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弃妃贺莹雪-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说就是上面画个人头再写明特征的那种告示吗。
张叔说是。
趁清晨帮忙出摊的时候,莹雪特意留心看过街道两边,根本没发现类似通缉令那样的告示。
莫非自己和锦绣、小桩子一干人等实施的掉包计真的过关了?果真如此的话,她就更要隐姓埋名,让那个倒霉的林依依彻底消失。
张婶没有勉强她,她自己去东街给莹雪买了块衣料,是块素净的浅兰碎花布,莹雪很喜欢。
第二天闲下来的时候,她们娘俩在东屋的炕上一坐一躺,张婶边给她缝制新衣,边东一句西一句地和她聊天。聊着聊着莹雪听出了其中的意思,张婶在婉转地打听她的过去。
她知道,张婶并不是怀疑自己的身世,而是想了解她的难处以便帮助她。
莹雪只告诉她说,“我,是逃出来的。夫家就在平安城内。”
张婶再没有多问。
过了两天,张婶告诉莹雪说他们老两口在外边呆够了,想回西北的老家去,
“雪儿可是愿意跟我们回去?”
“二老若不嫌弃,雪儿愿意跟随左右。”
莹雪当然愿意。除此之外,难道还有更好的去处么?可问题是人家老两口在这里住得好好的,说是想家了,实际上就是为了她才要搬走的,这叫她于心何忍啊。
当着二老的面,莹雪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她的话还没说完,张婶就打断了我,“只要雪儿愿意跟着,我们老两口就心满意足了 ,其他的事有我们呢,你就别想那么多了。”
张叔也点着头,道“有你娘和我呢,丫头你就放心吧,到了老家一切就都好啦。”
面对着胜似亲人的二老,她还能说什么呢。
接下来的几天里,老两口开始处理他们很少的家产。由于房子本就是租住的,退租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一个小馄饨摊,很快就兑了出去。
在肃源镇住了一个多月以后,莹雪又跟着在这里认下的干爹干娘张富夫妇去了他们的老家,位于大熙国西北边陲的小镇洛齐。
小镇
作者有话要说: 可能有的看官觉得此文平淡如水;但这正是秋声要的效果。呵呵;抱歉了~~~~~
决定发文时;秋声的预期是只要百度能搜到就行。现在此文不但能搜到,还有人点击;已经大大超出了某秋的预想;真的很高兴。谢谢各位看官~~~~~
麟德五年三月末,经过几天的舟车展转,莹雪跟着张叔张婶来到了熙国的边陲小镇洛齐。张叔的老家就在洛齐镇东边的张家屯,不过那里已经没有什么近亲了。对于今后的打算,张叔张婶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回张家屯置办上几亩地,从此种地享清福。二是先在洛齐镇上落脚,继续摆几年馄饨摊后,再回张屯置地养老。老两口问莹雪是啥想法,她选择了洛齐镇。
通过张叔的介绍和自己的观察莹雪了解到,洛齐虽然是个偏僻的小镇,但其地理位置却非常重要。它北依熙、雍两国的界山大青山脉,南傍同样流经两国的青江,是熙雍两国陆路往来的必经之路。由于两国友好相处多年,所以贸易往来频繁。在这样一个独特的洛齐镇,经营一个馄饨摊,甚至是开个小面馆,应该都不成问题。
其实穿越到这个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的朝代,而且莫名其妙地成了弃妃乃至皇家逃犯,对于现在的莹雪来说,安全是最重要的。与张叔他们回到几乎与外界隔绝的的小村庄,过悠闲的田园生活,也不是不可以。但莹雪觉得张叔张婶的年纪越来越大了,就算他们现在把一生的积蓄都拿出来,也只能买几亩地,况且还要买房子、农具和牲口。而且种地要一年后才能有收获,这只有付出没有收益的一年当中,他们三个人的生活将会非常艰难。而凭着张叔的面食技术再加上莹雪这个帮手,如果在洛齐镇做面食生意,完全可以挣出三人的吃喝。到那时如果收入有余富,再买地也不迟。
