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无疆-第1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值得他们稀奇的地方还很多。比如说“制空鹰”武装攻击直升机那很奇怪的左右一对小展弦比短翼,翼下各有的两个外挂点上都挂着武器,火箭发射巢、多管速射机关枪等这些苏军官兵们多少还能算是认识,可有一架“制空鹰”的两个左右最外侧挂点所挂载的东西他们就看不懂了,咋一看,都像是四根肩扛式火箭弹联装在一起一样,可定睛一看,人家四联装的貌似不是什么火箭弹,倒是有些像大比例缩小后的防空导弹,防空导弹这东西,第15步兵师的军官中还是些人见过的,苏联西南方面军前些日子没让德国空军的狂轰滥炸得逞,就是因为有中国人卖给他们贼贵贼贵的防空导弹在,莫非现在所看到的这东西,就是小得不能再小的机载防空导弹?(实则是反装甲导弹)
最能看懂的东西当然也有“制空鹰”武装攻击直升机肚子(机腹)下面的那35毫米自动供弹机关炮他们肯定认识的,黑粗粗的那个大家伙真要是发起威来,瞅准非正面狠狠轰击,连坦克都会被搞得稀巴烂,别说什么卡车、装甲车,防护做得不够好的碉堡都能被端掉,所以这样的大家伙被安装在直升机上面,见到此情此景的苏军当中不少有些见识的军官可就深思了,这东西要是成百上千的飞到了德军的装甲部队头顶上肆虐开来,那该是何其壮观的景象?
顾不得多想了,季莫斯科夫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个将军,校官倒是看见了不少,寻了一个军衔最高、官气儿稍足的,当然也是带头走向自己这群人的,季莫斯科夫就挪动脚步迎了上去,非常友好的和对方领头握了握手,能在这危难之际伸出援手的就已经足以感动,还能两肋插刀的也就只有仗义的中国人了。
“我是苏维埃工农红军西南方面军新编第四步兵军第15步兵师师长,非常欢迎各位的莅临!”
季莫斯科夫发自内心的喜悦已经在脸上绽放开了最灿烂的笑容,而紧跟着旁站的哈希科尔斯也主动介绍了自己的身份,随即两人才一左一右的作出了请的手势,倒是让一群校官组成的中国陆军军事观察团感到诧异,当然也可以说是受宠若惊。这两个将军跑来迎接一群中校、少校甚至尉官,离谱?可笑?
“非常感谢你们到此迎接,此次战地考察是为强化我中苏两军合作而来,希望我们双方能够坦诚相见的真诚沟通和交流。互相学习和进步!”
勉强算是此次军事考察团领队的第八机步师师属侦察营营长梁成少校微笑着说道,而翻译的水平也不低,话音刚落,翻译员就叽里呱啦的很快用俄语复述了一遍,如此客气的话到时让季莫斯科夫两人当即相视一笑,看来这群中国陆军军官们不是来观光旅游的,敢情真是为了更好作战而来交流考察的,这还客气个啥?
