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皇帝分身-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图白更愿意一砖一瓦的建设,昨天吞掉一葛沽,明天吞掉一个咸水沽。你看,才两个沽而已,小小的天津都有七十二沽。
但是,被肖图白吞并的一个沽,不久的将来,都会实现工业化!
以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一个沽肯定是玩不出什么花样的。但是,工业经济注定了,两个工业化的“沽”,其经济实力,甚至会超过苏州、杭州之类的经济重镇。
第八十九章危险与机遇三)
肖图白向来认为,明末唯一的出路是搞资本主义,搞城市化,搞工商业。除此之外,均没有办法解决“王朝周期律”的怪象。
改朝换代,本质上不过是先通过破坏,屠杀掉大量人口。人口、生产力大幅度降低,之后再重建。
王朝周期律,大乱大治,其实是在死循环,原地踏圈子,永远不能进步。而城镇化、工业化,才是结束这种无意义的循环,让中华文明进入全新的阶段的良方。
正是对于工业化、城镇化,充满了崇拜,所以肖图白领到下的顾问党人,对于建设庞大的城市,也是非常着迷的。
咸水沽——将来至少是50平方公里的大城市!
事实上,在工业革命之前的城市面积都一直并不是很大。
比如,此时中国最大的城市běijīng城,城市面积也才有80多平方公里。而17世纪世界最大的城市——君士坦丁堡的面积也才100平方公里。
而伦敦、巴黎之类的名城,才不过是二三十平方公里左右。
明朝时期大约有1000多座县城,小则只有两三平方公里,大则十多多平方公里。至于南京、苏州、杭州、广州之类比较有名的大城市,面积大约是在五十平方公里左右。
等到咸水沽竣工,在17世纪的全球,至少能够算得上世界前30名的大城市。这一番宣传,更令顾问党人,充满了建设激情。
在6月中旬,葛沽已经派遣一些工程建设人员,去咸水沽进行进行测绘地形地貌,给咸水沽将来的城镇建设,打好基础。
虽然,在鞑子没有退兵之前,咸水沽不会大兴土木。但是,测绘和设计之类的准备工作,还是要做好的。
——————————
自从鞑子从独石口入关后。
北方各地谣言四起!
什么鞑子已经打到běijīng,什么皇帝逃亡到河南,这一类的消息漫天的飞。这也造成了北直隶和山东等地,大量地主富户的恐慌抛售产业,北直隶、山西、山东、河北各省,地价、房价大跌。
与此同时,各地jiān商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尤其是粮食价格,陷入了恐慌xìng上涨。大米价格一度达到每石10两银子,小麦高粱价格也达到每石3两多银子。
而粮价大涨之后,天津和běijīng开始流行——烤红薯!
烤红薯,最先是出现在葛沽镇。
葛沽镇粮食丰收之后,由于马铃薯大多数都卖给了粮食商人,红薯却比较滞销。为了消化红薯的库存,葛沽zhèngfǔ与当地酒店合作,试着推出烤红薯这个新产品。
一石红薯的批发价格低廉至0。3两银子。
哪怕烤红薯每斤售价十文钱,1石红薯烤熟后,也能够卖到3。77两银子。将烧烤的煤炭钱算进去,一石烤红薯的利润也达到2两银子。
最初,葛沽的酒楼担心zhèngfǔ强行摊派销售红薯,有很多的顾虑。不过,葛沽zhèngfǔ先采取免费送每家酒楼10石红薯,令其烤熟后进行销售。
酒店的老板也比较敷衍的烤了一些红薯,沿街贩卖,每斤红薯的价格,也完全遵循zhèngfǔ给予的指导价——10文钱一斤。
结果,烤熟后的红薯,因为低廉的价格和可口的味道,迅速的风靡葛沽。就连天津卫的市民,也为了贪便宜,前来葛沽购买烤红薯。
而随着烤红薯的美味,在市井口口相传,红薯作为一种粮食,终于被北方的百姓们接受了。
以前,推广红薯不利,主要是地方官强行摊派农民种植,但是红薯既不能用于缴税,也不能交地租,粮食商人也不下乡收红薯,所以才推广不开。
眼下,随着烤红薯的风靡,许多百姓亲自尝过了红薯的味道。市场开始接受了这种食物之后,相信一些比较开明的农民、地主,也会试着种植这种作物。
烤红薯风靡,带动了红薯的需求。
以粮食商人见缝插针的习惯,见到这种粮食已经被市场接受,那么,他们肯定也会前来收购红薯!
