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国无疆 >

第315章

大国无疆-第315章

小说: 大国无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如此,为何我们还要倾尽全力帮助基洛科夫斯基复国呢?持续分裂、内乱不断的北极熊,岂不是更好?”张雨生说着,将一支废弃的毛笔折成两截,在周秦眼前比划着,说道:“保持分裂,是我们的备用计划,但现在的情形看来,备用计划比原计划更好,而且更容易实施。”

红色苏维埃的再次燎原,让不少国家纷纷意识到这个布尔什维克党真的是有妖孽般的顽强生命,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水火难容之下,当代表着俄国传统势力的最后代表,也就是基洛科夫斯基正面临斯大林的巨大威胁之下,资本主义国家再次团结了起来,在短短十多天里,不能直接出兵的各国筹集到了三千多万美元的首批无偿援助,直接用于支持基洛科夫斯基的伟大战略,而规模更大的第二批低偿援助,则要看他是否争气了。

倘若真的是马到成功,那么规模最大、资金最雄的第三批计划,则可以以低息借贷方式提供了。甚至各国表示,如果基洛科夫斯基能够完成对红色苏维埃的彻底绞杀,那么他们甚至可以为俄国提供重建援助和大批量的贷款……可言归正传,此时的各资本主义国家再没有当初直接出兵帮助的气势,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不走上军国主义化的国家自然大量削减军事开支,走上军国主义化的国家则大兴军备建设,都没有实际力量可供行动。

中国这么一个特殊的国家,在各国看来,中国有着资本主义国家几乎相同的市场经济,但却有着共产主义国家一样的一党执政(可以说是复兴党的专政),所以在他们眼中中国是一个“蓝色”的国家,不是共产主义的红,也并非资本主义的绿,非常实际的中国,是绝不可能出兵帮助基洛科夫斯基的,即便中俄两国世代为邻,中国也只是选择尽最大化努力支持基洛科夫斯基的“正义事业”。

“我们与基洛科夫斯基之间的交易是平等的,这与我国收回原本就属于我国的领土毫无关系,我们之间的交易都是正常的军售关系,至少在各国承认唯一代表俄国的中央政府是苏维埃之前,我们是在和沙皇俄国交易,两国之间正当的贸易关系,俄国得到军火物资,而我国得到货款,或者是相应的抵押物质。”

“非常正确”

张雨生知道自己成功说服雄心勃勃的周秦了,之前中俄之间的大额军事贸易,直接让斯大林得了实惠,幸好出售的军火不是太多,而且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工业生产的苏维埃,拿到了那些武器,过了有效使用期之后,没有中国的后续服务,还不是等同于废铁一堆。

而如今,对基洛科夫斯基的贸易则不同了,卖得再多也都会让这大毛子用来打内战。可唯一的遗憾就是,基洛科夫斯基可以为中国带来的军火效益太少,为了和他之间的承诺,共和国中央政府还得为之垫付不少军事物资费用。很明显,在这一方面作为国家大掌柜的张雨生,则有了更多的考虑。

他算了一笔账,各国给了基洛科夫斯基三千多万美金,之前的谈判中中国向他承诺了只要满足中国的一系列条件,那么中国让他的部队无需担忧物资补给,可满足中国恢复清朝时候的疆土范围,这倒是挺简单,一个公告出去,让世界各国知道的同时,中国的边防部队和政府直接接管了那些地区便可,当地人都被他以战争理由给往俄国内地迁走,免费为之充当劳力去了。

然而,基洛科夫斯基却难以答应秋明油田开采权是否能归属于中国,战争随时可能都会失败,况且俄国内乱时候,中国完全有能力收回自己固有的疆土,根本用不着他来费什么事儿。但他做了,也就让中国欠他一个人情,让哈萨克独立,再欠下一个。两个人情的价值,不能以无限制的军事物资供应为代价,谁都知道战争就是个无底洞。

因此,在张雨生看来,中国充当基洛科夫斯基的后勤生产基地可以,甚至可以为之免费提供一两亿甚至是五亿左右的军事物资,但更多的东西,那就得靠他自己掏钱购买了,但中国也保证一个事情,那就是只要他愿意买、有能力买,中国就绝不乱涨价、绝不乱增添附属条件,以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为保证,满足他的战争需求。

“想当初,列宁所率领的苏维埃政府,为何会败在各国联军的复辟之战?不仅仅是因为苏维埃政府统治力缺乏,俄国本身工业实力就差,更主要的原因就是一方是刚从农民变成士兵的杂牌部队,而另一方则是久经欧洲大战考验的老兵部队。追究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双方的武器装备、后勤供养等相差太大,镰刀锄头能和通用机关枪相比较吗?”

“咱们当初或许就是因为太支持尼古拉二世,让复辟军实力大增,结果复辟战愣是成功了。而如今,咱们也不能太支持基洛科夫斯基,否则等他大权在握的时候,指不定比斯大林更加邪恶。保持内陆和分裂,这是最好的选择”

张雨生阐述自己的理由,要是当初张宇担任国家领袖的时候,点拨一二早就明白了,毕竟俩人都是穿越者,大局观和历史观都非常强,而周秦可不是张宇,更不是穿越者,所以还需耗费张雨生不少口舌才是。

“我完全赞成你的意见,但实际情况却让我们即便想大力支持基洛科夫斯基,也很有难度啊”周秦将书桌上高高垒起的一沓文件中,找出了很普通外装的一份文件,递给张雨生后说道:“这是由总后勤部拟定的物资运输计划,我们和俄远东军约定的物资交付计划是,我们负责物资的生产、运输,他们只需要在鄂木斯克和外兴安岭外的远东铁路哈尼火车站,等候我们的物资抵达。”