张叔张婶是她的救命恩人,也是她现在唯一能依靠的人,对于今后的打算和去向,多为他们考虑,是她应该做的。而且现在他们三个人的命运已经紧紧地连在一起了。
莹雪建议他们改变方式,变出摊为固定场所卖馄饨。反正在镇上也要租房住,索性就租个合适的房子,白天是店,晚上就是我们一家的住所。这样老两口不用再像以前那样风吹日晒的遭罪了,食客的就餐条件也可以好很多,下雨坏天的也能照常营业,可谓一举数得。
如果担心干不好受损失,可以先短期租房,若能挣出本钱,再考虑长期租用或者干脆买房。
头一回见到莹雪这样侃侃而谈,老两口似乎有些意外,但同时也被她彻底说服,只有一个劲点头的份了。
张叔张婶痛快地决定留在洛齐镇,租一处门面开个面馆。
二十多年前,张叔张婶曾在洛齐镇呆过一段时间。他们说小镇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也没费什么劲我们就找到了一家干净便宜的客栈,兴达客栈。张叔跟兴达的老掌柜是故交,如今是老掌柜的儿子在经营这家客栈,听说是父亲的朋友,便给打了八折。
老两口要了一个单间和一个通铺的床位。订好了房间,张婶就直接拉着莹雪跟店小二去了二楼一个朝南的单间。而那个通铺就留给了张叔。莹雪有些过意不去,张婶却说,
“他一个老头子,睡那大铺正合适。我这里还收着要紧的东西(二十两银票和一些零碎银子,是老两口一辈子的积蓄),再说你也是女儿家,难不成还要我们俩睡大铺去?”
想想也对,莹雪便不再说话。可还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在肃源镇住客栈时的恐怖情景。
莹雪和张婶在屋里刚收拾好,张叔就上来了。没等她们开口问,他就笑着说铺位都安顿好了,又说天还早,想出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出租房子。见张叔要出去,莹雪就问;
“要不要雪儿陪爹一起去?”张叔说不用,张婶也在一旁道,“都赶了几天的路了,咱娘俩也该歇歇了,就让你爹一个人先去看看,反正他路也熟。”又嘱咐张叔“你早去早回,也不急于这一时。”张叔应了一声就出屋下楼去了。
连日的车船赶路,乏的要命,如今到了目的地,莹雪的精神以下子放松了下来,人歪在床上,听张婶絮絮叨叨地说着小镇的往事,心里纳闷,这老两口怎么就不知道累呢……,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
被张婶叫醒的时候,已经是掌灯时分了。桌上有一盏昏暗的油灯。
“快起来,该吃饭了。唉,这几天跟逃荒似的,可把我闺女累坏了,吃饱了饭咱再接着睡,来,快把饭吃了……”
听着张婶的碎念,莹雪爬下床往窗外一看,天已经黑了下来。客栈的大门旁的两盏灯笼亮铮铮的,门口有进进出出的客人。周围临街的店铺,有半数都打了烊,远远近近的那些低矮的民宅窗户也都透出了昏暗微弱的灯光。这就是古代小镇的夜景啊……莹雪正胡思乱想着,背后被拍了一下,“看什么呢,还不快把饭吃了,刚端上来的,凉了就不好吃了。”
“哦”回头看了看张婶,赶紧关上了窗户。转身来到桌前。桌上有个托盘,里边是一碗油汪汪的炖干豆角和一个暄腾腾的大馒头。肚子本来就饿了,再看到诱人的食物,莹雪的食欲以下子就被勾了上来。抓起馒头刚要咬,又想起来问张婶,“娘你吃过了么?”
