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第3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骗了一根拄拐。最牛的一次是,血蜘蛛盗窃了一辆德国拉了核废料的火车,惊动全球反恐部门。但是后来血蜘蛛也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些核废料,于是主动报警告知火车地点,然后找了家精神病院自愿住了进去。他盗窃的多是很难带来经济收益的东西。别人是看中物品,寻找漏洞,动手。他的顺序反着来,发现漏洞,动手,最后再考虑弄到手是什么东西,要怎么处理。
……
于明猜测对了吗?最少第一点是对的,那位杀手嫌疑人:服务员消失了,同时死者黑商的手机上检测到毒物残留。按照皮肤接触来看,黑商当时已经有点不适,只是强忍着。即使没有口咬手机天线的举动,十分钟左右就会休克,然后死亡。
但第二点却无法证明,因为没有找到温莎书信,伊本和侏儒都采取了不合作态度,无论克尔怎么说,他们都不回答。同时于明等人心中奇怪,按照推测侏儒是小蜘蛛,合作者很可能是血蜘蛛,按照道理来说,血蜘蛛很难有这么值钱的目标。克尔暗自担心,血蜘蛛拿到书信,觉得没有什么意义,然后烧了或者顺手送给了路人,这种事血蜘蛛是干的出来的。
克尔和侏儒对峙很久,道:“我答应不把你照片指纹上传犯罪数据库,你只需要回答我一个问题。毒蜘蛛?西蒙?血蜘蛛?恶魔蜘蛛?”
侏儒想了很久,终于回答:“血蜘蛛。”
哦,买噶,克尔当场有些眩晕,换了其他人还有追回书信的可能,但是血蜘蛛就很难说了。你无法用正常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去衡量血蜘蛛的所作所为。也许他会把信捐给博物馆,也许他会把信叠成纸飞机,扔进垃圾桶。也许他会吃了这封信,也许……
侏儒很理解克尔,道:“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他会把书信怎么样,也许会拿去擦屁股。”某天接到电话,血蜘蛛很兴奋说,我要盗窃温莎书信。于是侏儒就听从安排去了明日大酒店,血蜘蛛甚至没有告诉侏儒自己是不是拿到了信,突然就这么消失了。
怎么汇报呢?说书信没了?说不准一会血蜘蛛把书信又送了回来。克尔头疼,他发现自己确实不太适合和国际犯罪机构打交道。这些人莫名其妙个个有精神病。于明那个死要钱的。死神中介即使惹上嫌疑也要完成工作。还有全品黑市那老头偷了自己钱包竟然不还。
血蜘蛛将书信怎么样了?西蒙得知此事细节认真分析,告诉小蜘蛛:书信对于血蜘蛛来说只是一件工具,并不是血蜘蛛行动的最终目的。他是想用书信去干一件荒唐的事。温莎书信就是血蜘蛛找到的目标的一个弱点。所以温莎书信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
克尔还在纠结时候,于明飞了美国加州,加州可以说是美国华裔最多的美国一个州,空难机场和于明联系,发送了一些资料给于明,不过并不热心,于明毕竟是前夫,而非现任丈夫。于明看资料,这是位于洛杉矶郊区的小机场,一般供给私人飞机使用,还有一项运动是跳伞俱乐部。
于明拿到的有雷达图,搜救图,机场虽小,但是技术很尖端。特别是这雷达,或者这么说,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机场的诚意,因为这些资料泄露了雷达的秘密。美国技术大多数领域全球第一,这点很难被推翻,特别是军事技术。诸如;棱镜事件,美国人很不厚道的监听全球,可是反过来想,全世界九成多国家有间谍,这些间谍都在干着拿不到明面上的事,美国人技术好,成功了而已。
