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胜利之钢蚁雄心 >

第218章

胜利之钢蚁雄心-第218章

小说: 胜利之钢蚁雄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啪、啪、啪”响了一阵掌声,不但孔玉玲与刘郧在鼓掌,对于蒋夫人的精彩解释表示赞赏,就连牧师司徒雷登也激动的鼓掌点赞,“美龄女士一直忙于政治与俗务,许多教友们都以为你是个普通的信众,没想到对天主教义的理解,也不亚于我等资深的教众”。

    随后司徒雷登、孔玉玲和蒋夫人,就在一旁聊什么基督教教义去了。

    刘三爷这时也醒悟了,连忙向老蒋与少帅行礼,蒋委座只是微微一笑,很和蔼的说道,“亦诚,你就不要拘束了,你今天是新郎官,你才是最大的官嘛”。

    看到老蒋竟然如此通情达理,刘郧反倒有些不适应了,只好讪笑的陪校长说说话,不料老蒋不领这个情,反而与刘宗义、孔财神打得火热,还好有张少帅陪他说话,“亦诚老弟,你的三条建议,字字珠玑——”。

    “嘘——”,刘郧很警觉的让少帅即刻打止,发现左右无人关注时,才拉着他去了僻静的角落,贼头探脑的,前后左右乱看一气,直到再次确定安全之后,才与张少帅见礼,“张副司令,在下的一点酒后胡话,还请你大人有大量,不要与小人一般见识,几十万东北军可是大事”。

    什么意思,感情是只管挖坑不管埋啊?想耍本少帅是吧,张少帅决定要发飙了,转眼一想,武汉人杰地灵,其中又以三国诸葛亮最为出名,刘备足足请了三次才出山,嗯,这厮这般推诿客气,多半是嫌他的诚意不够。

    张少帅的东北军,可能真的是山穷水尽了,否则也不会发动什么兵变了,要诚意是吧?少帅就准备直接跪下了,刘郧不由大惊失色,他又岂敢受此一拜,再怎么说,也是民国的三军副总司令,与老蒋还是结义兄弟,不敢当啊。

    刘司令的修为已经很高了,虽然还没突破炼神境界,至少普通人是拿他没法了,只见这厮用手轻轻一扶,张少帅双腿弯曲,愣是拜不下去,他这才猛的记起刘郧的绰号,“川西小霸王”,看来传言并非全属子虚乌有。

    少帅正在尴尬犹豫之际,刘郧在耳边悄声说道,“汉卿兄,切勿孟浪,小弟不敢乱出主意,还是因为前些天,已经有人上门来警告过了”。

    张副司令又岂是好惹之人,竟然有人敢坏他的好事,立马就毛了,即刻反问道,“这个人是谁,是何应钦,还是汪精卫,又或是蒋委座?”

    谁说张少帅的脑袋简单来着,刘郧可不敢随便卖人,何况中间还牵连着孔财神,一个不好,婚礼就变成了葬礼了,于是偷偷的抹了一把汗,赶快转移话题,“汉卿兄,小弟的三点提议,不知你是如何考虑的”。

    张少帅是个很感性的人,一说到这事,立马就忘了其他的问题,很兴奋的说道,“老弟真是大才啊,对于东北军、西北军的情况,简直洞若观火,三条计策也恰如其分,连虎城兄也很赞同,嗯,我们想选下策”。

    几十万大军,直接投向红军,好倒是好主意,待华夏一解放,你们全成了革命老前辈,就是有一点不好,眼前的吃饭穿衣怎么办?难道都准备向延安学习,官兵一律不发军饷,只发点微薄的津贴,你们受得了么。

    张少帅可不是真的傻子,只是有点浪漫而已,他的想法是,几十万大军投向红军后,延安是很穷,也确实拿不出钱,但是苏联老大哥有啊,大家都是共产国际的一部分,兄弟之间转圜一下,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吧。
………………………………

第二百五十六章 四马分肥

    刘郧也傻了眼,张少帅人也不笨,就是在做事的时候,太容易脑袋发热了,苏联很有钱么?有钱,才是活见鬼,何况这厮还想拿苏联的津贴,难道就不怕被人戳他脊梁骨么。

    看来以后还是少放点嘴炮了,刘司令确实有点点后悔了,遇见张少帅这类浪漫主义者,任谁都头痛难挡,无奈之下,只好委婉的提醒他,“汉卿兄,不知你对苏联的近况,是否清楚,或者又有什么看法?”

