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娇悍 >

第151章

娇悍-第151章

小说: 娇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汾阳王打断:“荔山居士那是一个小小的在野文人吗?若果真是如此,你又何必这么生气?”
他如今麻烦不断,正事尚且处理不暇,哪里还有心情陪着小女儿家家的胡闹。看来,以往为了迷惑隆庆帝,他实在是太过纵容了这个女儿一些。
贞慧郡主闻言顿时无语,待见到汾阳王神色冷肃,知道这次触犯到了他的底线,便嘟囔两声,乖觉得不再多言,心里却恨寿阳公主恨得要死。
寿阳公主府里,却是一片欢声笑语,畅快极了。
“今日多亏了有冯妹妹相助,才能狠狠地煞了李婉宁的气焰。”寿阳公主一扫这大半年来的郁气,神采奕奕。
冯淑嘉不甘居功,谦虚道:“以贞慧郡主的算法,应是公主自己赢了这一回才对。”
毕竟当代大儒荔山居士都说了嘛,寿阳公主的词比贞慧郡主的诗略胜一筹。
寿阳公主也想起这事来,神采飞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活该!”
若不是她不肯以胜败的局数论输赢,非要和自己比诗论词的,还为此不惜把荔山居士搬出来做裁判,也不会输得像如今这般难堪。
顿了顿,寿阳公主抛开贞慧郡主这个让她骨鲠在喉的讨厌鬼,又笑道:“不过,比起赢了李婉宁这一局,能得荔山居士一声赞,倒是更让人欣喜不已。”
说着,抬头看向墙上挂着的那幅林樨的遗作《绘<赵中丞折枝石榴>图》,神色涌动,眼神有欢悦欣喜,更有无限的遗憾和沉痛。
林樨也是读书人,生平最为敬仰的就是荔山居士这个和他同宗却又抛弃宗族归隐荔山的当代大儒。如今她的词作能入得了荔山居士的眼,想必林樨泉下有知,也会开怀快慰吧。
冯淑嘉见状,不便出声打扰,便和严嬷嬷一起侍立在旁,默然不语相伴。
因着冯淑嘉此次立了大功,逼得贞慧郡主不得已以两人的诗词论输赢,结果却一败涂地,寿阳公主特意留了她晚饭,饭后又吩咐严嬷嬷亲自去送人。
等马车一路驶离了十安巷,严嬷嬷面上笑意收敛,正色道:“有件要紧的事情,我要提醒你。”
说罢,却并没有说是什么事情,而是看了看一旁坐着的采薇。
冯淑嘉会意,道:“有什么话嬷嬷只管直说。”
不论是采薇,还是驾车的车夫,都是极为忠心之人,不必防备。
严嬷嬷见状便低声道:“圣上待汾阳王只怕是忌惮颇深。”
功高震主,历来是为人臣子的大忌,即便是严嬷嬷不说,冯淑嘉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严嬷嬷既然特地提醒她了,可见不是泛泛而论,而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冯淑嘉神情一肃,坐直了身子,却没有急忙开口贸然打听,而握紧双拳,看向严嬷嬷,耐心地等着她的解释教导。
对于冯淑嘉聪慧和沉稳,严嬷嬷很是赞赏,便不再忧虑,放心地将事情一一交代清楚:“这头一件事,便是和你家有关。
“去年深秋西凉贼人侵扰边关,圣上得到急报,既没有像往常一样召了汾阳王这位天下兵马大元帅去策对,也没有召兵部尚书去问话,而是直接召了令尊武安侯入宫接受旨意,平定边关。
“不仅如此,与此同时,圣上还分了裁云坊内务府的生意给芙蓉裳,你道是为了什么?不过是制衡之术,谨防一家做大,再难钳制。”
一家做大的当然不仅是生意,还是权势。
冯淑嘉愕然,分走裁云坊与内务府一半的生意这事情她很清楚,原本就是她一力策划的,但是隆庆帝见了西凉人寇边的折子,不召令汾阳王,甚至连其门生兵部尚书安远志都不召问,这事儿她却不知道。
能如此行事,可见如今隆庆帝对汾阳王猜忌颇深,连边关祸事都谨防着汾阳王插手。
莫不是,隆庆帝已经知道了当初对战西凉时,汾阳王态度暧昧,忠奸不明?
冯淑嘉双手紧握,心如擂鼓,期待雀跃。
如果隆庆帝能够察知汾阳王的狼子野心,主动出手收拾汾阳王,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第二桩,便是中军都督府的都督,听闻圣上最近有意换人。备选的人选,都和汾阳王没有一丝关系。”严嬷嬷继续道。
冯淑嘉凛然。
汾阳王如今是天下兵马元帅,总领着五军都督府之职,拱卫京师,这是隆庆帝对他的信任,将身家性命悉数交托给他。
可现在隆庆帝却重新在五军都督府安插自己的人手……
这真是个好消息!


