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鲁迅评传 >

第75章

鲁迅评传-第75章

小说: 鲁迅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囯共产党,以贺龙、叶挺的四军为骨干,八月在南昌举义,是为红军之始。九月,毛泽东指挥湖南的农民暴动。十月,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十一月彭湃在粤海陆丰建立苏维埃,随即失败。)
五月,日本出兵山东,阻止北伐军前进,炮轰济南,全国各地,普遍掀起
抗日运动。〉
蔡元培就大学院院长职。茅盾任武汉政府宣传工作。〕(三月,胡适、徐志摩、梁实秋、沈从文、闻一多组织〃新月社〃,《新月》月刊创刊。创造社提倡无产阶级文学,成仿吾发表《文学革命与革命文学》。〕(李大钊在北京被北洋军阀所杀。康有为逝世。王国维投昆明湖自杀。(曰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逝世。)

九、在上海
一九二八年(:民国十七年,戊辰)
四十八岁,他住在上海。九月,移人景云里十八号。
他初到上海时期的落漠情怀,略见于《三闲集》序言^那时,他被革命文人
看作是有闲的知识阶级,所以他以〃三闲〃名其集、一九二八至一九二九年^……这两年正是我极少写稿,没处投稿的时期。我是在二七年被血吓得目瞪口呆,离开广东的,……但我到了上海,却遇见文豪们笔尖的围剿了,创造
社,太阳社,'正人君子,们的新月社中人,都说我不好,连并不标榜文派的现
在多升为作家或教授的先生们,那时的文字里,也得时常暗暗地奚落我几句, 以表示他们的高明。我当初还不过是'有闲即是有钱,,'封建余孽'或4没落者,,后来竟被判为主张杀青年的棒喝主义者了。这时候,有一个从广东白云避祸逃来,而寄住我的寓里的鏖君,也终于忿忿的对我说道^我的朋友都看不起我,不和我来往了,说我和这样的人住在一处。9……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对于青年,我敬重之不暇,往往给我十刀,我只还他一箭。然而后来我明白我倒是错了。这非唯物史观的理论或革命文艺的作品蛊惑我的。我在广东,就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两
大阵营,或则投书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后来便时常用了怀疑的眼光去看青年,不再无条件的敬畏了。〃①这段自序,对于了解他当年的心境,可说是十分重要的。
从北京南移的《语丝》周刊,二月间在上海复刊,鲁迅主编,北新书局发行〔李小峰的北新书局,正是从《语丝》起家的、他主编这一周刊,并无取舍之权,凡社员的稿件,来则必用。只有外来的投稿,由编辑者略加选择,或略有所删除的。社员的稿子,实际上也十之九直寄北新书局,由那里径送印刷局的,等到他看见时,已在印钉成书之后了。所谓社员,也并无明确的界限,最初的撰稿者,所余早已无多,中途出现的人,则在中途忽来忽去;因此所谓社
员者,便不能有明确的界限。在他担任编辑之后,《语丝》的时运就很不济了,
受了一回政府的警告,遭了浙江当局的禁止,还遭了创造社革命文学家的拼命的围攻。而《语丝》的本身,却确实也在消沉下去。一是对于社会现象的批评几乎绝无,连这一类的投稿也少有。二是所余的几个较久的撰稿者,这时又少了几个了。此外还有其他种种原因,他编了半年,就辞去了编辑的责任, 由赵柔石接编了六个月,《语丝》也就停刊了。二月,《唐宋传奇集》〈下册)出版。