张婶笑嗔道 “都什么时候了,我们早就吃过了,看你睡的香,才晚些时候叫你的。快吃吧”
莹雪朝张婶笑了笑,一手抓馒头,一手使筷子,就大口大口地出了起来。古代的饭食怎么都这么好吃,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没有添加剂,是纯天然的东西。尤其是这手里的馒头,真是越嚼越香。
“慢点吃,别噎着……”张婶把一碗水送到了莹雪跟前。”你爹去看了房子”
“有合适的么?”莹雪端起碗,喝了两口水,温温的,刚刚好。
“说是有一家呢……“正说着,就听门外有人喊,“,老婆子,丫头醒了没?”是张叔。
〃醒了醒了,快进来吧,”张婶起身去屋外拉进了张叔。“这不正说房子的事 么,你再说给雪儿听听”
张叔看中了一家铺面,三间房,间量不大,原是个杂货铺,因为生意不好,不干了,正要兑出去。原来是张叔与兴达的少掌柜叙旧时说起要租房开店,那掌柜的便给介绍了这个茬口。
“爹要打算租多长时间?租金要多少?”莹雪问。
“想着先租半年,一个月五十文钱。房东说若是生意干得下去,那房子是可以低价出让的。我看这还行,明儿个和你娘咱们三个再去看看。”张叔还是老习惯,遇事征求老伴的意见,尤其是遇到这样的大事,当然更不会自己做主。
“明儿个一早就过去看看,若是合适,就趁早立了字据。”张婶在一旁道。
一听这话,莹雪想起了一件事:老两口都不认字,这合同怎么签?她问张叔:“爹,您不认得字,这字据怎么立啊?”
〃保人给请的秀才,到时候听秀才念就行了。〃
早就知道古代人是极讲诚信的,但光凭一个自己不认识的人念上一通,就在一张完全不知道写着什么内容的文书上按手印,莹雪还是觉得有些不妥当。虽然不愿意暴露自己能读书识字的事,可现在也真得没办法了,她只得对二老说,
“爹,娘,雪儿倒是粗通文墨,若只是那租房的契约,料想也是能看明白的。明天画押的时候我也跟着去,这样会稳妥些。”
虽然猜到了莹雪是有些来历的,可一听说她能看懂文书,老两口还是有些意外。
“雪儿认得字?”张婶又确认了一下。
“是,认得一些。”莹雪没有谦虚。那毕竟是契约呀,没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是看不明白的。她之所以这样有底气,是因为这里的繁体字与以前学的简体字本就有相通的地方,在冷宫那段时间又阅读了大量这个时代的书籍,让她的古文阅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以至于到后来,她已经可以像看晋江穿越文一样流利地阅读这里的书籍了。“冷宫大学”,功不可没。
“那可太好了。这等事情爹也是头回遇上,明儿个你们娘俩都去,立字据时雪儿就好好看看那上面到底是咋写的,咱也做回明白人。”张叔高兴地说道。
第二天一早,草草吃了点东西,莹雪就和二老一起去那家要兑出去的杂货铺。他们沿着小镇最热闹的街道往东走,街两旁有不少的店铺,有客栈、酒肆、茶楼、绸缎庄、、铁匠铺、药铺、饭庄。莹雪边走边看,心里感叹,果然是麻雀虽小,五脏具全。
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处,张叔又带着莹雪和张婶往北一拐后又走了几步路,在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面前停了下来。
莹雪四下里看了看,暗暗佩服张叔的盘算。店面的门脸虽然不大,倒也算是规整。再看周围的环境,虽不面临主干道,但也就是几步路的事,而且四周的居民也不少,在这里开个大众化的面馆是最合适不过了。既不用付太多的租金,又不愁没有客源。只要保证质量,相信能够吸引周围的平民百姓和往来的客商旅人。
张叔等我和张婶看得差不多了才开口问,“你们看着如何?”
“我看这地脚不错,若是肯出力,能成!”张婶道。
〃雪儿同娘想的一样。”莹雪点头应道。
商量好了以后,他们三人便进了那间铺子。进去一看,一个壮实的中汉子已经等在那里了。张叔对张婶和莹雪说那是房东,还向房东介绍说她们是自家的老婆和女儿。
当张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