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龙起明末 >

第242章

龙起明末-第242章

小说: 龙起明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洪生都对恐怖的抚恤金而头疼的时候,陈元贇突然说自己有解决的办法。

“哦,什么办法?”唐洪生立即急切的问道。

“其实再多的抚恤金也无法保证军人家属一生衣食无忧,特别是那些劳动力缺乏的家庭。我们不如增加抚恤的方式,比如成立抚恤金基金,或是将南洋的新占土地或是矿山的使用开发权作为抚恤方式提供给那些死伤军人的家属。如此一来,那些得到土地的家属便算是得到了一个安身立命之本,而且还达到了加速南洋开发的目的。即使因为劳动力原因不想前往南洋,也可以将抚恤金投入基金,既给他们找了个长期的收入来源,也让那些抚恤金得到了更加合理的使用。”

陈元贇的这个建议,完全是因为他看到了移民基金所带来的好处。而将抚恤金折算成南洋新占的土地矿山的使用权,则是历代统治者惯用的奖励功臣的方法。只不过在此之前,台湾都是鼓励那些有实力的商家介入其中,从来没有想到过军人而已。

“这主意好南洋新占之地的彻底掌控,即使我们大量的移民,所需要的时间也不是一两年内能够完成的。而将抚恤金折算成那些土地矿山,不说提高了私人开发南洋的积极性,更让一大批忠于台湾的因伤退伍的军人在南洋占据了统治地位。有了受过严格的军事化训练的他们,南洋的局势会稳定太多。”唐洪生听到陈元贇的建议,立即举双手赞成。

这里面其实涉及到一个土地买卖过程,军政府将土地卖给了那些死伤将士们,使得财政不用因为需要支付庞大的抚恤金而陷入困境,同时也能让那些受伤的将士在南洋以他们极强的军事能力,压服南洋的土著和一些不稳定因素。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至于基金,唐洪生不予置评。虽然移民基金这几年来,不仅支付了庞大的移民所需的费用,每年排除移民所需费用之后的近五十万两的收益,更使得不少人将心思打到了基金这一金融形势上面来。

天启元年上半年,军政府就因为台湾出现多个以基金名义而出现的非法集资团伙而对台湾内部的基金进行过严厉的整顿。所以,成立抚恤金基金这一建议,唐洪生并不是非常的赞同。

发展 四百一十三章广宁之战不一样的开端

收费章节(16点)

四百一十三章广宁之战不一样的开端(第三更)

当军政府向整个台湾控制下的百姓宣布台湾取得了对荷兰海战的胜利之后,整个台湾岛,吕宋岛甚至整个南洋地区的华人都沸腾了起来。

碧波万里伏海龙,神舟千艘威万邦。

通过这场旷世海战,台湾以其辉煌的胜利,强横的实力,成为了这片海域无可争议的霸主。可以说,暹罗湾海战扫除了台湾在南洋发展仅存的障碍和隐患。所有的华人都意识到,从此以后,整个南洋都将任由华夏子民翱翔,再也用生活在西洋人和土著的威胁当中了。华夏文明将会成为这片海域所有岛屿上的唯一文明。

为了庆祝这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台湾以及整个南洋的华人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达着自己心中的狂喜。敲锣打鼓,舞龙舞狮,呼啸街头,百姓们以比过年还要热闹的集会发泄着自己心中的喜悦。整整十多天,整个南洋 华人百姓们的激情都不曾稍减。

看着华人的喜悦和庆祝,无数西洋人心中感到深深的刺痛,特别是荷兰人。强大的海军力量一朝尽丧,他们再也不能以枪炮来逼迫华人去为他们工作了,更不可能利用武装商船在这片海域随意抢劫了。

