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黄金法眼 >

第374章

黄金法眼-第374章

小说: 黄金法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来了!”莫立明瞬时一惊,这下邵先生来了,自己很快就要大开眼界了啊,那可是国宝瓷器汝窑瓷器,异常地珍贵的了。

第一卷第四百六十四章 长明灯与不死神药(三十五)

莫立明和林晨辉终于等到邵老板将他手上的那一批汝窑瓷器给送进来了,只见他端着一个红檀木箱子,箱子中等大,里面应该藏放着瓷器之类的东西。

将箱子搬移过来之后,邵老板小心翼翼地搁放到了他们身前的漆木茶几上,一切搞妥当之后,他就小心翼翼地对莫立明和林晨辉说了:“两位,东西我带来了。”

“哦,是吗?邵老板,我要的东西就在这里面吧?”林晨辉目光闪闪,饶有兴致地询问道。

邵老板坐下来后郑重其辞地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林先生,你要的东西都在这里面了,一共是三只汝窑瓷器。”

“三只汝窑瓷器啊?!”一听到邵老板那话语,莫立明他的心神便不自禁地一阵震动了,这绝对不是一件寻常的事情,可是三件汝窑瓷器,国之重宝。

汝瓷是我国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瓷之一。

它名瓷之首,汝窑为魁。

汝窑的工匠,以名贵的玛瑙入釉,烧成了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典型特色的汝瓷。

汝窑是北宋官窑,是供宫廷使用之器,在市场和民间中流传甚少。

南宋时有文献记载:“汝窑……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及。”

这说明当时其身价已非同一般。

其产品,首先最好者当然上供皇室,不合格者方许在市场出售,因此汝窑大部分产品是用来供奉朝廷使用的。

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曾说过:“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得尽善美也。”

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

汝州一带民间也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口碑广为流传。

官汝窑大约共烧造了20年左右,传世品极少,所以物以稀为贵。

尽管传世所知的汝窑瓷器精品大多藏于官方博物馆,是不得随意交易买卖的,民间流传甚少,所以在古玩市面上流传下来的那些汝窑瓷器,只是打着华丽幌子的赝品和假货而已。

但是对于邵老板突然端出来的这三件汝窑瓷器,莫立明他心里面还是隐隐地有些相信了,因为这之前根据林晨辉所说的那样,对方是他的好朋友,不应该欺骗他的。

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可是汝窑遗址的发现地,在这地方出现的汝窑瓷器的可信度应该高很多了啊。

当下,完全是下意识地,莫立明不由分说地就暗暗地驱动了左眼上的“七眼佛灵”,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驱使着它朝着那箱子里面看进去了,他要先睹为快,迫不及待了。

这之前莫立明他已经通过吸取刚才他所发现的那个巨大的佛灵,所以左眼透视异能应该得到一定程度地增强了,只是刚刚他还没来得及试验一下其效果,就被林晨辉打断了他的思路,这下子他开始驱动“七眼佛灵”去对物体进行透视了。

在这个过程之中,莫立明他隐隐地有所察觉了,自己在驱动“七眼佛灵”的时候,好像顺利轻松许多了啊,很快地就驱动出去了,而且他也发现到了,那团光芒也顺畅了很多,好像有了一定程度的扩散。

“不知道深处有没有扩深呢?!”随即,莫立明暗想道,不过他现在也不需要着急地去研究这个问题,等下再说吧,眼下关键的是关注那三件汝窑瓷器了。

没过多久,莫立明就驱动着那团目光朝那个箱子里面看进去了,很快他的视线就捉摸到了啊,只见那里头共有三样东西,都比较地细小,不是那种大罐大瓶之类的东西。

只见那赫然是两只碗,一只小瓶子,那两只碗之中,其中有一件瞬即便抓住了莫立明他的眼球,因为那是一只灰白色的小碗,看上去真不差啊。

而很快抓住莫立明他眼球的是这只碗的造型,没错,这一只碗,它造型奇特,异常地有特色,应该是一只精品瓷器。

而实际上,莫立明在透过那层木箱看进去的时候,他的第一感觉便是,这几样东西,显得古色古香的,应该是真品,至少是有着一定年代的高仿品了,如果是新仿品,那应该做不到这么地旧存和逼真了啊。

“这竟然是一只莲花碗?!”

