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轻君-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才没礼貌,你孩子也没礼貌,她是野孩子。”男孩一脸的愤色,指著小怡宁大声的辱骂。
“啪……”徐魅衣一巴掌扇在了男孩的脸上,怒声道:“小小年纪,出口鄙俗,再敢胡说,我定带你去你父母面前,讨个说法。”
“你竟敢打我,你有什麽权利打我,你这个坏女人,你是个坏女人。”男孩没哭,但是话中带了鼻音,一脸倔强瞪著徐魅衣,看到小怡宁好奇的走过来时,还伸腿踢她。
“哇……”小怡宁被踢到在地,头碰到地面的石板,哇哇的大哭,徐魅衣心疼坏了,她没想到这个孩子如此大胆,守着自己竟敢动手,一来事出突然,她虽阻止,还是让他踢到了怡宁的腿上,二来十来岁的孩子已经长到她的肩高,动作很是灵活,徐魅衣抓都抓不住他。
眼看着这个孩子,还想去打怡宁,徐魅衣是真的怒了,抓著他大声喊:“来人,来人。”
当离着最近的家丁和丫鬟跑进来时,徐魅衣的衣服上,已经被踹了好几个脚印,看家丁抓住了男孩子,徐魅衣赶紧的把被丫鬟扶起来的小怡宁抱在怀里,轻轻的掠起头发,後脑勺肿起一个红包,怪不得哭的这麽厉害。
被搂在怀里的小怡宁不再大哭,只是小声的抽泣,徐魅衣搂在怀里小声的安慰,同时看着那被抓住了,还不断在挣扎的孩子,家丁们在小声的劝著,看来是认识的,隐隐约约中,听到“六皇子”的字样,徐魅衣明白了他是谁──江寅。
这边的混乱引起人们的注意,而那机灵的也早就跑到前边去报告了,一会的功夫,主人家基本上都到齐了,徐府的人也是满员,一个不少。
看到小怡宁头後的包,徐家的人脸色全变了,尤其是江旭的脸色,吓的刚刚还在挣扎的江寅,动也不敢动了。
而第二个脸色不好的就是蒋妃,从一个应该被判死刑的人,变成幽禁,在心里她是感念江旭的,而儿子能从冷宫走出来,不仅拥有了府邸,还被封为王爷,这些都是徐魅衣的恩德,虽然她也帮了些忙,可是相比起来,她是欠了徐魅衣的,可是被江旭疼在心坎的孩子,在她儿子的府里被打了,还是让她教养的孩子,她看著江旭的脸色一阵发冷。
“扑通”一声,蒋妃就给江旭跪下了,“皇上赎罪,一切都是罪臣的过错,是我看护不周,惊了小公主。”
蒋妃跪下了,江昊和几个妹妹们也都跪了下来。
眼看着江旭不理众人,大步走向江寅,其他的人也不敢拦住,而江寅更是吓的不住後退。
“江旭。”徐魅衣喊住了他,虽然她也很生气,可是她却不能随意的发泄心中的愤恨,因为身份,因为人情。
把小怡宁放到江旭的怀里,小怡宁委屈的小脸上,还有未干的泪痕,看到江旭阴沈的表情,一手摸著後脑勺道:“爹爹,疼疼。”另一只小手摸上他的脸,“怕怕。”
满脸的戾气瞬间消失,温柔的表情,亲亲她可爱的小脸,“爹爹给宝贝去抹药药,不疼不疼噢!”转身走了。
“安贤王,这儿没什麽事,你前边去张罗吧。”
江昊踌躇,“夫人?”