台湾海军的强势已经在以往无数次的剿灭海盗的行动,让所有心存亦盗亦商心思的西洋人再也没有了遇到华人商船便抢劫的心思了。

而台湾不允许荷兰在南洋保留一丁点的殖民地,并且要求荷兰人赔偿一千五百万两白银或是等价的黄金。不然台湾将视荷兰为永久敌对国,在台湾势力范围之内封锁荷兰人的贸易行为的谈判内容传出来之后,所有的荷兰商人如坠地狱。他们知道,这样的条件荷兰国内是不可能接受的。

那也就是说,远东地区的对华贸易将彻底同荷兰绝缘。除非哪一天荷兰接受了这样的条件或是荷兰派遣更加强大的舰队前来远东将台湾击败。

而其他欧洲国家的商人们在听到这样的谈判结果,则无法抑制心中的狂喜。他们三五成群的前往酒馆喝酒以庆祝这个队除荷兰人之外,所有欧洲国家的商人的好消息,一点都没有顾及同样是白人荷兰的感受。

在暹罗湾海战结束之后一个月,萧明乾下令解除了对马六甲的封锁,整个南洋的商业贸易再次活跃了起来,并且以更加强劲的势头增长着。

通过这些欧洲商人的船只,台湾的特有商品除了水泥和钢铁之外,以及其恐怖的势头向着欧洲涌去,成为整个欧洲争相追捧的东西。

通过这样的贸易,欧洲人一百多年来通过殖民美洲和非洲所的来的财富开始快速的向着台湾聚集,并且这种聚集速度在其后的几十上百年的时间里始终在不断的加速,直到欧洲真切的感受到东方文明对其强大的威胁的时候,这种势头才有所改变。但那个时候,整个世界的政治版图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南洋的巨变当然传到了大明,特别是大明的东南沿海地带,而大明中枢还特地为此召开了一次大朝会。

不过,这个时候,西南的奢安之乱,东北严峻的局势,京师更是因此而戒严。并且自从方从哲去职,叶向高等东林党人掌握内阁,中枢的混乱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越来越激烈,越来越肆无忌惮,而且充满了刀光剑影和你死我活。

所以这次大朝会没能够得出任何对台的措施,反而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侧地的陷入了各其他派别对东林党的一致声讨当中,要求他们为辽东的败局负责。

辽东的局势现在再次发生了巨变。天启二年正月十八,也就是南洋的暹罗湾海战刚刚结束一个月的时候,努尔哈赤亲自率领大军启行征讨广宁。

而这个时候,辽东的实权人物是王化贞,其掌握了辽东的大部分明军。他制定的防守策略是“以重兵内护广宁,外扼镇武,闾阳”的作战方针,令总兵刘渠率两万人守镇武,总兵祁秉忠以一万人守闾阳。

到了这里,历史发生了些变化。由于杨过从辽沈带回了两万五千人,大明朝廷也就顺势将这两万五千人作为杨过的部下,令其镇守西平堡。所以这个时候的西平堡比之历史上兵力要多上太多,而且由于杨过在到达西平堡之后,便一直没有放松对士兵的训练。

虽然因为一些来自各方面的制肘,使得他不能将台湾的那种每天训练七八个小时,甚至更多的高强度训练带到辽东。但是平均每天两三个小时的训练使得,杨过经过整编的两万士兵比之此时其他的辽东士兵要强得多。

由于得到了后金从辽沈运出来的一部分财物粮草,所以这两万士兵并没有如同其他地方的士兵那样沿街乞食,刀弓卖尽,逐村就食。杨过将得到的所有财物大部分都分给了众兵丁,再加上粮草充足,使得他们的战斗意志非常的强烈。

而且,杨过一当上总兵,并被派守在西平堡,便开始清理附近的所有女真探子和蒙古人,一旦发现便全部处死,为此还受到了王化贞委婉的斥责,但是杨过以辽沈之败为由,顶住其压力,坚持了下来。以至于,西平堡周围不能说没有一个后金探子,但是已经极其稀少了。特别是杨过的军事重地,后金是一无所知。

