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818章

山河血-第818章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眼前这艘一周后即会下水的登陆舰,的唇边忍不住嘀咕一声,多达200艘登陆舰和1752艘登陆艇早在年初就已经下达了定单,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造这么多登陆舰只有一个目的登陆日本。
    但作为海军舰政处的工程师,向国华却有着一些外人所不知的渠道获知一些信息,比如,舰队仅定造了7艘大型驱逐舰以及14艘中型驱逐舰,还有一些辅助舰船,对于驻于本土的第三舰队来说,现在登陆舰艇远多过军舰,数量庞大的登陆舰船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登陆日本呢?
    “好了,别抱怨了,现在北平和南京差不多,南京把重整陆空军的希望寄托在美援身上,北平则把重整海军的希望放在美援上,造这么多登陆舰,还不是为了未来同第一机动部队汇合,然后配合美国海军登陆日本本土!”
    “那得先等美国人打败帝国海军,出现在黄海才有可能!”
    在关东军司令部内,面对参谋长的问题,情报参谋用一种颇为自信的口吻说道。
    “中国华北方面制造登陆舰艇,始于今年年初,这是依据中国方面的情报分析,他们认为,在美国参战后,美国制造的登陆舰艇将主要用于欧洲以及太平洋,因此将很难向其提供援助,而在中美海军协议达成时,美国亦提供包括航母、巡洋舰、驱逐舰,但却鲜有登陆舰艇,所以,就此判断,中国要大规模制造登陆舰艇的目的,在于未来配合美军对帝国本土实施作战!”
    情报参谋的分析让石原莞尔的眉头微微一皱,而梅津司令官则在一旁询问道。
    “那么,现在中国方面突然加快登陆舰的制造,又有着什么含意呢?他们会不会实施登陆作战?”
    尽管在过去的几年间,日本在华情报机构多次遭到重创,但是依然有众多渠道获得情报,在中国的船厂纷纷加快登陆舰艇建造速度的第一时间,关东军司令部就获得了这一情报,而他们立即在第一时间意识到了威胁。
    “阁下,我想这个问题,可以由海军的吉川少佐回答!”
    将这一问题丢给了一旁的吉川庆一少佐,情报参谋坐了下去。
    “我们认为,中国方面加快登陆舰的制造,极有可能同海军在中途岛的受挫有关……”
    尽管对于普通国民来说,中途岛的惨败还是个秘密,但在这间会议室内,却可以直接的道出,作为海军方面派于关东军与其协作的情报参谋,吉川庆对目前所掌握的情报一一加以分析。
    “他们或许认为,随着我军在中途岛,美军极有可能在明年夺取战场主动权,若是到时他们无法提供足够的登陆舰,恐怕很难配合美军作战,”
    “那么,眼前会有什么威胁吗?”
    石原莞尔朝着这位海军少佐看了一眼,又沉声问道。
    “对满洲会不会有什么威胁?”
    “阁下,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报显示,华北军第三舰队第二机动部队仅只有十六艘千吨级护航舰以及三艘驱逐舰,即便是其获得中国中央第一、第二舰队支援,恐怕也很难为登陆部队提供掩护,再者就是以帝国海军的实力即对可能的登陆行动造成的威慑,这是中国方面需要考虑到的现实问题,我相信,至少在其与美海军汇合之前,其是不可能实施登陆冒险的!”
    或许是为了让眼前的这群陆军的“泥腿子”更安心一些,吉川庆一又接着说道。
    “既便是其有相应的登陆计划,帝国海军只需要派出几艘前弩式海防舰,即足以对其形成震慑,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确定其决不会在与美国海军汇和前,对满洲实施登陆作战!”
    “海军有着足够的自信啊!”
    在参谋会议结束后,石原莞尔看着梅津司令官说道
    “帝国海军的实力,即便是美国亦是忌惮不已,更何况是中国舰队,怎么,石原,你还在担心吗?”
