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处-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佛陀住世时的中间说法:他在王舍城皇家竹林间的松鼠饲养场,为一千二百五十位阿罗汉的会众解说波提木叉戒法,重点之一如是:
「于佛智教诲起增上心」
「提升心意(中译注:起增上心)那是诸佛的教诲。」提升心意,我们必须要宁静和安详。
「何有贪欲沙门而能入定?」
「当我们怀有渴望时——贪欲、瞋恚、愚痴——我们怎能宁静和安详?」我们需要遵守戒律去修习,做为我们的起点,并开始以经行和静坐禅思来开发我们的禅思主题。我们必须精勤思惟这个参学的重大架构,并重复地开发它,从持守身体的行迹(中译注:身观念处)开始,做为我们参学的架构,首先我们必须用parikamma
savana「遍作听闻」的方法,也就是一一模拟推想的方法,来观察思惟身体的各部份——这部份像那样,那部份像这样——因为如果我们用心地观察思惟,用自己的意识,心意就不会从身体漫游得太远,而会轻易地安静下来。当我们重复地修习
parikamma savana 「遍作听闻」时,一个 uggaha nimitta 「取相」(禅思时自发地生起的影像)就会生起,然后我们必须熟悉这个阶段,直到我们到达「似相」(禅思时可以巧妙操纵的幻相)并解析这幻相成为各部份。当我们完全地熟悉「似相」时,它就会转入内明禅思,然后我们就把内明禅思开发到最高程度,好让心意达到「住地」,就像清净内明的战略(第9节)中所讨论的,这就是修习的意义,当我们已经修习
「最胜」
我们将会横渡并超越(中译注:超渡),因为我们已经完成修习,所以我们将会横渡并超越——超越世间,这就是超凡法(中译注:过人法)的意义,
「安稳」
我们将从束缚中获得解脱。
如是中间说法的意义重大,因为它正向解脱。
(三)佛将入灭时,当他将要进入般涅盘时,他在库西那拉的皇家娑罗树林间,为聚集的圣弟子们作最后的说法:「比丘,我告诉你们,不要自负,当观察思惟诸行生起然后衰落(中译注:诸行无常)。当你如是观察思惟时,你将会透彻地贯通。」这就是他所说的,他未再说些什么,这就是他的最后说法。
解释意义如下:诸行从何处生起?什么是诸行?诸行在我们的心意之中生起,它们是让心意生起种种臆测的因或果。诸行是臆测和形成世间一切事物的罪魁祸首,实际上,世间的事物——在他们的现象元素性质里——本来就是如此而已。土地、树木、山峦、天空和阳光,并没有说它们是什么,即使是同样由一般元素所组成的人体,也没有说它是这个或那个;心意的形成(中译注:心行)才是赋予这些事物彼此区别的罪魁祸首——而我们则信以为真,执着着这些事物是我们的或我们自己(中译注:我或我所),贪、瞋、痴因此生起,造成最初的心意愚痴地飘泊在生、老、病、死之后,无止境地轮回在无数的有和生的状态之间——都是透过心行的教唆。
这就是佛陀教导我们要去观察思惟心意诸行是无常和痛苦的原因。
「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
我们持续这样,直到我们以充分和清明的理解力来看到它们——它就像早期所开发的似相的果证那样生起——直到心意进入有分译注:十二因缘中的有)那一点,它的基本状态,当形成诸有的洪流消失了,就在心里将会生起一种真实直觉的理解:「它们就是那样子——无常和痛苦的。」当我们熟悉这个并清楚而明白地看到它,于是我们就了然于心意诸行,心意诸行就不能再缘生过去诸有了,就像偈语所述,
「一切法不动,有为法入于寂静。」
当心行不再缘成心意,心意就不再生起,它就了然于一切有为法。
「寂静安详」
如是宁静和安详,达到解脱。
这最后说法的言语真的意义重大,它能使观察思惟它的人,觉醒到达最高程度——这就是佛陀停止讲话而不再说什么的原因。
佛陀住世时,这三时的说法,有着重大的意义,它们超过佛陀所曾经说过的其它任何说法。初次说法正向解脱,中间说法正向解脱,最后说法正向解脱。如是,三次说法,没有例外,都是正向解脱。
十七、各种阿罗汉都从定和慧解脱,已经开发完成三重训练
「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见法,离炽燃,缘自觉知。」
「他住于无漏,透过定和慧进入解脱,就在当下,自证自知。」
从经文中的这个章节显示,不论那一种阿罗汉,都是透过定和慧达到了解脱,当下免于诸漏(中译注:各种烦恼),没有什么区分说——这一群或那一群只是透过定,或只是透过慧而达到解脱。论师的解释——透过定的解脱,属于那些优先开发定的阿罗汉,而透过慧的解脱则属于「犀利内明」的阿罗汉,他单独地开发内明而未先开发禅定——(中译注:这种说法)违反正道。八正道包含了正见和正定,一个要得到解脱的人,必须开发所有的八个正道,否则他或她是不能得到解脱的,三重训练包含了定和慧,一个要证得漏尽(中译注:心意烦恼净尽)智的人,必须完整地开发三重训练中的所有三个部份。
这就是我们说,各种阿罗汉必须达到定慧俱解脱的原因
一九九四?八?十九译于台中远离轩
【中译注】
我国学人普遍认为单凭智慧亦可解脱并证得阿罗汉果,也就是所谓的「慧解脱阿罗汉」,其主要根据系来自梵文汉译杂阿含,杂因诵,因缘相应第二十六经——须深盗密出家、悔过篇。当我们对照巴利日译(或中译)相应部,大品,须尸摩篇时,便会发现梵文汉译中的「当知我等生死已尽……」与巴利圣典有所差异,如果我们把相应部的译文「我等已知『生死已尽…………』」,代入杂阿含中,则前后文义连贯,疑问尽消。学人亦可再读杂因诵因缘相应第三十经,尊者茂师罗见灭篇(南传相应部,因缘相应第六十八经),当有助于了解「智慧上对寂灭的认识」并不就等于「证得阿罗汉」。
