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海疆 >

第149章

海疆-第149章

小说: 海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海疆微微一笑道:“冯。德威斯伯爵您客气了,你我都是民族主义者,你的民族和我的民众都需要奋起直追,与普鲁士的合作也是我们的荣幸,请替我向卑斯麦宰相致敬。”

冯。德威斯伯爵在光滑平整的道路上走了一会后,蹲下来轻轻敲打了几下,随即又找了一块有菱角的石头用力打砸,但是路面只出现了少许的白点,望着前面用水在浇路面养生的工人,冯。德威斯伯爵无比惊讶道:“亲爱的林,我尊敬的元阁下,这是什么?天啊!”林海疆指了指路面道:“水泥啊!欧洲也有啊!”“这绝对不是水泥,英国佬的东西我接触过,它们不可能有如此的坚硬,要知道以这种硬度就连火炮都难以轰开,这绝对不会是英国佬那种跟饼干一样的点心水泥。”

冯。德威斯伯爵的头摆得跟拨弄鼓一样。

林海疆微微一笑道:“水泥是一种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

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用水泥制成的砂浆或混凝土,坚固耐久,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

1824年,英国建筑工人阿斯普丁取得了波特兰水泥的专利权。

他用石灰石和粘土为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后,在类似于烧石灰的立窑内煅烧成熟料,再经磨细制成水泥,因水泥硬化后的颜色与英格兰岛上波特兰地方用于建筑的石头相似,被命名为波特兰水泥,它具有优良的建筑性能,在水泥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也就是伯爵阁下您所言的那种容易裂开的饼干水泥,而我们的水泥则是经过了众多经验丰富的工程人员和技师的多次尝试改造的新品种!是我们特有的秘密。”

随即林海疆带领着冯。德威斯伯爵参观了正在建设的海口帝国要塞的堡垒群,林海疆告诉冯。德威斯伯爵道:“这些内部加了钢筋的混凝土浇铸的要塞永久性工事经得起38o毫米巨炮的直接命中。”

冯。德威斯伯爵的第一反应就是拉主林海疆的手热切道:“普鲁士和未来的德意志需要这种水泥,我的元阁下!”林海疆似乎十分享受普鲁士人称呼他元阁下的感觉,冯。德威斯伯爵连续询问了几次才装作恍然大悟道:“我们是盟友,这个绝对不是问题,但是我希望普鲁士能够提供给我西门子公司最新的研究成果,无线电报的最新进展,伯爵你是知道的,我作为这项意义非凡的明的出资人,是非常关注此事的进展的,为了不影响我们的盟友关系,所以我不便进行过多的干涉,这点你是明白的。”

冯。德威斯伯爵微笑着点了点头道:“那是自然,我们双方的协议中原本就有民用、军事明共享以及分享的条款,根基条款您是有权利这样要求的。”

林海疆满意的一笑道:“那么伯爵阁下,让我们去喝一杯吧!据说海口的西班牙女郎非常的热情哦!”西班牙女郎?原本想说自己旅途劳顿的冯。德威斯伯爵再瞬间完成了精神焕,笑眯眯的与林海疆并肩通行,一时间,太阳也似乎不那么热了,周围的一切也变得可爱了起来?而此时此刻在天津卫的北洋衙门内,空气沉重得让人彷佛透不过气来,反常极为炎热的天气让大地彷佛被烘烤一般,站在门外如同铁铸一般的戈什哈不断的有人昏迷中暑倒地,曾国藩治军颇为有方,更何况是他的亲兵戈什哈,于是静静的有人将倒地者拖走,等候在坐房内的急忙前去替补。

房间里面并没有摆放冰盆,一身朝服官配的曾国藩已经顺脸淌汗了,但是彷佛浑然不觉一般,曾氏族人的曾国荃、曾纪泽、曾国葆今天可谓是齐聚一堂,陪同于此的还有唐嘉尧和李鸿章。

