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评传-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墨子求天下之利的功利主义使墨子的科技观带有明显的实用倾向,这种影响的存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墨子关于科学思想与社会思想的其他构成部分的关系。社会思想环境对认识自然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学思想的发展方向。春秋战国之际争霸战争的现实,足兵足食的现实问题使社会的知识分子不可能坐在书斋里静静地钻研、思索纯自然科学的理论问题。追求物质利益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更注意工艺技术的发展。墨子认为,农、工之人的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所以十分重视工匠技艺。墨子亲自参加了各种技艺生产,注意研究工艺生产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这样,才使墨子有可能积累大量关于技艺生产的经验材料,接触关于自然问题的各种知识。墨子将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作为评价知识巧拙的标准,“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墨子关于木鹊与车辖孰巧孰拙的判别,鲜明的显示了墨子重实用的科技价值观。
墨子求天下之利的功利观促进了墨子对科技教育的重视和发展。墨子在《鲁问》篇里具体指出了教人耕者的功远大于不教人耕而独耕者。《公输》篇记载了,墨子弟子三百人掌握墨子发明的守城之器,助宋御楚,就是墨子科技教育成功的范例。《墨经》四篇,城守各篇不仅是墨子科技成就的总结,而且是墨子科技教育的结晶。
墨子主张,非攻是求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一个手段,所以,墨子研究了各种守城、防御的器械。例如《备城门》篇记载了对付临、鉤、梯、堙、水、穴、突、空洞、蚁傅、轒辒、轩车等十二种攻城法的守城方法及守城器械的详细制定。
墨子非乐,认为音乐无益于人的物质利益,所以不谈乐律。而对音乐的研究,正是我国古代声学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墨子重实用的科技观限制了墨子科学研究的领域,同时,也影响了墨子理论研究的深度。
墨子的科学思想对墨子的科学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促使墨子在几何学、力学、光学及机械制造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墨子的科学活动从经验技术入手,从直观观察向科学理论过渡,从技术实践向自觉的科学研究过渡。这种过渡主要体现在:其一正是坚持物体属性是物体所固有的,确信现象变化是客观存在的,感觉到的现象是可靠的。墨子从对重复出现的自然现象的自发性观察逐步向观察的长期性、系统性方向深入。《墨经》详细记载了在各种科学实践中所遇到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作了定性的说明。随着科学实践的深入,墨子的科学思想中产生了科学实验的萌芽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这是墨子科学活动自觉化和主动化的标志。其二,从对现象的分析中,概括出一系列的科学概念,并用定义形式将这些概念精确化。进一步提炼出有一定程度严密性的经验公式和科学命题。通过科学定义、经验公式、科学命题的方式使经验知识上升为科学知识,从而在逻辑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构成初步的理论形态。这种科学理论形态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表明了墨子对自然规律的理解有一定的深度。其三,墨子理论认识的发展和科学实践密切相关,一些理论知识直接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墨子的科学理论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可检验性和可证伪性,不致蜕变为一种僵化的形式框架,而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明显的实践性。
将墨子科学思想与古希腊、近代科学思想相比较可以看出,墨子以自然作为科学认识独立对象的观念,自然界存在普遍因果联系的观念和“端—体—兼”的结构层次观念为核心的科学,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张从经验知识出发,以观察分类为手段,要求逻辑严密性的分析方法,等等思想,和古希腊、近代科学思想在本质上是类似的。
关于古希腊科学思想和近代科学思想,亚里士多德、牛顿、爱因斯坦、海森堡等都作过具体的说明。
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应从具体的整体事物进到它的构成要素,因为为感觉所易知的是整体事物。这里把整个事物之所以说成是一个整体,是因为它的内部有多样性,有它的许多构成部分。”
牛顿曾说:“自然哲学的目的在于发现自然界的结构和作用,并且尽可能把它们归结为一些普遍的法则和一般的定律——用观察和实验来建立这些法则,从而导出事物的原因和结果。”
爱因斯坦曾说:“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说: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
海森堡曾说:“在早期的希腊哲学思想中,主要有两种思想今天还在决定着严密自然科学的道路,因而首先引起我们对它们的兴趣。这两种思想是,确信物质由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单位,即原子所构成并相信数学结构的指导力量。”
