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恶明 >

第428章

恶明-第428章

小说: 恶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州的此时的鼓声突然停住了了,华州军的士兵也都是停下了脚步,火铳举起发射,前后轮换,明军士兵向前一步也难,都被火铳打翻在地,第一波的冲锋过后,这些人再也没有什么勇气冲锋。

对方的士兵面无表情的一轮轮的火铳泼水一样的打了过来,明军一步步的退,退变成了逃跑,逃跑变成了溃散,鼓声响起,华州军阵继续的前移,明军一步步的后退。

他们中间的距离始终没有拉近到百步……

血战决死

明军的前队就像是被人驱赶的鸭子一样四散的奔逃,凡是有勇气冲锋的人都是死在了火铳的射击之下。

这种阵列的射击,三个方阵互相作为犄角倚靠,彼此照应,后面又有两个方队作为后援,打起来的时候对自己的侧翼和后方没有什么顾虑,只需要和面前的人战斗就是了,火铳的射程最远可以达到一百五十步左右,这其实是把一千六百人的方阵的宽度和长度大大的拉长了。

明军压上来的士兵不下两万人,这么乱哄哄的涌过来,甚至看起来还想是把华州军包围在那里,但是华州三个步兵团,四千八百人的外侧一百步之内,见不到一个活着的明军,只要是对方冲进火铳的射程之内,这边就立刻的开火射击,偶有胆子大,运气好,冲到阵前的人,就被几根长矛刺死。

华州军控制步伐和节奏的鼓声断续的响起,每前进五十步活着一百步,士兵们的脚步就会停下,调整一下队列,然后开火射击战斗。

不断的前进停止的原因,除了在行军中的队列需要随时的保持整齐,不能混乱之外,还有他们停下来的那段时间内,周围的明军不是逃跑就是被杀死,很快的就没有什么敌人作为目标,只能是更加的上前,前面最起码明军更多一些。

两边的主将都是失望了,辽镇总兵李孤峰再也维持不住什么镇静的表情,脸色阴沉到了极点。两万兵马还是辽镇里面地主力,却如此轻易的被对方驱散击溃,而且明军的人数要远远的多于对方,却被对方这么硬生生的平推了过来,自己这边竟然毫无抵抗的能力,比火炮,虽说刚才的炮击之后还能找出几门能用地。但是见到华州军的火炮威力和战术,李孤峰就是彻底地死心了。拼不过啊!

溃兵们朝着两边和后面跑,有的跑到两翼,运气好的也就是逃得了性命,那些跑回本阵的,可就比较倒霉了。

之所以在阵前各个队伍都有距离,就是怕彼此的混乱互相影响,前队的溃兵跑到后面来。如果不制止的话,恐怕所有地阵型都要被这些溃兵冲乱,到时候也不用接着打了,恐怕漫山遍野全部是溃兵。

这仗也就没有什么必要继续战斗下去了,必输无疑,不光是李孤峰,各级的明军军官都是下了死命令,如果靠近的溃兵立刻斩杀。

此时等于是明军和华州军合力的屠杀在中间的溃兵。这些溃散的士兵们慢慢的也是摸到了门道,谁也不敢朝着后面跑了,都是散到了两边去。而且这些溃兵还发觉到一个道理,就是如果自己的手里面拿着兵器,那么华州军地追杀不会停止,要是空手逃跑。那往往没有人理睬。

人为了活命,有时候什么事情也顾不得了,把兵器一丢,抱头鼠窜,华州军的想法很是简单,如果这些溃兵拿着兵器到了侧翼去,被人纠集起来,还是一个隐患,但要是丢下武器的话,赤手空拳也掀不起什么风浪。由他去了。这辽镇的土地还是需要大批的壮劳力来耕种,也不愿意多杀。

尽管明军李孤峰所在的中军。勉力地维持住了阵型和秩序,但却丝毫没有什么高兴的感觉,他们对于华州的这种战法没有丝毫的应对之策,心想前队的士兵挡不住,我们一样也是顶不住,弓箭和火器不如对方的火铳射程远,威力也是不如,一百多步之外,还没有冲到跟前,都被对方的火铳打死了,这仗还如何的打。