    梅津美治郎看着眉宇依然紧皱的石原,总觉得他似乎有些过于紧张了。
    “不是在担心,而是不能不能担心啊!”
    站起身,石原走到墙边看着墙上的那副地图,在地图上标注着关东军与华北军对峙态势。
    “之所以要不惜一切代价拖延华北军的参战时间,是因为日本还需要一个夏天,明年夏天,俄作战即可宣告结束,与德国会师后,中国问题便不再是任何问题,甚至形势将会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届时,不再是我们需要考虑中国的进攻,而是中国需要考虑如何避免与我国发生冲突,但是,现在……”
    回头看着司令官,石原莞尔轻轻鞠躬道。
    “阁下,请您无论如何,都必须要为帝国争取至少10个月的时间!”
    石原莞尔之所以会说出这句话,是因为他已经得到了消息,军部计划晋升他为参谋部次长,这意味着一但命令下达,他就必须离开满洲。
    “至少要争取9个月的时间!”
    “我明白!”
    就在梅津点头应声时,参谋会议室的房门却突然被推开了,刚刚离开会议的情报参谋再一次回来了,他的脸上溢满了笑容。
    “司令官阁下、参谋长阁下,驻德大使馆传来消息,德军已经占领了巴库!”

第1049章 个人交易
    “第1装甲集团军士兵们!高加索的战斗已经获胜!……冰冷的寒风和单薄的被服、黑暗的夜晚和敌人的坦克、成千上万的地雷和数不胜数的路障……都无法阻挡你们胜利的步伐……我们终于占领了整个高加索。复制本地址浏览%77%77%77%2e%62%69%71%69%2e%6d%65现在我们的任务是继续进攻,向俄国这个腐朽的木棚踏上最后一脚……”
    随着43年元旦的来临,对于同盟国而言,过去的一年无疑是灾难性的,除去偶尔的闪光之外,整整一年,同盟国都被前所未有的乌云笼罩着。
    在这一年的岁末,经过长达7个月的奋战后,德国终于在12月23日圣诞节前,占领了巴库,对于德国而言,随着高加索战役的结束,巴库油田成为德国的战利品,德国,甚至整个欧洲,都不需要再考虑石油问题,俄国战场上的巨大胜利已经让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所有的人都或多或少的处于疯狂的亢奋之中,对于德军将于明年夏天结束前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这个推断已经达成共识。
    高加索战役的胜利,终于将保持“中立”却同轴心国保持亲密联系的土耳其向前推了一把26日,土耳其外交部长萨拉若卢宣布土耳其加入轴心国,并向苏联宣战!撤入格鲁吉亚以及亚美尼亚残余苏军立即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其抵抗迅速陷入崩溃。
    随着土耳其加入轴心国,德国所面临的后勤问题得到了根本上的缓解,满载着兵员、坦克、油料、食品、弹药、棉衣的德国运输船队从黑海向亚速海进发,绕过乌克兰平原通过顿河直接向前线运送补给,上千万吨积压在德占区的小麦、棉花得已运往的欧洲。
    在德国为高加索的胜利和新同盟的加入而欢呼时,希特勒已经开始准备对苏联进行“最后一击”了,中央集团军再次得到加强。
    当德国在这个冬天开始调兵遣将的时,流亡德国的伊拉克盖拉尼政府,在德国的支持下,借道土耳其回到伊拉克,早在去年七月,德国陆军计划参谋部就制订了征服苏联后进入伊朗、占领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东方”计划。但此时在陆军兵员紧张的情况下是否出兵伊朗、伊拉克,就连稀特勒本人也有些犹豫不决。
    这时德国空军元帅赫尔曼?戈林跳了出来,面对陆军在东线取得的前所未有的胜利,好大喜功的提出,“……利用当地阿拉伯人与波斯人的反英情绪,只要派出很少一部分精锐部队来领导当地武装,就能牵制敌人的大部分力量,进而为将来的作战行动打下基础!如果陆军腾不出手来,那么就让空军来干!”
