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带个超市去清朝 >

第128章

带个超市去清朝-第128章

小说: 带个超市去清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毕竟雷天易是现代人,对于这样随便取人。性命的事情不是很习惯。加上陈二狗本就熟悉与英商之间的关系,所以说雷天易现在留着陈二狗还有用。

现在这一千盒。鸦片只不过是个小数目,虽然说雷天易把它给烧了。但是所产生的影响还是有限的,并不能达到雷天易现在的目的。

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都耳濡目染过旧社会里鸦片对乡人的危害,它的确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毒锏。

雷天易知道,鸦片如果长期使用的话,能导致恶性循环,俗称“上瘾”,所以通称为毒品。虽然说不知道清朝的人们抽鸦片是什么样,但是雷天易多少看到过电视里面吸毒的那些人,凡中毒上瘾者,必准时吸食。

如果已经上瘾的那些人,这种人一生也就不再爱惜什么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也无所谓什么职业、事业之心了。从精神上的崩溃到**上的衰弱,都将渐渐失去做人的品格。其面目与前全非,表现:气血亏损,面厌齿黑,整天呵欠流涕,坐立不安,内心畏葸庸琐,刺激他不怒,精华全竭尽。用形象的语言描绘烟瘾发作时:“眼垂泪,鼻流涕,一息奄奄死相继”。到了这种地步的人,烟瘾发作时,要毒品比要他的命还重要,一点也不过分。为了过瘾,不惜倾家荡产,卖儿鬻女;或不顾自身**羞辱,也得要钱换取鸦片吸毒过瘾,那怕是骗、偷、抢,都要为满足烟瘾之急,直到最后自取灭亡。

虽然说雷天易并不是什么圣人,但是他却像凭己之力尽量的减少吸食鸦片上瘾的人的数量。

凡是瘾吸毒者,都有一段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吸毒过程。有的开始是为了治病,如止咳、止痛而长期地抽鸦片,有的初闻鸦片很香,能提神,先由浅尝后到深吸染毒上身;有的是出自好奇心被骗,yin*上当;还有的是哥儿公子,无事相互攀比,赌阔气,或是打牌熬夜,**嬉戏放纵而染毒上瘾。不管方式如何,也不管你身体体质怎样,只要陷入鸦片毒渊,就很难自拔了。

雷天易记得以前听说过的一件事,在解放前的时候,有一座县城东街当铺巷旁,开有一家醉客旅馆,老板周姓,年轻时,由于善经营理财,渐渐发了起来,聚了美貌的妻子,生了位婷婷玉立的千金小姐,一个幸福家庭,满城无不羡慕。可周老板得意忘形,有了钱想摆一摆阔气,竟敢尝起鸦片来了。开始是试着尝,还挺觉有味,久而久之,就离它不开,中毒上瘾了,最后发展到“过瘾”与“要命”划上了等号。一位高头个大的周老板每天要吸好几次鸦片,后来骨瘦如柴,头、手与脚几乎缩成一个团砣,背脊怎么也伸不直,体重不过五、六十来斤。由于他屡关屡犯,已发展成吸毒惯犯,解放前,国民党政府想用他的血,杀一儆百,将他枪毙在沙爬洲。行刑前,他唯一的要求就是满足他过一次鸦片足瘾。枪毙时,一声枪响,他竟一动也不动,远望去只是那么一砣皮包骨,是躺、是坐、还是立都难看清楚。收尸入殓时,血也没发现流,究竟是枪响吓死的,还是身体已经无血可流?一直都没有搞清,也无人去怜悯他。

