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保安团-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前在行军过程中,两个团之间还有间隔,部队的移动速度又快,看不出什么大的分别。这下两个团排队站好,差距就很明显了。
骑十团战士身上穿的是新军装,脚下踩的是新马靴,腰里别的是盒子炮,背上背的是马四环,长长的马刀,高大的战马,红润的脸色,无不显示这是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气势高昂的部队。
反观骑十一团,军装破烂溜丢,脚上能有一双破靴子还算是好的,更多的战士只能穿着不知从哪儿弄来的乱七八糟的鞋子。至于武器,虽然都是一水的马四环,但都损坏严重,手枪就更别提了。除了军官还有几把撑门面的以外,战士们手里的马刀都是请附近铁匠打造的,又黑又丑又重,活像砍柴用的家什。
再看看战士们。一个个因为长期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眼睛饿得发绿,活脱脱一群叫花子。估计放下武器,拿个大碗就能沿街要饭去了。事实上,这几年在大街上经常能看到要饭的东北军溃兵。
十一团的战士们跟旁边的十团的战士一比,感觉整个人都矮了一大截,再低头一看身上这行头和手里拿的家伙,本来还算不错的士气也降到了谷底。就连战马都无精打采的,不好意思跟旁边的大家伙们站在一起。
徐团长偷偷看了骑十团一眼。感到脸上火辣辣的。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军容。不料用的劲儿太大,只听刺啦一声,昨天刚缝上的地方又被扯破了。战士们在后面看得清清楚楚,一个个想笑又不敢笑。把脸憋得通红。
夜猫子也瞥见了。不过他跟徐团长不熟。不好开玩笑。送他一件军服吧,又怕人家误会。于是干脆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挺胸抬头。目不斜视,后背也立得直直的。
徐团长见状也摆了一个标准的军姿,只是右胳膊压得紧紧地,显得有些不自然。有两位团长带头,下面的士兵也只好规规矩矩地跟在后面站好。
王奇峰师长赶了过来,奇道:“他们这是在干嘛?”
张副师长一愣,说:“是在列队欢迎您吧!”
王师长笑道:“那就不用了,让弟兄们都散了吧,先休息一下!”
命令一下,十一团立马就散了伙,徐团长把部队交给副团长,自己带着警卫员找裁缝补衣服去了。
骑十团则没有动,夜猫子大声道:“立正,稍息!以连为单位开始休整,解散!”说着行了一个骑兵礼,战士们也拔出战刀回礼,然后才一队一队散去。骑兵们休整跟步兵不一样,必须要检查马匹,看有没有受伤,如果战马饿了、渴了,都要及时喂料喂水。因为这些大家伙不会说话,所以需要战士们细心照料。
夜猫子走到王师长面前敬了一个礼,说:“师座,卑职叶明远向您报道!”
王奇峰满意地点点头,说:“不错,带出了一支好兵!”
夜猫子见新师长很和蔼,呵呵一笑,说:“谢师座夸奖!”
王奇峰说:“你们这个团有多少人马?”
夜猫子说:“报告师座,全员1207人,战马一千五百三十二匹!”日军骑兵能达到一人双马的配备,骑十团暂时还做不到,只有两百多匹备用马,另外多出来的马都是搬运军需的驮马。
王奇峰赞叹道:“真是兵强马壮啊!”
夜猫子本来还担心王师长会趁机要他的人马,没想到王师长根本没提这茬儿,只是跟他聊了一下部队上的事情,这让他心中大生好感。
部队休整了一会儿,步兵第三十三旅也赶到了。这个旅有六个步兵营,另外还有迫击炮连、步兵炮连、速射炮连、骑兵连、侦察连、工兵连、辎重连,端得是兵强马壮。近万战士组成一条长龙,蜿蜒在官道上,显得势不可挡。
张副师长惊讶地说:“怎么会有这么多人,33师不是刚成立不到一年吗?”
