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开国第一战:抗美援朝战争全景纪实 >

第103章

开国第一战:抗美援朝战争全景纪实-第103章

小说: 开国第一战:抗美援朝战争全景纪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局部的胜利已不能挽救即将灭顶的危局。
他们丧失了至关重要的一天。
韦杰很快就为这一天而懊悔不已。
634





原想虽然第六十三军撤出; 但敌人从西向东机动; 路途遥远;
第一八○师左翼又有第一七九师可迟滞敌人前进; 不会很快形成
致命威胁; 第六十军尚有充分时间与机会完成掩护转运伤员任务
并脱离险境。
而事态的发展却证明这都是些一厢情愿的设想。
有空中侦察的敌军指挥官很快发现第一八○ 师两翼空虚; 除
以两个团加强对其正面攻击外; 美步兵第二十四师、韩军第六师从
第六十三军撤走的缺口中冲向第一八○ 师右翼; 美步兵第七师则
从新岩里沿公路突击; 进至春川; 扑向第一八○师左翼。
美步兵第二十四师的特遣队第二天就冲到了城隍堂。
情况万分危急; 第五四○ 团炮兵营山炮连连连长华银贵指挥
炮兵在几百米甚至几十米的距离上向敌人猛烈轰击; 直至打光了
所有炮弹; 与坚守阵地的第三连一起; 与敌人同归于尽。
美步兵第二十四师顺势控制了北汉江北岸渡口。
紧接着; 美步兵第七师、美陆战第一师一部也相继靠近了春川
及春川以南之新延江; 直接威胁到第一八○师北移路线。
第一八○师处在敌人的弧形包围的威胁之中。
段龙章和王振邦再次建议撤过北汉江。
可郑其贵仍然非常执著; 说没有命令不能撤。
说实话; 遇上这种指挥员你是佩服他也不是; 责难他也不是。
情急之中; 段龙章又再次向军指报告和建议。
幸运的是这一次韦杰没有犹豫; 城隍堂一失守他就立即下令:
“第一八○师撤过北汉江; 继续沿江布防; 阻击敌人; 第一七九
师扼守沙利峰、沙坪里、迟滞敌人进攻; 第一八一师迅速摆脱敌人;
担任军第二梯队。向华川方向转移。”
第一八○师这才开始向北汉江北岸转移。
行前; 还是没忘了执行了志愿军司令部下达的一项特殊任务:
释放了24 名“联合国军”战俘。
其中1 名美国兵是在这次战斗中; 自己走到俘虏队伍里来的。
635
第二十六章
甲车滚进
特遣队来势汹汹
乱云纷飞
志愿军潜伏危机
“ 我失去了战斗能力; 有权享受战俘待遇。”
人家说得理直气壮。
美国兵脸皮真厚!
25 日拂晓前; 第一八○师渡过北汉江。
虽然只差一天; 此时过江与彼时过江的效果已经大大地不一
样了。
敌人主力全面展开; 两翼合围的态势已经形成。
师主力刚在鸡冠山、明月里、九唇垡山、北培山、上下芳洞地区
占领阵地; 防御阵势还没摆好; 敌人就从三面扑了上来。
一天打下来; 又累又饿的部队减员很大; 原来3000 多人的主
力团第五三九团现在已经不到1000 人了。
而且在敌人强力突击之下阵地也连连失守。
当日午后; 由西面江村里进攻之韩军第六师占领了第一八○
师鸡冠山阵地; 由城隍堂进攻的美步兵第二十四师占领了第一八
○师右侧后的烛台峰、间村阵地。
第一八○师被割断于北培山、驾德山、梧月里地区。
他们的处境非常危险。
如果这个时候断然撤出; 摆脱敌人的机会还是有的。
本来韦杰也是这样想的; 25 日下午5 时也如此电告郑其贵:
令第一八○师以两个团迅速向北沿公路进至马坪里北侧占领
有利地形阻击敌人; 一个团沿山土路到驾德山阻击敌人; 掩护伤员
撤退。
郑其贵也作出了安排; 师直属队和第五三八团、第五三九团已
经上路; 第五四○团在驾德山殿后; 开始转移。第一八一师和第一
七九师主力亦转移至史仓里、滩甘里、马坪里地区。
可就这个时候; 失去联络3 天的兵团又与第六十军沟通了联
系。
兵团电报上要求第六十军在场岩里、国望峰、史仓里地区布
防; 并指示“第一八○师以两个团在驾德山一线阻击敌人为宜。”
636





