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黄帝阴符经 >

第4章

黄帝阴符经-第4章

小说: 黄帝阴符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们对每一年的日数,月数有定数。一年的日数由地球绕太阳一周,定为三百六十天;每月的日数由月亮绕地球一周定为三百六十个时辰(即三十日)。天地的变化总离不了三百六十,定律的圣功就根据天地变化呈现位移的度数,准确的推算出来的,不外乎三百六十这个原理建立起来的。人们能探天地奥秘的神明,也是据此而产生的。这种准确的推算,使每年的节气符合实际气候,有利于农业的生产。学道者之日月二字乃时间的概念,而在一定的时间,又是人们作某种事物或练功行功的一个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只有通过这一过程才现出了功的体现,只有达到了一定的层次才现了了一些不可思议的结果。 

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三盗的契机,深藏于事物之中,不为人们的感官所察知,因而很难发现。君子发现了这种契机,就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小人发现了这种契机就会拼命去追求私利。(原文,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穷,小人得之轻命)盗机,不可测也,然而此盗此要,能通三才造化,得阴阳阖辟,一气流行,机缄自应,百姓日用不知。唯学道得之以固穷。非守贫穷也,凡其浮云富贵不事肥甘,乐清虚,从澹泊,即固穷之义。小人得之轻命,非日事刀兵也。凡其御房采战,嗜酣声乐,饮酒食,逞财气,即轻命之谓也。学道者明之其盗之机是万事万物之间互为依赖,互为相辅之理。如树木人们可以采伐而为己用。世上万物都可为人所用,可要适时适量,适时如农家的采收。适量是要有计划的用。君子明白了这一道理,就会自己约束自己,在生活上节俭,在事物上不放任。而小人得之,他就会把这种权力,据为自己的私利,最终会因私欲的膨胀而葬送了自身。




注释4


强兵战胜演术章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

瞎以耳代眼,所以他的听觉最灵敏。聋子以目代耳,所以他眼光最锐利。这都是由于他们做到了身心不乱,主事专精。一个军队的统帅如能拒绝各种物欲的引诱,做到身心不乱,主事专精,就能正确领导,那么他的军队就能以一当十;如果他白天黑夜都在那里认真思考,反复掂量,他就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那么他的军队 就能以一当万。什么事情只有考虑周密,才能深入究探其奥秘。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生死之心在于物,成败之机见于目。

人的欲望,是由物的刺激而产生的,人们一旦沉溺于物,最后必为自己的欲望所葬送。物之所以能刺激人的欲望,人们眼睛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心因物而见,逐物而丧,人爱财,则不免为财而死。而毁败。

《老子》安民章说:“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也。

心因物而见,逐物而丧。人爱财,不免为财而死,而毁败。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一个统帅,如果能拒绝各种物欲,如(情、色、名、利)的引诱,做到身心不乱,主事专精,那么他的指挥就会以一当十,反复思考,充分发挥,就能以一当万,那么还有什么敌人和事物我们不能战胜的呢!

修道者明之,就会清心寡欲,于身外之,事与物却能冷静从之,以达无欲无忘。以大德渡无量,以大理说众生。一个人要不过分看重和追求(情、色、名、利)就会被人所崇尚。这里所说的物也可以说事物,而事物的本央又是对立统一的,只有心目机合,目观心想才能把事物处理完善。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天无心施恩于万物,万物却感受到了这种恩惠,一到春天,一阵迅雷烈风万物蠢然萌动,欣欣向荣。 这是所谓天,可说是一个国家的政策、法规。而生活在这个国的人民必须遵守。在这个国家的制度下,跟着时势的步伐,围绕在这个核心,团结一致,共同奋取,勤勤恳恳,才以驱外强,扬自威,把这个国家的荣辱、盛、衰为己任,如果人民都以这一思想为主导,他们就能象迅雷烈一样,所到之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国家的政策为民众而制定,国家的法律是说那些不遵守法律的人受到约束,表面看来,政策和法律无恩、无情。可深受恩惠的是广大民众,使他们安居乐业,不受侵害。自然一片祥和。 

至乐性馀,至静性廉。性馀则神浊,性廉则神清。 

一个过于快乐的人,往往是自以为是,很这容易把自己淘汰于人群之外。乐极生悲。《家语》中:“至乐无声,以心平性正,不欺人,不欺物,不欺心,不欺神,不触犯国法,不做没德无理之事,象当代雷锋一样做好衙为众生,自然心怀坦当,情性怡逸,逍遥自在,心性坦然。

至静性廉者,是说一个统帅,一个领导者如能在任何事物面前,都能冷静的对待和处理,不为一些杂事所扰其心,就能性静逸,神真志廉《亢仓子》日:贵则语通,富则身通,穷则意通,静则神通,做领者的贵其廉静,赏罚不差,才能成其功业。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天本来是至私的,但它却采用“至公”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自然之道根据物的不同特点使之成长发展,而遗弃其中的任何一物。张良说:“只要动机是良好的,即使不强迫命令,天下的人们却照着办”。他们对此并不理解,但又不能违抗。“天之至公”或生之或杀之一视同仁,圣人效法天地,抚育万民,体察他们的艰难苦楚。区别的予以照顾,“天之至私”是他们行使政令,执行法制,秉公而行。天之至私可反映天下万物顺着它的规律而行止。而对人也是:日日耕食,代代耕耘。学道者明之,则以自身应自然之规律,合其自然,因而制之,炼其长生住世,无疾延命,种德修命,乃是用之至公。