猛然,莫立明他眼睛瞪大了,因为他很快就留意到了啊,此刻赫然呈现在他眼前的那一只富有特色的瓷碗,竟然是莲花造型的,没错,是莲花造型的,碗口出有莲花花瓣。

“这只碗应该佛教有关系吧?因为莲花可是佛教的一种象征物,但为什么这上面没有感应到佛灵气息呢?”

猛然之间,莫立明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而他心中一紧,开始怀疑起来了。

因为他左眼上“七眼佛灵”异能的特点是,它能感应到一切跟佛教有关的古董上面所存在的佛灵气息,比如金佛,这莲花碗应该也差不多吧,说如果它是一只存了很多年头的古玩的话,可是这真的没有发现啊,所以不得不让他莫立明感到疑惑了,于是他怀疑起来了,这东西是不是真的,很有可能不是的啊。

“看样子这三样东西有出入了!”

暗中,莫立明已经提高了警惕之心,因为他发现那只莲花碗不对劲。

不过他回头一想,这东西或许上面压根儿就没有存在什么佛灵气息了啊,所以他就没有那个感应了啊。

“哎,真是搞不懂啊,看看再说了。”如此,莫立明也只有这样在心中对自己说道了。

接下来他要做的是利用左眼上的“七眼佛灵”对那三只汝窑瓷器细致入微地进行一番探测,看东西有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

这之前他莫立明虽然在鉴定汝窑瓷器上面没什么经验,但是他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对汝窑瓷器的知识恶补了一下,基本上的情况他还是比较清楚的了。

事已至此,也只有赶鸭子上架了啊。

“林先生,莫先生,就这三件汝窑瓷器。你们好好地看一下吧。”

说着,邵先生已经打开箱盖,然后将东西取出来给林晨辉和莫立明观看了。

第一卷第四百六十五章 长明灯与不死神药(三十六)

莫立明已经察看到了那三件汝窑瓷器,两只碗一个瓶子,其中一只碗的造型尤为奇特啊,那可是一只所谓的“莲花碗”,按照他莫立明的想法看来,这一只莲花碗应该是跟佛教有关系的,因为莲花是佛教中的一种圣物,他也想得到了,在制造那件汝窑瓷碗的时候,应该就是这么一种象征物吧,跟佛教有关的,因为古代皇帝都比较地信仰佛道之法,从而打造出相关的器物来,以寄托他们美好的祝愿。

既然那只莲花碗跟佛教有关联,并且是传自宋代的,那么呢,它上面寄存有“佛灵”才对啊,可是结果,莫立明他在那上面就连一丁点的“佛灵气息”都没有感应到,由此他有点儿怀疑了,心想只怕那东西是不对头的,要么是有了一定年代的旧仿品,要么就是当代的新仿品。

尽管莫立明有所疑虑,但是他还是不确定,那东西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毕竟这之前他没有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来,是否凡是跟佛教有牵连的东西上面都是带有“佛灵”的,眼下这只碗它仅仅是造型带有点莲花的形状而已,感觉硬是要把它与“佛灵”什么的,是不是有些牵强附会的嫌疑呢。

所在在这个情况之下,他只有保留意见了,继续看下去吧,到时候再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了。

而实际上,莫立明一开始便存在极大的疑心的,他觉得邵先生一共拿出三件汝窑精品瓷器来卖给林晨辉,这不大现实,因为众所周知,在古玩场上,汝窑瓷器可是能与国宝重器相媲美了,这么好的三件汝窑瓷器,那非天价所能拿到手的啊。