只要粮食商人,争相收购红薯,那么这种作物,推广也就容易了!
这就是资本的力量!
zhèngfǔ讲一堆红薯的优点,让百姓种植,差点好心办坏事,酿成民变。
而商人肯掏钱收购红薯,那么农民和地主,便会迅速的学习如何去种植这种作物。
“商人真是趋利的动物,以前我廉价推销红薯,他们都不要。现在却一个个缠着我要红薯了!”将岸露出了得意的笑意。
肖图白打趣笑道:“将大人,心里肯定是非常得意吧?”
将岸只能嘿嘿一笑,道:“当然得意了!现在商人来收红薯,我可要给他们添加一系列附加条款,比如限制红薯的市场零售价,不允许商人发国难财!”
鞑子入侵,商人乘机囤积居奇,食品价格扶摇直上。
而香喷喷的烤红薯,一斤10文钱。对于底层的百姓来说,简直是恩赐。
天津的粮食商人也是因为烤红薯的商机,向葛沽求购红薯。葛沽销售红薯,是有附加条件的——红薯批发价每石0。3两,零售价不得超过每石0。5两。而烤红薯,价格不得超过每斤10文钱。
这个“苛刻”的条件,使得不少的jiān商们感觉到不痛快。不过顾问党人,追求利益的同时,兼顾百姓生存,这是原则问题,将岸不准备退让。
而在销售了100万马铃薯,73万石红薯后,葛沽自身储备的粮食还是非常充裕的,足以保证葛沽一年以上粮食自给。
而销售出去的马铃薯、红薯,不但给葛沽带来了200万两的银子和铜钱之外,更重要的是,粮食商人以奴隶抵价,这使得葛沽新增的6万名“契约奴”。
所以,此时的葛沽总人口已经增加到了11万人,略微显得拥挤了一些。许多产业,都出现了劳动力过剩的迹象。不过,等到咸水沽开发之后,劳动力资源便是多多益善为妙了!
第九十章郑芝豹的船队一)
崇祯九年,六月十七rì。
独石口破后,从长城关隘进入北直隶的阿济格大显得锐不可当,连续横扫沿途各处堡垒,边疆局势,处处告急。沿途各州县的地方官和将士们,急的心如火燎,连续向后方求援。
居庸关中,高起潜却显得悠闲自在。
在高起潜看来,鞑子迟早要退兵,只要他手中的兵马未受到重创,待鞑子自己退兵之后,弄一些鞑子遗失在关内的尸体,割个几千具首级,用以请功便是。冒失与的鞑子决战,如果损兵折将,那么高起潜也会脑袋搬家。
毕竟,高起潜统领的兵马大多数是京营部队。
京营是皇上的天子亲兵,嫡系中的嫡系,是朝廷稳定的军事基础。
大明朝崇祯年间,各地藩镇还没有彻底变成军阀,这是因为南běijīng营部队还是有30万军队属于天子亲兵。
后来的南明朝,京营jīng锐已经不复存在,朝廷需求求着藩镇来保护自己。所以,藩镇一个个对朝廷yīn奉阳违,连圣旨也是可以违抗不尊的。
此时,高起潜正yín笑着与数名妻妾打情骂俏,身为太监,他也是有yù望。为了证明自己能行,高起潜更是掩耳盗铃一般,纳了十多名妻妾。
这里面,不乏京城中的名jì、花魁,也有一些强夺而来的人妻、美妇。
太监玩女人,自是以虐为主。
除了舌头舔之外,还有捆绑、皮鞭、滴蜡,各种花招,都以折磨为主。弄的女人jīng疲力竭,露出讨饶模样,用以满足太监的虚荣心。
正在高起潜将一名美妾捆成美人犬,牵于室内嬉弄。
帐外传来扫兴的声音:“报,监军大人,紧急军情。。。。。。”
高起潜闷哼一声道:“什么事?”
