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弃妃贺莹雪-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子七拐八弯地走了一会,莹雪听到陈三和人打招呼。好象是与其他同行的太监回合了。听声音好象有三四两车。
一会儿,车停了下来。有人问,“几车?”是一个不同于太监的男声在说话。穿越后莹雪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声音。
“ 四车”
“今个不多呀〃
〃恩, 主子们不都早起去祈丰庙了么。〃
按锦绣传过来的话推测,这里应该是皇宫北门,那么问话的就是守门的士兵了。
莹雪心里直打鼓,生怕卫兵过来细查,只要他一敲这木桶,就全完蛋了。
然而那边的士兵并没有什么反映,只是憋着气喊了声〃快过”,这边的车子就又重新动了起来。
这回车速明显加快了。还听到陈三和那几个太监不时地说着话。
期间,又停了一回,大约是城门,但这回没有受到任何阻挡。又往前走了一段路,听到有人说“可到了”,接着就是倾倒夜香的声音。
陈三依旧推着莹雪往前走。有人在喊,“陈大个,你有力气没处使啦?看把你勤快的,还要把那好东西推你家去不?”TNND,你才是东西呢,
“去你娘的,回回来了就边上一倒了事,让人家来填土的骂,就不能忘里边走走?你们这些懒鬼……”
陈三边回着话边又推着莹雪拐了个弯才停下来。
哗啦一声; 莹雪的眼前突然一亮,该死的桶盖被打开了。“出来吧”陈三依旧压低了声音。
她已经被熏得要晕过去了,重新见着新鲜空气,只顾大口大口喘气,早忘记了爬出粪桶。还是陈三一把把她拽了出来。
这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推车好象是停在一个大土堆旁。
〃陈大个,磨蹭什么呢,还不快着点。〃不远处有人在喊。
〃哎 ,这就好了〃陈三边朝土堆后面喊着边又转过头看着莹雪,大约是她的样子实在狼狈,他有些不忍地低声说,
“前面不远处有片小树林,穿过小树林,就能看到一条小河,您可以去清理一下。多保重,陈三这就回去了〃说完躬了躬身子,就推车拐过土堆不见了。
莹雪听到推车的声音渐渐远去直到完全消失,这里只剩下她一个人了。周围寂静无声,只有隐约穿来的鸡鸣声。
逃出来了。自己真的逃出了那个大牢笼。
莹雪既紧张又兴奋地向四周看了看,面前是一做高高的土堆。她已经麻木的嗅觉还是能判断出这是一堆混合了粪便的泥土。
原来夜香倾倒在这里后,会有人在上面盖上泥土,再把这些夜香和泥土的混合物拉走做种田的肥料。就是现代人说的农家肥。古代没有化肥,种地当然都用这个 。
看看自己的狼狈相,莹雪决定先清理一下。按照陈三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片小树林。她摇摇晃晃地走过小树林,果然看到一条小河流。
莹雪三步两步跑到河边,只见河水清澈透明,冰凉沁人。天还早,四周一个人也没有,她动作麻利地脱掉外面被熏得臭烘烘的衣服,解下背在里面的包袱,蹲下来一顿狂洗,这才觉得清爽了些。
莹雪从包袱里拿出锦绣为她准备的百姓家常衣服穿上,藏好锦绣给的一点碎银子,用一块大帕子包了头,又往脸上抹了把泥,最后把换下来的那套臭衣服仍进了小树林。
收拾好以后,莹雪开始琢磨下一步的行程。
而她消失后发生的事情则要还在宫中的锦绣应对了。
根据逃跑计划的需要,临走前莹雪写了一封遗书留在了静思阁。
锦绣吾妹
你我多年相依,感情甚笃,静思阁内悉心照料数月,不胜感激。本想姐妹相伴共渡余生,怎奈病痛缠身苦不堪言,且因终日思念父母家兄,令依依食不甘味,夜夜展转!与其如此苟活拖累吾妹,不如早赴黄泉与家人团聚。此一举既能解吾相思之苦,也可使锦绣吾妹得以解脱。依依无悔,依依甚幸!
