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南宋一统 >

第332章

南宋一统-第332章

小说: 南宋一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背闪吮缏廴揭莸洌髦匆淮剩ゲ幌嗳茫米诹紊系恼岳┩范即罅思阜帧

正是他们吵得不可开交之际,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的紧急军报送到,这让双方都有如被一盆冷水淋下。韩忠卫这次可不是与他们谈什么条件,他只给了宋国三天的时间考虑,要么一战,要么同意将宋国在地图上并入国。

护卫军如果与宋军一战,用屁股想,这些人也能知道最后胜利的会是谁。既然宋国注定要打不过护卫军,那这样吵吵闹闹还有意思吗?现在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韩忠卫想要对付宋国,只需要派出他的护卫军,也许一年,也许半载,宋国就要完全纳入国的版图,与其到时候这些人的一切都消失,还不如争取现在的利益,苟且偷安也好,忍辱负重也罢,总之,度过眼前的危机才是最重要的。

两份军情解决了争论不休的话题,赵扩在第二天就再次来钟府拜见韩忠卫,这次他是以公开的身份来的,场面很大,但是韩忠卫的接待还是一样,除了赵扩之外,其他任何人都不能进入钟府。虽然钟府是在宋国的地盘上,可是现在,这里属于韩忠卫,对宋国而言,就是禁地,比皇宫还要森严的禁地。

赵扩亲自向韩忠卫说出,同意了韩忠卫提出在版图上吞并宋国之后,剩下的事就由下面的人去谈了。因为韩忠卫身份的原因,韩侘胄这个平章政事已经不再适合在宋国为官,就算赵扩同意韩侘胄再继续当平章政事,恐怕其他人也不会再与韩侘胄合作。而且,赵扩也不会再让韩侘胄继续坐在这个位子上,他可是国国主的老子,自己是什么人?现在不过是国内一块大一点的领地上的领主而已,他没有资格再让韩侘胄为他效力。

宰相留正就成了赵扩最信任的大臣,赵扩授权留正与韩忠卫的手下辛弃疾共同起草之份合约。待这份合约签订之后,天下将再没有大宋,而赵家王朝也将成为过去时,整个宋国将被命名为江南特别区,而赵扩当然就是这个区长。当然,这只是在国的任命,实际上,赵扩在江南特别行政区,还是继续当着他的官家,与以往好像基本上没什么不同。

正文 第318章天下一统12

国与宋国谈判了半年多,最后宋国只是从名义上并入了国,而韩忠卫对宋国并没有任何实际上的控制权,甚至因为他的关系,韩侘胄还得带上韩府的所有人全部离开临安,迁往都。这也是宋国与国的协议规定的条款。

从表面上,这是宋国在外交上取得的重大胜利,因为他们只以一个名义,就化解了这场危机,护卫军的战斗力是可怕一,如果一旦没有达到协议,宋国能否再存在,赵家王朝能否再存在,就真的没有人知道了。

但只有少数的一些人才知道,宋国用名号换和平,对宋国将会是多么大的伤害。从签订合约的那一刻开始,宋国就再也不存在于这个世上,赵家王朝也将在历史上真正灭亡。但是赵扩以及朝廷的大臣们却没有看到这一点,他们正得意洋洋的在庆祝,在极力粉饰着太平。

国唯一在江南特别行政区有所动作,就是在临安设立了一个办事处,除此而外,没有对江南特别行政区有任何的干涉。

这个办事处的职责也不是勾通江南特别行政区与国央机关的联系,因为在协议,韩忠卫就答应过,不干涉江南的内政、不控制江南的军队、不收缴江南的税收,除了办事处之外,国的官员进入江南,都要先提前告之江南区政府。

这个办事处的真正作用只有一个,宣传国在江南特别行政区的影响,宣传江南特别行政区已经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区的事实一个已经属于国的地区的事实

办事处的宣传很现代,有报纸、歌舞、说书、弹唱等形式,同时还会派到深入江南特别行政区的各个城池和农村。对于办事处的做法,江南朝廷的人很是恐慌,但又无能为力,办事处的一切行为都是根据协议行事,绝对不会做出出协议范围之内的事。

而办事处的宣传效果,也在慢慢的挥着作用,这种作用虽然见效慢,可是威力却是非常惊人。比如江南的各种工匠,当他们听说在国,工匠的地位与普通人一样的,他们这种在江南属于贱民的人,难道会不动心?对于江南百姓与国百姓之间的流动,协议里也是规定得很明白,央政府和江南官府都不能干涉,只要不是江南的官员和军卒进入国,其他人,国都会很欢迎。

除了工匠之外,还有农民,江南人多地少,因此,寸土寸金。江南的人口密度非常大,为了尽可能的多利用土地,老百姓想了许多办法,比如向山岭要地,梯田可就是原宋国的明。比如在水上造田,让一块土地浮在水面上,这绝对是一大创意。虽然这样的地并不能当田用,但是用来种菜,还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在国呢,当女真人都被驱逐到上京地区之后,国就显出地多人少的局面。而且因为官绅一体纳粮,按亩收税的政策被强制执行之后,那些官员和士绅逐渐开始变卖自己的土地,原来他们的土地不用收税,就尽量多买地,但是现在,所有人,甚至包括韩忠卫在内,只要是有地,就必须要交税,谁会再买那么多地?

