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四念处 >

第17章

四念处-第17章

小说: 四念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段复习提要】 再从头复习一次,第一阶观察长呼吸,直到与其混熟,洞识长呼吸的一切情形。
第二阶观察短呼吸,作同样的修法。
第三阶观察呼吸支配身体的关系,同粗同细,同动同静,知道这两种身乃属一体的原理。
第四阶调节呼吸使其逐渐平息,以跟走、守观、取相、似相的技巧引心达到初禅境地,观觉禅分而得到正定。这便是第一段「身观念处」的课程,共有四阶。有什么疑问,不妨试行探讨。
若要继续修持第二禅、第三禅,乃至第四禅,并不困难,乃枝节问题,只要循次减低禅支分量,便可如愿以偿,用不着累述。第一段「身观念处」到此为止。
为什么要称为「身观念处」呢﹖因为呼吸气息与肉身同体,肉体称为身,气息也称为身,两者有不能分开的关系,现在我们已经平定了气息,身体也跟着平定,知觉便十分圆满,第一段也就此圆满。
第二段:受观念处
现在继续修持第二段,称为「受观念处」,这一段也分四阶,完全与「受」(感觉)搞在一起。
「受」从何而来﹖这里的「受」便是指禅定里的喜、乐感受而言,大家谅必记得,当我们修习「身行定止」的气功而达到初禅地时,发生寻、伺、喜、乐、一境性,五种感受,便是以其中喜、乐两种感受作本段修持的基础,到了这第二段,什么都不管,只要在喜、乐的感受上着手,在每一呼每一吸上观察「喜」发生的情形,熟识其面目,有如上段洞识呼吸的一切一样,知道什么叫作「喜」﹖其状态如何﹖为什么会发生,有什么威力﹖这便是第五阶的课程。乃全部的第五阶,亦即第二段的第一阶,以下皆以全部阶数称。

第五阶观察「喜」纯熟了,便移观第六阶的「乐」受。喜受性粗,乐受性柔。必须分别清楚,喜与乐并不相同,当我们作事成功时,会欢喜得肉跳,有时更会高呼踊跃,表现出各种激烈的举动,这便是「喜」。

到了第六阶,极喜之后必生安乐。
必须抛开喜念,以便露出乐念,易于分别观察。乐念比较温柔定静,更加舒适,心旷神怡。这一阶便是观察这种乐受,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间详细观察,直至纯熟洞识,知道什么叫作乐,其状态如何﹖因何而生﹖有何结果﹖有什么威力﹖正如我们洞识长短呼吸一样,洞识了第五阶的「喜」和第六阶的「乐」。

现在再继续修第七阶「心行」,「心行」即心的支配者,亦即「喜」与「乐」,这两种感觉称为「受」。「受」乃心的支配者,驱使心作种种的妄想,想要这样,想要那样;乐受发生时,便生爱念,想要占有,结果造成烦恼与痛苦。

我们便是观察这种「受」支配心的情形。受即是心行,是心的真正支配者。
乐受有乐受支配心的一种方式;苦受有苦受支配心的另一种方式。总之凡名为受,都是心的支配者。
在这第七阶上,唯一观受支配心的情境,喜与乐对心的一切感应都要完全透视,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间修行观察,以备作第八阶抑制心行的力量。
第八阶亦即第二段最末的一阶,控制心行以达定止。其法在于消退心行的力量,不令其自行支配于心,如乐受发生时,引起烦恼与执着,我们便控制其支配心的力量,思维乐乃属无常,虚伪欺诈,不执着于它,乐念便会自然而退。盖心的本性不喜欢虚伪欺诈,如果不思惟观察,便易受骗,但若明白那是烦恼与痛苦的祸源,不受其支配,心行力量便会消退。故知道思想乃烦恼的真谛,其结果使我们能够控制心行执着的力量。圣典曰「于出入息间学习抑止
(息止 )心行」。这便是第八阶课程,到此为止,现在已经完成了第二段受观念处的修持,共有四阶,连前合共八阶,亦即修完了两段。
第三段:心观念处
第三段称为「心观念处」,直接修行御心。从第九阶开始至第十二阶,共有四阶;第三段的第一阶,亦即全部的第九阶,以下作第九阶称。
第九阶在每一呼吸之间观察心的现状:眼前心正处在什么情形﹖是喜还是乐﹖有贪还是不贪﹖纷乱还是静定﹖污秽还是清净﹖等等不一而足。我们都要完全观透,是非善恶好坏完全知道。如此坐观明察,便是第九阶修行的课程。直至了然纯熟,便可移上第十阶。