第二百九十九章 喜事连连
冯淑嘉心中激动,喜不难禁,喃喃道:“所以,今日在荔山上,嬷嬷才没有阻止我与贞慧郡主一派争夺输赢吗?”
既然圣意已动,那她就不必再事事都避让着贞慧郡主了。
严嬷嬷点点头,道:“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而已。实在是那贞慧郡主欺人太甚,这口气让人难以下咽。”
若是冯淑嘉真的不如贞慧郡主也就罢了,偏偏不论是才学还是仪度,她都远胜贞慧郡主,何必要因为身份之事,受她一次又一次的欺负!
原先是担心开罪了汾阳王,最终会吃大苦头,所以她才劝阻冯淑嘉和贞慧郡主硬碰硬,既然如今汾阳王已经成了圣心难容之物,而冯异则是隆庆帝预备抬举起来和汾阳王相抗衡的阻力,那冯淑嘉当然没必要再一味委曲求全。
眼下,闺阁女儿之间的吵吵闹闹,都不过是小事,只怕汾阳王也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在意,不论是非曲直,一意维护贞慧郡主。毕竟,以后有他头疼的地方还多着呢!
冯淑嘉听严嬷嬷如此说,心里暖慰极了,是因为心疼她,所以才会纵容她呢!
“多谢嬷嬷!”冯淑嘉挽住严嬷嬷的胳膊,笑眯眯地说道,“也多谢公主殿下。”
事关圣意,严嬷嬷一个嬷嬷而已,就是在寿阳公主面前再得脸,也不敢这么毫无保留地告诉她,显然是提前征得了寿阳公主的同意。
而寿阳公主的意思,多半也是隆庆帝心里真正的想法。
冯淑嘉这么一想,心里愈发地激动起来。
严嬷嬷一向板正的脸上此时也现出一抹笑来,伸手摸了摸冯淑嘉的丫髻,笑道:“这样的可人儿,谁都不舍得你受苦。”
如今相处得越久,严嬷嬷言语间越是多了一份对晚辈的疼爱,摸头这种宠溺的小动作,如今做起来也是十分地自然流畅。
这样的温暖和安稳,让冯淑嘉由心发出咯咯的笑来。
果然,不过三五日的工夫,中军都督府的都督就换人了。
冯淑嘉得到消息时,只觉得整个人如同饮了琼浆玉露一般,通体舒泰极了。
当初平定叛乱之后,隆庆帝为了表现他对汾阳王的嘉奖和爱护之意,不仅授予其异姓王爵,还让他做了天下兵马大元帅,兼五军都督府大都督,总摄天下兵马之事,拱卫皇室京师。
虽然到如今大都督不过是一名誉虚职,并无多少实权,然而汾阳王却凭借着这一虚职,将自己的心腹推荐到各都督府的要职上,其中之一便是中军都督府前任都督。
隆庆帝如今既然动了其中一个,那就还会有下一个。
汾阳王对于五军都督府的掌控,便会越来越艰难。
而小巷深处,萧稷私下里一向清冷的脸上,此时也露出一丝松快的笑来,道:“总算是将人给送上去了,也不枉费这几年来的辛苦安排。”
柳元笑道:“正是呢!说起来,此事能成得这么快,还要感谢荔山居士的私下相助。”
萧稷点点头,笑道:“居士辛苦了,大家也都辛苦了。可见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此之前,谁能够料想得到,咱们能够这么顺利地把汾阳王的人扯下来,在中军都督府都督一职上安插自己的人?”
柳元知道这是要他去给大家嘉奖鼓劲的意思,笑着应了。
喜事一桩连着一桩,五月榴花绽放时,曹彬终于同意了冯淑嘉的提议,表面上答应做汾阳王在内阁的内应,实则暗地里搜集其意图窃国的证据。
对于曹彬这样持身守正的传统士人而言,“为国尽忠,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的信念早就深入骨髓,如非情势所迫无可奈何,轻易是不会动摇自己的坚守的。
前世汾阳王拿曹老夫人威逼利诱,曹彬作为一个大孝子,无奈只能屈服;今世内有冯淑嘉从中帮衬,曹老夫人的病情日渐稳定,外有萧稷应对汾阳王的手段,曹彬不必再受汾阳王的钳制,才能够在面对汾阳王的步步紧逼时,答应如此行事,阳奉阴违。
冯淑嘉得到消息之后,特地去郑重地谢过了萧稷。
要是没有萧稷在外围的帮衬,此事单凭她一人之力,能不能成的尚且两说,还极容易打草惊蛇,惹得汾阳王怀疑。
萧稷眉目温润,声音清朗,问题却很尖锐:“恕在下冒昧,曹大人和武安侯府素无来往,不过是为了代令弟向曹大人道歉,冯姑娘有必要如此费尽心力,和汾阳王一较高下吗?”
这在外人看来,无异于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事到如今,冯淑嘉也不想再一味地瞒着萧稷,然而前世那些事情却不能还如数告知,便眨眨眼睛,将皮球又给踢了回去:“君公子若是觉得有必要,那就有必要。”
萧稷轻笑一声,都到了这个时候,还是不肯坦然尽言啊……不过,能说出这样的话,他已经知足了。
冯淑嘉显然早已经猜知他和汾阳王之间不是普通的恩怨,而是你死我活的争斗,她能够这么说,其实也是委婉承认了自己和汾阳王之间有化不开的仇恨。
萧稷想起自己这些天来对于武安侯冯异这半生的整理,能让武安侯府和汾阳王生出嫌隙的,只在于那场所谓的平叛战争,而冯异在那战事里能和汾阳王生怨的事情仅有两件,一件是私自放走他,一件是差点打到了西凉王庭。
不论是哪一件事情,都和他有关。
这大约就是宿命吧,所以他才会来京城不久就碰到了冯淑嘉,从一开始的好奇,到后来的惊叹,再到如今的相护。
萧稷神思飘得越来越远,越想,越觉得自己有保护照顾冯淑嘉的责任。
冯淑嘉见萧稷只是笑,不说话,顿时心下有些慌乱,脸上热热的灼人,正在窘迫无措之际,守在外面的采露低声提醒道:“姑娘,外头来报,说是潘姑娘来了。”
潘玉儿此时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来堵人的。
冯淑嘉闻言抬头看了一眼萧稷,心情复杂。