中军勉力的维持,但是士卒的士气已经是低落之极,不能战斗,能看到大阵看似稳,实际上却是躁动不安。

这样地情势大家都是看得明白,在李孤峰地帅旗下面,李孤峰身边的幕僚亲卫都是脸色不好看,今天地战斗看起来失败已经是定局,问题就是败局要控制在什么样子的程度,终于有人忍不住,低声的询问辽镇总兵李孤峰说道:

“大帅,咱们暂退,据守坚城,再做打算如何?”

听到幕僚如此的建议,李孤峰扭头看了一眼,脸上虽然没有什么表情,却把那个幕僚吓了一跳,连声的分辨说道:

“大帅,而今的形势局面都是大大不利我军,在战场上多呆一时,就要多损失兵马,沈阳,辽阳经营多年,如果退守,未必不能支撑,到时候关内派遣援军,咱们那时候再作战不迟。”

辽镇的中心城市,就是沈阳,辽阳还有处在关键地位的广宁,辽阳是辽镇的治所,总兵幕府所在,沈阳是最大的城市,广宁扼守整个辽镇进入关内的最后一道门户,辽镇和蓟镇的意义都是庇护京师。

防止蒙古和其他的蛮族部落,甚至是朝鲜从这两个方向入寇,所以在城池要塞的修建上一贯舍得下本钱,这也是常态,有时候钱花到练兵和购置装备上,不知道要被主事的人贪污多少,而且还很难量化核准,把银两花到城池要塞的修建上,最起码还有个工程放在那里,便于考核。

蓟镇大城不多倒还罢了,沈阳,辽阳和广宁,都是几代的总兵镇将花银子修起来的,他们的产业和府邸也在城中,自然要防卫的牢靠一点,明军的很多大炮都是被安放在城头,城市的防御可以说是非常的完备了。

辽镇总兵李孤峰却没有要发火的意思,幕僚看着总兵始终始终不说话,也讪讪的停住了解释,不过李孤峰其实不是盯着他看,而是环视周围人的反应,大家的表情都是畏畏缩缩的,但看起来,显然是赞同那个幕僚说的退守的意见,辽镇总兵李孤峰把手中的马鞭在半空中晃动了几下,突然间下令说道:

“传我的将令,游击丘峰,领马队三千冲阵,定辽右卫的步卒协同配合,即刻出阵!”

这个命令下完,身边的传令亲卫拿着令牌军令,连忙的去丘峰的队中传令,三千马队,一卫的步卒,这已经将近万人,一个游击的级别是远远不够,这其实是准备提拔丘峰做统领的参将了。

众人都是迷惑不解,心想刚才说的还是撤退的事情,怎么突然就提拔了一名军官,那丘峰看起来确实是勇猛敢战的角色,方才临危不乱的在那里控制住了局势,确实是有些才能,提拔也不为过,但为什么是这个时候做调整。

华州军的阵列也要在那里等待溃散的明军完全的逃开,才能继续的前进,而且方才的连续射击和战斗,让火铳也必须有些冷却的时间,实际上,如果要冲击华州军的阵地的话,在火铳冷却的间隙就是最好的时机,但是华州只有八千人出阵,四千八百人在那里作战,这冲击的时机实在是凶险了些。

丘峰果然是个值得信任的将领,命令传下去之后,不多时,已经是军心浮动的军队居然是被他按照命令的必要性纠集了起来,集结在了队列的前面,华州军的慢速移动,并没有给明军很大的压迫。

双方之间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也不知道丘峰知不知道自己此次是凶多吉少,却看他布置的很是从容,倒也很是奇怪,骑兵的速度快,应当是冲锋在前,但是辽镇的游击丘峰却颇为的奇怪,也不知道他和马队说了些什么,竟然是把步卒驱赶到前面来,马队反倒是形成了半月状的阵型兜在了步卒阵型的后面。