四月,鲁迅写了《醉眼中的朦胧》在《语丝》刊出。本篇乃是为了创造社对
他的批评而写的。当时,创造社等对鲁迅的批评以及鲁迅的反驳,曾形成一次以革命文学问题为中心的论争,这次论争在客观上有很重要的意义;它扩
大了革命文学运动的影响,促进了运动的发展。
同月,他翻译了坂垣鹰穗的《近代美术史潮论》,刊在《北新》半月刊。五月,他在江湾复旦实验中学讲演《论老与死》。他翻译鹤见祐辅的《思
想、山水、人物》,在北新书局出版,那篇《徒然的笃学》,成为一般青年的读物。他又译了苏联的文艺政策,刊在《奔流》月刊上。
六月,他和郁达夫、白薇、林语堂及未名社同人,编刊《奔流》。七月间,他和许广平、许钦文一同到杭州去,一面是游览,一面是查考书籍。他们在夜车上,高谈阔论,鲁迅固然健谈,景宋的谈锋也不弱。他们的服装既不漂亮,又不阔绰,螅钢啵驮诙瘸抵谐云鸫蟛死矗慌N蔡赖南闫『退堑奶嘎郏鹆讼鼙淖⒁猓谑撬邓巧肀哂醒黄叮此巡橄�
子,结果毫无所得的溜走了。到杭州后,他们在湖边一家旅馆里,开了长长的房间,三张床铺,各人一张。他们在杭州整整住了一个星期,才回上海;天气
很热,鲁迅的身体也不舒服,玩得并不畅快(那一回,也可以说是他俩的
蜜月人
这一年二月,鲁迅曾在写给台静农的信中说:〃我在上海,大抵译书, 间或作文;毫不教书,我很想脱离教书生活。心也静不下,上海的情形, 比北京复杂得多,攻击法也不同,须^对付,真是糟极了。日前有友人对我说,西湖曼殊坟上题着一首七绝,下署我名,诗颇不通。今天得一封
信(似是女人、说和我在'孤山别后,不觉多日,了。但我自从搬家入京以后,至今未曾到过杭州。这些事情,常常有,一不小心,也可以遇到危险的。〃①这也是有趣插曲。
关于文学与革命问题,鲁迅曾在复冬芬的信中说:〃现在所号称革命文学
家者,是斗争和所谓超时代。超时代其实就是逃避,倘自己没有正视现实的
勇气,又要挂革命的招牌,便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必然地要走人那一条路的。身在现世,怎么离去?这是和说自己用手提起耳朵,就可以离开地球者一样
地欺人。社会停滞着,文艺决不能独自飞跃,若在这停滞的社会里居然滋长
了,那倒是为这社会所容,巳经离开革命,其结果,不过多卖几本刊物,或在大商店的刊物上挣得揭载稿子的机会罢了。〃②
国民革命军继续渡江北伐,五月间,与日军在济南冲突,即所谓济南事
变。革命军绕道渡河入北京,六月,张作霖仓皇退往关外,在皇姑屯被炸身
死,这是日方的阴谋。张学良易帜归附国民政府,十月,蒋介石就任囯民政府主席,英、美、法诸国承认国民政府,设立中央银行及全国建设委员会》
五月,毛泽东军与朱德军,在江西井冈山会合,成立红军第四军,决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蔡元培召集全国教育会议,决定戊辰学制,设立中央大学,清华大学,国
立中央研究院,北平图书馆。安阳开始发掘地下古物,国语罗马字公布试行。〉
一月,蒋光慈、钱杏邨提倡无产阶级文学,组成太阳社。九月,郁达夫创刊《大众文艺》。郭沬若避难往日本,茅盾也离牯岭往东京。新归囯的冯乃超、李初梨加入创造社,创刊《文化批评》。《创造》、《太阳》两月刊,先后被禁止。〕
:茅盾作《从牯岭往东京》。钱杏邨作《死去了的阿0时代》。叶绍钩的
《倪煥之》初版,朱自清散文集《背影》出版。〕(辜鸿铭病逝北平。〉
一九二九年(:民国十八年,己巳) 四十九岁,他住在上海。
一月,赵柔石、王方仁、崔真吾等集资组成朝花社,出版文艺书刊及木版
画(《近代木刻选集》一、二集及《苏联画选》:)。
四月,他翻译现代新兴文学诸问题(文艺理论丛书),选定《近代世界短篇
