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红颜轻君 >

第43章

红颜轻君-第43章

小说: 红颜轻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魅衣站在了门口的最前方,江旭被门口的一根柱子挡住了,本想往前站,无奈正好伯君站在了他前面,也就没有再动。

“国舅爷,就是这个小子救走的人。”一个被围著的武夫,指著徐魅衣身边的仲君说。

严章武打量了一下仲君,又看了看周围的人,只见所有的人都锦衣玉带的,像是有些有身份的人,搜肠刮肚的想了一下,不认识,心想可能是富商的身份,那就不怕了,你再有钱也不敢得罪权贵啊!

“识相的赶紧的把人给我交出来,否则可别怪小爷不客气了。”说来这严章武也挺倒霉的,不过这也是老天有眼,因为这群人全是些深居简出的作风,虽然同在京城生活了这麽多年,却是从来没有见过。

不过为人低调,可不等同於好欺负,因为靖阳性格很是彪悍,所以这几个弟弟在他的影响下,心性也极是高傲,不过徐魅衣常常教导他们韬光养度,双重教育下,每个人都有一个底线,不过底线是好好先生,能容则容,可是一旦过了他们的底线,那後果可就不是一般的严重了,就像当时伯君看到江宇的伤,一脚踢断四皇子两根肋骨一样。

“你谁啊?光天化日的叫嚣什麽?”徐魅衣一肚子气的问,同时把江昊和玉儿推到了身後,一副保护的姿态。

按说徐魅衣没有玉儿漂亮,年纪也大,但是女人不同的年纪,有着不同的美,玉儿除了脸蛋漂亮,剩下的就是青涩了,可徐魅衣不同,往那儿一站,满身的风韵,不怒自威的当家主母的气势,那份光彩隐隐透著一份凌厉之色,像一把出鞘的剑,冰冷又魅惑人心。

严章武愣愣的看着徐魅衣,都呆了,见过美女无数,都是柔弱无骨,二八年华,但是与此人相比,她们都成了白开水,淡而无味,这个女人看年纪似乎是有点大了,目测应该有三十了吧,不过不要紧,少妇玩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啊!

看看躲在後边的玉儿,再看看徐魅衣,严章武一挥手,“问我是谁,告诉你们别吓着,我是当朝国舅爷。”眼光一扫围著他们的影子们,又道:“识相的,你们给我靠一边去,小爷我今天心情好,就不和你们计较了。”

影子们哪会把他看到眼里啊,这世上能吩咐他们的只有当今的皇上,因此听到这话,没有任何人反应。

严章武却不知道,还沾沾自喜的以为他们是吓怕了呢,於是吩咐自己的家丁道:“把那个逃跑的丫头和这个窝藏犯一块给我抓起来。”严章武说话间用手一指徐魅衣,一双充满了色迷迷的目光盯著徐魅衣看。

从外边看不到里面的人,可是後面的江旭却透过了柱子和伯君之间的缝隙,把外边的情形看的一清二楚,如果说严章武的话,已经让江旭的心头火起,那麽他的表情,则激起了江旭的杀心,要知道江旭曾是安阳国的三军大帅,战场上的“魔刀修罗”,那浑身的煞气虽然在皇宫的温柔乡磨去了不少,但是还没有改变他的本质。

江旭推开伯君,慢慢的从门里走了出来……

第47章  雪灯

江旭走到徐魅衣的前边,向前一伸手……,坐在马上的严章武,就像被人掐住脖子般,从马上飞上了半空,然後“吧唧”一声,脸朝下掉到了地上,他的家丁都有些傻了,愣是没人去接他,摔得严章武“哎吆哎吆”的直叫唤,勉强爬起一点来,抬头刚想骂,就看到江旭了,他是认得江旭的,有一次跟著他爹去宫里见他妹妹,正好皇上也在。

“皇上?”严章武喊完,就有些傻眼了,而他的喊声,使本来有两个机灵的,已经过来搀他呢,一听这话都两手一撒,他又“吧唧”一生掉在了地上,其他的那些个随从和家丁们也都听清楚了,只吓得纷纷仍了兵器,跪在地上,哆哆嗦嗦的等著未知的命运。