“军门,你看那些狗鞑子开始渡河了”二十日寅时,杨过的手下,副总兵罗一贯指着昏暗的辽河河面说道。

静静的辽河附近,没有一点声音,只有数千女真人士兵依靠辽河的冰冻河面向着辽河西岸抢渡。

“哼,想偷偷的过辽河,得问我答不答应。”杨过眯着眼睛看着那些意图乘着天黑渡河的八旗士兵,充满杀气的说道。

“大人,我们现在就出击吧”罗一贯搓着双手极其亢奋的说道。

在被编入以前官位还不如他,年龄更比他小的杨过手下的时候,罗一贯一开始非常的不服气。

不过在亲身感受到杨过的练兵带兵的能力后,再加上彼此徒手较量了几次都输给了杨过之后,罗一贯彻底的服气了。所以现在杨过所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言听计从。

“等会,等对方渡过几百人再说,如果这个时候就攻击,很可能一点都不能将这些鞑子给留下。”杨过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盯着河面说道。

“嘿嘿,这次也叫这些该死的鞑子尝尝我们的厉害。”杨过这么说,罗一贯也就老实下来等待着杨过的命令。

看着河面上的那些鞑子的身影,众将士的手上直冒冷汗。大晚上,冒着极低的气温在这里守着,就是要给这些鞑子以迎头痛击。不过,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都是辽沈败兵,所以心中始终存在着对女真人的阴影。虽然经过近一年的训练和杨过坚持不懈的排解,他们的心中的那种惧怕少了很多,但是没有经过对女真人的胜利,他们的这种心结就不可能彻底的消除,而今天,便是一个机会。

“投石机,给我狠狠的砸,弓箭手上前,抛射攻击”杨过的声音突然间划破。

在这一声命令之下,辽河西岸突然间亮起了近万火把,而近百巨石猛然间从天而降,砸向那正站立着数千后金士兵的辽河河面。

砰砰砰

数十斤的巨石突然砸到了冰冻了的辽河河面,五千只弓箭如雨般的落入刚刚度过辽河的数百女真人的头顶上。

一时间,惨叫声在后金士兵中间此起彼伏的想起,而此时的辽河河面上的冰层虽然很厚,但是经不住持续不断的投石车的猛砸,吱吱哑哑的发出不堪承受的响声。

“快,快给我回来”对岸猛然间出现的火把让努尔哈赤反应了过来,自己中伏了。在这种攻势下,想要渡过辽河完全是痴心梦想。所以,他在第一时间,便命令那些正在渡河的士兵撤退。

但是他的命令太迟了,只听轰的一声,辽河河面上的冰冻层再也没法承受如此大密度的攻击,轰然塌列。正在河面上的后金士兵,大部分都落入了冰冷的河水之中。他们当中有数百人当场死亡,其他近一千多的士兵在其后的弓箭和寒冷中陆续死亡。

那些已经度过辽河的五百多后金士兵看到自己的后路被断,便向着杨过所率的明军发动了决死突击。

“弓箭手攻击那些河里面的敌人,骑兵给我冲上去将那些女真人给我砍了。”见到这种情形,杨过的眼中闪过一阵神光,下达了让骑兵击杀那些已经渡河鞑子的士兵的命令。

如果仅仅是为了降低伤亡,杨过或许还会让弓箭手解决那些渡过河的后金士兵。但是,他知道自己的这些手下需要用后金士兵的鲜血来消除心中的阴影,而面对面的砍杀的效果更为明显。至于会不会失败,杨过相信经过一年训练的明军即使比之那些女真精锐还有些差距,但绝不会很大。

一千骑兵,在接到杨过的命令之后,便在罗一贯的率领下,向着那五百多后金士兵冲杀过去。而那些后金士兵虽然全部都是步兵,但是依然悍不畏死的向着骑兵冲了过来。仅仅一分多钟后,双方便碰撞在了一起,掀起了无数的血肉。

“对面的明将是谁,我要把他给千刀万剐”虽然天色昏暗而使得战场的情形看的不是很清楚,但是掉入河中的那些后金士兵的惨叫声,让努尔哈赤的内心在不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