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苏念-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人一前一后出了城门,柳默疾走几步,赶上清漪,两人并肩往前走去。
回至青罗峰小木屋,柳默便在近处选了一处空地,照那人所说,将几种种子皆撒下。
两场秋雨过后,果然长出一些嫩苗来,虽然只得三之其一,好在亦不是毫无所获。
柳默拉过清漪,指与她看,道:“如何?”
“你还挺有天赋的。”清漪笑道,“只是些嫩苗而已,看不出是什么呢?”
柳默便一一指于她,原来种的是菠菜、白菜、蚕豆。
“有多叶的,也有豆类,春季可再种些番茄,做法很多,也很方便。”柳默道。
“你还挺周全的,也教教我吧。”清漪点头道。
柳默望了她一回,笑道:“我教你的东西也不少了,你可有奉过礼,敬过茶吗?”
“那我便不学,看你累了可要我帮忙不。”清漪亦笑道。
柳默拥过她来,笑道:“这点小事我还做不过来吗?你只管歇着就是。”
“你什么事都做了,我岂不是成废人了。”清漪叹道。
“你可以陪我诗书描画、缝补刺绣、弹琴奏笛,”柳默道,“下次去市集时,多买些花草与你种,如何?”
“也好。”清漪点头道。
柳默虽不让清漪动手,平时他做时,清漪亦在旁看着,与他帮衬,柳默也便随她去。
柳默晚回时,便先将饭菜做好等他。
白日里洒扫庭院、读书弄笛,也将从前所收集各色花种拿出细细整理一回。
夜间灯下与他缝制衣衫、读书研谱、琴笛相和。
过得几月,这些蔬菜渐渐长大,虽然最后真正长成的又只得一半,但柳默清漪皆非常欢喜,与青罗峰诸人皆送了一些去。
柳默果然已买了些花与清漪种下。
榆儿见他们有了这样新奇的玩法,喜不自胜,倒常常来与他们一处玩耍,帮着浇菜拔草,柳默清漪也便随她高兴。
春天来时,又买了新的蔬菜种子来种。
这次更细细地问了锄地、浇水、施肥、培土等事,待发芽时,果然比上次好得多,竟有大半皆长得颇好。
柳默自己亦常将一些心得记下,以备日后参考,清漪便在旁帮他研墨。
柳默写罢,对清漪笑道:“这农耕之事,亦有很多学问呢。”
“天地万物,各有其致,”清漪点头道,“便是这蔬菜花草,习性季节,亦皆大为不同。”
“天地钟灵万物,你我所知,甚是有限,此后更当勤谨才是。”柳默叹道。
“正是,”清漪道,“你以后别总让我在旁边看着了,我也想试试呢。”
“世人皆乐得偷闲,哪有你这么非赶着要劳苦的?”柳默笑道。
“是呢,我便是没那偷闲的福气。”清漪亦笑道。
柳默起身拥过她,柔声道:“谁说没有?有我时自然有……”
清漪闻言,心中暖流涌起,亦轻轻环住他。
山中岁月流转,转眼已近两年,那君思茶之茶叶亦采得两回,鹤红花与绛石苏花都已开过两季了。
这日两人灯下说些闲话,清漪望望柳默,轻声道:“不知慕州城如何了?”
“是很久未曾回去了。”柳默亦点头道。
“相公可要、回去看看吗?”清漪缓声顿道。
柳默望望她,片刻道:“不知道嫂子、直儿、秋姨他们可好,便回去看看吧。”
又道:“只是,还是别让他们知道吧。”
清漪默然望他一回,歉然的话已不知从何说起,片刻亦点点头,道:“也好。”
次日晚间,两人乘了青思,悄然来至慕州城柳府。
夜间各处苑内皆点了灯火,来往各人皆平静如常。
二人先来至馨兰苑中,秋棠正坐在躺椅上闭目养神,看她脸色精神皆好。
又至桃李苑,柳直正在灯下温书,秦氏在一旁打扇,时常提点他。
至万金苑时,却发现苑门已落了锁,毫无人声。
跃入墙内看时,一点灯光也无,院中荒草已生,已多时不曾有人居住了,钱氏只怕早已……
虽娘亲韩氏在时,常受她欺凌,只是这钱氏中年痛失爱子,晚年受陈氏欺辱,亦是凄凉收场,柳默望着一院荒草、满目疮痍,心中亦是悲凉。
清漪见他神色,上前轻轻握住他手,道:“那时候她身体已经很不好了,相公不要太伤心了。”
柳默轻轻揽过她,默立一回,低声道:“走吧。”
出得万金苑,两人来至柳占唐素秀所居海棠苑。
未至苑门前,已听到婴儿的哭声。
到得苑内,二人隐身树上,见窗内唐素秀正抱着一个数月大小的婴儿。
那婴儿啼哭不止,唐素秀对旁边欢鹊道:“奶娘还没来吗?”
