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乞丐王 >

第197章

大宋乞丐王-第197章

小说: 大宋乞丐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吧。”韩旭心不在焉的回道。

车内再次陷入了沉静。

李从善微蹙着眉头,看着眼前这位比自己还年轻的大宋节度使,不得不佩服赵匡胤的魄力。以韩旭当前的年纪,这样的事绝对不会发生在南唐国内。

南唐朝堂上想往上爬的人太多,但能站上高位的人就那么几个,对于能威胁到他们地位的年轻人,就算是拉也会被他们拉下去,排挤之事早已是南唐默认的官场规则。倘若自己不是出身皇家,或许此时还在某个书院里为将来孜孜不倦呢。

朝廷上因淮南战败,进行了一轮清洗,不久前平定党争,以宋齐丘为首的一帮南唐本地官员,死的死流放的流放,降职的降职。这本事件好事,可惜却偏偏牵连到自己的亲信礼部侍郎钟谟等人,现在自己的身边连个出谋划策的人都没有。

一念及此,李从善面色一凛,打破平静,正色道:“韩兄,李某将韩兄当朋友,有句话不吐不快,还望韩兄不宁赐教!”

来了,果然来了,看样子躲是躲不过去了,韩旭心下暗叹。不过表面上依旧一副笑呵呵的样子,好气道:“哦,李兄当然是韩某人的朋友,有话不妨尽管开口。”

“虽然不想承认这个事实,但不得不说,天下早晚会归为一统。孙吴最终归晋,南朝最终归隋。既然天下终将一统,可这统一天下的人出自何方还很难说吧?”李从善咬了咬牙,缓缓说道:“李某对韩兄一见如故,将来的天下终究是你我一代的天下,同甘苦共富贵,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不知韩兄是否明白李某的意思?”

明白,怎么不明白?如此明显的招揽,韩旭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李从善一脸期待的神色,看在韩旭的眼里不由暗自叹息。放眼南唐皇族,也确实只有眼前这位年轻的郑王还算英明,可惜的是他只是个郑王,和出自民间的大宋赵大老板相比,还是差得太远。未经历过民间的疾苦,又怎能知道百姓的期盼。

“不知李兄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李重善微微一愣,疑惑道:“当然是真话。”

韩旭看着他微笑不语,微微的摇了摇头。

“为何?”李从善面色一变。

“因为你是郑王。”

“既然本王是郑王,为……”李从善连忙起身,不解的说道,可是一触及韩旭那意味深长的笑容,顿时戛然而止。

他明白了韩旭的意思,颓然的坐了回去。他是郑王,就连太子都不是,更别提南唐的皇位。太子是自己的嫡亲六哥,父皇亲点的皇位继承者,虽说自古皇位的争夺向来是充满的血腥,可自己真的能做到吗?

“是啊,郑王始终还是郑王……”李从善喃喃自语。

韩旭再次端起茶碗,漫不经心的随口说道:“李兄,有句话叫做‘世事无常’,天命这事信则有,不信则无。”

听得此话,李从善瞬间恢复过来,双眼死死的盯着韩旭,眼中的精光一闪而逝。瞬间脸上的表情数次变换,几息之后,他突然抱拳起身,朝着韩旭深深的一揖:“多谢韩兄赐教。”

呃,眼瞅着李从善恢复原先的神采,韩旭却反而楞住了。此时他突然发现一向自信儒雅的李从善,眼中似乎多了一丝狠色。

我勒了个去,这家伙不会想多了吧?看他这样子,分明是做了重大的决心。郑王若想再上一步……难道他想对李煜下手?

念及此,韩旭顿时哭笑不得,心中暗附:“李词霸,千万别怪兄弟我,是你弟弟想多了。老兄我只是想劝他‘难得糊涂’,得过且过的做个闲散王爷,过个富家翁的逍遥日子就算了。

李从善见韩旭垮着张脸,以为韩旭被自己的激情给震慑了,心下不由大为痛快。这一来,他立马摆出一副豪情万丈的姿态,笑呵呵的说道:“韩兄,既然你拿李某当兄弟,那李某也不能欺负你。有句话李某先跟你透漏下…”说到这,他嘴角微微上翘,若有所意的说道:“韩兄此行,兴许并没有韩兄想得那么顺利呐?”