蒋妃拉住他,“你去吧,我在这儿就行,前边还有客人。”
江昊无奈,三步一回头的走了,家丁们也都站开,却是不敢走远。
“宇儿,你把六皇子带过来。”徐魅衣吩咐道
“好。”江宇走过去拉住江寅往回带,可是江寅不肯,江宇可不管这个,抓住了他两条胳膊,手下使劲,把他拽了过来,江寅的胳膊疼痛难忍,可是一脸倔强的也不肯吭声。
“六皇子,我听说你在宫里的时候,都是你母妃带着你,那麽你出口骂人,出手伤人,是你母妃教的麽?”徐魅衣问
“你胡说,我母妃才没有。”江寅年纪虽然不大,可是毕竟是在宫里长大的,徐魅衣的话,他可是在嘴里咀嚼了好几遍才咽下去,再回话的。
等他话落,江宇就照他後脑勺一巴掌,“嘴巴干净点。”
江宇出手不留情,江寅知道打不过他,不服气也不行,小拳头攥的死紧,愤怒的眼睛死死的忍住,不让眼泪流下来。
“噢,那怎麽解释六皇子刚才的行为?”对於他的反应和表情,徐魅衣就像没有看到。
事情僵持住,看徐魅衣的意思好似不想这麽算了,正在大家面面相觑之时,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小跑过来,近前停住,左右看看,满脸茫然,然後对著蒋妃福了福,“娘娘,发生什麽事了,六皇子……”
蒋妃简单的把事情介绍了一遍,吓得这个女人“扑通”一声,跪倒徐魅衣的面前,“夫人饶命,夫人饶命,六皇子年纪小,不懂事,都是奴婢教导无方。”说话间“砰砰”磕了好几个响头,额头都出了血丝了,让周围的人心中不忍,暗暗同情。
“你是谁?”
“奴婢是六皇子的奶娘。”
“哦?我怎麽不知道奶娘都有了教导皇子的职责了,奶娘不是下人麽?”
自称奶娘的女人,脸色一顿,这话相当於被人当面掌了耳光,脸涨的通红,忍气道:“奴婢失言。”
“看戏看的过瘾麽?”
“奴婢不明白……”
“你个奴才,原来是你捣的鬼。”蒋妃多聪明的人,一听就明白了,合著这位在事情一发生,她就在旁边看热闹。
话不多说,蒋妃吩咐人就在这大庭广众之下,打了她二十板子,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江昊根基不稳,蒋妃不能让手低下的人给儿子惹麻烦。
“放了她,放了她。”江寅大声的哭喊,看来和奶娘的感情不错,可是那些家丁谁敢,继续行刑,江宇抓著他,也不怕,反正大家都是皇子,一样的身份,想打想骂,奉陪到底,别人谁也说不出什麽来。
看着江寅仇恨的目光,“还真是什麽人教,像什麽人,你到和你的奶娘一样认不清自己是谁?”徐魅衣道。
“你什麽意思?”江寅气道。
“你的奶娘认不清自己的身份,还妄想教导你,就你我而言,素不相识,你的仇恨应该是你的奶娘教给你的吧。”
“我恨你,你抢走了父皇,赶走了母妃。”
“呵呵……,这是我听过最好笑的笑话。”
“…有什麽好笑的。”江寅怒吼。
“我问你,你父皇,什麽时候是你的?”
“在宫里的时候。”
“那麽在宫外的时候,就不是了,这我还真没听说,你们什麽时候脱离了父子关系。”
“你……”话没说完,就被奶娘截住了。
“六皇子慎言。”这万一话说错了,江寅的将来可想而知,被抛弃了的皇子,以後的日子真是暗无天日了。
“你父皇以前是你的父皇,现在也没有变,只是你自己因妒生心魔,怨不得别人。”
“我赶走你母妃,那更是笑话,那是你母妃和你父皇之间的事,和我没有关系。”
“你现在在贤王府住着,有先生教你识字,师傅教你习武,也没人欺负你,这麽好的日子,怎麽不知足。”
“你不平我女儿受宠,有什麽用,天下不平的事多了,你有什麽可嫉妒的,锦衣玉食的伺候著你,小心人心不足蛇吞象。”
“大概是日子过的太舒坦,让你无事生非吧,看看那些为衣食住行而忙碌的人你知足吧,没有父母疼爱又怎麽地,天下没父母疼爱的人多了,人家都好好的活著。”
“你出生的命运是天注定的,可是你一辈子的生活是你决定的,父母种树,儿女成荫,你母妃没给你种树,现在就是你必须要承受的。”