正说着,一个面生的妇人进来,对她施礼道:“夫人。”
“周嬷嬷,安儿怕是饿了,一直哭个不停。”唐素秀道。
周嬷嬷接过孩子,解了衣裳与他哺乳,那孩子果然不哭了。
“果然是饿了。”唐素秀喜道。
清漪在树叶中,轻声对柳默道:“你若娶了她,如今也……”
柳默轻轻揽过她,柔声道:“我有了你,于愿足矣。”
扶过她肩来,直望着她,又道:“以后不许再说这样的话,更不许再这么想了!”
清漪亦直望着他,不知该说些什么。
“说‘知道了’”。柳默又沉声道。
清漪便也点点头,道:“知道了,我不再说了。”
柳默单手将她轻轻拥住,柔声道:“我们两人一处,便永无遗憾……”
清漪亦以一手环住他,不再言语。
忽见胭脂进来施礼道:“夫人,老爷今晚歇卓姨娘处,不来了。”
唐素秀也不抬眼,只道:“知道了。”
胭脂便出来,径直出了海棠苑,往别处去了。
“相公要去、看看三弟吗?”清漪悄声道。
柳默略点点头,两人便悄悄跟在胭脂身后,来至一处,却是从前刘氏所居菊风苑,如今却书着芙蓉苑三个大字。
不想刘氏也已不在,两人心中皆有些凄凉之感。
两人入得苑内,立于窗外树影之下,窗户关着,并不见屋内情景。
只闻柳占与一女子调笑之声,其言不堪入耳,这卓姨娘只怕非良善出身。
柳默便忙拉了清漪出来,道:“去祠堂吧。”
清漪点点头。
两人便来至祠堂,堂中果然多了柳权、钱氏、刘氏三人牌位。
柳默也不点香,只拉了清漪与三人并韩氏叩了头。
拜完出来,牵了清漪跃出柳府。
青罗峰在南,两人出了柳府,柳默却拉着清漪往城西走去。
清漪心下自明,便也跟着他。
不一时二人来至当年清漪居所处,幽微的月光之下,只见残梁断瓦,盆碎篱倒,梅林中皆是焦黑之株,已全然毁去。
柳默望着眼前的景象,默然不语。
清漪轻握他手,柔声道:“如今有青罗峰为家,相公不必伤心。”
柳默揽过她,又看一回,方道:“走吧。”
两人牵手闲步,来至锦水边。
一弯新月在云中时隐时现,时时悄悄洒下微微清辉。
树影婆娑、花影绰约,绿水汤汤而去,一切皆仿如从前。
两人在水边相挨坐下。
柳默取出袖中长笛,悠悠吹出一曲,却是那首《长相思》。
清漪只在旁静静听他吹奏。
一曲终了,柳默轻轻揽过清漪,念道:“一曲长笛、尽染清辉,长如满月、朝夕相依。”
清漪侧头望他,亦念道:“锦水淙淙,烟波朦朦。霜月无尽,长与卿同。”
两人执手相看,相视而笑。
柳默默然望着清漪,片刻柔声道:“谢谢你,娘子。”
“谢什么?”清漪笑道。
柳默轻轻抚摸她脸颊,微微哑声道:“若没有你,我该何处为家……”
清漪闻他此言,眼中隐隐泛起泪花,只默默望着他,忽道:“你猜,那两朵睡莲若开时,究竟是白色还是红色?”
柳默闻她此问,脸色黯然,叹道:“如今,已再不可能知晓了……”
清漪微微笑着,凑近他脸,悄声道:“是……红色……”
柳默一时怔住,道:“你怎么知道?”