「呵!现在我要控制你了!」第十阶便是控制心使其生极喜。处在喜悦的情境中。圣典曰「于出入息间学习心生极喜」必须学习到控制自如,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间全心都沈浸在极喜的感觉中。这一阶也许比较难修,但锻炼纯熟了心便被降伏,受我们控制。这是第十阶课程,御心生极喜。

第十一阶控制心使静定。心由极喜转为静定,不再喜乐了。圣典曰「于出入息间学习心静定。」必须学习到想喜即喜,想定即定的地步,不用依靠禅定,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间御心停定,控制成功了,便算是完成了这一阶。

接下第十二阶令心解脱,圣典曰「于出入息间学习心解脱。」即令心清净,了无一物,解放一切杂念。也可说解放心脱出杂念。
有什么染着于心,便把它解除去,或者将心拔出染着,两种说法都行得通。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间解放心脱离染着,便是第十二阶课程。亦即第三段最末一阶,这里称为第十二阶。
再复习第三段课程:第九阶观心各种形态。第十阶御心令其生极喜,第十一阶御心令其定止。第十二阶御心令其解脱,这一段称为「心观念处」,看出了吗﹖知觉一直控制着心,故有心观念处之称,第三段到此为止。
第四段:法观念处
第四段「法观念处」,乃观察法的演变,共有四阶,本段的第一阶,亦即全部的第十三阶,包括第十三阶至第十六阶,成为一段。
第十三阶圣典曰「于出入息间学习观无常」,必须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间观察诸行无常,直至透澈了悟为止。
要从什么地方观无常呢﹖本修法不于外境,不于外人,不于外物观无常,唯于修者本身观无常,详细观察自身内所有的一切,即从呼吸观起,长呼吸无常,短呼吸也无常,身行也无常,身行定止与心行定止都无常,禅定也无常,寻也无常,伺也无常,喜也无常,乐也无常,一境性也无常,凡属身体的一切都无常。

再观第二段的喜也无常、乐也无常,喜与乐支配身的情境也无常,就是心行定止了也能变化,同样的无常。又再观第三段心的各种形态都无常,心生极喜也无常,心安泰也无常,心解脱也无常。用不着观别的,只要观察我们正在练习的每一阶课程,都充满着无常的境相。

禅定也无常,那真是可笑!当我们修持达到禅定境界了,但回头一观,呀!前后左右都属无常。所以用不着外观,只要内观便得。这便是第十三阶的课程,叫作无常观。
这一阶是全部最紧要的一阶,能不能脱身完全在这一阶上,如果不见无常便得不到道果;无常观越浓厚道果越深,无常观越详细道果越明显,为第十四阶修持离贪的先决条件。
「离贪观」即观见脱离贪着欲念。如色染之消退,欲念层次之脱离。由观见无常而脱离执着,这一阶便是坐着观察脱离执着的情形,故称为「离贪观」。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间明显的观见贪欲消退,这便是第十四阶的课程,观见脱离贪欲。第十四阶脱离贪欲之果,乃得自第十三阶观见无常之因。故第十三阶修持火候如何精纯,第十四阶的道果也跟着同样的深厚。亦即是说:观见无常的程度如何,离贪的程度也跟着那样。这里「离贪」的解义,离即是渐次消灭,贪即欲念,「离贪」就是渐次消灭烦恼欲念,渐次消灭执着,渐次消灭痛苦。