谁在前面谁去送死,这个道理大家都不是傻子,都是明白,步卒怎么愿意,但是马队的武力占优,不光是居高临下,而且马队的士卒一向是要比步卒勇悍,全面的优势,只要是后面有反动,就立刻是乱刀的看下。

也没有耽误太多的时间,丘峰率领的军队开始朝着前面的八千华州军冲了过去,后面有马队督战催促,前面有华州军的要命火器,跑也跑不了,去也是送死,反倒是把定辽右卫士兵的凶性给激发了出来,或者换句更贴切的话说,兔子急了也咬人。

目前的形势很是诡异,三千马队阵型是很弯的弧度,几乎是把五千步卒包裹在了里面,而且这些人丝毫不讲同僚的情谊,步卒一后退就是被砍倒,步卒无可奈何,只能是亡命的朝着前面冲去。

火绳枪虽然通过勤奋的训练和队列的轮转,或者是弹药的定量,来提高射击的速度和频率,但是这中间必然是有时间的间隔,先前的明军战前本就是畏缩,被火铳一打,更是四散奔逃。

现在这种前进也是死,后退也是死的情况下,不得不冲,五千步卒,在损失了两千多人之后,终于是冲到了华州军阵的跟前。

要见血了……

弃卒

江峰在那里口口声声的要让自己的士兵受到实战的训练,要经历血腥,此时看着战场上的形势骤变,他的表情倒也是显得镇静。

不过如果你仔细观察他的话,就可以看到江峰的手正在紧紧的握住缰绳,全神关注的看着战场,两翼的方队已经开始朝着中间运动,马队也都是开始前移,对方如果这一波的冲击起到作用,那么明军的大兵就压过来了,自己这里还是提早的作出应对为妙。

就好像是海边的潮水冲击海岸,方才还仅仅是的拍打着沙滩的潮水此时已经是冲击到了更里面。

华州火铳在面前造成的空地有九十步的距离,亡命冲过来的明军步卒们,这次真正做到了前仆后继,和方才冲击华州军右翼的骑兵还有前队的步卒一样,一排一排的士卒都是倒了下去。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华州军的两翼火铳的密度比在战场上的方队要密集许多,冲击前阵的明军步卒的又不那么坚决。

现在的步卒后面有自己的马队驱赶督战,前面看着同伴一排排的死掉,已经是完全的麻木了,只知道举着兵器呐喊着冲向前面,华州军的火铳手不停的轮换射击,在第五轮左右的时候,终于是稍微的慢了慢。

就是这个机会,明军毫不犹豫的冲了上去,方队的长矛手都已经是完全的放平,呐喊着朝前攒刺。前面地明军被长矛穿透,甚至来不及抽回长矛的时候,后面的人已经是扑了上来,或者说是被更后面的人给拥挤了上来。

冲到火铳手的跟前,就变成肉搏了,冲锋在前面的明军步卒好似看见了希望,脚步更加的快了。猛听见对面地华州军队整齐划一的吆喝和命令,看到火铳手把火铳竖了起来。从腰间掏出了短地长矛矛尖。

这矛尖看起来就是长矛的样式,不过下面有个短短的木棍大概是一尺多长,火铳手都是把这个矛尖插在了火铳的枪口里面,现在火铳手的变成了手持短矛的战士,平端枪刺,呐喊着就冲了出来。

短矛在这种近距离的战斗之中,比起长矛来要灵活许多。长矛在后面作为支援,短矛在前面冲锋,彼此搭配地极为的合适,第二排和第三排的火铳手都是如此的做,现在明军冲锋的步卒面对的就是一个钢铁利刃组成的森林,要想靠近,肯定是先被刺成窟窿。明军步卒决死的冲击暂时被挡住了。

这就是刺刀地原型,实际上在欧洲西班牙方阵出现之后。火器和冷兵器的组合颇为风行,但是近战的时候总是吃亏,火铳手除了把自己的火铳当作沉重的木棍来挥舞之外,没有什么别的防身手段。

后来军械工匠和军官发现,在战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