“我们第一条运输线,是出哈尔滨过黑龙江,进入我国新回归的外兴安岭南侧领土,借用俄国遗留下来的远东铁路,在海兰泡火车站装车出发,然后经远东铁路运抵斯塔诺夫山脉北侧的哈尼火车站,接下来经远东铁路运抵鄂木斯克的路,就由他们来负责完成,或许他们不只在鄂木斯克建立大型仓储基地。”

“第二条运输线,是依靠我国的兰新铁路干线,将内地制造出来的军事物资运抵乌鲁木齐之后,全部改用汽车运输,往北走至阿勒泰后,在转向西北方向一路横穿哈萨克境内,沿着额尔齐斯河,直抵鄂木斯克。”

张雨生简略的看了看计划案,略略思索后说道:“第一条线路主要限制条件是俄国远东铁路在冬季的通行能力较差,大量的军事物资运输任务,和俄远东地区俄国人民回迁很有冲突,至明年战争爆发之前,估计走这条线路能运去两百万吨物资,已经算是很了不起”

“而第二条线路最大的问题,就是公路运输的运载量和冬季运输的安全性难以保证,虽说路途最短时间最快,但一辆汽车往返三千多公里,油耗、磨损、运费等先不说,这条公路本是我国和俄国之前比较繁忙的贸易公路,部分路段只有双向两车道的碎石公路,整个冬季下来能运去一百万吨左右的物资,那绝对成为一个伟大的奇迹,因为我们还得考虑到重要军事物资必须要兰新铁路大干线的火车运输。”

“满打满算,主要是以作战物资为主的物资,有三百万吨。那么,足够基洛科夫斯基用上很长一段时间了。而,俄远东军本身就是在远东地区驻防的,他们整个冬天不缺乏生活物资。所以,冬季运输中,都是以武器装备和弹药为主,因为俄军方早在复辟战争中就已经习惯了我国的武器,但对于一些新的装备,他们需要时间磨合练习,这必然会消耗掉不少物资,但这与庞大的物资储备量而言,还是不用忧虑的。”

“三百万吨的作战物资,不少东西是会被无偿援助给远东军的,另外的自然需要收费。但是战事爆发之后,我们将着力运输生活物资和作战物资,两者各占一半,而究竟运输任务持续到何时结束,这首先得看基洛科夫斯基是否有持续的订货,因为战争爆发后,一切都需要他付钱购买。或许,他甚至用不着再购买什么。”

张雨生说话的时候,周秦的脑海中便飞快计算着,如果真能够在一个冬季之内为俄远东军送去三百万吨物资,先不说中国可以因此拉动多少工业经济,就论基洛科夫斯基有了这么多的物资,他可以做些什么而思索。周秦的计算非常简单,基洛科夫斯基如果和斯大林掐架起来,起码会有十余万人参与到大战中去,以中国武器武装起来的远东军,十万人的部队按照每天经历中等级规模的战争计算,不计算生活物资在内,单日就要消耗掉近万吨物资,但真要是爆发空前大战,估计双方投入的兵力和战争惨烈度,都将进一步加大物资的消耗量。

三百万吨物资,如果保持高消耗的战争模式,估计只够基洛科夫斯基三个多月使用。一旦三个月之内不能分出战斗胜负,保持僵持状态则为最好。而,如果是斯大林占据优势,那么共和国肯定要加大对远东军的支持力度,反之则必须找理由降低支持力度。

“不用多说,现在肯定最重要的是,赶紧让国内军工企业们都活动起来,无论如何也先把这三百万吨物资生产运输过去,这才是最大的事情”

周秦心里回荡着这句话,再次斟酌一下之后,向张雨生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而后者当即表示同意,自从中俄开始接触以来,中国的军工企业就已经开始提速生产、加大物资储备,政府发去更为确切的消息后,他们将进一步提高生产力。

但所有的军工企业包括张雨生等人,都未意识到,中国之所以在后来的世界大战中抢得了先机,就是因为中国的军工企业们,有长期的订单生产刺激,其生产能力之强大,让各国纷纷惊叹于中国不用进入战争状态便可打赢中等规模战争的雄厚根基。追根溯源,军工企业们走向蓬勃成长,也正是源自于这一次经历太久和平之后,迎来的超级刺激。

1940年,可不是通讯靠吼的年代,中央商议决定事情很快让国防科工委传达开来,以中国北方工业和南方工业,共和国两大常规武器装备生产集团公司很快得到了中央的准确消息,随后国防科工委就把详细的生产任务书发送到了两大集团公司。

和平时期里,极其罕见的庞大生产任务本应是难以完成的重任,但好在这两家大型企业本身实力就很强大,而且提前做好了准备,启动了一部分战备生产线、扩大了重要军工企业的产能,简化了生产物资采购和军工生产繁复监管的一系列可省略的步骤,生产任务下达之后,两大企业就很快飞速运转起来了。

在云南昆明,有一家隶属于中北集团公司的规模很大的弹药生产企业,张宇还曾到该企业里参观走访过,作为中北集团公司下属企业中,十六家大型弹药生产企业中排行第三的它,自然接到了总部分来的生产任务。

基洛科夫斯基为他自己的四十万部队,准备了二十亿发各型子弹,这样的一个弹药储备,放在另一个时空里都足够苏联打一场为期半年卫国战争了,卫国战争的究竟是何等惨烈?基洛科夫斯基为自己准备如此之多的弹药,从另一个层面讲,他自己也意识到武器弹药的重要性。

二十亿发子弹平均分给四十万人,假设四十万人一个不死,持续不断的消耗子弹,那么每个人都得消耗五千发子弹,可事实上一个士兵怎么可能在一场还未确定究竟会有什么样规模、何等惨烈程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