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国魂 >

第437章

国魂-第437章

小说: 国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特勒走上前来:“布鲁克纳的话你们听见了没有?”他口气虽然软,这却是一道命令。他令这伙卫兵立刻返回慕尼黑。“路上,你们会碰到党卫军,由他们解除你们的武装。”解除他们的斗志的是他的态度,而不是他的话。卡车开走了。

犯人被装上两辆大轿车。在武装人员押运下,车队开始出发。领头开路的是希特勒的“麦塞蒂斯”。那些前往赴宴的冲锋队都被希特勒阻止,并被一一盘问。

在“褐色大厦”内,冯·埃普将军要求对罗姆交付军事法庭审判。这使希特勒大为不安,只好一大早便大发雷霆。他喊道,罗姆是个卖国贼,证据确凿,罪不容诛。他这一通火,使埃普将军大吃一惊,但一时又无话可说。当他步出大厦时,他喃喃地对副官说:“发了疯!”

片刻后,11时30分,在宽敞的会议室内召开的冲锋队领导人的会议开始了。此时,希特勒尚未恢复平静,对惶惶不安的听众发表的讲话不外乎是对冲锋队的抱怨,但前言不搭后语。在长达一小时的长篇大论中,希特勒的听众都不安地站立着。希特勒唾沫横飞,令其中一个听众着了迷。“因感情故,他常常哽咽。”他指责罗姆企图将他杀害,以便拱手将德国奉送给她的敌人。他说,罗姆及其同谋将被枪毙。

枪杀尚未开始,原因是希特勒仍在等待卫队司令塞普·狄迪里希前来执行。过了不久,他来了,忙向怒容满面的希特勒解释说,迟到的原因之一是,卡车轮胎是旧的,道路泥泞,行驶不快。尽管希特勒因其迟到而恼怒,当天却未发布任何命令。他让狄迪里希安心待命,说他还得与顾问们磋商,才能决定被告们的命运。3小时过去了,命令还没有下来。

尽管希特勒仍在犹豫,他的柏林的同事却已开始处决犯人。希姆莱—海德里希—戈林三人集团所需要的就是那句暗语“蜂雀”,等暗语一到,他们便立刻将策划已久的阴谋付诸实施。

当德国副总理巴本前往戈林的办公室报到时,对该地到处是带着机枪的党卫军步哨深表厌烦。接着,他又惊奇地得悉,希特勒已授权戈林去处置首都的“起义者”。巴本连声抗议,理由是,他是副总理,总理不在时,此权理应属他。他坚持让兴登堡发布紧急状态,把国防军调来维护法律与秩序。戈林拒绝。他与希姆莱的党卫军完全能控制局势。

巴本一再抗议,但话却不断被戈林打断。戈林令副总理立即回家,为自己的安全着想。巴本还未到家,柏林街头便车声四起。到处逮捕新政权的敌人。一支部队包围了巴本的办公室,枪杀了他的新闻首席官,逮捕了其他工作人员。副总理原本也可能会罹难的;因为,他一进家门,家里便成了监狱。巴本发现,家里的电话线已被切断,客厅里坐着个警官,警官还令他不得与外界联系。

冲锋队处在混乱中。有些单位已作了警戒,发了手枪,还受命去找卖国贼,结果却遭到党卫军的包围,受到拘押。其他人则在街头遭到希姆莱的手下的毒打,有些被当场枪杀。有些人榜上有名,或该捕,或该杀,但因有党卫军中友人为之说情而获得了饶恕。对数以万计觉得自己已为党牺牲了一切的人们来说,这是个恐怖之夜,也是丢掉幻想之夜。

到6月30日晚上,大约有200多冲锋队头目被关押在慕尼黑监狱。希特勒起初给罗姆一个自杀的机会,罗姆不予理睬,于是党卫队头目艾克将罗姆处决。从6月30日下午开始,希特勒卫队头目迪特里希手持黑名单,将监狱里的冲锋队囚犯分批提出来枪决,监狱长认为单凭一份名单就枪毙犯人不符合司法程序,被粗暴地推到一边。与此同时,格林和希姆莱在柏林也开始动手,大批犯人被押到里施特费尔德军营被行刑队枪决,步枪齐射的声音在军营附近整日回荡。