接下来第十五阶「灭尽观」,观见烦恼与痛苦消灭殆尽。贪欲消灭,烦恼与痛苦便跟着消灭殆尽。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间观见欲望尽灭,称为「灭尽观」。
其实修完第十五阶便够了,已经达到最后的道果。在第十四阶与第十五阶之间,由离而灭,离便是道,灭便是果。
但还有第十六阶在后,用以观察修行的成功,称为「舍弃观」,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间观见舍弃的情境。
其情形正如已经断绝完尽了,断绝完尽了一切烦恼与痛苦,完全舍弃了。第十六阶课程到此为止。
无常也好,离贪也好,灭尽也好,舍弃也好,都称为法,在这一段上观察四种法的演变,故称「法观念处」,是最末的一段。修完了这一段便告功德圆满,因为烦恼已经灭尽了,痛苦也熄灭了。本梵行因此也告终结了。

再从头回观一下:
第一段有四阶,完全处理呼吸与身体互相支配的关系,称为「身观念处」。
第二段观察喜受与乐受的生灭,称为「受观念处」(也有四阶)
第三段观心与御心作种种变化,称为「心观念处」(也分四阶)。
第四段观无常、离贪、灭尽、舍弃四种法的演变,称为「法观念处」 (共有四阶)。
合共四段,称为「四念处」。如果四念处修持圆满,便能得到灭苦之果,同时「七觉支」也随着圆满。即在修持「四念处」时,「七觉支」跟着发生,「四念处」修持圆满了,「七觉支」便跟着圆满,有「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七种觉支全备,故佛世尊曰「修四念处圆满,七觉支也圆满。七觉支圆满,一切智与解脱也圆满。」智慧圆满便能灭尽烦恼,烦恼灭了便能解脱痛苦,痛苦解脱了一切便完结。所以修持十六阶出入息观,等于修持「四念处」与「七觉支」一样,结果皆能得到一切智与解脱。

看见了吗﹖这是多么的微妙与精细,恐怕有的人见了要退避三舍。起初也许兴高釆烈,但见了内容便不敢尝试。不过有兴趣的不妨一试,逐阶逐层的慢慢修练,一直修完十六阶为止,功德无量。这便是正法「出入息观」十六阶全套内容,依经讲解以供学者研究。
一九八二年夏安居译于泰国萱木林寺
哲智明陀比丘
【编译者注】
一:普通人修习入出息观,有可能出问题。根据瑜伽师地论所说,由于呼吸太急、太缓或勉强用力呼吸,都可能会令身、心不平衡,使关节生诸疾病或令心生诸散乱,或极重忧恼逼切。所以还是要先具足正见、净戒及呼吸的技巧才好。

二、三、四:有关「取相」、「似相」建议参照本书「解脱心」和「正道足迹」中的开示,避免被幻相迷惑。






九、修习安那般那念的境界

 

汉译:求那跋陀罗(刘宋)
英译:Maurice Walshe
编译:曾银湖(台湾)

识界(意识的境界)(节译自英译巴利长部第9经,婆托帕达经,第8——20节)
我听说是这样。…… …… ……(第1——7节未译)「然后,婆托帕达,戒德完美的比丘,不论从那一方面,都不会见到危险……在这种方式下,他是戒德完美的。」

「他守护根门(眼、耳、鼻……等),达到初禅,住于其中。他以前所拥有的任何感官的贪欲消失了。在那时,呈现出一种真实而微妙的,喜悦和安乐的觉想,由离欲而生,而他成为觉知这种喜悦和安乐的人。以这种方式,某些觉想经由训练而生起,某些则经由训练而消失。」

「再者,比丘袪除忆想(汉译『觉』或『寻』,记忆的搜寻)和观想(汉译『观』或『伺』,观察思虑),由获得内在的宁静(汉译『内净』)和心意的和谐统一(汉译『一心』),他达到并住于第二禅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