    随后,戈林将驻扎在罗马尼亚普洛耶什蒂油田的“戈林将军”团扩编为“赫尔曼?戈林”旅。元旦刚过,“戈林”旅通过土耳其境内的“巴格达铁路”进入伊拉克,在伊拉克军队的配合下,轻易抵达巴格达,切断了守卫巴格达的第十印度师在戈林旅和德军空降师的进攻下,其抵抗迅速被击溃,英军总司令奎南中将则撤往巴士拉。
    德军在巴格达的胜利,似乎激励了试图赢得**的伊拉克人,在亲德以及民族主义团体的策动下,伊拉克各部族纷纷袭击英军以及亲英势力,整个伊拉克中北部几乎完全为德国控制。
    面对空军的地面部队似乎有在中东夺取“陆军荣誉”的意图,陆军参谋部再也无法“容忍”戈林染指地面,在“切断斯大林外援,为夏季作战铺平道路”的名义下,驻高加索的德军第17军,在1月30日越过了边境,迅速击败了撤入伊朗的俄国残军以及英第5师以及印度第7装甲师,并占领了大不里士。前朝着在英苏两国共同占领下的德黑兰发起进攻。
    在德国间谍的策动下,曾遭到英苏两国肃清的亲德部族军队开始建立,并接受训练,缴获自苏联的步枪甚至坦克,被源源不断的运往伊朗,用于武装伊朗地方部族。
    在德黑兰,去年9月在惶恐不安中继位的新国王,则静静的等待着风暴的支来,在南方的沙普赫尔港的“波斯伊拉克部队”总司令威尔逊爵士,则指挥着英军第5、第56师以及印度第7装甲师、第5印度师和第3波兰师,为“保卫”德黑兰作着最后的准备。
    在帝国中央保安总局情报处长瓦尔特?舒伦堡授意下,第502战斗营空降至伊朗南部,德国人在欧洲古董店中搜集的古董火枪、镶金错银的古猎枪、猎剑以及用贵金属和象牙装饰的其他古老武器的“贿赂”下,南部山民在德国人的指挥和武装下,四处出击破坏盟国在伊朗的交通线、切断输油管、炸毁铁路桥和隧道。
    尽管英军总司令威尔逊爵士信誓旦旦的宣称“英国一定能够保卫伊朗”,但对于伦敦来说,他们清楚的知道,随着龙德施泰德元帅以及精锐德军的南下,伊拉克以及伊朗的沦陷只是早晚的事情。
    沙普赫尔港,这座英国占领下的南部伊朗的“首府”,从去年9月伊朗为英苏两国占领后,这座港口便是苏联获得外部援助的最重要的港口,尤其是在日本对苏宣战以及摩尔曼斯克陷落之后,这座港口更是成为苏联获得外援的唯一通道,也正因如此,英苏两国才会在去年迫不及待的采取军事行动占领伊朗。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数以百计的万吨轮驶入这座港口,通过伊朗纵贯铁路以及公路向苏联提供了数千辆坦克以及上百万吨物资,正是在源源不断的外来物资的援助下,斯大林才得以继续抵抗德国人的入侵,而此时,第一次,在过去的一周之中,没有那怕一艘满载物资商船驶进港口,但码头上却繁忙依旧数以千计的伊朗码头工人,在英国人的指挥下将码头上堆积如山的物资装上轮船运送往印度。
    “俄国人的战败已经是不可避免的,现在,占领了巴库的德国人正在向德里兰进攻,斯大林甚至连一滴石油都没有,他用什么去抵抗德国人的进攻?”
    在沙普赫尔港海关署的办公楼上,费希这位英国派遣海关总监,面对着来访的高子荣,这位北方贸易公司伊朗分公司的总经理,毫不客气的说道。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现在的问题,不再是我们是否继续援助俄国人,而是在于,我们是否应该继续资助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