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血-第6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手中的这份由调查部派出的调查人员书写的报告,曾澈整个人都完全沉浸其中,这并不是一份简单的报告,而是一份详细分析了南洋各地情况,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的报告。
“有关南洋各地的**思潮问题,这几乎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自西历20年代开始,普遍性的民族意识觉醒,刺激着南洋各地土著民族对争取民族**的渴望,而考虑到华侨对其经济的控制,使得诸多土著认为“欧洲人掌握着政府、华侨掌握着钱袋子”,因此,这是一个极为不良的现象,所以有必要指出,假若,南洋各地获得**,那么执掌政权的土著,极有可能损害到华侨的商业利益。
我不相信任何承诺,尤其是那些土著人作出的政治上的承诺,因为那些土著根本就不懂得现代政治学,更不懂得什么是政治上的妥协,在许多土著政治人物的眼中,华侨之所以累积巨富,是建立在对土著人——也就是对他们的掠夺上的,因此,我认为我们有必要考虑在未来,如果有合适的时机,应该在南洋各地建立相应的军事基地,并利用各种机会,与其签订相应的协议,从而确保我们能够在特殊的情况下,保障我国以及侨民的利益。
至于南洋各地的民族政党或组织以及民族主义运动者。我正在挑选有关这方面的材料,下次寄给您。
最后一点。
我认为,随着南洋各地民族意识的觉醒,尤其是现在殖民主义已经到了日薄西山之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南洋各地殖民地将有可能在未来十年至十五年内结束,因此,我们有必要考虑如何介入其中。拖延无异于死亡,白白浪费的每一天都对我们不利。在南洋**的过程中,假如我们袖手旁观的话,那么随着欧洲人的退出,势必将会形成势力空白,因此。若日本人加以工作,那么,很有可能导致南洋对日本进一步靠近,甚至其可能会同他们建立同盟。那么,南洋就有可能成为可能的日本的合作试验场。而我们中,将不得面对同时来自三个方向的敌人——因此,为了遥远的末来。我认为我们不仅应该主动介入南洋各地的**运动,从而确保我们的利益!约翰?福里斯”……终于,在看完了这份报告之后,约翰?福里斯这个名字,同样也留在了曾澈的脑海之中,他记住了这名调查员的名字,
在调查部内欧裔调查员并不少见,不仅仅有聘请自欧美的分析人员,同样有外勤调查员,那是因为为了便于工作,调查部吸收了一些欧裔调查员,甚至自己培训了一批人,一批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的欧裔孤儿,现在,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已经开始发挥了作用。
就像约翰?福里斯一样,在过去的几个月间,他借助欧洲人的身份,对整个南洋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调查,收集到了极为详细的数据资料,而这些资料将有助现在正在实施的“南洋攻略”。
“约翰?福里斯!”
将这个名字写进记事本中之后,曾澈站起身,拿起桌上的另一份情报简报,然后他又看了一台历,5月9日,而这份情报简报是今天的简报补充,每天向老板提供一份情报简报,并有针对性的提供几份补充简报,是调查部每天的工作,可以说,每天清晨,老板进入办公室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这份简报,以掌握最新的国内外动向,而他手头的补充简报,则是针对其中的一些事件补充或者临时添加进去的紧急情况。
而在曾澈翻看这份简报的时候,第一页一份简单的情报,却立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德国将于周内进攻法国,极有可能借道低地国家……〃
一份简单的情报,往往透露出惊人的消息,而当管明棠看到这份简报中的这一内容的时候,他本能的朝着台历上看了一眼——民国二十九年5月9日,这也就是公历……l940年1。
1940年1。
5月!
法国战役!
点了一根香烟,管明棠缓了一口气,然后又深吸一口烟,然后用指头弹了一下烟头,世界大战打响了,这正是他所期待的,同样也是他所担心,此时各种纷杂的情绪,在他的心底弥着,在吸完这支香烟之后,管明棠才抬眼看着曾澈说道。
“这份情报的来源可靠吗?”
“隋报来源是极为可靠的,应该是来自德国政府内部高层,否则,他是不会冒险发出这份情报的!”
根据情报发出者的代号,曾澈知道那个调查员的工作并不是搜集情报,只有在最为紧急的情况下,他才会向发出情报,显然,德国入侵法国亦在其中。
实际上,对此,管明棠并不怀疑,因为情报中直接指出了德国人的战术——假道低地国家,这恰恰是法国人的软肋所在,法国人以为他们有了马奇诺防线就安全了,但是,德国人却采用了一个最简单的办法——绕过去。
这意味着,情报的发出者应该是从高层获得的直接情报,否则不可能了解到这一情报,毕竟作为低地国家的比利时以及荷兰,毕竟还是中立国家。
“嗯……看样子,你的工作还是非常出色的。”
能够将间谍成功的渗透到敌国的上层,这确实是一个极为出色的成就,而透过这一情报,意味着在未来,也许自己能够更准确的掌握德国的动向,并以此与另一个时空已经发生过的事件进行对照,从而对欧洲的局势演变做出“判断”o。
这样的话,自己至少可以获得一定的先机。
“清泉,以后如果有关于德国的情报!”
看着曾澈,管明棠认真的说道。
“可以直接在第一时间送到我这里,现在,欧洲的局势太过于紧张了,如果所料不差的话……”
稍沉默片刻,管明棠站起来,然后在心底默默的想到,如果自己现在就预测了法国战役的结果,那么,外人会怎么看待自己呢?