第三百章 揭破
得知正是潘玉儿私下里一次又一次地提供给裁云坊时新的花样,让裁云坊一力阻断了芙蓉裳最大的财路时,冯淑嘉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昔日的“好姐妹”了。
因为她实在是想不出,潘玉儿到底有什么迫不得已的理由,必须得帮助裁云坊来对对付芙蓉裳。
要不是怕在花色款式上与裁云坊争锋的话,会引起潘玉儿的怀疑,暴露了自己也是重生的秘密,横生枝节的话,冯淑嘉也不愿意这般憋屈着,将芙蓉裳借以起家立足的优势就这么拱手相让的。
萧稷闻言面色一肃,起身就要离开,然而一想到冯淑嘉之前跟他说过的一味地躲避也不是长久之法,又重新安坐下来。
潘玉儿一进来,见萧稷也在,顿时喜上眉梢,竭力按捺住心里的雀跃,先故作寻常地与二人打了招呼。
为了防止萧稷再借故躲开,潘玉儿这回也顾不上矜持了,直接开口和他攀谈。
“君公子也在啊,可是有生意上的事情要和冯妹妹商讨?”潘玉儿笑靥如花,言语温柔。
萧稷应酬道:“正是。”
说罢,不待潘玉儿继续找借口答话,就主动开口解释道:“如今已是五月,照以往的情形来看,裁云坊这两天只怕就要提前发售秋裳了,在下想着裁云坊自打去年秋起,不知道打哪里请来了不世出的大师傅,每每在花色款式上胜过芙蓉裳许多,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