小说集X—),并作序。壁下译丛(日本论文、随笔、翻译集)亦已出版。
五月十三日,北归北平省母,在燕京大学讲演《现今新文学之任务》,并在北京大学、第二师范学院、第一师范学院讲演。六月,南归上海。《两地书》载〔五月十五夜):〃……家里一切也如旧,母亲精神容貌仍如三年前,但关心的范围好像减少了不少,谈的都是邻近的琐事,我毫不相干的。〃(五月十七夜) 〃今天下午我访了未名社一趟,又去看幼渔,他未回……一路所见倒并不怎样萧条,大约所减少的不过是南方籍的官僚而已。关于咱们的事,闻南北统一后,此地忽然盛传,研究者颇多,但大抵知得不确切。我想,这忽然盛传的缘故,大约与小鹿之由沪入京有关的。前日到家,母亲即问我害马为什么不一同回来,我正在付车钱,匆忙中即答以有些不舒服,昨天才告诉她火车震动, 不宜于孩子的事,她很高兴,说;我想也应该有了,因为这屋子里早应该有小
孩子走来走去了。这种'应该,的理由虽然和我们的意见很不同,但总之她非常螅恕!ǎㄎ逶露梗ㄎ业奖逼剑岩恍瞧冢浼湮薹鞘浅苑梗酰�
人,陪客;此外什么也不做。文章是没有一句。昨天访了几个教育部旧同事
都穷透了,没有事做,又不能回家。今天和张凤举谈了两点钟,傍晚往燕京大
学讲演了一点钟,照例说些成仿吾徐志摩之类,听的人颇不少一不过也不
都是为了来听讲演的。这天有一个人对我说:燕大是有钱而请不到好教员,
你可以来此教书了。我即答以我奔波了几年,已经心粗气浮,不能教书了。0。8,我想,这些好地方,还请他们绅士们去占有罢,咱们还是漂流几时的
好。〃(五月二十七夜的信)〃计我回北平以来,已两星期,除应酬以夕卜,读书作
文,一点也不做,且也做不出来,那间灰棚,一切如旧,而略增其萧瑟,深夜独坐,时觉过于森森然。幸而来此已两星期,距回沪之期渐近了。〃(五月二十九
夜信)〃晚上七点钟到北大第二院演讲一小时,听者有千余人,大约北平寂寞巳久,所以学生们很以这类事为新鲜了。〃①
六月,他翻译的《艺术论》出版。
《鲁迅全集》第11卷,第285、286、292、303、305页
九月,海婴生。许广平在追记中说:〃海婴生下来,每个朋友来到,他总抱给他们看,有时小孩子在楼上睡熟了,也会叫人抱下来的。他平常对海婴的欢喜爱惜,总会不期然似地和朋友谈到他的一切。许寿裳说他知道了很欢喜,立刻要鲁迅领到医院去道贺。他对他们说:'你俩本来太寂寞,现在有了好孩子,可以得到安慰了 。7海婴生性活泼,鲁迅曾对他说^这小孩非常淘气,有时弄得我
头昏。,许氏听了一笑。后来作《答客诮》一诗,写出他爱婴儿的情绪,诗云一无
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鲁迅曾于复李秉中信中说:〃孩子生于前年九月间,今已一岁半,男也,以
其为生于上海之婴孩,故名之曰海婴。我不信人死而魂存,亦无求于后嗣,虽
无子女,素不介怀。后顾无忧,反以为快。今则多此一累,与几只书箱,同觉笨重,每当迁徙之际,大加擘画之劳。但既已生之,必须育之,尚何言哉〃,〃我
本以绝后顾之忧为目的,而偶失注意,遂有婴儿,念其将来,亦常惆怅。然而事巳如此,亦无奈何,长吉诗云:己生须己养,荷担出门去,,只得加倍服劳,
为孺子牛耳,尚何言哉。〃①
从鲁迅自己的叙述中,我们知道他在北平演讲过五次,即所谓北平五讲, 但有记录的,只有在燕大的演讲,题为《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他指出所谓革命文学是畸形的。他说:〃我于是偶然感到,外来的东西,单取一件是不行的, 有汽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