    “苏联近况?”

    张少帅还真的不太清楚,他只知道苏联很强大,经过几个“五年计划”后,建立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红色帝国,还创造了很多的工业奇迹,据说连欧美列强都自愧不如,对了,最近正在号召大家去西班牙参战。

    刘郧听得两眼直翻白,西班牙内战管华夏屁事,那是欧美列强的专场好不好。

    苏联人之所以想参加西班牙内战,还不是为了取得直布罗陀海峡的通行权么?该海峡与苏伊士运河的战略地位相当,刚好位于大西洋与地中海互通的咽喉地带,历来是西欧列强海上霸权的象征,如何想出入此地的船只,都得征求霸主的同意,否则就意味着向霸主提出挑战,下场就是船毁人亡。

    以1905年的对马海战为例,在此役中东乡平八郎与日军的联合舰队,采取了“以逸待劳”的正确战术,以损失三艘鱼雷艇的代价,战胜了远道而来的沙俄远征舰队。

    但是,如果没有大英帝国故意捣蛋,禁止沙俄舰队自由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与苏伊士运河,这支强大的欧洲舰队,也不用从非洲的好望角绕行,平白多了八千多海里,总耗时长达八个多月,以至于舰队的整体战斗力丧失殆尽,否则的话,即或沙俄舰队最终还是会全军覆没,但是日本海军也会折损过半。

    因此,苏联想谋取这些战略要地的特殊权益,也是可以理解的。

    大英帝国是控制了直布罗陀海峡,还修筑大量的大口径炮塔群,建立了“永不陷落”的直布罗陀战争壁垒,看上去是圣神而不可战胜,但是前提是西班牙人不里应外合才行,因此西班牙人所享有的“特殊通行权”,苏联人自然也想暗从中分润一些好处了。

    什么国际纵队,那都是骗年青人的好不?对苏俄来说,红果果的利益才是真的。

    由于苏联自己不好意思公然出兵,只好绕个弯、换一种形势参战,号召全世界的热血青年,以自愿的方式参加西班牙内战,好让英、法、德、美等强国,找不到他们干涉西班牙内战的痛脚。

    话又说回来,苏联所支持的那一方,可不是什么左派势力,又或西班牙工党之类的红色势力,而是最保守、最顽固的既得利益派,还美其名曰是“西班牙政府军”,但是又有谁知道,这是一个腐朽败落、即将被推翻的末日政府。

    刘司令在暗暗嗤笑的同时,对于张少帅的浪漫与无知,表示深深的同情,当然打人不打脸,而是采取迂回的攻击套路,“据我所知,苏联有十多个加盟共和国,拥有上千万军队,哪里还有钱支援华夏呢”。

    对于苏俄加盟共和国的那点破事,张少帅还是知道的,因为这些都是苏联的丰功伟绩,他们也不会故意隐瞒或含蓄的,只是平时没人去深究而已,如今想来还真有些问题,少帅自己就是带兵之人,当军队的数量每上一个台阶,各类的军费开支,都会呈几何数级增长,任他苏联再强大,也不得不贫穷起来。

    不过红色帝国的强大,张少帅还有过亲自体验的。

    1929年因中东铁路(东北铁路)闹纠纷,在苏联大炮与飞机的轰炸下,导致东北军的知名劲旅连战连败、全军覆没,以至于老张家的王牌精锐丧失殆尽,这也是几十万东北军宁肯入关参加军阀混战,也不愿意面对苏、日军队挑衅与进攻的根源所在。

    看着张少帅的沉默不语,刘郧很及时的发出了最后一击,“1934年,孔部长去美国收购破产的工业设备,却看到一些有趣的事情,嗯,我们华夏是拿着银元去收购设备,有人却拿粮食去收购机器,你猜猜他们是谁呢?”