李鸿章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紧张严肃秘密的内堂议事,可以说在这里的都属于湘军的决策层,而不是执行层,李鸿章怀着激动的神情望着面无表情自顾摆弄鼻烟壶的曾国藩,以及一脸骄横的曾国荃,曾纪泽、曾国葆则是满脸的书卷气息,对人的态度也十分和蔼,李鸿章自然知道曾国葆是出了名的笑面虎,而曾国荃则是心狠手辣,这两个人可以说是曾国藩在湘军中的支柱,很多黑脸戏都需要他们来唱,否则哪里来的曾大帅爱兵爱民如子!曾国藩放下鼻烟壶,咳嗽了一下望着唐嘉尧道:“今儿叫你们都过来不为别的,就两件事,第一件事是铭志要带第二批的学苗赴英吉利了,此行不易,铭志你要遇事三思,该花的钱一个子不能少花,这批军官回来我是要派大用场的,朝廷已经决定每年给我们北洋的四百万两购舰经费增加到了一千一百万两,这可是两宫皇太后的恩典啊!两宫皇太后也是盯着天大的干系,我们在做不出个样子来,恐怕上对不起浩荡皇恩,下对不起天下的黎民百姓了。”

一听说翻了个翻还多,曾国荃、曾纪泽、曾国葆几个人眼睛顿时光,曾国藩冷哼一声道:“看看你们几个没出息的摸样?知道那是什么银子吗?是两宫的体恤银子啊!现在连同万岁爷都是一顿三个小菜,内廷度用从一千三百万两硬是减到二百万两,还有一批皇庄也准备卖筹集银子给咱们北洋,这是救大清命的银子啊!”曾国藩望着一脸不屑的曾国荃道:“你是我至亲至近之人,我说的话没人敢不听,你以前不听我令,纵兵奸yin掳掠我也不计较了,我们都是食大清天下这碗饭的,这天下要是让林海疆那个小兔崽子掀翻了,我们可就什么都没有了,也包括你们一个个的项上人头!”“来人啊!给我拖出去重打二十军棍,帮他长长记性!”曾国藩手一挥,十几个戈什哈如虎似狼般的闯了进来,一声大人对不住了,直接将曾国荃按在地上一顿军棍,打得血花横飞,曾国荃也算是个人物,硬是连声都没哼!打完之后曾国荃咧着嘴看了曾国藩一眼道:“从小到大你第三次打我,前二次都救了我的命,这次想必也不例外,我不是混人,就是骄纵惯了而已,有什么话大帅你直接言语吧!”曾国藩点了点头道:“你还算知轻重,南洋的刀已经顶在了大沽口的外面了,你们都看不见那巡航的铁甲舰吗?匪洪逆如何?被那林海疆给掏了老窝,连牛黄狗宝都给一锅端了,现在连个动静都没有,这说明什么?这就说明了林逆的实力已经大到了我们想象不到的地方了,林逆自己造的那种洋枪、英吉利人、法兰西人、俄国人、美利坚人,没一家愿意卖给我们,私下打听那东西在洋人哪里也是个稀罕玩意,就这一点谁敢小瞧这林逆?这可是改朝换代的大举啊!林逆这心思还不够吓人的?”曾国藩转向唐嘉尧道:“铭志啊!你一定要提防林逆打咱们这些学苗的主意啊!这可都是咱们精挑细选出来的,英吉利国接受了咱们北洋的请求,卖给咱们他们能够造出来最新式的铁甲舰和大炮,英吉利人造船的技术在西洋时屈一指的,要比林逆造船的普鲁士高明得多,不用多,三年工夫,学苗学成归国,咱们的兵舰也能一起归国,而俄国人提供的借款购买的兵舰也将回国,那个时候也就是咱们跟林逆一较高低的时候。”

曾国荃犹豫了一下道:“那匪怎么办?咱们湘军喋血半壁山的帐就不算了吗?”曾国藩微微一笑道:“戈莫契洛夫公爵与杜拉维耶夫中将在俄国募集了二万名什么哥萨克,我们给这些人支饷,他们替我们打仗,而且上海的一些洋人也表示愿意组建洋枪队来替我们作战,这个朝廷已经同意了。”

李鸿章有些犹豫道:“这些洋人会这么好?替我们大清平定乱匪,仅仅只是支饷这么简单?”曾国藩呵呵一笑道:“洋人才不笨那,他们是闻着腥味的猫,朝廷答应俄国人和上海那些洋人的条件就如同之前答应我们湘军的条件是一样的。”

