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无疆-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30年9月5日,经日本昭和天皇特意授权同意,由中美英等五国共同组织的撤侨船队,各国共同出资租用中国远洋航运集团的两艘远洋客轮前去接回本国公民,各国抽调驻华使馆工作人员临时客串撤侨本国指挥协调人员,做客轮前去日本东京接人,随同船队出发的还有一艘各国联合订购的三千吨人道主义首批救援物资,物资中有十万瓶矿泉水、五万瓶消毒液、十万副一次性手套、一千吨面粉、十万具口罩以及压缩饼干和一部分纯净水过滤装置,同行的还有共和国的南宁号巡洋舰,不过该舰艇并不是去炫耀武力的,挂有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旗帜、载着一批稻米,是去人道主义救援的。
船队将以无害通过日本海军监管范围后进入东京湾展开一系列工作,船队正式启程于9月6日清晨6点的上海港,预计会在九月十日左右在东京湾开展各项工作,期间各国驻东京使领馆将尽快找齐在灾区公民,无论是尸体还是健康活人,都将陆续撤离灾区,各国使领馆也将暂时撤出灾区范围,另选城市比如名古屋、神户等地设置代办机构,使馆自然不会撤出日本境内,各国政府与日本的沟通联系需要他们,而在灾区以外的其他地方,各国自然还有公民存在,他们也需要使领馆的服务。
各国统一起来共同处理日本的地震灾害,救援工作和撤离工作同步展开,日本政府即使有一万个理由,也无法冒天下之大不韪对灾区内的各国公民做出伤害之举。从救援物资中就可以看出,一毛钱的无偿援助也没有,吃的、喝的倒是挺多,但考虑到灾区日本幸存者都超过了十万人,死伤的也不过十来万人,三千多吨的物资分给十多万人,吃用都不够,是不可能助长日本实力的,“杯水车薪”这词儿来形容救援力度也不为过。
而远在瑞士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要想做出积极反应并对日本灾区展开人道主义救援,先不说如何筹集各方善款、做好救灾人员和物资准备,光是万里迢迢从欧洲来到亚洲,就够这些红十字会的人折腾,而国际社会上,无论是美利坚、英法德,包括近在咫尺的共和国,都对日本的大地震态度冷淡,首批物资只有三千余吨、钱款一毛也没有,第二批、第三批,估计也绝大部分都是给日本受灾民众吃喝用的,让一部分日本人不至于饿死,已经是各国最大的人道主义慈悲了,要想让灾民一个个吃得白白胖胖神清气爽,怎么可能?
一个国家就好比一个家庭,家里的一份子出了什么大事情、遇上了什么灾祸,首先考虑到的是应该团结家庭其他成员,尽一切办法让出事的这一份子好过,如果等着邻居或者更远的陌生人施舍,那只能酿成祸不单行的结果。因此,就像中国古老俗话说的那样,“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一个国家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寄希望于其他国家救援,这个国家注定是毫无出路的。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初自治政府面对海原大地震的时候,自治政府内部从政府机关到企事业单位,从平民百姓到警察军队,每一个人都没有置身事外,积极参与到地震救援工作中来,自知政府之外的其他地区民众也是高度关注、慷慨解囊,即便是地震过去很多年,仍有源源不断的志愿者赶赴曾经的灾区,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如今共和国统一了,全国人民一家亲了,灾区的旧貌换新颜了,海原大地震给共和国人民带来的影响力也是持续的。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传承上千年,就是因为民族内部的团结紧密,在面对一次又一次的灾难与波折中,我们的民族始终保持着百折不挠的韧性,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艰险。当灾难不幸降临于日本,作为文明大国的中国,理应担负起一定的责任,去帮助那些受到地震危害的日本普通民众……”
无论政府怎么做,对于任何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国家政府不予以高度重视和坚决支持,同时也并未阻止国内普通民众对此事的自由看法,团结起来的各国政府做了应该做的人道,没有人能够找出充足的理由抨击各国政府的做法有何不妥,要想在人类自然灾害中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也并不是不可以。
于是乎,美英法中等五国的第二批和第三批无偿人道主义救援物资里,就有各国人民自发捐助的一些东西,少部分捐钱的也被直接买成了粮食,不给日本一毛钱的现金,粮食、药物、被服等什么都可以,给日本送去的物资都是一次性消耗的东西,而日本政府也没寄全部希望于各国的杯水车薪式的人道救援,他们自己知道该如何做,从各地征调物资救援灾区、调派更多救援力量进入灾区、清理废墟和遗体避免瘟疫传播等等,一次震撼了全球的地震、带给日本重大经济和人员损失的自然灾害,始终都会在时间的流淌中成为过去,即使这次灾难是损失惨重影响深远的。