刘钟林参谋长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笑道:“副座,这不过是33旅,师直和另外三个旅还没露面呢!”
张副师长大吃一惊,说:“不会吧,郑军长难道会撒豆成兵不成!”
王师长恰好走了过来,说:“你们两个在嘀咕什么呢?”
张副师长忙把望远镜递给了王师长,说:“师座,您快看,33师光一个旅就有这么多人!”
王师长看了一眼也大感惊讶,说:“这得有近万人了吧,才一个旅?”
张副师长说:“就算没有一万,少说也有八千!”
刘参谋长开玩笑,说:“怪不得连吃了小鬼子好几个大队,有这么强的实力消灭上千鬼子算个啥?要是咱们有这么多弟兄,照样猛虎扑羊!”
大伙儿一听,呵呵直笑。以前他们对三十三师多少有些排斥,不过现在看来有这样一支强军作靠山似乎也不错。
第二百一十一章 换装
33旅推进的速度很快,刚才看着还隔了老远,一眨眼功夫就已经到了王家湾外围。村子里外的地盘都被骑四师的人马给挤满了,后续部队只能在村外休整。好在这里有一大片河滩,来多少部队都不成问题。
赵云祥旅长对副官说:“通知下去,让弟兄们都好好歇息一下!再往前一直要走到天黑才会停。”
副官应了一声,忙通过电台跟各营联系,让他们抓紧时间休整。因为部队扩编,现在电台非常紧张,很多单位不得不共用一台。不过作为头等主力的33旅还是将电台普及到了各步兵营和主力炮兵单位。
赵云祥看了一会儿,笑道:“这玩艺还真他娘的好使,就是电池太麻烦了!”
段双虎走了过来,说:“云祥,走,我们去见见王副军长。”他奉命靠前指挥,所以一直呆在33旅,没有跟军部一起行动。
赵云祥说:“好,我安排一下,马上就走。”说着跟黄副旅长交待几句就匆匆跟段双虎向王家湾村走去。
段双虎之前故意使坏,被郑卫国知道后狠狠地教训了一通,所以现在想弥补一下和王奇峰之间的关系。要不然他才不会在意一个名义上的副军长呢!
两人走了没多远,跟随段双虎行动的通讯排长突然跑来报告,说:“副座,军座率直属队正在加速赶来!”
段双虎奇道:“军座不是在后面押队么,怎么跑到前面来了?”
赵云祥说:“可能是来见王副军长的吧。毕竟两位长官还没碰过面呢!”
段双虎想了一下,说:“嗯,那这样的话,我们就等军座来了一起去吧!”
等了没多长时间,郑卫国就带着直属队赶了过来。赵旅长猜得没错,他这回是专门来见王奇峰师长和骑四师将士们的。
之前让他们直接南下就有些失礼,现在迟迟不见面就太说不过去了,所以必须要在统一行动之前先见上一面。有些事情长官之间碰个头,也方便即时处理。
郑卫国见段双虎他们都在村口等着,说:“咦。你们在这儿干嘛?”
段双虎忙道:“军座。您不是要去见王副军长吗?我们就等着跟您一起去!”
郑卫国点点头,说:“哦,一起就一起吧!不过等下见王副军长要规矩一点儿,凡是容易引发矛盾的话不要说。凡是容易引矛盾的事不要做!”
段双虎和赵云祥忙道:“是。军座!”
王家湾。骑四师师部。参谋长刘钟林说:“师座,村前观察哨报告,郑军长亲自来访!”
副师长张东凯笑道:“这个郑胡子真是个怪人。我们先前恭迎他不要。宁愿自己跑一趟!”
王奇峰师长摆摆手,说:“牢骚话就不要说了,人家既然登门拜访,我们也不能失礼,通知团以上军官到这里排队迎接!”