古希腊和近代科学思想的本质特征在于:其一,把自然界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客体,坚持从自然界本身的物质构成和运动来解释自然界。科学研究的各种具体对象都是由各种基元的不同组合,形成的在空间上有界和有确定位置的具有几何结构的实体,从而具有可分析性和可把握性的特征。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科学活动不致流于玄思冥想,而是向实证分析的方向发展。其二,通过广泛的经验考察和系统的科学实验,抽象、概括出一系列反映自然界物质属性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用严格的逻辑推理,尽可能地用数学公式定量地表述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使以和谐数学关系为特征的理性进入科学理论形成的过程。这种科学思想在指导科技实践的主要倾向,是探索物体变化的物质承担者,从基本单位的物质微粒的排列和运动来解释物质的宏观现象,从而使普遍的因果联系具有客观的物质依据。数学的定量要求,促使实验观察的系统化和精确化。数学的抽象化,逻辑推理的严密化,有利于各门具体科学的理论化。这样,把从整体结构上认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谐性的抽象概念体系引入人们的思维活动。把从物质内部结构组成和运动来探索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的思维方式变为思维习惯。将逻辑、数学和科学实践结合起来,将理性认识和推理证明结合起来。这种倾向避免了科学活动流于哲学思辨,使科学活动立足于用可以度量和可以分析的因素来认识物质的运动。这有利于消除直观的粗糙性和臆测的虚幻性,使形成的科学理论具有概念的明确性,逻辑的一致性,以发展的科学实践为基础所具有的可证伪性,以及与技术实践紧密联系性。这些科学思想正是近现代科学发展的基础,也正是中国传统科学所最缺乏而应向之发展的方向。
这些思想在墨家的科学活动中都已有萌芽,墨子结合工匠和学者的知识,使实践经验和理性思维相结合,有可能使这一萌芽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梁启超曾说过:“在吾国古籍中欲求与今世所谓科学精神相悬契者,《墨经》而已,《墨经》而已矣。” 梁启超下的这个断语,在近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激烈冲突,近代文化显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威力,中国传统文化日渐显示它的惰性、迟滞、僵化的思想背景下,不无扼腕、感叹之意,然而从科学思想的总体上来看,是颇有道理的。
墨子科学思想与近代科学精神相遥相符,说明墨子科学思想和科技活动相结合,有可能使中国古代科学沿着实用经验形态向理论科学形态的方向发展。因此,探究墨子科学思想何以湮灭的原因,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何以具有某种固有特征,对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何以别具一途,是很有意义的。
第五章 乌托帮的政治理想和失败的政治实践
一、墨子交相利、兼相爱的理想社会
面对春秋战国之际的混乱政局,各个社会阶层,特别是社会下层的庶民对安居乐业具有强烈的渴求,他们从本身物质利益出发憧憬着自己的理想的社会生活。各派思想家也针砭时弊,揭露现实,极力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描绘出各自理想社会的蓝图。孔子的“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大同社会是以调和各阶级的矛盾,调整各阶级的利益为基本目的的。老子以“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是以明哲保身,互不干扰为基本目的的。墨子提出兼爱交利的理想社会是以人人平等,有财相分,有利相交,彼此互爱为基本目的的。虽然孔、老、墨三家理想各不相同,代表的阶级利益也不相同,但在一点是相同的,即对民不聊生的黑暗现状的愤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关心到人性问题,关心人的生存。这个共同点正是春秋战国之际士、农、工、商阶层的壮大,贵族萎缩的一个反映。
(一)以普爱形式表现的平等观
墨子的思想是代表小生产劳动的。当时的小生产劳动者是一种分散的,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社会阶层。他们付出了很大的劳动代价,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物质财富,本身却过着艰辛的生活。因而小生产者对“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特别敏感。绝对平均主义思想是小生产劳动者所固有的,他们不仅希望自己不受别人剥削,也不希望别人饥寒交迫。另一方面,由于他们是一种相当分散的力量,因而很难积聚在一起,靠本身的力量来实现自己平均主义的政治思想主张。所以,他们总把希望寄托于一种权威的力量以一同天下之平均。墨子交相利,兼相爱的思想正是以一种普爱的形式表现了这种平等的要求,并以尚同、天志的权威来实现这种均天下之利的普爱、平等。
墨子首先提倡全民同利,在经济上,有财相分,有利相交。因为“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每个人在天面前都是平等的,都应享受天赋于人的各种物质生活,所以欲富贵而恶贫贱是人性之自然。要改变现实社会贫富不均,损不足益有余两极分化的现象,在社会相互关系中,就应提倡“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免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即应用损有余益不足的方法达到在经济上人人平等的目的。对社会财富的分配应以天下共利为目的,达到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这样合理的社会状况。天下同利,财富均等的社会理想,墨子是以人人必须参加劳动为前提的。墨子认为,只有参加劳动的人,才有权力获得物质生活资料,大同社会不允许存在不劳而获。这种有力助人,有财分人的道德、行为准则,在小生产劳动者的群体中是较为普遍地施行的,也是一种受人称道的社会行为。小生产劳动者虽然分散,并主要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将最关键的生产、工艺技术当作祖传秘宝,绝不外传,但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商品经济相对薄弱,生产的竞争性没有达到你死我活的白炽化程度。小生产劳动者,特别是小农,彼此之间在劳动或物质上的互相帮助,以解决彼此临时或突然发生的生产或生活上的困难,是一种礼尚往来的常见社会现象。墨子将这种常见社会行为提到交相利的社会普遍原则的认识高度。交相利的思想是针对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