吾走后,妹万不可悲伤度日。妹是吾在此阳间唯一之亲人也,逢鬼节忌日,坟前烧纸上香,唯靠妹耳!切记切记!!
依依绝笔
元隆朝麟德五年 二月十七
尽管遗书是写来作戏的,可当莹雪读给锦绣听的时候,她还是哭得一塌糊涂。
莹雪走后,将伪装成投井自杀的假象,由锦绣和小桩子他们从安乐堂里(宫中重病的下人等死的地方)弄来个与她身量差不多的宫女扔到静思阁院中的井里蒙混过去。
怕别人为了自己去祸害无辜的生命,莹雪特意嘱咐他们不要做伤天害理的事;可锦绣说,安乐堂里现有两三个三十来岁的宫女要不行了,
“也就这两天的事了,在那边一蹬腿,就席子一卷,扔乱坟岗了事。有时候,人还有口气呢,就给扔出去了。要是顶替小姐您……,那好歹也能弄副棺材,这可是她们求之不得的。”
锦绣说这话的时候,一脸的理所当然;似做了救人之事一般。封建社会,万恶呀,还是社会主义好。
在把人扔到井里后,就借口宫里都忙没人理睬而晚些时候上报,等找到人打捞出来后,也泡得差不多了,这个时代又没什么DNA技术,相信可以蒙混过关。
路上
在小河边收拾好以后,莹雪就开始琢磨下一步的行程。
她现在的位置是大都平安城的北门。听锦绣说出了大都,周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规模相当的小镇,其中尤以西边的肃源镇最为繁华。如果不想出城,就转身从北门进城。
当然不能进城,她要向外走,走得离皇城越远越好。选择了肃源镇以后,莹雪遂拔腿向西走去。
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古代的原野在柔和的阳光下一览无余。远远的官道上进城的人流熙熙攘攘延绵不绝。有赶车的坐轿的还有挑担的提篮的,当然,更多的是走路的。不用猜也知道人们是去参加祈丰节活动的。
看到那些人兴高采烈的样子,莹雪真的很羡慕。要是穿到普通人家的话,她也会跟他们一样,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去给地母上柱香,求她老人家保佑今年的庄稼子粒饱满五谷丰登。
莹雪不敢走大道,只拣小路快步向西赶。看看太阳的高度,快近中午了,她也饿得没劲了,就靠在了一棵大树旁坐下,从包袱里拿出锦绣为她准备的窝头,掰了一半放在觜里嚼着。干得难以下咽 ,看到不远处有户人家,她就去要水喝。
在家的是一位三十来岁的农妇,喝过水后,莹雪问她到肃源镇还有多少路程。
“二十多里地”她看了看莹雪“今天不巧,都是往东去的,要是平时,往西去的车多的是,吱一声,都能捎上你。”
也甭指望什么方便车了,还是自己走吧。莹雪又继续向西奋斗。
春日的阳光暖洋洋的,照在身上很舒服。走了一阵,莹雪的上下眼皮开始打架。
这些日子为谋划出逃的事一直没怎么睡好觉,昨晚至今更是没有合过眼,现在这困劲全都找上来了。莹雪看了看四周,找了个僻静的向阳坡地,蜷缩着躺了下来。
等她醒来时,太阳已经转到西边去了。糟了,得快些赶路。莹雪急急忙忙地从包袱里拿出剩下的那半拉窝头三口两口吃下去,就向西边急赶。
黄昏十分,莹雪总算赶到了肃源镇。
可能是因为过节,小镇里十分热闹。虽然已是黄昏时分,可街道上仍然是人来人望,临街的店铺都还是灯火通明山尚在营业中。镇中心的戏台前,已经挤满了等待看戏的人们。人群的外边,则是卖各种小吃的摊子。
看到那些卖小吃的摊子,莹雪的肚子不争气地叫了起来。
她发现了热气腾腾的馄饨。冒着热气的馄饨啊,好温馨。
莹雪走到混沌摊前。是一对五十多岁的夫妻在忙活,好象没什么食客,他俩正平静地看着等待看戏的人群。见莹雪过来了,馄饨大婶笑着道,“这位姑娘吃碗馄饨吧。”
“多少钱一碗啊?”