在6月30日和7月1日两天被杀的人超过400,其中包括大约200个冲锋队头目。其他被抓捕的人送进达豪集中营,苟延残喘几年后也都陆续丧生。

事件过后兴登堡勉强签署了一封感谢希特勒的电报,从而将此次血洗行动合法化。国防部长布隆堡代表军方发表宣言:“元首以军人的果敢和超凡的勇气攻击并粉碎了政变者。国防军作为整个国家唯一的武装力量,一向置身于国内政治纠纷之外,将以军人的忠诚和奉献精神表达感激之情。”

此是为“长剑之夜”。

中华民国大总统萧天对于希特勒的果断行动表示了赞赏,认为从现在开始,希特勒把整个德国的全部权利牢牢抓在手里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

但是,一度被阿道夫·希特勒视为未来盟友的墨索里尼却大肆攻击阿道夫·希特勒和“长剑之夜”。

“阿道夫·希特勒这个杀人犯和鸡奸者的国家若是蹂躏了欧洲,那末,整个欧洲的文明也就完了”,墨索里尼大声说着。接着,他又攻击希特勒唆使维也纳叛乱。他激动得连眼珠子都在转动。

“希特勒是一个无耻之极的元凶。希特勒是罪人,应为此事负责。”墨索里尼称希特勒是个“恐怖的性堕落者,是个危险的笨蛋”;说纳粹主义是“老日耳曼部落在原始森林里与罗马的拉丁文明作斗争的革命。”纳粹主义根本无法与法西斯主义相比。

当然,外表上有相似之处。两者都是专制,都是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的。两个制度都反对自由主义。但是,法西斯主义政权在意大利人民的伟大的文化传统中却是根深蒂固的。法西斯主义承认个人权利,承认宗教和家庭。另方面,国家社会主义却是残暴的野蛮主义。与野蛮人群相同,它不给个人以权利,酋长主宰他的人民的生死。它所能产生的不外乎是烧杀抢掠和讹诈。他又因为变得激动而大声喊了起来:

“希特勒6月30日向世界表演的可怕可憎的一幕,是世界上哪一个国家都不能容忍的。只有准备杀人的这些原始的德国人才能容忍这种事情!”他继而说,那么多人死在希特勒的手里,也许会有些好处。各列强或许能认识到德国危险,从而组织反希特勒大同盟。他说,联合阵线是唯一答案。“希特勒将会武装德国并发动战争——也许就在二三年内。我单独对付不了他。我们得做些事情,且得赶快做。”

墨索里尼对希特勒和德国之反感竟到了这个程度,以致在公开场合他也表露出来。“三千年来的历史,使我们能够以至高无上的特权去看待阿尔卑斯山那边的某些教条。这些教条是凯撒、维吉尔和奥古斯都在罗马繁荣昌盛时期?还是完全文盲的人民的后代教给他们的!”

在第五届地中海国际博览会开幕时,他站在一辆坦克上面宣布。他私下说的带有污辱性的词句,例如描写德国人时用的“鸡奸者”“谋杀凶手”等,也开始见诸意大利报刊。

看着墨索里尼声嘶力竭一般的吼声,萧天笑着对吴佩孚说道:

“墨索里尼看不清谁才是未来的同盟者,而意大利也只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

第556章·决战越南

1934年7月,即中华民国大总统访问德国期间,“越南人民民主国”大规模的夏季攻势在这一时期开始。

在许多年之后,有部分历史学家认为,正是此次在中国军事顾问指挥下的夏季攻势,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一根导火索。