1930年9月20日,安全撤离地震灾区的各国公民乘船抵达上海,从梦魇中逃脱出来的共和国公民们第一时间跪倒在地,轻吻祖国的土地,而那些受伤的、已经逝去的人,则通过担架抬下来,不同的是,不同程度受伤的人裹着的是卫生纱布,而逝去的人则裹进了尸袋当中。到港口来搜寻自己亲人的人很多,很多找到亲属之后,不管是死是活都免不了抱头痛哭,平常生活中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做生离死别的人,如今在经历大地震之后,在亲眼目的异国他乡随时可能到来的种族迫害的时候,他们终于知道什么叫做生命诚可贵。
失踪的、死亡的自然有,无论共和国还是英法美,在强大的地震灾害面前,不管是黄皮肤黑眼睛,还是金发碧眼高粱鼻,生命都是脆弱的。能够活着回到安全地域的人自然兴奋,见到久别家人的则更高兴,已经遇难的、失去踪迹的,基本可以肯定他们已经死亡于异国他乡,在那些没有接到亲人的人悲怆绝望的哭喊中,每一个人都恍然明白,生命这东西,有时候廉如草芥,有时候贵不可比。
各国撤出公民,共和国的公民则陆续返回各自故乡,死去的也送回故乡安葬,受伤的则转入大型公立医院就诊,其他国家的人则陆续在各国领事馆工作人员的安排下返回各自国家,对于这些人、这些国家而言,让日本损失国民经济百分之五左右、酿成十余万人死亡的灾难,已经成为过去,迎接这个世界的又将是一个接一个的新明天。
第六十七章陆军新力量
第六十七章陆军新力量
湛蓝的天空中漂浮着零星的洁白云朵,明媚的阳光刺透云层照射大地,展翅翱翔的老鹰盘旋在天空之中,俯瞰着绿油油的草原上,昔日的一群群绵羊和牧人都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绿色的帐篷,一台台覆盖着伪装网的军车。
老鹰扑腾两下翅膀,飞得更高了,在阳光普照的好日子里它的视线非常好,没飞多久它便发现了草原上更稀有的情景,一座座低矮的山坡上,往日都是青草丛生、百虫争鸣,而如今已经变成了光秃秃的一个个山头,白色石灰将山头画上了一个大圈儿,中间一个大大的十字,没有对这个稀奇继续看多久,它继续飞翔,继续找寻自己的猎物。
“命令,红军陆航团,立刻前去攻击二号靶区。”
辽阔的蒙古草原上,正在上演的是中国人民军红蓝两军的直接对抗,双方没有摆开架势来直接对抗,而是在演戏导演组的调配下,一支集团军组建出一支精锐部队随即充当红军或蓝军,一场场精彩的比武竞赛在草原上不断上演,而今天轮到了两个集团军的陆航团直接对抗,对抗的首项题目——远程精准突袭。
红军陆航团某部收到命令之后,停放在野战停机坪上的一架架绿色涂装的夜鹰武装直升机,很快启动了引擎,桨叶很快高速旋转起来,嗡嗡的引擎声中,玻璃钢叶片划破了空气发出的呼呼声,扇起了停机坪上的灰尘,烟尘弥漫开来之时,一架架挂载着火箭发射巢的夜鹰武装直升机抬头离开了地面,一架接一架飞离了各自的野战停机坪,在长机的引导下向大概六十多公里外的靶区飞去。
十二架夜鹰武装直升机在草原上保持着六十米左右的低空飞行高度,躲避蓝军的地面雷达搜索,在飞行经验丰富的长机带领下,在茫茫草原上没有多少飞行路线校正参考目标的情况下,凭借丰富的导航仪器使用经验让作战飞行编队准确向目标飞去,同时由于草原上空低空飞行容易被浑然一色的草原造成视觉模糊,分不清飞行高度而酿成危险,无线电高度表、甚高频全向信标等仪器此时发挥出了作用,保持着无线电静默的低空突袭作战编队,以每小时两百三十公里的速度向六十余公里外的靶区飞去。
此次低空突袭设定内容是红军陆航部队,快速打击蓝军部队的冒进突前装甲部队,消灭这股嚣张的前出部队,打掉敌人的疯狂气焰。因此,此次出发的武装直升机,有八架携带的是五十七毫米火箭发射巢、另外四架带着多管速射机关枪,大口径火箭弹、合金穿甲弹,就是为了打击蓝军这股冒进的侦查先锋部队。
“雷达尚未发现目标,三号机和六号机立刻拉升侦查”
驾驶长机的两位飞行员,曾在前快速反应旅空中突击营里服役,参加过长途转场支援嘉义特种斩首战的他们,在武装直升机上的配合已经很有默契,坐在前座的是负责飞行操控的飞行员、后座的是负责操控最新装配在武装直升机上的低空雷达和使用武器系统的武器官,从出发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三分钟,按照常理应该快看到靶区,低空雷达也应该扫描到布置在靶区内的“敌军部队”。
收到命令后,三号六号战机很快爬升到三百米左右的高度,两架武装直升机的武器官也在搜索着目标,没过多久便在屏幕上发现了一个个亮点,雷达发现了敌军的装甲车辆,同时机载无线电测试系统也探测到敌军忙碌的无线电信号。
“苍鹰六号通报,方向北偏南二十三度、距离十八公里,发现敌军。重复,方向东南……”
“苍鹰一号收到”
“苍鹰二号收到”
……
一架架直升机很快开始调整航向,阳光下的战鹰一架架倾斜了身子,向北偏南飞去,飞旋的桨叶切不断璀璨的阳光,留给草原一个个快速移动的黑影,在嗡嗡的嘶鸣中加速向目标飞去。
“目标分配,三号、六号、九号、十号,由西至东双机成组,负责第一波攻击”长机很快分配了命令,通过雷达影像各架武装直升机很快明确自己的攻击目标,他们负责攻击的目标是敌军的防空阵地,而地面上自然不会有一座座高炮等着被武装直升机摧残,被画成攻击目标的山头就代表那是防空阵地。
三号和六号两架武装直升机搭配成组,三号在前、六号在后,在原有的飞行高度之上很快降低了低空掠进高度,几乎是超低空掠过草原,油亮的青草被吹拂得几乎闪着了腰,掠进的两架直升机很快到达理想攻击位置,不需要良好的默契,依靠完备的通讯设备,两架直升机一前一后相隔一定距离,为首的三号机很快急速拉升,到达一定飞行高度之后,飞行员压下机头,而后座的武器官火控雷达上立刻出现了靶区的实时影像,锁定之后为首的三号武装直升机武器官很快按下了发射按钮,而这时候紧跟于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