【附记:】
尊者在说法中引用了巴利经典的文句,中译者的能力不足,因此列出原文供参照比对。如有误译之处,敬请指正。
五、毘婆舍那禅修法
公元1950年左右尊者马哈希在缅甸仰光的开示
缅文英译:U Nyi Nyi(缅甸)
英文中译:曾银湖(台湾)
尊者曾经住止之处: Buddhasananuggaha Association; No。16 Hermitage Road;Kokine;Rangoon;MYANMAR
毘婆舍那禅修法
前言:本文是马哈希尊者在缅甸仰光的沙桑那耶克萨禅修中心,对就任圣职的弟子们所说的一席话。它是由乌奈奈(U Nyi Nyi)从缅文译成英文。
毘婆舍那(内明)禅思的修习,就是禅思者致力于正确地了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身心现相之本性。身体的现相是一个人(最能)就自身清楚地加以觉察的对象。一个人清楚地觉察的整个身体,是由一团的物质特性(色)所组成。精神或心理的现相则是心识(名)的活动。不论什么时候,只要看着、听着、嗅着、尝着、触着或想着它们,就可以清楚地觉察到正在发生着的这些名色。我们必须借着观察它们并如是注意着:「看、看」,「听、听」,「嗅、嗅」,「尝、尝」,「触、触」
或「想、想」,来让我们觉知它们。
每一次看、听、嗅、尝、触、想,都必须注意这个动作,但是在开始练习时,没有办法注意到这些发生着的每一件事,所以,必须从注意那些比较明显而且易于觉察的事件开始。
随着呼吸的每一个动作,腹部起落着,这个动作永远是明显的。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物质特性——风界(动作的元素)。先由注意这个动作开始,借着心意专注地观察着腹部便可以做得到。你将会发现当吸入时——腹部隆起,当呼出时——腹部落下。隆起必须在心意上注意其「隆起」,落下亦然。如果只用心意上的注意,这动作还不明显的话,可以把你的手掌触摸着腹部。不要去改变你的呼吸,不要刻意让它缓和下来,也不要刻意加快它,更不要猛烈地呼吸。如果你去改变呼吸的话,你将会疲倦。照常稳定地呼吸,并随时注意着腹部的起落。心意上的注意,而不是口头上的记诵。
在毘婆舍那禅思里,名称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觉知」。当注意着腹部的隆起时,从动作的开始到结束,就像你用眼睛一直注视着它。落下的动作也是如此。用你的「意识」与「动作」本身协调一致的方式,来注意隆起的动作。动作和意识的一致,就像石头击中靶心一样。落下的动作也是一样。
当你注意着腹部的动作时,你的心意可能会游荡到别的地方去。这也必须要借着心意上觉知其为「游荡。游荡」。当它已经被注意到一、两次时,心意就会停止游荡,然后你再回去注意腹部的隆起和落下。如果心意到达某个地方,就觉知其为「到达、到达」,然后回到腹部的起落。如果你幻想着遇到某人,觉知其为「遇到、遇到」,然后回到腹部的起落。如果你幻想着遇见某人并谈话,就觉知其为「谈话,谈话」。
简而言之,任何思想或省思产生了,都必须予以注意。如果你在幻想,觉知其为「幻想」。如果你在思想,觉知其为「思想」。如果你在计划,觉知其为「计划」。如果你在觉察,觉知其为「觉察」。如果你在「省思」,知其为「省思」。如果你感到快乐,觉知其为「快乐」。如果你感到厌烦,觉知其为「厌烦」。如果你感到高兴,觉知其为「高兴」。如果你感到沮丧,觉知其为「沮丧」。注意所有这些心识的活动就叫做「心观念处」。
因为我们未能注意这些心识的活动,导致我们认为是有个「人」或「存在的主体」伴随着它们。我们一向认为那就是「我」——在幻想、思想、计划、认知(或觉察)。我们认为从小到大就一直存在着一个「人」的主体。实际上,并没有这样一个「人」存在。其实只有这些一连串相续的心识活动而已。那就是我们必须要注意这些心识活动和认知它们为何物的道理。也是当心识生起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注意它的每一个活动的原因。当这样加以注意时,它就渐趋消失了。然后我们就回去注意腹部的起落。
当你静坐禅思久了,僵硬和灼热的感受就会在你的身上生起。这些也要仔细地加以注意。疼痛和疲倦的感受也是一样。所有这些感受都是苦受,「注意它们」就是「受观念处」。未能或疏于注意这些感受,就会让你认为:「我僵硬了,我觉得热,我疼痛。我刚才还好好的,现在因为这些不愉快的感受而不舒适。」以自我的立场来认知这些感受是错误的。真正地,并没有一个「我」包含在里头,只是一连串,一个新的不愉快的感受接着另一个而已。
它就像一连串相续的新电波脉动,点亮着电灯一般。每一次身体上遭受到不愉快的接触时,不愉快的感受就一个接着另一个生起。这些感受必须仔细地和专注地加以注意,不论它们是僵硬、灼热或是疼痛的感受。禅者在刚开始禅思的修习时,这些感受可能会渐趋增强而产生想要改变姿势的意愿。要注意这个意愿,然后,禅者再回去注意僵硬、灼热……等感受。
有句话说:「忍耐通往涅盘」。这句话对禅思的努力来说最恰当了。禅思要有耐心,因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