还有海岸警卫队的搜寻报告,飞机是洛杉矶飞圣地亚哥,坠毁位置距离海岸并不远,于明翻看资料,发现少了一样报告,那就是验尸报告。飞机上一共四人,已经找到三具尸体,却没有验尸报告。一般来说,飞机失事找到尸体,只进行DNA比对,似乎很正常。但是别忘了曼迪的老爹是国土安全局的技术人员,而且有被绑架的可能。处于国土安全的考虑,加之没有找到曼迪尸体,国土安全局肯定要对三具尸体进行尸检以排除曼迪被绑架的可能。
假的就是假的,很难经得起推敲。于明只是好奇一件事,这三人是谁?如果是普通人身份,那就代表为了帮助曼迪脱离身份,导致了三名无辜者的死亡。李复虽然权限低,但是查询美国普通公民的权限还是有,很快三份死者资料发了过来。
私人飞机是曼迪租借的。飞机驾驶员一名是前战斗机飞行员,刚拿到飞行执照,还有一名飞行员是即将退休的老头,一老一新很合理。于明很快看见问题,老头退休前开办了一个小飞行公司,飞行员拿到执照后刚加入这家公司,公司还有一位空乘人员。一共三人组成的公司,从资料看,空乘人员是亚美尼亚裔的美国人,更巧的是,只有空乘人员有三代内直属亲人,并且在亚美尼亚。
再看飞行公司的注册时间,就在二十天前,妈的,太不把自己当回事了吧?恩?不对,这是比较明显的破绽,这破绽也有意思,如果没有疑心的人不会注意到这个破绽,如果有疑心的人会很快注意到这破绽。这是块试金石,菲亚老太婆在考验自己知道什么,会不会起疑,正在对自己整体进行评价。这老太婆能把事情办成这样,能量不小哦。
于明电话李复:“你拿这些资料时候,是否发现有人监视。”
李复回答:“我知道一般不查普通人,所以我用海岸警卫队的负责人身份进入系统查询,做的很干净。恩,于明……你有没有什么要说的?或者需要我帮其他忙吗?”
“不用了。”于明回答,李复知道曼迪,而且肯定查询到这起小型空难。
李复道:“另外杜小姐让我问你,你和温莎公爵写给希特勒的书信有没有一点关联?”
于明回答:“有那么一点点吧。”
“需要帮忙给我电话。”李复挂电话,掏出五百块给一边笑眯眯的杜青青:“杜小姐,于明肯定有点麻烦。”
杜青青淡定道:“哪次没有麻烦?”
“不是。”李复一转显示器:“一架小型飞行公司出租的私人飞机在海岸坠毁,三死一失踪,失踪的人叫曼迪朱丽叶,是于明的前妻。”
“前妻?”倪秋、杜青青同声惊讶问,只有一旁昨天刚回中国的吴悠悠很淡定。杜青青看吴悠悠问:“悠悠,你知道于明有个前妻?”
“恩,知道。”吴悠悠回答,她知道的远比大家多。
杜青青骇然:“我怎么不知道?”见鬼了,自己作为八卦王,于明和自己住一起,结婚又离婚,自己怎么都不知道?难道自己失忆了,还是脑细胞被重组?
杜青青凶狠看李复,李复左右看看,无奈道:“我错了。”
“他和谁结婚?为什么又离婚?有孩子吗?怎么瞒过我们?在哪结婚?”
倪秋提醒:“老板,重点好像是死了。”
八卦死人似乎有些不好,但是杜青青现在一肚子的问题。不过,杜青青还是克制八卦心理,道:“失踪不代表死亡吧?”
李复道:“按照新闻所说,和我查询一些资料,飞机是在高空解体。这个生还率实在太低了。于明现在就是去洛杉矶的飞机上。”
“哦……”杜青青不知道是默哀还是应该追问。杜青青问道:“于明一定很伤心?”
李复皱眉:“应该吧。”他没感觉到于明那份伤心。
吴悠悠道:“既然于明不想让大家知道他结婚离婚,我想也不要问这次空难比较好。”
“恩恩。”倪秋和杜青青点头。杜青青决定压下好奇心,现在问七问八,似乎太不人道了。
李复见吴悠悠进开水间,尾随而入:“你好像知道很多?”