虽说疑惑心挺重的,但是莫立明还挺看好那三件汝窑瓷器,因为那三件东西看上去感觉很不错,古色古香的,韵味很重,如果是一般的假货,那基本上一眼看上去就能察觉出不妙的情况来了。

如此一来,唯有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看下去了,那三件东西到底有什么名堂,如果是假货那可要拿出证据来,总不能凭借着自己的猜测来吧,这样可没人会信服的。

“邵老板,太好了啊!这三件汝窑瓷器精美!”当邵老板将那三件汝窑瓷器一一从木箱之中搬出来之后,让人眼前豁然一亮,林晨辉他都看得是眼睛都瞪直了,大发赞叹。

邵老板笑意盈盈一脸自豪之色地说道:“呵呵,林先生,我手上就收藏着这三件汝窑瓷器。说句实话,我是放在家里珍藏好久了。要不是你来找我商谈,那我是绝不会拿出来的了。因为我知道你是个大老板,和你做生意我很放心。”

“邵老板,你放心好了,只要东西好,价钱一定不是问题了啊!”林晨辉用力地点了点头,郑重其辞地回答道,莫立明看得出来,此时此刻,林晨辉是无比激动的了。

随着林晨辉专注的目光,莫立明也凝聚视线,眼睛一瞬不瞬地定格在一件瓷器上面。

“莫老弟,你感觉怎样?”随后,林晨辉很兴奋地指着那三件汝窑瓷器突然转过头来询问了莫立明一声道。

莫立明眯了眯眼,微微一笑道:“感觉很不错的。林先生,我们先好好看一看。”

“嗯,林先生,莫先生,你们请看吧,看好之后给我一个答复就是了。”邵老板很是客气地说道。

林晨辉连忙点了点头,回答道:“邵老板,谢谢了。我们先看看再说吧。”

“好的。你们请便。”邵老板甚是客气地说道。

然后莫立明就和林晨辉集中精神去关注那三件汝窑瓷器了,莫立明先选中的是那一件莲花碗,他对这只瓷碗最为感兴趣。

这时,林晨辉从口袋里拿出来了一个袖珍型的精密放大镜在那瓷器上面进行细致入微地察看了。

对此,莫立明他的优势大很多,他根本不需要借助高倍放大镜等科学仪器来对石头实施探查,利用左眼上的“七眼佛灵”便行了,那一团明亮的“佛灵光芒”一经驱逐出去便能够从那上面进行至为细密地察看。

“这次器好看!精品啊!”只听林晨辉一边察看石头一边忍不住地在那里不时地赞叹出声。

而站在一旁的邵老板脸上笑意荡漾,是那么地高兴的样子。

“这只‘莲花式温碗’我看来更是精品啊!”林晨辉赞不绝口地说道,“莲花温碗,以其典雅造型,温柔不透明釉色,在传世不多之汝窑器中,更显珍贵。”

汝窑莲花式温碗以莲花或莲瓣作为器物之纹饰及造型,随佛教之传入而盛行,尔后更取其出泥不染之习性,寓意廉洁,广为各类器所采用。本器状似未盛开莲花,线条温柔婉约,高雅清丽。原器应与一执壶配套,为一温酒用器,晚唐至宋所常见。

“林先生,莫先生,可能你们也留意到了,这只碗口似乎带有缺痕,实际上这不是流传下来有什么缺损,而是它在烧造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了,所以是自然的,能让人接受。”

恰在这时,只听见邵老板的声音特意补充着说道:“汝窑曾为宫中用器,因采覆烧的方式,故口有缺陷,因而就有‘宫中命汝州烧造青瓷’之举,汝窑之入选,支烧满釉应是原因之一。支烧另一用处为防止器底塌陷,汝窑所用支钉细小,所留钉痕状似芝麻,器底五支钉痕即是,也就是俗称的‘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