而在直升机降落下来之前。包括梁成在内的所有人都对巴拉绍夫有了从高到低的俯瞰,这座城市还真不算面积太大,在共和国顶多算是一个工业重镇,而且还是第三产业不太发达的那种。以至于人口并不密集、商业建筑并不众多,而且从空中俯瞰这个已经被战火蹂躏过一次的小城,最大的感觉就是破败,基本没有完好无损的建筑,弹坑和废墟构成了独特的城市风景。因为城市防御建设而刻意制造的城区和西城混乱道路,更是显得有些触目惊心,总体感觉就是这座城市是被上帝所遗弃的,就是不知道比巴拉绍夫更大的是苏联城市。经过战火的摧残后还是什么样子。
而在直升机降落之时,围在工农广场周围的苏联官兵们头仰天、脸欢喜的景象也并不是没看见。在无线电引导下来到这个广场降落的直升机机群还没飞抵之前,就有人通过机窗看到了列队整齐的苏联队伍。而现在站在了地上,可以近距离的看看苏联一个普通步兵师的部队官兵精神风貌、穿戴与武备,梁成等人自然免不了多看了几眼。
军装很简练干净、胶鞋和武装带等都可以看得出是出自于共和国某些民营企业之手,追求的就是——“价廉物美”而他们手中的ak47自动步枪倒可以算是真正的苏联国货,据说火力凶猛、坚固耐用而且皮实可靠,但就是精度不咋滴,可对于苏联红军而言,追求的就是人海战术之下,双方短距离接触一瞬间超强的火力压制性优势,这样的看似粗制滥造的武器反倒对于苏联人而言最为合适。
当然,共和国陆军第二集团军派来的军事考察团里,同行到来的还有四个空突作战班,他们48个人在所搭乘的“黑骑兵”多用途运输直升机落地之后便迅速离机,有足足一个苏联步兵师警卫营在,而且周围还有不下上百人苏联步兵团官兵,安全警戒工作当然没有必要,所以他们稍加检查之后便也集结在了一起,列队四行,正好站在梁成等人身后,而季莫斯科夫俩人身后则是苏联第15步兵师的警卫营。
季莫斯科夫和哈希科尔斯眼睛也都是很毒辣之辈,短短交汇一瞬间,他们用极快的目光打量了中方的校官尉官之后,注意力更多的都是集中在了中国士兵们的身上,乖乖,财大气粗的共和国就是不一样,回头看看自己最精锐的警卫营士兵装备,再瞧瞧对面别人普通士兵的装备,这还真不是什么差距,而是差别了。
从头盔到作战靴,久经战火考验的季莫斯科夫自然而然看得出个究竟,虽然他并不太懂某些单兵装备,但头盔、作战服、护膝护腕、作战靴、突击步枪、单兵自卫****,以及貌似可以认定为单兵通信耳麦的东西等等,这些加在一起,季莫斯科夫当即意识到,在单兵火力方面,或许中国士兵的单兵火力并不会超过自己这一方太多,毕竟人家的突击步枪追求的是高性能、高耐用、高适用以及高精准度等等,然而在其他方面,简直没法比了,光是人家一件作战服,估计价值就足够抵得上好几套苏联士兵的全身武装配置了。
唉!只能长叹一声,季莫斯科夫不敢妄想什么,毕竟人家中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大赚交战双方军火暴利的时候,苏联还没出生呢,沙俄皇帝还在叫嚣着要让德意志帝国的威廉皇帝好看,而中国人在世界金融大萧条猛然崛起的时候,苏联这才微微颤颤的完成大清洗。紧跟着就一头撞到了世界金融大萧条的钢板上碰得鼻青脸肿,如果不是后来想法搭上中国这条经济快车,今天估计连ak47自动步枪都没有。
“有钱人和没钱的人是不能比的,不过装备再好能有什么用。要是打起仗来还都一个个怂包,那才笑死个人!”季莫斯科夫旁边的哈希科尔斯心态就好得多,至少他很懂得宽慰自己,而笑吟吟的嘴脸说出的话却很动听,并且还做出了手势——“那么,我们这就回师部去,诸位,请!”
这回用不了翻译官进行翻译。因为作为一个政委的哈希科尔斯在得知伟大的斯大林同志都在努力学习中文那时候起,就开始学习中文,虽然至今都没法说得顺溜,但起码的这些常用语对话还是很耐用的。这倒是让一旁站着的季莫斯科夫小小触动了一把,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学什么英语,要是学中文,现在也能派上点用场。
从工农广场到第15步兵师师部距离不近。可问题在于这第15步兵师根本就没有装备太多的高级车辆,比如说悍马吉普什么的,所以自然而然所有的考察团官兵们都只能乘坐苏联人的军用卡车了,至于送他们来的直升机机群。已经开始一架架的升空了,他们留在这里根本没有必要。空荡荡的一个广场,先不说安全与否。连个避雨的地方都没有,它们自然是要飞回距离巴拉绍夫并不太远的萨拉托夫,到了约定的时间再回来接人就行。
很特别,很特别,在手扒脚蹬快速登上三桥式军用载重卡车之前,梁成差点没栽一跟头,因为这军车实在是特别,整个卡车的后车厢似乎被德国空军的俯冲轰炸机重机枪给扫过,以至于许多钢板都有很粗大的弹孔,最为搞笑的是,车尾的那个共和国北方重工奔驰重卡的标志都给打上了两个粗粗的弹孔,敢情这纳粹飞行员是故意的?