吴悠悠摇头:“不知道。”
李复道:“飞机失事不过24小时,但是各种数据,情况,照片全部出现,效率太高了……”
吴悠悠笑了:“反正于明没心没肺丝毫不伤心,你又何必替于明去伤心呢。”
第四百二十九章 已为他人妻
于明到达洛杉矶,被事故处理小组安排到了一家宾馆里居住,于明用国际驾照租车,去救援现场看了看,有几艘救援船还在附近搜寻。一到美国,于明就表现的非常悲伤,有时候怀疑是不是自己表演过头了。于明从后座拿了一大束鲜花放在沙滩上,再傻傻的坐了两小时,然后才离开。
美国并不平静,最近亚洲出现了一位用爆炸物的人,据说是前冰雪成员,绰号开拓者。而美国也出现了一位前冰雪成员,绰号游骑兵。根据老冰雪所说,在老冰雪中有一个叫圆桌骑士的小团体,四个人,圆桌骑士加入了冰雪惩罚者。而后因为海威在中国意图强奸妇女,还有他们本身无法接受冰雪惩罚者宣传理念,所以一起离开了冰雪惩罚者,用暴力寻找真理。
开拓者,炸弹专家,传闻其父亲有亚裔血统,其母亲为欧洲人,开拓者是在七年前横空出世,没有人真正知道他的背景,他的经历。他出道后,曾用电话指示警方,拆除了一位炸弹狂人安置的化学炸弹,从而一举成名。
游骑兵,狙击手,传闻参加过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为军事保安公司的一员,一年前出道,因为违反老冰雪的条例,擅自射杀多名毒枭,成为国际刑警通缉罪犯。老冰雪销毁其所有资料,不配合国际刑警。
忍者,传闻为日本人,擅长潜入、用冷兵器刺杀目标,来历不明。
战锤:国际通缉犯,瑞典人,父亲为瑞典检察官,在一起人为制造车祸中,和其母亲姐姐一起死亡,战锤抢劫入狱,逼供了司机幕后主谋,战锤越狱出逃后,将幕后主使杀死后潜逃,他也是圆桌骑士中唯一一名有官方资料的人。其作风凶狠残暴,杀人如麻,其也是老冰雪中最为激进的人员。
美国枪支杀人事件不算新闻,但是这一例绝对是新闻,游骑兵开车在五天时间内猎杀了八个目标。美国新闻很开放,于明在宾馆看见了大概内容。刚开始警察以为是连环杀手,对社会不满,进行报复的人,因为死亡的人员没有一致的特征,直到第八位死者,FBI将他们联系在一起,他们全部是一件案子的陪审员。
这是一件比较轰动的案件,检方,甚至法官建议陪审团判处黑帮老大被告人有罪,但是陪审团在经过五天的商议后,最终做出了无罪判决,引发公众对陪审制度的质疑。事后,联邦调查局介入调查,发现有人冒充一名陪审员进入陪审团中,这几天来,他一直在暗中单独和每位陪审员接触。最终FBI逮捕了两名陪审员,他们承认收受了一笔贿赂。但是对其他人没有证据,由于无法将黑帮老大联系在一起,最终黑帮老大被释放。其释放后一个星期,作证的两个家庭遭遇抢劫,八口人全部死亡。
这是两年前的案件,警方虽然尽心尽力,但是没有办法将黑帮老大绳之以法。十天前,黑帮老大出席朋友葬礼,他和他的孩子、妻子被狙杀在墓地当场。警方认为是仇杀,而后几天,开始发生那起案件陪审员被杀事件。
于明上网看见了最新新闻,半小时前,警方将陪审团一对夫妻转移到安全地带,途中转移车辆被射爆轮胎翻车,丈夫被射杀在汽车内,根据网友跟帖来看,大家都认为游骑兵的狙击枪装备了热感系统,使用的是穿甲弹,并非大口径反器材狙击枪。于明觉得好笑,大家不关心死者,也不关心凶手,反而关心起凶手的装备。还有业余狙击手爱好者上传了当时的温度、湿度、子弹袭击方向,开始辩论游骑兵当时潜伏的位置。
于明第二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