有的官绅一开始还幻想,是不是可以提高地租来达到抵销朝廷的税收?但是后来韩忠卫又了道命令,全国所有出租土地之人,租金一律不能过三成。官绅们只能收三成的租子,而且还要交一成的税,他们虽然也可以收获二成的租金,但是这点利润,已经与原来有天壤之别。因此,这些人才纷纷将名下的土地转让,这也导致了大量闲置土地出现。

国的地价现在非常便宜,较金国时,地价跌了一半还不止,虽然朝廷手也有巨量的土地,但是韩忠卫却非常乐意见到这一点,老百姓的要求历朝历代都很低,只要能让他们吃饱饭,他们就会支持这个朝廷。这个道理,一直到二十一世纪都是可行的。虽然那时的政府**无能、官场官官相护,可是只要老百姓还有口饭吃,就没有人出来造反。

历史已经证明,官绅们造反不可怕,只要民心在,他们就翻不起浪来。因此,韩忠卫的政策,从一开始就是偏向大多数人,他坚信,只要让大多数人受益,那一小撮人,是不足为虑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政策,才让江南的百姓对原地区很感兴趣。这些江南百姓,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宋国朝廷南迁,女真南下时,迁入江南的。现在原已经换了主人,原又成了汉人的天下,加上又有这么优惠的土地政策,说他们不动心那是假的。

对普通老百姓的迁出,江南特别行政区倒没有什么不满,江南本就是天下粮仓,不管老百姓少了多少,这对他们而言,都是有百利无一害。

而江南百姓到了国后,几乎是所有人都得以了妥善安置,他们之,没钱的,可以先租种田地,官绅名下的的田地不够,可以直接向官府申请,现在各地官府都有不少田地,这都是没收原来的女真人的。而江南百姓带给国的,不但是让田地的利用率,而且他们还带去了先进的农业技术,这种技术很让官府去推行,很难见效,所费时日也很久。可是让农民之间口口相传,则只要一二年的时间,就会让整个原地区的农业来一次技术革新。

试想一下,同样是种十亩地,从江南来的人,他们一亩能收五石,可是自己只能收三石半,这能不刺激他们虚心求教吗?因此,对于农民的迁移,韩忠卫是非常乐观见到的。如果不是有协议,不能干涉江南的内政,他甚至还想跟赵扩再签一个协议,哪怕是向江南出一笔钱,也要将那些熟练的种田高手请到国来。

除了农民之外,在国驻江南办事处的宣传下,想迁到国去的还有一部分商人。如果的国,正在大搞基础建设,五万里的官道,需要多少水泥、多少红砖?而这又需要多少工人?这些人拿的都是日结酬金,因此,国家投资的虽然是基础建设,但实际上,刺激的却是整个经济。现在的国,几乎所有的店铺生意都很兴隆,所有的作坊都是全力以赴的生产,但就算是这样,也不能完全满足,手已经有了余钱的百姓。

像布、绸、家具、铁器、肉、蛋,原来的百姓要消费这些东西时,都要精打细算的计算着自己的口袋。但是现在,这些在原来像是奢侈品的货物,现在的销售却是异常火爆。整个市面上,已经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

江南的作坊非常多,光是临安,就有上万家各种不同的作坊,在临安的街面上,许多作坊都是自产自销,楼上是工场,楼下就是店铺,或者后院是作坊,前院是店铺。

这些人的生意,因为国的经济开始腾飞,也变得比原来要好得多了。现在他们的顾客,都是批一些货物,运到国,就能换钱。越是往北,利润就越高。如果自己的作坊能直接办到国呢?

这些意动的商人悄悄到国驻江南办事处去打听,不打听不要紧,一打听他们吓了一跳。哪怕是在都,房屋的价格也只有临安的一半,如果是租房,价格甚至只有临安的四成左右。临安的消费一向比较高,工人的酬劳也是比较高的。但是国呢,因为剩余劳动力过多,工人的酬劳只有临安的八成左右。这样一算下来,他们很快便得到一个事实:如果把作坊搬到都,自己的利润至少要提高一倍以上。如果在都能加大生产规模,那更是有数倍之利。

商人都是逐利的,哪里有钱赚,他们就会流向哪里,这是市场需求使然。当然,如果官府有强制措施,他们也能是望洋兴叹。可是他们在办事处得知,只要不是官员或是军卒,想要去原很容易。如果能在办事处先行登记,甚至于他们一到国,马上就会有人接待他们,让他们更加容易就能办好作坊或是店铺。

士农工商,现在有三类人开始向国流动,当然,这些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虽然数量多,但相比江南特别行政区的人口总量来说,所占的比重并不多。因此,江南区的官府和赵扩,也都没有向国提出抗议。当然,就算是他们提议抗议,韩忠卫也不会理睬,这都是协议里所规定的嘛。

最后是那些士子,对于这些人,办事处就比较谨慎,因为这些人的身份并不好确定,说他们不是官员也可以,但如果江南区要较真,说他们是官员也行。因此,对于这些人提出要去国,甚至想到国去当官,办事处只能是公事公办,国并不强求你们去。言下之意其实是,如果你们去,国也不会反对。

但让办事处没有料到的是,当这些士子或者说有功名的人向江南区提出要去国时,以赵扩为的江南区却没有提出反对。甚至江南区还鼓励这些人去国为官,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是江南区的宰相留正的一番说辞让江南区的官员,包括赵扩在内都改变了态度。留正说:这些人在江南,也许根本就没有机会为官,但到了国,听说那里官员很缺乏,他们这些人去了,大部分都能当官。试想一下,江南区的人控制着国的官府,或者说影响着国的官府,这对江南日后会有多大的好处?

都知道朝有人好做官,现在国的官员都是原来金国时期留下来的汉人,所有的女真人都被驱逐到上京,因此,各个地方的官员缺乏非常严重,有许多地方,一名官员甚至要身兼数职。现在江南的士子去国为官,不管这些人日后能有多大的成就,但他们终归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