曾国藩此言一出,李鸿章的脸色顿时变得苍白,李鸿章惊讶道:“大人,万万不可啊!那民众还是我大清的百姓啊!若是让这些洋人烧杀抢掠,繁华的江南也就彻底的报废了啊!没个三、五十年休想休养生息过来啊!”曾国荃瞪了一眼李鸿章道:“那些匪民通匪、协匪,早就该杀个干干净净了,不过这钱财全部便宜了洋人,咱们这心里不甘啊!”曾国藩冷哼一声道:“无论是俄国人的哥萨克,还是花旗国的、英吉利国的、法兰西的国的,他们都不是以他们政府国家的名义,按他们的话讲属于雇佣军,这个人如果抢劫上了瘾,可是要比吸大烟厉害得多了,等打下了南京的匪窝,咱们把祸水东引两广,看林海疆还能不能稳坐钓鱼台,到时候他打了洋人,自然有洋人找他算账,与我们有何干系?”“但是!”李鸿章的但是才出口,曾国藩不悦道:“即便遭了兵灾洋祸,到最后那依然是我大清的土地,免上十年的赋税,从直隶填些人口过去就好了!”

第三卷风起云卷  第一百六十八章戴氏一型

所有人都离去之后,曾国藩单独留下了李鸿章,曾国藩微微叹了口气道:“老夫我这一把年纪了,门生可谓遍天下,此刻手握北洋大权,现在有南洋与发匪,所以还算安生,等这两个一去恐怕就要轮到老夫我了!”李鸿章刚要开口,曾国藩摆了摆手道:“你不用劝我,我什么的明白,比谁都清楚,自顾手握天下权柄的重臣有几个得善终的?为人应知进退!我身边的人你也看见了,将来也许能够承我位置的将来也就是你了!”曾国藩说完,李鸿章急忙撩起官袍跪了下去,口称:“学生不敢!”曾国藩微微一笑:“大丈夫生一世,当活得有滋味,有彩头,这是行伍的粗话,粗鄙是不假,但是实在,让人听着舒心没那么多弯弯肠子,你是淮南人,我准备放你下去拉上十个营头就称淮字营吧!湘军多骄兵悍将,你现在驾驭不了,交给你就是把你架火上烤了,你招了兵可以直接去上海,咱们北洋拨银子给你,洋枪、洋炮拣好的买,打出个样子给朝廷瞧瞧!”“谢大人知遇之恩!我李鸿章没齿难忘!”李鸿章的头重重的磕在了地上,发出砰的一声,曾国藩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我乏了,你去吧!”心潮澎湃的李鸿章离开北洋衙门的时候已经是夜幕沉沉了,由于炊烟的关系空气里面漂浮着都是呛人的柴火燃烧的烟味,这点李鸿章很不喜欢,他相信曾国藩肯定也非常不喜欢这种味道,天津卫就就这么大点的地方,早先的绿营、满八旗、汉八旗,直隶逃荒安家的来百姓,洋人的洋行,领事馆,租界等等等等,地方小缺异常的复杂,这让李鸿章想起了湘军和现在的北洋。

李鸿章清楚,曾国藩让他自行募兵也是暂时不想将湘军全部托付给他,有看看他的意思,如果他能有模有样的鼓捣出一番成就就好说,否则这权放的容易收起来更快!李鸿章琢磨了一下,心中依然有了定论,自己身后有曾国藩,有北洋的临帖还怕一个小小得上海了?李鸿章在琢磨他的淮军,用北洋的兵饷钱粮看似简单,但是毕竟不是自己的能力,而且极易容落人口实,怎么样扯大鼓拽虎皮,一分不花还能弄到钱,支起着淮字营才是他的耽误之急。

在海南岛视察五指山的林海疆也遇到了一些可谓是不期而遇的麻烦,就当地黎族的头人或是官身阻挠修路的进程,为此已经爆发了几次冲突,甚至有一名陆战队员丧生,工业基础建设的快慢与道路的畅通和良好状态是成正比的,林海疆不想大开杀戒,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