禽之制在气。

要将敌人箝住而且制伏它,凭的就是将士们的勇气。徐大椿说:“天对万物的统制,凭的也是气”。譬如说,春天它使万物萌发,夏天它使万物茂盛,秋天它使万物收蔹生机,冬天它使万物藏住生机,都不外乎是气在那里起作用。

飞鸟靠大气流动而飞翔。学道修丹靠的是气的引导而修命,制的运用可说是规律,万物生长靠的是大自然的气。将帅用兵靠的是纪律,战胜敌人靠的是勇气。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这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天恩”。生、死,五行之造化,害、恩者,性命之深修,人身视金肺,心火,《龙虎上经》日:“金火者,真药也”。金火二字在修丹者认为:由肺纳气引心神之火,丹术著明,莫大乎金火,且火生于寅,死于酉;金之所生,惟土能生,而火又生土,若无戊巳,不成丹也。学道者明之水为万物之母,所以必当先于坎宫留心,水为丹母,金为水母,所以肺引心神之火在戊己丹田中《鼎炉》,济济合合,此为大道明矣之理。五行相克《参同契》日: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而肾水得心火之温,此其金液还丹,返本还源,此相生相克之理,实是恩害互转之诀。追求生有时导致死,决心死反而得以生。恩从人们所谓害中诞生,而害也常从人们所谓恩中出现。人们所以特别重视生与死?恩于害的辩正关系是因为这种关系处理行得好与坏不仅关系着军事的胜、败,而且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小则涉及个人,大则涉及全军、全国。历史上求长生者而短了寿。战场上贪生怕死的懦夫往往先死。家庭中被溺爱的子女常常成了家庭和社会的害虫。严厉的军纪,不讲情面的惩罚,犯者常以为“害”,但它实在有利于军队建设,故称为恩。而一种滥赏,溺爱这样的施“恩”者,虽日爱之,其实害之,故日害生于恩。孙武日:“投之死地而后生,至之亡地而后存。”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那些愚人,自知道哪些自然现象主凶,哪些自然现象主吉,便自封为圣人。我认为那么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来分析政治得失的人,才是真正的哲人。

“哲”指智慧,如观察鸟在不 时候的活动情况,就能知道季节的变化,观察万物的变化,就能获得更为广泛的知识。 

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

人们因圣人的“愚蠢”,而替他耽心,我却耽心圣人那么“愚蠢”。人们期待着圣人的奇迹,我却希望圣人没有那种奇迹。徐大椿说:“天下的人都炫耀自己能言善辩,其实他们对什么问题都没有成熟的固定的看法。有人认为圣人迂腐固执,未免有点‘愚蠢’,还有人认为圣人神奇多变,机智莫测,不免令人感到惊奇,我却认为圣人确实能洞察天地,成就万物,他们不但不愚蠢,而且也不神奇。”

故日: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那些说圣人“愚蠢”或“神奇”的人,不是自己愚蠢,就是自己过于好奇,那些自以为智慧可恃的人,追逐私利,放纵情欲,还自以为这是谋生的最好办法。徐大椿说:“圣人不愚不奇,人们非愚即奇。盖自恃其知,循利纵欲,以为谋生之良法,实丧生之祸根,犹之自投入水火之中。”

那些说别人“愚蠢”的和“神奇”的人,不是自己愚蠢,就是自己过于好奇,那些自以为智慧可恃的人追逐私利,放纵情欲,还以为比别人高得多,实际上他们是自己掘好了坟墓,这就像自己投身于水火一样,自取灭亡。酒、色、财、气,乃是水、火、刀、兵的别名,人们沉溺其中还以为是快乐,那知水火有溺焚之患。刀兵有杀伐之威,智者皆知所畏,昧者确乃沉迷于其中,岂不可悯。学道者明之,尢求静修斋戒,极乐清虚。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万物都是天地所生的,而天地又是“道”所生的,这个“道”即是人们所说的自然之道。“道”这玩意,高深莫测,寂然无声,一动不动,这就是才子所说的“至静”和“无为”。只由于它至静无为,所以无所不包。凡属有形有气的物质,都从此诞生,整个天地之间,都为道所充塞。道生出天地之后,它也就寄托于天地之中。它运行于天地之间,只不过是阴阳二气罢了。阴阳二气在天地之间整年间从没出现过平衡的现象,而是更替着互为消长,这样一年四季就形成了。阴阳二气消长之法,不是骤盛骤衰,而是由微而著,逐渐增积,到达极盛时便又走向衰退。例如:冬至——阳生,从此阳气逐渐增积,而夏至——阴生,从此阴气逐渐增积,就是这个道理。阴气达于极盛,阳气就冒头了,这就叫阴阳相推。由于这引缘故,于是出现了四季,生长了万物,这种变化是很有次序的。

学道都应明之,万物众生,各有其祖和根,而归根者静,返朴者真,静,真者命复生。万物从何而生呢?太上日:阴不极,则阳不生,静不极,则道不见,大道无形,生育天地,人以一身,参天地万物为自己所用,可不知所谓静,惟其心猿意马,每日放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