才能成功么?但他的脸色还是没有变化,真诚地对徐庶道:“元直之意我明了,以徐州一州之地,还难以抗衡曹操或周瑜这样的强敌。到底依附何方,是决定我军命运的大事,我还得和二弟云长、三弟翼德好好地商量商量。元直且先回家中休息吧。”

当晚,刘备急招关羽、张飞二人入府夜谈。张飞一人前来,关羽的身后却跟着四个颇为雄武的将领,刘备微微一愣,以目光询问关羽,关羽忙令身后四人跪倒,介绍道:“大哥,这四人便是我近日征剿云龙山和良山的收获。他们原本都是因世乱而误投黄巾军,后占山为生,今因仰慕大哥乃皇室后裔,礼贤下士,便率众来投。”

说罢,关羽将四人一一介绍了一番,分别是襄阳中卢人廖化廖元俭、关中人杜远、关西人周仓、并州人裴元绍,刘备见四人皆是剽悍雄武的汉子,不由得大喜,当场封四人为别部司马,令其各率本部于帐前听令。

廖化等四人拜谢而去,刘备又夸赞了关羽一番,关羽心里乐开了花,表面却是强装镇静,只是不停地用手抚摸着精心修理好的长髯,口中呵呵微笑。

刘备随即将曹操使者的来意以及自己与徐庶商量的经过说了一遍,张飞兴奋地高声道:“大哥还犹豫什么?此真乃天赐良机!本来我还在担心徐州会遭到别人的攻击,这下子我们正好可以趁机坐大。”

刘备问道:“那我们是支持曹操攻打周瑜,还是支持周瑜攻打曹操呢?”

关羽一向对曹操颇有好感,闻言回道:“大哥,如今这天下还是汉室的天下,天子还在许都,曹操是天子的弘股之臣,大哥你又是大汉的皇叔,自然是奉朝廷旨意去征讨周瑜了。”

刘备用手拍了拍额头,苦笑道:“二弟说得对,我忙于想其它问题,倒忽略了自己的身份了……我想,若曹孟德集中了天下的人马,应该可以打得赢周瑜吧……”

就在刘备紧锣密鼓地准备作战物资,集结徐州的精锐部队时,周瑜通过遍布全国的精武卫各网点,已经获得了准确的情报:益州刘璋无意参战,袁绍则想在曹操的后方捞上一票,被识破,也不可能参战了,荆州自刘表死后,大权掌握于蔡瑁之手,刘琮年幼,投降曹操是迟早的事。

西凉马腾和韩遂联合派出了五万骑兵,以马腾长子马超为主将,马岱、马休、马铁为副将,大军刚刚路过长安,正往宛城而去。曹操以外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徐州刘备,这个喜欢自我标榜爱惜百姓的家伙终于要趁乱大捞一把了。

对于刘备,周瑜一向不喜。生性洒脱的他最不喜欢刘备的虚伪和造作,虽然此人也可算得上是当世的英雄,但他总爱自我标榜,打着皇叔的旗号四处笼络人心,碰到想要收服的人才,便挤出几滴泪水,一副天下大任于他肩的悲怆模样,试图以此来打动对方。

周瑜也知道,刘备是个勤政爱民的人,但他就是不喜欢。也许,这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吧。反而,周瑜从未讨厌过曹操,此人虽是后世所称的奸雄,但他“奸”得坦荡、“坏”得真实,从不矫揉造作,虽然是自己生平最为强劲的敌人,却仍然值得自己尊敬。

面对异常严峻的形势,周瑜迅速成立了统帅府,调入了贾诩、诸葛瑾、吕范、刘晔、蒋琬等人,统一筹划、指挥这次大战。这日,在漫天的雪花飞舞中,周瑜放弃了公务,在耐心地等待着一个人,一个他必须等候的人。

第四百六十一章 诸葛孔明

建安三年十一月底,在秣陵城的州牧府中,周瑜终于见到了那个当下他最想看见的人。

这是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来得有些迟,却下得很大。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田地都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屋外滴水成冰,屋内却温暖入春,在四处墙角都放置着铜盆,里面燃烧着通红的炭火,诸葛瑾一掀帘门,一股温暖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身穿青衣的诸葛瑾上前见过了周瑜,周瑜轻声问道:“子瑜,人带来了么?”

