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第一战:抗美援朝战争全景纪实-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双方当时的作战意志和作战能力的对比; 常胜将军粟裕认为不
一定非要具有绝对优势; 只要有相等数量的部队登陆; 就完全有把
握在短期内不间断地发展胜利; 扫清这些残汤剩羹。
至于台湾战役中的海空掩护; 中央军委也有所准备。
当时; 中央军委一面加紧建设自己的空军和海军; 一面向苏
联寻求援助。毛泽东在访苏期间; 两次与苏方签订了海军订货协
议; 将苏联对华3 亿美元的贷款中的1。5 亿美元用于购买海军装
备。
考虑到不能在“ 老大哥”这一棵树上吊死; 毛泽东在向苏联寻
求空海军武器装备援助的同时; 还通过中间渠道; 向英国商人洽购
两艘排水量为7000 吨的退役巡洋舰、5 艘护航驱逐舰、4 艘扫雷
舰; 以解决战争中海空军掩护和配合问题。
由于朝鲜战争; 这些东西都泡汤了。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 毛泽东当然不希望北边什么地方再有什
么战事。何况毗邻朝鲜的中国东北; 是当时中国惟一的重工业基
地; 还指望着它在大规模经济建设中担纲呢!
作为从来就强调“ 一个拳头打人”的大战略家; 毛泽东历来主
张饭要一口一口地吃; 仗要一个一个地打。对于中朝两国来说; 应
该首先解决台湾问题; 为金日成准备巩固的战略后方和全力的支
援; 然后再寻机帮助解决朝鲜统一问题。他始终认为; 从总体上
讲; 在苏联红军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朝鲜人民军; 实际上还没有真正
经受过严酷的长期战争的考验; 因而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成熟
起来; 卓有成效地进行这场统一朝鲜的速决战; 也很难对付直接参
战的优势美国军队。
朝鲜战争爆发一周后所有的事实; 都证实了毛泽东的预见。
7 月2 日; 周恩来约见苏联驻华大使罗申; 委婉地表达了中国
方面对朝鲜半岛战事的看法。
在讨论了如何应付联合国卷入朝鲜战争的外交问题后; 周恩
来告诉罗申说: 早在5 月与金日成的会谈中; 中国领导人就已经提
醒他美国可能干涉的问题; 而金日成当时不相信。事实证明我们
当时的估计是对的。
与此同时; 通过递交给苏联方面的一份综合反映外国人对朝
鲜战争的看法的报告; 中国领导人也曲折地表达了对苏联选择这
个时候支持统一朝鲜行动的疑惑。
当然; 在仗已经打起来了的这个时候; 中国只能坚定地和社会
主义的盟友们站在一起。
据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于1994 年赠送给韩国的根据朝鲜战争
档案整理汇编的《苏联朝鲜战争档案摘编》( 1949 年1 月~1953 年
8 月)透露; 也就是在此时; 周恩来将中共中央对朝鲜半岛的政治、
军事形势的估计转告了苏联政府。
中国领导人估计; 美国在日本的12 万驻军中; 大约有6 万兵力
能够投入朝鲜; 这些兵力可能在釜山、木浦、马山等港口登陆; 然后
沿铁路线向北进军; 建议朝鲜人民军应迅速向南推进; 以便占领这
些港口。
毛泽东认为; 美军将有可能在仁川登陆; 为了防守汉城; 朝鲜
人民军应该在仁川地区构筑巩固的防御阵地。
毛泽东; 是第一个对仁川登陆作出预测的人。
这时候; 甚至连麦克阿瑟自己; 仁川登陆的设想也还只是在胸
中酝酿呢!
对于美国的所作所为; 毛泽东立即做出了强烈反应。
在6 月28 日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 毛泽东义
正辞严的声明“: 全世界各国的事务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亚洲
的事务应由亚洲人民自己来管; 而不应由美国来管。美国对亚洲
的侵略; 只能引起亚洲人民广泛的和坚决的反抗。”中国人民“既不
受帝国主义利诱; 也不怕帝国主义威胁。帝国主义是外强中干的;
因为他没有人民的支持。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 进行充
第三章
侵朝霸台
杜鲁门先行不义
调兵遣将
毛泽东未雨绸缪
分的准备; 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
同日; 周恩来总理也发表声明; 代表中国政府宣布:“ 不管美国
帝国主义者采取任何阻挠行动; 台湾属于中国是事实; 永远不能改
变; ??我国全体人民; 必将万众一心; 为从美国侵略者手中解放
台湾而奋斗到底。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和美国帝国主义走狗蒋介
石的中国人民; 必能胜利地驱逐美国侵略者; 收复台湾和一切属于
中国的领土。”
7 月10 日; 中国还成立了“ 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
委员会”; 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的群众运动。
这是未雨绸缪。
然而; 解放台湾的决策和日程也被迫进行重大调整。
6 月30 日; 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正式提出:
“ 陆军继续复员; 加强海空军建设; 打台湾的时间向后推延。”
在那一段非常的日子里; 中共中央极其审慎地研究了中国的
周边形势; 认为除朝鲜和台湾海峡外; 与中国南方毗邻的越南也出
现了现实威胁; 美国除大力加强对法军的支援外; 还有直接介入的
迹象。
也就是说; 中国军队有可能与美军发生大冲撞的地方有三处:
台湾海峡、越南和朝鲜。
这三处中; 台湾海峡是最不利的选择。
以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海空力量; 是无法与美国现代化的
海军进行海上较量的; 一旦在台湾海峡与美国军队冲突起来; 没有
胜算不说; 还极有可能陷入两面作战的被动地位。麦克阿瑟后来
也说:“我每个夜晚都祈祷赤色中国能这样做———我常常是跪下来
在那里祈祷。”
拿破仑曾说:“不要做任何你的敌人想要你做的事情———理由
很简单; 因为你的敌人想要你这样做。”
越南也不是个“ 好去处”。
那里远离中国的重工业基地; 后勤供给就极为困难; 难以对美
军形成有力打击。
能不打当然最好; 但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 朝鲜是最佳选择。
两利相权取其重; 两害相权取其轻; 这是被动中的主动。
后来; 周恩来曾在志愿军干部大会上解释中共中央的决策:
我们和美帝国主义的较量是不可避免的; 问题就看