帐外的军官道:“鞑子兵锋已达延庆州,延庆知州和参将写信求援军!”
高起潜摔碎一只价值千两的青玉花瓶,道:“边疆处处告急,都找我要援军,杂家那里变出援军来?京城要守,内三关要守,杂家还嫌手中兵马不够用呢!告诉延庆知州,让他们坚持一番!如果延庆知州能击退鞑子,杂家给他请功!”
那军官犹豫道:“这。。。。。。”
延庆州要能击退鞑子,那满清也不会是大明心腹之患了。
“滚吧!”高起潜打发了闲杂人等,又带着yín笑道,“宝贝,杂家来了!”
延庆州下辖永宁、怀来二县,拥有十万军民。而明朝中期的土木堡之变,主要就是发生在延庆州。
在独石口陷落之后,土木堡、昌平、居庸关等等是三座关卡,这三道关卡不失,鞑子是总不能够飞到běijīng城下!
高起潜拒绝了延庆州请援。
延庆州军民士气大跌。
鞑子八万大军猛攻下,
三天后,延庆、永宁、怀来三城陷落,当地十万军民,除了数千名工匠、读书人、年轻女子之外,绝大多数皆遭屠戮。
居庸关守将打通总兵王朴不禁摇头道:“高起潜用兵之道,见死不救,战略重镇不坚守。如此打仗,焉能不窝囊?”
手下副将纷纷道:“大人慎言,莫要让高监军听到了!”
高起潜的小肚鸡肠,那是有名的。
哪怕是督抚级的文臣,也随时有可能被他yīn死。更何况,比文臣话语权更低的武将?
一品的总兵官,在明朝,话语权也仅仅与七品的县令差不多。
————————
天津。
市舶司衙门。
李慎之、陈观鱼正在对弈。
棋局下的半晌。
李慎之叹道:“心烦意燥,无法落子!”
陈观鱼也道:“不下也罢,去看看海景可好?”
“十多rì未见大海船了,只有一些腥臭的渔船,有何好看?”李慎之心中显得有点忧心忡忡。
李慎之倒不担心天津的安全形势。
这天津是一座海港,哪怕是遇到重兵围城,也能乘海船安全逃脱。其次,葛沽镇那边皇家新军的棱堡,李慎之等人也看过了,觉得这种狰狞的防御堡垒,有火铳、火炮进行防御,哪怕是数万鞑子,也未必对葛沽产生威胁。
不过,受到战争环境的影响,六月以来,商船减少来天津,使得天津的海外贸易量迅速的萎缩。
产品减少出口,也是无妨。在国内出售,凭着皇家纺织公司的机器先进,成本低廉,也能够获得一定的利润。
最关键的问题是,皇家纺织公司仰仗商船将南方的棉花运到天津。南方的船舶不来天津,已经对公司的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制约。
“慎之兄也无需担忧棉花的问题,哪怕这海上商贩不敢来。大运河的漕运,总不会中断的。那漕运的棉料,虽比海运稍贵。。。。。。”陈观鱼安慰道。
李慎之道:“不是稍贵,而是贵的离谱!漕运的成本本身就比海运昂贵,加上漕运钞关一路收苛捐杂税。一斤棉花沿途之中增加60多文成本。漕运而来的棉花卖到北方,价格达到每斤200文,比海运贵了一倍多!”
大明棉花正常的价格,在北方售价一般是100文钱一斤。
在南方的产地直接去农户家中去收,成本价可以低至70文钱一斤。再通过海运贩运到天津,扣掉了关税之后,成本价越是90文钱。
而三斤棉花才能纺织一匹布,加上人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