第248章面见李景

一向儒雅和气的李从善,突然露出了高深莫测的笑容,这看在韩旭的眼里,不禁心中一凛。此次南唐之行是奉了赵匡胤的圣旨,且是为大宋给南唐的封赏而来,难道南唐内还有人对此不满?

来不及细想,马车已过御道街,在皇城正门处戛然而止。

此刻,皇城正门大开,竹炮齐鸣,大红的地毯自正门处直通巍峨的皇宫正殿。太监,宫女分列左右,手举飘飞彩旗,煞似壮观。

韩旭缓缓走下马车,瞧着这阵势,心下也不得不赞叹南唐的富庶,嘿嘿笑道:“李兄,哦不,郑王爷……本官这回可是受宠若惊呐!”

“韩大人,请。”李从善微微一笑,上前一步和韩旭并肩迈上了大红地毯。

南唐的皇宫建立已久,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的六朝时期。只不过隋炀帝攻克金陵之时,忌讳所谓的金陵龙旗,一把火几乎焚毁了整个金陵城。历经大唐数百年的建设,金陵早已恢复了生气,杨行密建立吴国,在六朝皇宫故址,重新修建了这座辉煌的宫殿。

飞檐琉璃瓦映射着冬日的暖阳;朱红添漆的宫门窗棂,雕龙画凤;汉白玉的栏杆,贵气荣华。不知这一切是不是就是那所谓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呢?

一声公鸭嗓子,打断了韩旭的思绪。

“宣上国使者,大宋淮南节度使韩旭觐见……”

“宣上国使者,大宋淮南节度使韩旭觐见……”

……

娘的,这称呼听着都提气,上国使者,嘿嘿。

韩旭一抖红色官袍,目不斜视,迈开大步,大摇大摆的跨入了皇宫正殿。那头顶乌纱帽上的两支软翅,配合着嘚瑟的韩大官人,一抖一抖的煞似风光。

大殿内南唐文武百官左右而列,高高的龙椅上正端坐着一位微微发福的黄色身影。不用猜,此人就是南唐国主李景无疑。

殿内寂静无声,在场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聚集在了韩旭的身上。

韩旭上前一步,朝着李景拱手一揖,朗声说道。“大宋使者,淮南节度使韩旭,见过南唐国主。”

此言一出,殿内众官面色各异,有人摇头低叹,有人面露愤色,更多的却是面色麻木。淮南之战后,南唐向后周割地,称臣,纳贡。赵匡胤代周,这南唐国主的称谓依旧延续了下来。南唐只是大宋的属国,李景也去调了“璟”字的那个“王”。

大宋的使者,已经可以说是钦差,代表的是大宋的皇帝,见了李景这国主,自然连正式的跪拜都免了。

此时,龙椅上的李景突然忽的起身,在公公的搀扶下缓缓走了下来,直到韩旭面前三步,这才站定,双手虚扶,呵呵笑道:“上使平身……”

韩旭站直了身体,刚刚远远的看不清楚,这才仔细的打量起面前这位“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南唐国主。

身材略胖,浓眉大耳,仪表堂堂,一身的贵气扑面而来。只不过,此时的李景双鬓斑白,眼神无光,略显苍老的样子倒像是年过半百。要知道李景可是刚过中年,正乃男子最成熟,最辉煌的时期。

温室里李景不是越王勾践,想必几年的战争,割地称臣,对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好,好,好。”李景同样也在打量着面前这位年轻的大宋使臣,一连说出三个好字,赞道:“韩大人的大名,朕可是早已听说。至今朕的御书房内,还摆放韩大人的三篇巨作呐。让朕想不到的是,韩大人竟然如此年轻,英雄出少年呐。”

说着,左右看了看,呵呵笑道:“诸位爱卿,你们说是不是?”

