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依大唐-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群臣也是纷纷一笑,齐齐点头。
房玄龄面色平静,看着手里的策论,心里默默为孟喾担忧。
臭小子,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还说你不想入仕!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五十四章 决策
孟喾那篇策论可算是让整个太极宫平静下来,虽然前面的无用的话很多,都是说明不能强行镇压南荒蛮族的理由,但后面的退敌之策才是亮点。
那一篇策论并不是针对此次的南荒叛乱,而且针对李二陛下对于天下格局看法的建议,贞观长歌二十三年大唐两年对的任何战事的看法,策论中明确的观点只有两个。
第一、你不过分,我就不攻打你;第二、你若是作死,我也就成全你。
虽然语言很是粗鄙,也没有详细的对敌方法,但其中的思想却是有很多可取之处。比如:对于如何震慑蛮族,孟喾提出的是先礼后兵,彰显大唐的宽容,若是蛮族不接受,再调遣床弩镇压,到时候师出有名,也不失大唐的威严和李二陛下的圣恩。
还有蛊惑人心之法等,孟喾的《退敌策》里面都有提到,也有许多可取之处。
长孙无忌面色凝重,虽然他是主战派,但看到孟喾的策论的那一刻,他还是有些担忧,物极必反。孟喾提到:这次若是强硬攻打,日后那些异域民族必定对大唐心生间隙,更加惧怕大唐,会想尽办法联合起来,削弱大唐的实力。
这就是可怕的事情了,到时候若是发动战争,可不是死伤千百人那么简单的事情。
对于这一点,长孙无忌还是很赞同孟喾的观点的。
“陛下,如今之际,危急胶州百姓,若是能够安稳升邪族,这策论提到的和谈之法倒是可以一试,不过陛下应当做好万全之策,若是和谈不成,立马镇压,不可心软!”长孙无忌最后还是退让了,他神情索然,面色严肃。
就算是孟喾的策论很是在理,他也并不认为这样的一次和谈就能让那升邪族臣服,在他看来,蛮族从来都是不讲道理的,而且粗鄙,和他们讲道理,那无疑是对牛弹琴。
“辅机,既然你都这么说,那么就让稚奴一起前去,也好表明我大唐的诚意和宽容,我会派十二位顶尖的锦龙卫保护稚奴,在他去的时候,也将床弩营一同带去,若是谈崩了,直接镇压,不会留情,各位爱卿意下如何?”李世民突然严肃,面色阴沉,霸气侧漏。
帝心难测,身为大唐最为勇武的皇帝,李二陛下怎么可能不做万全之策,再加上若不是看在房玄龄主张不战的份上,怜悯这位已经半截身子入土的老臣,他李世民凭什么和你一个小小的蛮族部落和谈?
真的以为死在他手里的人还少么?
房玄龄松了一口气,虽然他知道孟喾那一篇《退敌策》是无法改变李二陛下想要强硬镇压蛮族的想法的,但如今见到自己侍奉几十年的陛下终于松口,心里甚是欢愉。
陛下这次还是退让了…
“陛下圣明!”房玄龄躬身一拜。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
整个太极宫都被这句话充盈。
长孙无忌满脸担忧的沉思起来,虽然李世民的对策也算是给他一个交代,不过总的来说,他还是不赞同浪费时间和蛮族和谈的,毕竟他心里就瞧不起蛮族。
不过看见李世民心意已决,他也不再劝阻,安安静静等着退朝。相反的房玄龄和他的模样差不多,也是对此事有些疑惑,不过疑惑的是为何李世民突然派遣李治去蛮南荒,这让他始料未及。
他看着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明。心里一沉,暗道:陛下这样做难道是因为孟喾那小子提到什么?陛下只给我看了一部分的《退敌策》,他手里那篇应该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哼!
不知道孟子然那个臭小子在搞什么…
他最后也是沉默下来,一边看着自家二郎,一边思索李二陛下此举的深意。
房遗爱低着头,心里哭笑不得。
子然你这家伙,还真是闲不下来啊,难得脱身去高句丽,这一下子有乱入这朝政之中,我看你回来的时候怎么应付这些贵族…
“朕意已决,退朝!”李二陛下烦心的摆摆手,示意退朝。
群臣躬身一拜,齐声道:“吾皇万岁,万万岁!”
如此,早朝就退了。
………
退朝以后,房玄龄和房遗爱走在一起,两父子也是沉默不语,找不到共同语言一般。
最后,房遗爱还是憋不住了,笑道:“爹,你说子然这次是不是太过在乎这叛乱了?他明明才脱身而去,如今恐怕又要被那些贵族记挂了!”
看见房遗爱一脸的轻松,房玄龄长叹一声,道:“子然这一次走得很对,他知道将来肯定会不得已踏上仕途,所以提前在群臣面前露脸,而陛下也看出他的想法,只是在帮他一把,难道你以为就凭一个孟子然能改变陛下想要攻打升邪族的决定?”
房玄龄哪里知道李二陛下是因为他才会放弃攻打的念头,还以为是因为李世民想帮助孟喾入仕呢!
房遗爱一愣,点头称是。
“爹,这一次为何长孙大人没有在继续坚持攻打?”他不明所以的皱着眉头,询问自己父亲。
房遗爱一愣,面色平静说道:“长孙无忌那个老油条虽然总是和我对着干,但他的确是为大唐社稷着想,这一次虽然我们的看法不一致,但最终决定的还是陛下,既然陛下都已经有了对策,我们也就懒得继续争下去了!”