看来王近山也知道自己远在铁原对第六十军情况的了解远没
有人家自己那么清楚; 所以对第一八○师的部署多了个“为宜”。
这是给第六十军首长留下了机动指挥的余地。
可是这个本来带有很大余地的指示被第六十军照转到第一八
○师后; 又得到了不折不扣的执行。已经摆脱了敌人的第五三八
团又被追回; 在驾德山一带布防; 第五三九团亦被安排转运伤员。
第五三八团团长庞克昌、政治委员赵佐瑞和第五四○ 团政治
委员李懋召等向师长郑其贵建议灵活执行兵团命令; 只留少数分
队掩护主力向北转移。特别是第五四○ 团政治委员李懋召很识大
体顾大局富有牺牲精神; 主动提出率第五四○ 团为师主力后撤担
任掩护。
此议也为郑其贵所否决。
已出发的部队都被追回。
只有已向马坪里出发的第五三九团第三营因行进途中失去联
络; 没有返回。
就这样; 郑其贵带着自己的部队掉头自投罗网。
时隔多年; 作为后生小子的笔者仍然不解; 身为红军西路军老
战士的郑其贵难道忘记了当年陈昌浩带着西路军重返倪家营子那
惨痛的一幕? 难道同样的悲剧非得再去亲身体验一回?
第二天拂晓; 美步兵第七师就从左翼迂回到侧后; 突破西上
里、梧口南里的第一七九师第五三六团第一营、第二营阵地; 进而
占领马坪里; 将第一七九师和第一八○ 师分割并深入第一八○ 师
侧后; 切断该师退路; 前出到芝村里附近方下桥; 向史仓里、华川郡
方向发展进攻。
美步兵第二十四师也从右翼占领松亭里、滩甘里地区; 并在下
红矿附近场巨里与查玉升副军长率领的军直侦察连、工兵营展开
激战。
仅仅就这一天的时间差; 第一八○师主力就在劫难逃了。
太痛心了!
637
第二十六章
甲车滚进
特遣队来势汹汹
乱云纷飞
志愿军潜伏危机
后来第一八○ 师遭受严重损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也是深层
次的; 剖析起来可能要写一本书。
但重返驾德山这个命令却是最直接的———即或不是最重要
的。
笔者始终不解; 如果说前几天第六十军和第一八○ 师贯彻命
令的作法尚有可评可议可理解之处的话; 这一次自投罗网就怎么
也难让人理喻了。以韦杰丰富的战争阅历和堪称辉煌的军旅生
涯; 为什么在第一七九师和第一八一师都已后撤的情况下; 还要让
第一八○师这支孤军前出拒敌?
如果确实想完成掩护任务; 上策当然是让第一八○ 师后撤; 在
史仓里、滩甘里、马坪里一线与第一七九师、第一八一师相互靠拢
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这样与马坪里军粮站靠近; 断粮好几天的部
队有饱饭吃; 可以好好与敌人纠缠上一阵子;
中策是执行原命令; 留第五四○ 团一部转移伤员; 主力仍然向
马坪里转移; 特遣队凶是凶; 但与后续部队也是脱节的; 空隙不是
没有; 而小部队灵活机动; 很容易找到机会冲出来。
下策是让第一七九师、第一八一师前出反击敌人; 硬将敌人顶
回去; 强行与第一八○ 师靠拢。但该案最勉为其难的是第六十军
部队断粮已经将近一周了; 许多战士已经饿死; 这样的状态下要去
跟敌人的机械化拼体力; 显然是不明智也是很难指望有成效的。
所以该案只具有理论价值而无实际操作性。
至于全师重返驾德山; 那根本就是不入策的“策”!
郑其贵长期从事政治工作; 作为军事干部缺乏足够的魄力; 但
韦杰是军事指挥员出身的著名战将啊? 从前“ 抗命”的仗也不是没
有打过呀? 明摆着的一步败棋为什么还要那么执著地去走呢?
韦杰将军曾任笔者家乡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笔者本人也对他
从百色起义开始的数十年战争经历极为钦佩。而且在将帅成长的
经历中; 吃败仗也不是什么不得了事情; 如果只允许胜不允许败可
能世界上不会再有将军这个职业。况且; 共产党和共产党的军队
638