江旭没有理会这些人,走过去,用脚尖把严章武翻过来,让他脸朝上,用脚踩著他的胸口,慢慢的使劲。

严章武看着江旭宛如阎王临世般的煞气,只吓得浑身哆嗦,连话也不会说了,只在江旭慢慢的加劲中,觉得呼吸越来越困难。

“娘。”伯君悄悄的在徐魅衣的耳边说:“爷这是要踩死他。”

“那,……”徐魅衣一愣,她在听到严章武让家丁轮暴小丫头时,就恨不得宰了这严章武,可是眼看著他被踩死,心里就有一些犹豫。

“其实可以有其他的方法惩罚他,给他留条命。”靖阳看出她有一些犹豫,在她耳边说:“而且以後也不能做坏事。”

徐魅衣看看伯君,又看看靖阳,问:“你们的惩罚是不是让他宁愿死了?”两人对视一笑,看来还是瞒不过娘,就点点头。

“为什麽?”

靖阳悄悄地说:“我接到消息,他妹妹已经在筹划怎麽对付您了,我们就把她的暗斗逼到明处来。”

徐魅衣点点头,靖阳就冲着严章武哪儿撇了一眼,徐魅衣低头一看,他已经满脸紫红,出气多,进气少了。

“好了江旭,不要在我的面前杀人。”徐魅衣冲江旭喊道。

江旭的脚顿了一下,回头看徐魅衣,“把他交给别人处置吧。”徐魅衣看著江旭的脸说。

“不如交给我们处置。”伯君看江旭有一些犹豫,就开口说。江旭琢磨了一下,就撤回了脚,厌恶的看了一眼严章武,拥著徐魅衣回屋里了。

徐魅衣不知道靖阳他们怎麽处置的严章武,只知道一会的功夫他们就回来了,言说:“已经让严章武的家丁带著他回去了。”不过徐魅衣从跟著他们,一块回来的延喜的脸上,看出了不同寻常,因为延喜笑的脸都扭曲了。

江旭让江昊带着玉儿回宫,以後跟着他住,还派了两个影子护送他们回去,孩子们对於江宇带来的马,还是兴趣不减,几个人又骑著跑外边去了,明云给徐魅衣张罗了早餐,看著知道江旭的身份,而一直很拘束的洛祥,就偷偷的拉著他退了下去。

“哼,女大不中留。”徐魅衣看著他们夫妻的背影,小声的嘀咕。

徐魅衣吃完早饭,实际上时间已是中午了,她又跟着大家吃了一顿午饭,感觉有点撑,可能是胃口开了,她老是想吃东西。

抚摸着肚子,看看外边的阳光很好,她就叫着怡舒和雅儿到院子里溜达溜达,顺便说些女人的私房话。

“不知道吧,腊八晚上的雪灯节,刘老爷要给他的二女儿抛绣球招亲。”

“真的啊?”

“是啊。”

“可是这刘二小姐都克死两个未婚夫了,会有人来接绣球吗?”

…… ……

“娘,好像是挺好玩的,要不我们去看看吧。”

正在院子里消食的徐魅衣三个就听到院子里的两个夥计在聊天,大致是说这刘家二小姐,定了两门亲事,都是还没过门,未婚夫就死了,自此无人敢再来提亲,现在已蹉跎到二十二岁了,还没有嫁出去,不过她爹疼她,怕她孤老一生,贴了招亲榜,要给她招个上门女婿,并注明刘家全部家业都留给这个二女儿。

“是啊,这个刘老爷真是开明,是个好父亲,要是遇到哪些老顽固,说不定这个女儿就被赶出家门了。”

怡舒和雅儿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让徐魅衣不仅想起了几年前遇到的一个苦命的姑娘,那姑娘也是望门寡,花一样的年纪,知书达理的,但是她父亲是个酸秀才,觉得这样的女儿给他蒙羞了,就拿烧红的烙铁,烫伤了她的脸,送她到庙里守贞,唉,真是不同命啊!