“这场战争将与我们所知的任何一场战争都有所不同,虽说现在,还无法判定谁会是最终的胜利者,但我敢说,至少在这场战争中,德国人肯定赢定了!”
“老板,这会不会太乐观了一些?”
作为老板的心腹,曾澈自然知道,自与苏联停战之后,老板一直都担心着苏俄的报复,因此,老板才会将希望寄托在德国对苏联牵制,甚至入侵上,一但德国对苏俄入侵,那么苏俄就无法再对中国造成任何威胁,甚至德国的入侵将有可能导致苏俄的灭亡,甚至于,老板更乐意看到占据着东北的日军届时能够趁热打铁。
“乐观?不,当然不是。”
摇着头,管明棠看着曾澈笑着,然后用极为自信的口气说道。
“因为,法国人并不知道,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战争的态势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第三百七十九章 罗斯福的犹豫
5月中旬的华盛顿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之中,街道上的行人第一次开始只穿件衬衣。而在这明媚的阳光,在大街上,卖报人则不时的
大声疾喊着。
“德国入侵比利时、入侵法国!”
“欧洲大战打响!”
请如此类的新闻,在过去的两天中,在这个新大陆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几乎每一个美国人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都本能的想到二十二年前结束的那场,让无数美国人坚定的实施看“孤立主义”信念的世界大战。
而现在,世界大战终于又一次,随看德国的入侵打响了!
美国能够避免卷入这场i日大陆的纷争吗?
此时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落地长窗外面的花园里,玫瑰花第一次统丽地开放看。窗户敞开看,花草的芳香随风飘进了这'办公室里,室内四个人在聚精会神地研究看远离美国的,发生在旧大陆的軎件。
德国入侵法国!
荤无疑间的,这一軎件意味春世界大战的爆发,整个世界的民势都将随看这场战争而发生剧变,对此,这间办公室内的人们,绝不会有任何怀疑。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坐在历届总统惯坐的地方,背朝看南面的墙壁,面向北方,隔着一张宽阔的维多利证式办公桌对看举世无双的大理石壁炉。炉子占据了北面墙壁的显要位置。他的座椅和他大部份前任们的座椅截然不同,他们偏爱因人而异专门定做的座椅,而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椅子却是一张一一轮椅,往往只有病患也许会才坐这种椅子。而对于罗斯福来说,他同样离不开轮椅一一因为感染在啬年时感染的脊髓灰质炎导致了他的两腿瘫痪。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在过去的7年间,推行他的新政,并一步步的挽救美国的经济。不过从1933年开始的“新政“,并没有使美国走出大萧条,美国人勒紧裤腰带又苦熬了七八年。
但是现在,这场突然暴发的欧洲大战,却让罗斯福以及白宫的幕僚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美国经济即将走出大萧条的希望。
“我们的收获将是最大的,总统先生。”
科德尔《尔国务卿的睑上带蓿一丝笑容。
“从去年,德国入侵波兰开始,至今,英法等欧洲国家:纷纷在我国采购各类军需物资,这在很大程度上剌激了我们的经济恢复,在过去的四个月间,美国的对外出口,相当于去年的总和,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看德国对法国的入侵,美国的经济将会进一步好转。
在去年德国入侵波兰后,罗斯福便请国会召开特别会议,修改了美国的中立法,允许交战国在“现购自运”的条例下从美国购买武器。而中立法案的修改,剌激了美国经济的复苏,这正是现在美国出口迅速激增的原因所在。
而现在,德国对法国的入侵,只会进一步剌激出口,作为参战国的英国以及法国需要从美国进口各种各样的物资,从武器直到生活消费物资,这一切都将真正扭转目前的民面,从而挽救美国的经济。
“不过,考虑到战争带来的物资缺口,在未来的一年内,英国、法国对于武器以及消费物资的需求将是极为庞大,因此,我认为,我们有必要进一步修改《中立法案》,从而加大美国的出口!毕竟,英国人、法国人不可能将每一艘船都用于运输进口美国的商品,他们更需要从殖民地向本土运输兵员以及工业原料。”
在椭圆形办公室中,与国务卿科德尔《尔聚集在总统办公桌前面的,还有战争部长哈利?f五德林和财政部长威廉?(五丁。在落地长窗的外面,明媚的阳光照耀在玫瑰花园中,此时的天气是如此的亘人。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把他的手搁在他身前鼓鼓弃弃的文件夹上,这些文件都是驻法国、德国、英国、比利时、荷兰大使馆在战争爆发后,不断发回的外交电报,详细的描述了那里发生的一切。
一直以来,罗斯福都高度关注着旧大陆的一切,这场世界大战,在他看来根本就在意料之中,甚至因为战争的燔发而长松了一口气,在他看来,随看这场大战的结束,似乎一切都已经注定了。
“现在对于美国而言,或许这是我们摆脱大萧条的最好的时机,”
面对自己的幕僚成员,罗斯福坦率地说道。
“战时的军需,将会充分发挥出美国工业生产力,充分吸收了美国过剩的生产力。而出于加强美国防御力童的需要,美国的军队需要进一步扩充,这一切甚至有可能会造成另一种民面,就是美国将从一半劳动力闲置走到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当然,这一切只是预没,但是在另一方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