…… ……
徐魅衣当着大家夥的面,狠狠的把江寅教训了一顿,一些原来心比天高的仆人,也都低下了高傲的头颅,他们中很多是从宫里分派来的,平时就有些宫里的陋习,现在慢慢摆平自己的位子。
徐魅衣教训完走了,江宇临走前,冲江寅握握拳头,示意,“我还和你没完。”
江寅已经没有先前的气势,毕竟年岁不大,心下开始害怕,那个奶娘被蒋妃当场吩咐人,卖到边缘地区去,一辈子不得踏入京城半步。
因为这件意外,匆匆的吃过午饭,徐魅衣就带着孩子回去了,小怡宁可能是受到了惊吓,抓著徐魅衣的衣襟,一步也不肯离开,江旭因为下午还要带领江昊去皇陵祭祖,没有回来。
那些留在府里的影卫一听小公主受了伤,而徐魅衣的腿上也被踢了两个青色的淤痕,全部都扎毛了,非要去刺杀江寅,被徐魅衣瞪了好几眼,才没敢动,都暗暗决定,以後无论如何,也不能离开夫人,就算夫人杀了他们,也要跟著,原来徐魅衣不习惯影卫明著暗著的跟著,不出远门,都不许跟,今天是去王府吃喜酒,自然就让他们留下了。
给孩子服了一些安神的药,搂着睡了一觉,看着两个孩子,香甜的睡容,徐魅衣发愁,如果只是徐家的孩子,那麽这两个孩子无异是幸运的,全家的宠爱,几辈子花不完的金银,可是现下却因为江旭的身份,让孩子站在了风口浪尖,特别的儿子,小小年纪就被嫉妒,被评估,甚至前段时间还有大臣上奏,说是九皇子不能养在徐府,应该派先生,伴读,太监,侍女等等,实行太子教育,江旭给驳回去了,因为想来徐魅衣也不同意。
可是以後呢,孩子再大一些呢,徐魅衣不是不担心的,她向来是谋定而後动,可是这次她对未来很不确定。
靖阳短短一年内,从入朝为官开始,现如今已是位高一品的兵部尚书,伯君是带天巡视的钦差,徐魅衣知道他们两个不仅是要为将来小宝贝即位准备,也是在为小宝贝能安全的长大而蓄力。
“为了你个小东西,你两个哥哥都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如果那一天她没出去该多好,如果没进那家茶楼,是不是事情就不会发生,如果当时没有出於好心,撒了那把茶叶,如果……命运是不是就会有所不同。
第77章 入赘(结局)
春去秋来,花谢花开,日子流水般悄悄流逝了,徐府後院的那片银杏林里,金黄一片,又是一个深秋的傍晚,金色的夕阳,温柔的俯视大地,空地上一个四岁的孩童,正在扎著马步,俊俏的小脸上滴滴汗水顺著脸颊流落,可是他挺拔的姿势一动不动,看的凉亭下的美妇人,心疼不已。
“娘娘,姨娘的点心。”一个粉妆玉琢的可人儿,端著一个托盘,托盘上一壶凉茶,周围放满了点心。
来人正是徐府的小小姐徐怡宁,她和他的哥哥如今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天之骄子,可是即使如此,真正见过他们的人却是屈指可数,而如今他的哥哥也已经在被封为太子的时候,落实了姓名──江君曦──安阳国的当今主上。
而那个安阳的皇帝江旭如今四十多岁正当壮年,却荣升为太上皇,且近几年的太上皇更是长在了徐府,如果不是满朝文武的坚决反对和徐魅衣的誓死抗议,说不定他连早朝都要搬到徐府了,如今不仅皇宫内院成了历史,就是宫门内各个部门也快成了虚设,如果处理事情请示,还要跑出皇宫,最後所有人都懒得进宫,都在自己的所属衙门办公,有事再来徐府。
本来是隐秘性好,朴实无华毫不起眼的一座民宅,成了安阳炙手可热的地方,面对这一切,徐魅衣没办法之余,也就睁一眼闭一眼的算了,好在江旭保护的两个孩子滴水不漏,除了君曦的文武授业老师和十个伴读,至今朝中除了一品大臣和近侍,无人识得其真面目。
说道伴读,自古帝王都有从小一起长大的外臣,以便长大後成为皇帝的左膀右臂,而对於伴读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