“三文钱。”
三文钱,想想锦绣他们为她凑的那点碎银子和可怜的十枚铜钱,莹雪犹犹豫豫地说,“那个,这大碗的我吃不了,您给我少盛点,我就要两文钱的吧”
那大婶和一旁正抽这烟袋的大叔对望了一眼,“行啊,你就坐下来吃吧”
她转身从锅里盛好后把碗放到莹雪面前,满满的厚厚的一碗馄饨。
见莹雪不知所措的样子,她笑着道“闺女,你就吃吧,两文钱,不多要你的”
莹雪这才放心低头开吃。狼吞虎咽地吃完大半碗馄饨后,她才注意到这老两口一直在看着自己吃饭。莹雪不好意思地抹抹嘴,〃赶了一天的路,实在是饿急了,让您二老见笑了。〃
“没事,你吃吧闺女,不够这还有,”大婶依旧笑着说道。
“恩,吃吧吃吧”大叔也附和道。
肚子里有了热食,莹雪总算有了些力气,这才想起问正事:“大婶大叔,这镇子上,哪家客栈又便宜又安全?〃
“你要投宿?”馄饨大叔问。
“恩。”
“街对面拐过去就有一家。叫福来客栈。价钱还算公道,进城办事的农户都住哪儿。”
就去福来客栈。
一大碗馄饨都进了莹雪的肚子,最后剩下的那点汤,也让她倒进了嘴里。
大婶非要再给她盛,莹雪拒绝了她的好意。
非常不舍地从腰里摸出三文钱递给馄饨大婶。可她坚持只收两文。
〃可我吃了您一大碗呀”
“哎呀,什么大碗小碗的,能来我这小摊,就是咱们有缘分,以后常来吧”可能是怕我再罗嗦大碗的事,大婶又说道,“你不是要投宿吗,往前走,过了这条街,后边就是。”
“门口有招牌,福来客栈。”馄饨大叔补充道。
“那我走了啊,谢谢大叔大婶。”
莹雪手里攥着那一文钱,抹抹嘴,起身朝客栈走去。
天已经黑下来。走到街对面的时候,莹雪回过头去,看到那对老夫妇还在望着自己。她使劲地摆了摆手。拐过街口向客栈走去。
福来客栈是一座寻常的古代二层 建筑。门前挂着写有福来客栈四个大字的招牌。
莹雪走进门,看到大厅里空荡荡的,大约是因为过了饭口的原故。一边的柜台旁站着个店小二模样的中年男子,柜台的里边,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胖女人。可能看莹雪是个女的,那胖女人从柜台里走了出来。
“这位姑娘可是要住店?”
“是,住店”不住店谁会来这里。
“要什么样的房间?”
“ 便宜一些的。”
好象早就知道莹雪的答案,那胖女人直接领着她向后面走去。穿过堆了很多杂物的院子,她把莹雪领到一处低矮的平房前。进屋一看,昏暗的油灯下,靠南有一铺土炕,炕上已经歇下了三四个女客,有一个女子还搂了个孩子。
胖女人回头看我,“一宿四文钱,住么?”
四文钱!怎么这么贵呀,
“住么?”看莹雪犹豫,胖女人又问了一遍。
“住,我住。”莹雪赶紧应道。这四文钱是无论如何也得花出去了。她可没胆量住山洞破庙什么的,虽然那里是免费的。
看那些穿越小说里的女主动不动就住上不用花钱的破庙,莹雪心里总是纳闷。在人迹罕至的荒郊野外,而且是黑灯瞎火的夜晚,一个孤零零阴森森的古建筑里,吓也被吓死了,还能睡得着觉?
胖女人给莹雪拿来了一个枕头和一床被子。被子有股臭脚丫子味,而且两头都臭。枕头也有股浓烈的头油味。可她根本顾不了这么多,在炕梢找了个空处,放好枕头盖上被子就睡下了。
屋子里老有动静,弄得莹雪也睡不实。一会是来了投宿的,一会又有人起夜,过了一会,孩子又开始哭闹起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