清漪在他唇上轻轻吻下,复抬起头来,眼望着他,笑道:“我就是知道……”
柳默亦微微笑开,将她拥住,柔声唤道:“娘子……”
又笑道:“只一次吗?”
清漪站起身来,笑道:“要下回,就等你赢了下一次吧!”
说着已将青思放出,先坐了上去,伸手来拉柳默,两人同乘。
“难得出来,娘子可想去哪里游玩一回吗?”柳默道。
“从前总在外面,那绛石苏已两百年未曾好好开过了,总是断断续续的,如今得好好守着它。”清漪道。
“守着它做什么?”柳默奇道。
清漪顿了顿,缓声道:“绛石苏花、需五百年才能结得一颗种子。”
柳默便知她意,亦不再多言,只自背后轻轻拥住她。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十八章 空山闲耕种 盛京闹灯节(下)
将至青罗峰时,天已微亮,忽见对面白影迎面而来,正是桀风。
赤雪与青思互相鸣叫招呼,清漪亦对桀风道:“这是要去哪里?”
“闲来无事,到处看看。你们自哪里来?”桀风道。
“慕州。”清漪道,又对桀风道:“最近怎么总不在,也要常回来才好。”
“无事时自会回来的。”桀风道。
“我这里尚有些缩骨丹,你可要吗?”清漪又道。
“不用。”桀风只道,已乘了赤雪飞出。
“还是这么样!”清漪摇摇头,向他背后大声道:“多加小心!”
桀风并不搭言,霎时已在远处了。
两人回至青罗峰,仍如从前。
柳默亦找了些《四民月令》、《齐民要术》来读,只是流霜林中空地并不多,所种有限。
不过只有清漪柳默每日食用,其他青罗峰诸人仍如从前,并无须这些东西,又常在山中采些野菜、蘑菇之类,是以也已足够。
因桀风尚为人身,倒也常与他送去,只是他总是不在,常常空跑一回。
清漪倒种得不少花草,四季不断,只是桂树、九香木等就不再种了。
梅树亦换了盆栽,倒多种了几株,红白皆有,只是亦不能如锦水边那样成林了。
有些新的心得时,便亦收入《万花集》中。
从前途经各地见得一些奇花异草亦不能样样皆种得,只选了两三种先种下。
一株月轮,与月同圆同缺。
一株欢颜,早中晚随阳光幻化赤、橙、黄、蓝、紫、青等多种颜色,若遇雨天,则收而不开。
尚种有一株风云草,可预知天气,迎风挺立则天将晴,叶收不展则欲雨。
柳默见了,无不称奇,更喜风云草报得天气之变化。
那盆新种的鹤红花已然长成,如今已开始抽枝散叶,清漪已与它换了一个稍大一点儿的盆,看它长势明年或能开得了。
物换星移,瑞雪飘过,算算日子,又该是人间元宵了。
“每日只在这青罗峰中闲过,娘子可想去热闹一回吗?”柳默道。
“自然好。”清漪喜道。
柳默默思一回,道:“人间繁华之处,莫过天子脚下,京城风光,不如就去那里如何?”
“还真没看过京城的元宵呢,那便去看来。”清漪笑道。
算了算行程,道:“青思如今一个时辰已能飞得约三千里了,算算两个时辰左右便能到得,元宵出发亦不会晚。”
“那便待当日出发吧。”柳默点点头道。
到得元宵这日,清漪仍是一身素白衣衫,披了件紫色大氅;柳默亦只着了件寻常家衣,披了他那件银灰色大氅,二人收拾停当,乘了青思,直往京城飞去。
这京城繁华热闹之处,果然非小村小镇可比。
只街道便绕了几十里,处处挂起彩色花灯,将一城暗夜竟照得如白昼一般,更多了万千殷红照暖、炫彩如虹。
灯市上游人如织,摩肩擦踵,又有许多文人雅士在那灯下三五聚集,或即兴口占,或出题猜谜。
两边楼上时闻清歌曼妙,亦可见纱窗内舞袖婆娑。
细看所挂灯盏,其精致工巧之处,更非山村草镇可比的了。
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