选择在什么地方; 这个当然是决定于帝国主义; 但同时也
决定于我们。帝国主义决定在朝鲜战场; 这个对我们是
有利的; 我们也决定来抗美援朝。现在我们想一想三个
战场; 大家会懂; 不论从哪条来说; 如果在越南作战; 更不
要说是在沿海岛屿作战了; 那就比这里困难得多了。
中共中央当时将准备援助朝鲜的初步预案通知了斯大林; 得
到了完全赞同的答复。7 月5 日; 斯大林通过苏联驻华大使馆转告
周恩来; 认为中共中央采取的对策是合适的; 即在敌人越过三八线
时; 中国军队立即以在中朝边境集结的9 个师在北朝鲜展开行动。
届时; 苏联空军将予以掩护。他甚至还明确表示; 将派出一个装备
124 架歼击机的歼击航空兵师掩护这些部队; 而且当中国空军掌握
这些装备后; 这些飞机将同正在担任上海空防的巴基斯基混合航
空兵集团的飞机一起; 移交中国同志。
这是中苏双方就援朝问题首次达成的“ 君子协议”。
《台湾战役实施纲要》遂被搁置。
新中国军事工作的战略重点; 被迫北移。
由于美国出兵朝鲜; 使朝鲜战局变得复杂; 有可能出现难以预
测的恶化局面。从未雨绸缪的角度出发; 中央军委决定加强东北
边防力量。为此; 毛泽东委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于7 月7 日和7 月10 日; 在居仁堂两次召开国防会议; 讨论朝鲜局
势和保卫国防问题。
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
第三章
侵朝霸台
杜鲁门先行不义
调兵遣将
毛泽东未雨绸缪
出席者有在京的军委主要成员:
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
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司令员林
彪;
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聂荣臻;
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罗荣
桓。
军队有关方面负责人有: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兼空军政治委员肖
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肖劲光;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刘亚楼;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李聚奎;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情报部部长李克农;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东军区副政治委员赖传珠;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参谋长张经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政治委员傅秋涛;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李涛;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政治委员滕代远;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第三政治委员谭政;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一副司令员万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副司令员苏进;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副参谋长贺晋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第二参谋长赵尔陆。
军委作战局副局长张清化、雷英夫等也出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的参加者们几年后授衔时大都是肩上扛将
星的人物。
根据会议的讨论; 中央军委于7 月13 日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
防的决定》; 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 担负保卫东北边防和在必要时
援助朝鲜人民军的任务; 并规定: 一旦入朝参战; 则“ 改穿志愿军服
装; 使用志愿军旗帜”。
会议还决定: 任命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肖劲
光为副司令员; 肖华为副政治委员; 李聚奎为后勤司令员。调集4
个军3 个炮兵师限7 月底前在安东、辑安、本溪完成集结。
为东北边防军准备的部队是军委的战略预备队; 即第四野战
军第十三兵团和已在东北的第四十二军和三个炮兵师。当时新中
国刚刚成立; 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国家应急动员体制; 第十三兵团
是全军惟一的一支战略机动部队; 被配置于地处中原重地的河南。
之所以如此; 正是考虑该地区地处中原通衢之地; 便于向各方机
动; 可随时应付任何方向的突发事变; 包括作解放台湾的预备队。
当时; 第十三兵团所辖第三十八军、第三十九军分别驻扎在信
阳和漯河; 第四十军在参加解放海南岛战役后凯旋北上; 刚从雷州
半岛到达广州; 正准备向河南洛阳开进。
根据军委的决定; 第十三兵团北上东北后; 即与已确定集体转
业、正在齐齐哈尔从事农垦的第四十二军合编为东北边防军; 同时
编入边防军的还有炮兵第一师、第二师和第八师。
在确定边防军指挥班子时; 原第四野战军主要领导人林彪、罗
荣桓、刘亚楼认为; 这种牵涉国际政治复杂问题的任务干系重大;
非该兵团现任司令员黄永胜一介武夫所能胜任; 而第十五兵团司
令员邓华不仅是一员骁勇的战将; 且谋略不逊; 有政治头脑; 属于
军政全才。故提议: 将该兵团领导机关与第十五兵团领导机关对
调; 原第十五兵团领导机关组成新的第十三兵团领导机关; 任命邓
第三章
侵朝霸台
杜鲁门先行不义
调兵遣将
毛泽东未雨绸缪
华为第十三兵团司令员; 赖传珠为政治委员; 解方为参谋长; 杜平
为政治部主任。
中央军委批准了第四野战军领导人的建议。
然而; 由于朝鲜战局发展很快; 原定的东北边防军主要领导人
粟裕身患重病在青岛休养; 肖华、肖劲光又忙于海空军的组建和总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