这边刚通知下去,郑卫国已经到了。王奇峰以前没见过郑卫国,加上他下巴上标志性的大胡子在去天津的时候已经给剪了,所以一时没认出来。
郑卫国倒是认出王奇峰来,笑道:“王副军长,卫国没能尽早拜访,还请不要见怪啊!”
王奇峰没想到郑卫国这么年轻,暗叹一声,忙道:“军座说哪里话,快里面请!”
郑卫国说:“王副军长请!”
两人一起往骑四师的临时师部走去,王奇峰小心翼翼地落后半个身位,以示不敢与军长并驾齐驱。他还解释说:“军座,卑职本应早些到军部来叙职的,只是上峰通知得太急,一时就没忙过来……”
郑卫国摆摆手,说:“王副军长言重了,您是军中的老前辈,卫国应该早些前来讨教才是。”
王奇峰忙道:“前辈可不敢当,不敢当!”
郑卫国笑道:“王副军长太过谦了!想当年长城抗战时,我不过是寿帅(指五十三军军长万福麟,字寿山)帐下一小卒,您那时就已经是鼎鼎有名的**少将了。我记得那一战您荣获青天白日勋章,在下还曾有幸前去观礼呢!”
王师长笑着摆摆手说:“这都是陈年旧事了,没想到军座还记得。都是些微末功劳,跟军座所立下的殊勋没法比。以后我们东北军还得靠军座这样的青年俊颜光耀门庭!”
33年,日军悍然挑起“榆关事变”。王奇峰时任骑兵第三师师长,奉命反攻滦河,二战海阳,立下了汗马功劳,并因此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
这是王师长生平最得意之事,所以他嘴上虽然连声谦让,心中却非常欢喜。骑四师其余几位高级军官见郑卫国为人谦逊,并不摆军长架子,也对他大生好感。
相对应的,郑卫国对骑四师高层也感到非常满意。第一他们并不像东北军其他将领一样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第二,他一路赶来,见到骑四师战士虽然衣着破烂,但军纪还算严整,作风也比较硬朗。这在东北军中非常少见,所以他们值得拉拢。
郑卫国有心笼络,王师长又是一个老好人,所以这次会面相当愉快和成功,也为骑四师彻底融入97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段双虎噗嗤一笑,偷偷对赵云祥说:“军座说他平生最讨厌繁文缛节,我看他自己也不能免俗。”
赵云祥嘿嘿一笑,没敢作声。他来的时间还短,跟郑卫国又没什么交情,不敢像段双虎这样放肆。
郑卫国正在跟张副师长,刘参谋长等人寒暄,突然听见段双虎在背后叽叽咕咕的,回头瞪了他们一眼,说:“嘀咕什么呢,你们两个?”
段双虎忙笑道:“没什么。军座!”
郑卫国说:“走,我们一起去看看骑四师的弟兄们吧!”
王奇峰忙道:“好,军座,请!”又打眼色示意刘参谋长先去通知部队准备迎接。
首先视察的是骑兵第十一团。郑卫国他们赶到的时候,刘参谋长也才刚到,所以部队还没能集合起来。战士们有的在溜马,有的在给马刷毛、喂料或者喂水,还有个排长把马缰绳往腰里一拴,找个麦草堆就呼呼大睡起来。
刘参谋长感到大失颜面,上前就是两马鞭抽了下去。那名排长睡得正香。吓得猛然跳了起来。一看竟然是师参谋长亲自到场,忙低头认错。
郑卫国见刘参谋长还要动手,忙制止,说:“别打了。我来问几句。”
刘参谋长忙道:“是。军座!”然后站到一边。还一个劲儿给那名排长使眼色。
排长听说是军长来了,吓了一跳,忙结结巴巴地说:“卑职刘钟明。现任十一团三营二连一排排长,见过军座!”说着哆哆嗦嗦地行了一个军礼。
郑卫国回敬了一个,开玩笑说:“刘排长,大白天为什么睡懒觉,昨天晚上捉鬼去了么?”
众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