诸葛瑾恭谨地回道:“幸不辱命,安然带来。”说罢,诸葛瑾返身出门,拉着一名年约二旬的青年走了进来。

周瑜定睛一看,见此人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穿带青边的白衣,清秀儒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令人顿生亲近之感。

那青年见了周瑜,却是不拜,只拱了拱手道:“草民见过州牧大人。”

周瑜哈哈一笑,起身道:“汝便是子瑜的二弟诸葛孔明吧,常听子瑜提起,今日一见,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气概不凡哪。”

那人正是诸葛瑾的二弟诸葛亮,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汉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父亲诸葛圭曾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三岁母亲章氏病逝,八岁时父亲诸葛圭去世,他便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叔父诸葛玄生活。后移居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

诸葛亮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干。人称“卧龙”。他与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

周瑜知道,在历史上,诸葛亮一直隐居在隆中,直到八年之后,刘备驻防新野,放在徐庶的推荐之下,三顾茅庐,方将其请出。

诸葛亮当场为刘备写了一篇文章,名为《隆中对》。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刘备集团之后的种种攻略皆基于此。

后世时,周亮常常感叹,诸葛亮这么一个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为何直到二十六岁才被刘备挖掘出来?近在咫尺的刘表、虎踞江东的孙权,为何都没能请他出山?如今,周瑜终于有了这个机会,干脆在诸葛亮尚未成名之前通过诸葛瑾的关系将他请到江东来,不管诸葛亮是否愿意出山帮自己,至少控制住他,不让他去帮自己的对手。

这一次,周瑜将招来诸葛亮的人物交给了诸葛瑾,并反复叮嘱一定要悄悄地进行。于是,诸葛瑾派人送急信给自己的弟弟,谎称自己病重在床,希望能见到他们一面。

躬耕于隆中的诸葛亮得信后自然不敢怠慢,迅速带着诸葛均从襄阳赶了过来。诸葛亮不知道,一路上都有精武卫的人暗中保护他们,方使得他们俩平平安安地抵达了秣陵。

到了秣陵后,诸葛亮见哥哥并没有卧病在床,反而是生龙活虎、活蹦乱跳,不由得生气,认为他在欺骗自己,连带着对周瑜也不满起来。

因此,诸葛亮今天见到周瑜,虽然对其俊朗的外貌、儒雅的风度颇为欣赏,却一直用较为冷淡的语气说话。周瑜也管不了这些,只要把诸葛亮留下来,留在江东足矣,何时可以启用,再做打算。

于是周瑜让诸葛瑾带着诸葛亮去了趟藏书院,诸葛亮见到了几位当世的大儒,态度立刻起了很大的转变。尽管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但此时才十八岁的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像郑玄、蔡邕、王朗、孔柚、管宁这样的高人不仅满腹经纶,人脉也是极广,光是弟子就有数千人,遍布全国各地,影响甚大。因此诸葛亮在藏书院的举止较为恭谨。

藏书院的氛围则让诸葛亮很是喜欢,和农耕生活不同,这里浓浓的书卷气、平和自然的读书风气让诸葛亮彷佛看到了盛世的景象。虽然他还不愿意听从哥哥的建议,在江东出仕,但他愿意在藏书院好好地修学,结交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进一步地提升自己。

诸葛亮遂婉拒了诸葛瑾要他住在家中的邀请,将年纪尚幼的诸葛均安置在哥哥家,自己则搬进了藏书院的学子宿舍,潜心修学。

由于周瑜的举动,历史发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