“原来如此!”房遗爱一笑,跟着自己父亲回家了。
………
而远在幽州的孟喾也是在房间里坐着,静静地看着窗户上面坐着的靓丽女子,不由皱眉。
“你来做什么?君倾颜……”孟喾有些疑惑的看着君倾颜,面色阴沉。
这一次是君倾颜主动找他,的确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不过君倾颜这女人城府很深,这图突然来找他,恐怕有什么事情要谈。
君倾颜轻轻一跃,落在房间的茶桌旁,冷冷一笑,道:“呵呵,再过几天又是十五,你难道忘记了?”
她取出一个瓶子扔给孟喾,自顾自的斟上一杯茶,安然的喝着。孟喾接过那瓶子,轻轻摇晃,一脸嫌弃的说道:“这东西还真是恶心!”
君倾颜面无表情,突然说道:“你不可以不喝,明日启程吧,时间紧急!”
孟喾一愣,点头道:“好!”
看着窗外的云淡风轻,孟喾一笑,决定就在客栈休息一天,明日启程。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一去二月初(三更完毕)
一转眼也有三个月了,孟喾几人虽然还裹着厚厚的袄子,但脸上被风霜雨雪冻出的红润也跟着消散。离开长安三个月,如今立马就要到底目的地,孟喾心里说不出的喜悦。
不远处就是高句丽的国界,那是最为靠近大唐领地的北山郡县,也是最为凄凉贫瘠的郡县。处于两国交战之地,战火翻天,多少有些影响。
再加上兵家必争之地必然不发展的理论,这里的百姓不仅要忍受旷日持久的战火,还要为生计担忧。
高句丽采用的是郡县制,这主要是因为西汉时期,他们的国家都是西汉的领地,西汉当时采用的就是郡县制,而后高句丽独立出来,建立国家,也延续这种制度。
这种制度对于小国来说有很大的可取之处,易于管理整个国家,将权利全部集中在贵族和帝王手里。
而高句丽近年来由于贵族的骄奢淫逸,腐朽无能,几乎将整个国家败坏一空,所以才导致国力大不如以前。要知道,在第三代高丽王长寿王时期,高句丽的兵力多大六十万,这可不是这个小数目啊,当年曹丞相八十万大军也称百万雄师,这六十万兵力也非同小可。
再加上高句丽的军士骁勇剽悍,擅长骑射和游击。史载高句丽人,“其人性凶急,有气力,习战斗,好寇钞”,从这里就能明白高句丽人不仅仅善战,而且性格残暴凶恶,汝苏说的吃人也不是什么诡异的事情,所以才这样难以攻下。
“前面就是高句丽的郡县了,一旁在孤山扎营的应该是李靖将军,我们还是过去打一声招呼,以免被人诟病!”孟喾一笑,看着前面星罗棋布的营帐,快速步行过去。
阴玄机点头,想汝苏示意,然后也跟着过去了。
汝苏面色凝重,看着远处的北山郡,心里很不是滋味,喃喃道:“北山郡,时隔八年,我回来看你了!”
她的表情有些落寞,乌黑长发在轻微的风月里飘摇,她伸出芊芊细手挽起发丝,转身跟上孟喾等人。
这漫漫长路,从长安出发到这孤山山脉,一去二月初,高句丽远在北方,就算是二月初也有风雪,风雪不大不小,但却让汝苏心头一凉。
北山郡,对她来说是一个永远不会忘记的地方。
孟喾走在前头和阴玄机商量事宜,完全忽略了汝苏时不时回头去看孤山那一边的北山郡。
“呵呵,玄机兄,我们这次去想李靖将军说明情况,你可要吊儿郎当,尽量尊敬这位将军,我们若是谈崩,还需要他接应我们跑路!”孟喾一本正经的看着远处,神情恍惚。
李靖将军么……
他听说过许多李靖将军的事迹,也颇有了解这位将军的德行,他很佩服,常年征战在外,是大唐的无双猛将,也是战功赫赫的大将。
李靖,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八,骁勇善战,堪比白起韩信,曾经灭萧梁,破辅公祐,平定江南击灭东突厥,平定吐谷浑,可以说为大唐打来半个江山,后来绘像凌烟阁,位列第八配享武成王庙,位列十哲。
不仅仅如此,这位李靖将军还是一名极为厉害的军事家,著有《李卫公兵法》、《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李靖六军镜》等兵书,也是流传千古,为后世兵家谋略提供一些观点。
而且他最为出名的是与红佛女的故事,这可是千古佳话,之后也是被人口口相传,虽然不知道这红拂女相貌如何,但史料记载中无不夸赞她美若天仙,沉鱼落雁。
“呵呵,这倒是不错,不知道我凝姨是不是在那里,还有我那虬髯客大叔,不知道是不是也在那里?”阴玄机轻笑,眼神里充满期待,脚步也加快不少。
凝姨?虬髯客大叔?
什么鬼?
风尘三侠啊?!!
孟喾目瞪口呆,直接停下脚步,一把拉住阴玄机,一脸茫然的问道:“玄机兄,你说的可是和李靖将军义结金兰的红佛女、虬髯客?”
阴玄机一愣,好像看弱智一样看着孟喾,不解道:“是啊!这不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么?你怎么一脸茫然……我去!农家出身的都这样,这难道就是别人口述的土包子?”
孟喾眼皮跳了跳,心里有些激动,笑道:“我们还是快些吧,万一能看到风尘三侠,这也算是我的荣幸啊!”
说完,孟喾加速前进,也不管阴玄机和后面的汝苏跟不跟得上。
“………”汝苏一愣,看着在雪地里小跑的孟喾,疑惑不已,靠近阴玄机问道:“他怎么了,怎么突然这样兴高采烈的,精神抖擞?”
阴玄机也是不明所以,搓搓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