本身就是从失败的血海中爬起来的; 哪怕是后来被冠名“ 常胜将
军”、“ 军神”的这大将那元帅的; 都曾经有过千虑一失的时候。
这不足为奇———要没有失过手那才真是奇怪了。
但如果要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出发; 作为事后“ 臭皮匠”的
笔者对韦杰将军当时的处置仍然不明白。
这后果太惨重了!
第九兵团方向危机更为严重。
第二十军于24 日晨由县里以南转移至杨口、麟蹄地区; 其中
美空降第一八七团地空配合; 在九万里地区实施了一次联合作战;
企图阻截第二十军和第二十七军部队。
第二十军当即与敌人伞兵展开激战。
敌人很凶; 美第十军军长爱德华?阿尔蒙德少将乘直升机亲自
观察情况; 指挥特遣队攻击前进。特遣队由美第一八七空降团副
团长盖尔哈特上校率领的空降兵一个营、一个侦察情报分队、第七
十二坦克营B 连和4 辆自行高射机枪及炮兵和工兵各一个连组
成。
坦克营副营长牛曼少校指挥4 辆坦克和情报侦察分队和工兵
排作为尖兵冲在最前面。
在天上指挥的阿尔蒙德把中朝军队后方的混乱情况看得清清
楚; 进攻指挥也得心应手。甚至直接指挥牛曼少校往前冲。
牛曼少校3 小时突进20 公里; 因而被称为“ 牛曼尖兵”。
很多中朝战士都是倒在牛曼的机枪和炮火下的———只要不近
身搏击; 美国兵们都还能打得像那么回事儿。
笔者作为军人; 非常羡慕阿尔蒙德这种指挥方式。
也非常遗憾杨得志、王近山、宋时轮们无法施行这种指挥方
式。
否则哪能轮得上阿尔蒙德在这儿显摆?
由于敌人在九万里进展迅速; 第二十七军被阻隔在富坪里以
南、洪川至麟蹄公路两侧的桃木洞、玉山洞( 路西)、鹫峰山及县里
639
第二十六章
甲车滚进
特遣队来势汹汹
乱云纷飞
志愿军潜伏危机
(路东) 地区; 原本安排其担任的利用昭阳江( 新延里至大同江段)
阻击敌前进掩护兵团主力转移的任务也因而无法执行。
但第二十七军军长彭德清处置非常果断; 他也不去和敌人特
遣队争时间比速度了———反正也比不赢; 而是当即根据志司命令
和战况发展; 令第七十九师在富坪里、麟蹄以南、第八十一师在县
里地区展开; 灵活机动地阻击敌人进攻; 在昭阳江南北地区缠住敌
人; 掩护兵团主力转移和伤员后送。
“ 想吃我? 老子倒想看看你有没有这样的牙口!”
第二十七军在这儿硬挺着跟美步兵第二师和韩军第五师辗转
打了3 天; 反倒把敌人弄得磕磕碰碰迈不动步了。
他们啃不动第二十七军这块硬核桃。
第十二军到底是挺进大别山的主力部队。
第十二军主力转移至自隐里、于论里地区后; 即被敌攻进之特
遣队分割于洪川至麟蹄公路以东。
军长曾绍山很有经验; 他料定敌人先遣队与后续部队之间必
定有脱节之处; 不会联系那么紧密。他率部队耐心放过特遣队后;
从敌人的空隙中穿过; 越过洪川至麟蹄公路; 向华川和杨口方向转
移; 摆脱了被动态势。
只有南进最远的第三十一师第九十一团被远隔在下珍富里以
北三巨里地区。
第九十一团孤悬敌后; 情况比第一八○师还要不妙。
截至25 日晚; 中朝军队原来确定的机动防线尚未形成之时;
就被“联合国军”突如其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