是月,三万“革命军”对法控领地宣光大举进攻,而早就严阵以待的法军,也于进攻开始仅仅半小时后投入到战斗之中。

战斗进行的非常激烈,几乎到了寸土必争的地步。

在夏季攻势开始的前两天里,“革命军”势如破竹,接连取得胜利,歼灭法军两百余人,俘虏一百余人。但是随着法军增援部队的到来,战局很快开始发生转变……

法军在稳固住了阵脚之后,开始不断反击。

尽管“革命军”人数众多,武器相对精良,但和训练有素的法军相比,很快落了下风。

尤其是在此前不断取得的胜利,让“革命军”变得骄狂并且目中无人起来,一些部队开始不执行中国军官的建议,而按照自己意愿作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军之凌厉攻势很快取得效果,接连在山阳和福寿二地作战中取得胜利,连续歼灭“革命军”两千余人。

初期锋芒毕露的“革命军”很快陷入巨大的被动和恐慌之中,在法军持续进攻之下,这些越南人不断后退,至7月8日,法军全部收复宣光,将“革命军”赶回了高平一带,并大有趁此良机对高平展开攻击之意图……

此时“越南人民民主国”总书记邓春区和“革命军”总司令洪元山坐不住了,他们迅速找到肖罗利,商量目前之紧急状况,并建议在法军如此凌厉之攻势下,是否可以考虑放弃高平,暂时撤回中国境内,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再行反击。

肖罗利断然拒绝了这一建议,并且明确指出,在目前的情况下不战而退,将高平拱手让给法国人将是非常不明智的。而一旦放弃高平,“革命军”很可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无法恢复士气信心,甚至,将会造成整个战局的被动……

肖罗利坚定地认为,在此情况之下,“革命军”非但不能撤退,反而要以更加坚定的反击来应对法军之进攻!

在经过短暂的犹豫之后,邓春区和洪元山赞同了肖罗利的作战计划,并将对法军之反击全部军事指挥权都交到了肖罗利的手里。

反击首战被肖罗利选择在了高平和北见之间的那法山一带……

……

山上的法军受到了猛烈的打击,他们朝进攻队伍射击的火力却依然猛烈。乘炮轰后法军火力减弱的时候,一个班的革命军,冲入法军阵地前沿,不过只坚持了数分钟就全班倒下了。

后面的部队利用地形和法军对射,被压制在山坡地下。伤亡是巨大的,无数伤兵在痛苦的挣扎着。

一位当官的刚站起来挥挥手想要喊,就被机枪拦腰打断了。准备响应他号召,站起来的几个越南人马上卧到,动作慢的立刻被击中,只见他们身体伴随着一片血雾,痛苦的倒下,然后又被机枪撕碎,纷飞的肢体碎片洒落四周。极大的震动着进攻士兵们的心灵。看见这样的情景没法不相信战争是残酷的。

“上去把那挺机枪打掉,快,我们掩护你”。一个中国军官用并不娴熟的越语大声喊道。

他们躲在石头后面,头顶上是到处乱飞的子弹。这个时候的战场除了生与死,剩下的就只有恐惧和焦虑……

这时候每个人不能指望别人来帮助你,子弹不认识军官或者士兵,不认识你是英雄还是狗熊,不认识贫穷与富有,此刻是绝对的平等。站起来就是死,趴下尽量放低身子,保证自己不被击中是最聪明的做法。

头埋的更低了。一个不满20岁的年轻越南士兵,发觉自己握枪的手也在微微的颤抖。心跳加速,全身感到一阵的寒冷。

现在地形开阔,法军的子弹像一张交织的网一样。还有像雨一样下的炮弹。越南人只能保证自己能及时的躲开子弹。此刻他们才开始感觉到人在战争面前是多么的渺小。

“所有党员到我这来集中,班长以上的军官来我这”。那名指挥着战斗的中国军官,把“越南共产党”的党员和军官都召集到了自己面前。

中国军官下令这些人组成“敢死队”,带头开始冲锋。

看着这些越南人有些迟疑害怕的身影,终于一跃而起,呐喊着冲向敌人,中国军官笑了一下。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