    这个还用得着猜么,张少帅有些干涩的反问,“莫非是苏联人?”

    “苏联是农业大国么?”刘郧有些冷笑,悄悄的再问了一句。

    “这个,苏联的国土何其之大,大概、可能是吧”。

    张少帅自己也回答得没底气,世人皆知苏联是个工业强国,说到农业这个方面,还真排不上什么号。

    “那么,购买如此多的工业设备,所需的粮食堪称海量,又是从哪里来的,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刘司令很夸张的斜着大嘴,露出白森森的牙齿,直让少帅浑身冰凉,不由自主的想起一个恐怖的传言。

    “比如,乌克兰的大饥荒”,刘郧毫不留情的打击到底。

    乌克兰位于苏联的欧洲部分,土地比较平缓而肥沃,非常适合农业的发展,历来是苏联境内有名的大粮仓,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后,苏联的工业建设在飞速的发展,乌克兰却年年闹饥荒,甚至成片的饿死人。

    经刘郧的抽丝剥茧之后,张少帅立马就懂了,苏联是何其之穷,是工业强国不假,却是用微薄的口粮所换来的,机器设备还都是美国所淘汰的东西,想让苏联出资养活几十万张杨联军,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张少帅沉吟了片刻后,不得不思考其他俩条建议的可行性了。

    上策,他根本不会考虑,因为这样就意味着,几十万东北军从此土崩瓦解、烟消云散,甚至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东北军了,“老弟,那个中策,你看有多少难度,能否实施成功?”

    “能,可是汉卿兄,凭你自己的努力是做不了的”,眼看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有逐渐散开的趋势,刘郧也不想多废唇舌了,一语中的。

    举个简单例子,就说九一八事变的“不抵抗命令”,很多人都说是老蒋干的。

    真是他干的吗?真是个笑话。

    在1931年之前,东北军是半独立的大军阀,论实力也仅次于中央军而已,他们凭什么要听老蒋的,“命令”他们不抵抗,他们就不抵抗,他们有那么听话,难道都当了老蒋的干儿子,真是天方夜谭。

    再说张少帅自己。这个“不抵抗命令”是他下的吗?

    关系到数十万东北军的基业,岂是他说放弃就能放弃的,他算老几,说好听点大家捧他是少帅,说难听点是东北诸将的晚辈,比如张作相、张宗昌、汤玉麟等名宿老将,历来是听调不听宣,一旦不合他们的胃口,又有谁听他这个晚辈的。

    翻开整个东北三省的沦陷过程,从九一八事件,再到后来的锦州保卫战、热河保卫战、吉林保卫战、黑龙江保卫战,以及后来的长城会战等等,无不证明一点,这些东北军上下,全都是叫得凶,打起仗来个个稀松。

    在东北军诸将之中,又以驻防热河的汤玉麟最为奇葩,对辖区内的老百姓横征暴敛,说是“水深火热、地陷三尺”都不为过,但是一说到带兵打仗就外行了,热河的省治承德竟然一枪没放,就被日军的一个骑兵小队,给轻轻松松的占领了,真让人瞠目结舌,也不知这厮是不是已经投日当了汉女干。

    因此想整顿几十万东北军,光凭张少帅自己还真是不行,无论银洋资历,还是能力手腕,都降服不了这些骄兵悍将,1936年的东北军,已是名副其实的土匪队伍,想要重新焕发生机,就得动一场大手术。

    真正能弹压住几十万东北军,实施大手术的势力不多。

    目前苏联人正忙于西班牙内战,其内部又在搞什么肃反,实在是无力东顾,因此唯有老蒋所领导的南京国民政府能勉强作到,话又说回来,老蒋若真有这个本事,恐怕在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