“但愿这个刘小姐能遇到一份好的姻缘。”徐魅衣感慨的说。

众人在浚县住了几天,徐魅衣的身体也调理的不错了,可是她去秦州的计划也实现不了,因为江旭要她回阆苑城,可是徐魅衣不肯回,非要去秦州,两个人就这样胶著在这儿。

靖阳和伯君因为魅衣坊的事情太多,实在是在这儿耗不起,商量了一下,伯君带着雅儿和江宇回京城,靖阳带着怡舒、云姨和洛祥去秦州,留下两个丫头和仲君哥两个照顾徐魅衣,等最後江旭和徐魅衣争执出个结果,再来接她。

徐魅衣没有办法,生意不能不打理,只好先这样了,为此气的她再也不给江旭说话,可是江旭就是不放人,就连京城里送来的加急奏折,也只是回复让右相汪定坤做主,气的汪定坤天天给他写折子请他回去,比写国家大事还勤。

这天就是雪灯节了,天气还真阴沈沈的,一副随时下雪的模样,仲君和季君还是孩子脾性,听说有好玩的,早早的催著吃中午饭,准备好去赏灯。

徐魅衣带着仲君哥两个,江旭带着延喜,一行五人慢慢走在了浚县的街上,雪灯已经挂出了不少,不过还没点,应该是等晚上才点的吧。

街灯上的灯基本上分为两种,一种是挂在商铺门口的,比较富丽堂皇的,应该是商家定做的,灯的手工比较别致,也很大气,还有就是家家户户的挂在自家门口的,五花八门,有最好最精致的,也有粗糙简陋的,但是所有的街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每盏灯的灯下都系了一句祈福的话,据说是如果今天的雪打湿了这句话,这家的儿女就会在来年遇到好姻缘。

几个人一路行来,走到了一户人家的门口,正赶上那家的儿子出来挂灯,仲君好奇心重,走上去问:“这位大哥,为什麽说雪打湿了灯,就会遇上好姻缘啊?”

那个青年长的很是憨厚,说话也瓮声瓮气的,不过倒是很热情,打量了他们一眼说:“小兄弟,你们是外来的吧?”

仲君点点头,“那就对了,这个风俗啊,是我们浚县独有的。”青年回答。

“为什麽啊?”季君也忍不住好奇的问。

旁边的几个大人也耐心的听着,他们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麽一种风俗,特别是江旭,安阳国的地界基本上没有他走不到的地方,但是还没有哪儿有这种风俗的。

“雪打灯,求姻缘的事,在我们这儿是有个典故的。”青年搬了长凳请他们坐下,热心的讲解起来。

我们这儿很早以前,每家都是世世代代的做灯笼,当时这儿还是一个小一点的镇,没有现在的规模,那时这儿有两户最富有的人家,一户是灯笼世家姓方,一户是走镖的路,两家是儿女亲家,本来两个儿女青梅竹马的,感情很深,可是在他们快要成亲的时候,走镖的这家不知道遇上了什麽事,就一夕之间败落了,灯笼世家就想悔婚,给他家的儿子定一门更好的亲事,但是方少爷不同意,坚决的迎娶了镖局的女儿路小姐,被家里赶了出去。

方少爷和路小姐成亲後,就自己做灯笼糊口为生,相亲相爱的很是令人羡慕,可是谁知好日子不常,有一次方少爷给人送货後,就再也没有回来,路小姐怎麽找也找不到他,而此时她还怀有身孕,後来路小姐生了一对女儿,方家听说了,也没管,路小姐就一个人带著两个女儿辛苦的讨生活,旁人见了就劝她改嫁,方少爷这麽久没有音信,大概是早就不知道死到哪儿了。

可是这路小姐不信,坚信丈夫会回来,依旧一个人辛苦的抚养着两个女儿,做灯笼为生,而且每年在她丈夫离家的那天在门口挂上灯笼,彻夜亮著,说是丈夫看到了就会回来,一点就是十年。

那一年也是腊八那日,一队商旅经过他们这儿,大雪纷飞的,阻断了官道,没有办法商旅就找了家客栈住下了,这家客栈就在路小姐家的隔壁,当晚路小姐家的灯笼照旧亮了起来,人们习以为常也没有在意。

可是当商旅的带队,在客栈的二楼看到了灯笼时,突然大喊大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