“是啊,是啊……”众官顿时连连附和。

“微臣的书房也放着韩大人的巨作,实在是精妙绝伦,尤其是那《隋唐》,英雄豪气跃然纸上,真乃吾辈楷模…”说这话的肯定是为武将。

“微臣倒是觉得韩大人的《三国》更为精彩,诸葛先生身在隆中,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运筹于帷幄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事实证明,谋略更胜武力。”一人身穿文官服,出列说道。那谈笑自若,指点江山的样子,看上去还真有几分卧龙的风采。

“不对,要说韩大人最独特的巨作,还是那《西游记》无疑,本官十分佩服韩大人天马行空的想象。第一眼看上去颇觉怪异,牛鬼蛇神跃然纸上,但通读之后,却深深的陷入其中,诸多的人物,无一重复,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韵味。”

“《隋唐》第一”

“《三国》第一”

“第一非《西游》莫属”

……

一个个顿时争的面红耳赤。

朝堂上的文武突然为韩旭的三本书争论了起来,这倒是让韩旭目瞪口呆。瞧着李景笑呵呵的样子,似乎对此完全不以为意,还很赞赏似的。

娘的,争论就争论,倒偏偏还把本作者丢到了一边。老子倒像问问,你们看的是正版吗?给版权费了没有?韩旭暗自诽谤不已。

虽说不爽归不爽,但见他们为自己的“著作”争论不休,心里到底还是颇为洋洋自得。

韩熙载和李从善相视一眼,两人均是暗自摇头。韩旭的著作风靡江南,他们也看过,当然同样很赞赏。可在这朝堂之上,公然来争论此事,却不得不说是朝堂的悲哀。

君有所好,臣必从之。他们知道,眼前南唐官员的争论,说是为书而争,倒不如说是为在李景面前邀宠而争。丢人丢到家了。

想到此,韩熙载不由出列,拱手道:“国主人才惊艳,不知国主认为此三本巨作,何为第一?”

“对,对,对,还请国主圣裁。”

众人立马附和,将目光再次聚集在李景的身上。

“呵呵……论文采,朕的太子更胜朕一筹。”李景呵呵笑道,转而朝着文臣列的第一人招了招手,一脸慈爱的说道:“从嘉,你来说说。”

此时,一年轻人,身着杏黄袍,缓缓走了出来,径直来到李景身边拱了拱手,转身面向韩旭。

此人星眉朗目,四肢倾长,说不出的俊逸儒雅。长得和李从善有几分相似,但多了一份从容淡定。若不是穿着四龙纹杏黄袍,看上去倒像个风度翩翩的公子哥。李煜,这就是千古词霸李煜。韩旭双眼骤然一亮,皇家基因果然优秀,无论是李从善还是这李煜,放在后世那就是少奶杀手啊。

第249章都给老子跪下

“李词霸……哦不,太子殿下。太子殿下的才名,早已响彻大江南北,小臣是日夜思念……哦不,是日思夜想,也不对。应该说是仰慕已久才是。”韩旭激动得语无伦次。说罢,嘿嘿一笑,本能的伸出右手。

然而,见周围所有人均是一脸的茫然。他不由赶紧尴尬的缩回右手,改为双手拱了拱。握手不成,入乡随俗,行了个拱手礼。

李煜见韩旭直愣愣的盯着自己,那眼中的惊喜之色让他十分疑惑。虽说对眼前这位韩大人的文采很佩服,可似乎自己先前并不识得他呐。

不过,李煜毕竟受过良好的宫廷教育,莞尔笑道:“韩大人过谦了,韩大人的才名才算得上是响彻大江南北,巨作更是风靡至关外蛮荒之地。”

被李煜评为才子,让文坛大盗韩旭也不由得老脸微红,尴尬得嘿嘿直笑。

“不过,孤王佩服的倒不是韩大人的三本巨作。”李煜摇了摇头,笑道:“而是韩大人那篇《雨霖铃》,称之为旷古绝作亦不为过,且听说韩大人这首词是为汴梁城的柳青青所作,就凭此点,足以让韩大人青史留名。”

“不错,皇儿说得不错,朕亦认为此《雨霖铃》,当推第一。”李景略一思索,似乎在回味《雨霖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