有车坐已经算是不错的,原本他们还以为离开了直升机之后,苏联方面会邀请他们压马路(步行)来着,而现在还能看到苏联的步兵师也能出动四辆军卡过来接人,虽然代价是他们的警卫营不少士兵不得不在车后跑步前进狂吃灰尘,但能用上汽车,也不算是不赖了。
真个巴拉绍夫就找不到一个平民,所以原装进口于共和国的军卡与悍马等车速自然不会太慢,中国人的卡车最大的特点就是马力强劲、载重量惊人,设计载重五吨的能一口气拉二十吨甚至更多,所谓的卡车车速不会太快,那也得看是在什么情况,如今在这濒临霍皮奥尔河的坑洼公路上,这狗娘养的苏联运输兵们,也能把中国卡车折腾到时速六七十,简直就跟飞似的,稍有不平整的地方一抖动,后车厢里的人感觉就像是在坐过山车一样爽快。
一路颠簸,小心眼儿的人肯定都会以为是苏联人恶意为难,大度的人当然就无所谓,反正苏联人这么风驰电掣般的驶抵他们的师部,下车后的中方所有官兵都没有一个晕头转向大喊要吐了的,倒是跟在车队后面跑步前进的警卫营部分苏联官兵却没了影儿,估计是被远远落在后面了。
苏联西南方面军第15步兵师的师部也比较稀奇,站在地表上一看,还以为是来到了一个垃圾场,因为周围坍塌倒下了许多的建筑,散落的砖瓦和预制板、破败的家俱和各色垃圾等散落开来,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被强制拆迁了,仔细一看才发现,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有那一个凹陷的通道,在季莫斯科夫的带领下,众人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向着地下深处的师部走去。
“季莫斯科夫将军,请稍等一下!”跟随不远的梁成突然叫住了季莫斯科夫,正在带队的季莫斯科夫当即就在翻译官的喊声中停了下来,随后几步便来到了梁成面前,而梁成微笑着指着自己身后的左右排成两队的四个作战班说道:“他们是考察团的临时警卫兵力,他们就不比全部进去了,有劳季莫斯科夫将军安排一个熟悉巴拉绍夫情况的人,带领他们去四周熟悉熟悉!”
季莫斯科夫一听这话心里就有些吃味不准了,这中国人还真来劲。刚来就要让人四周查看情况,看了看哈希科尔斯,后者略略点了点头,反正都是友军。看一看又有何妨,更何况这些人像是纳粹德国间谍装扮的?开什么国际玩笑。
“哈奇科夫中校,你负责安排一下他们的考察任务!”季莫斯科夫当即就对一个参谋大声命令道,哈奇科夫自然是精神百倍的当即立正敬礼,看样子早就想有机会和中方士兵们交流交流了,礼毕之后立马就要去叫人同行充当警卫,而季莫斯科夫又补充了一句——“务必确保安全!”
吩咐完后,季莫斯科夫这才笑呵呵的招呼梁成等中方军官以及两个荷枪实弹的作战班进入他们的师部。这座经过精心构筑的地下指挥部设施虽然不太好,但胜在安全,在地表上的那些建筑废墟能在轰炸中分解承受许多的冲击波和爆炸能,而厚厚的水泥层、泥土层以及人工构筑的防护层。再加上利用粗大木桩、钢筋的加固的地下仓库支撑结构,自然而然能够承受得起很狂暴的轰炸。
地下指挥部的供电并不丰富,过道上距离很远才有一盏灰暗的照明灯,所以这个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