鸦片泛滥是从何时开始的呢?这要追溯到18世纪,就是雷天易现在所在的这个年代。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资产阶级,对中国这块肥沃土地垂涎欲滴,首先用西方商品远航中国市场交易,但年年亏本,处于逆差之中,不得不带上90%的银元换中国的丝绸、茶、瓷器等商品。不甘心流失白银的英国,千方百计地利用印度孟加拉种植的鸦片输入中国。开始,遭到国的抵制。但英国在美、法两国支持下,发动了鸦片战争,大清帝国轻敌麻痹,竟被英**舰大炮逼到停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军舰上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款,先后割让香港,索赔巨款,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以英国为主的美、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鸦片,如同一股汹涌浊流般地冲进中华大地。桃源,虽处于内地,同样遭受到了鸦片的冲击。但由于当时太平天国选择,进驻桃源,对走私鸦片无疑也是无形的抵制和打击,所以那时候的鸦片流毒多限于一些达官显贵,富庶人家和纨绔子弟之间流毒甚广,而贫民百姓危害不多。

等到了离现在距离二十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较前更发达,英国完成了工业**,成为世界工场。他们乘大量的洋火、洋油、洋铁、洋布、洋碱等洋货,向中国市场倾销之机,肆无忌惮地走私鸦片。从此,抽烟吸毒日渐增多,鸦片几乎主宰、垄断了洋货商品市场。英政府从鸦片中征收百分之三百的高额税率。英国用鸦片换取中国的白银,要占全英国收入的六分之一。英国资本家大发毒品——鸦片之财。

中国白银大量流失,造成银贵钱贱,损失最大的仍然是劳动人民的利益。他们不仅仅只是在劳动果实、剩余价值上的被剥削,更惨的是在精神、**上的摧残。当时,桃源的农民每年的赋税,更较前增加一倍之多,而且还必须用他们的产品兑换铜钱,再用铜钱按市场最高白银的比价缴纳税赋。反转来更刺激走私贩吸毒者与日俱增的恶性循环。马克思在《鸦片贸易》中揭露:“英国人蒙利马哥  马丁:‘同鸦片贸易比较起来,奴隶贸易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摧残非洲人的**,因为我们的直接利益要求保持他们的生命;我们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没有腐蚀他们的思想,没有扼杀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不幸的罪人的精神世界后,还折磨他们的**;贪得无厌的摩洛赫时时刻刻都要求给自己贡献更多的牺牲品’。”

人民早已觉醒,要求禁烟禁毒、禁止洋货的呼声此起彼伏。从清末到民国,官府曾采取很多措施禁烟禁毒。县里多次设立禁烟组织机构,张贴禁烟布告,查处走私烟贩,逮捕乃至枪毙吸毒不改与教唆惯犯,但一直以来反反复复都未曾禁绝过。

自清朝初期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仍然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这强盛国势,从乾隆末年就呈现出江河日下之势。

封建制度已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生产力的发展。明代中叶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到鸦片战争前,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土地兼并日趋严重,成为全国的普遍现象。吏治败坏,封建**发展到了极点。清政府用“四书”、“五经”将人们的思想禁锢起来,对不满情绪或评议时政者,实行残酷镇压。国防空虚,军备废弛。对外关系上,清王朝长期实行闭关政策,严重地阻碍着中国对外贸易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随着清朝统治的日趋**和对人民剥削压迫的加重,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此伏彼起。清王朝的统治面临深刻的危机,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

正当清王朝日趋衰落的时候,英、法、美各国的资本主义却在迅速发展。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开始了工业**,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机器工业逐渐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产量急剧上升,“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

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资本主义国家,到鸦片战争前夕,法国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美国在鸦片战争前夕资本主义工业并不发达,但它正处于上升阶段。19世纪30年代,美国资产阶级正向南部劫掠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的土地,排除欧洲资本主义在拉丁美洲的势力,全面控制市场,因此,美国在19世纪中叶没有足够的力量侵犯中国。美国充当了英国侵略者的帮手,追随英国侵入中国。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俄国从北面虎视眈眈注视着中国,随时准备夺取中国的领土。

19世纪4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携工业**的雄风,蒸蒸日上。欧美列强为了扩大商品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加紧了征服殖民地的活动,中国的周边国家和邻近地区,陆续成为它们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古老国家,自然成为殖民主义者侵略扩张的新对象。

工业**后,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向中国推销工业产品,企图用商品贸易打开中国的大门。直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对英贸易每年仍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贸易局面,英国资产阶级采取外交途径强力交涉,未能达到目的,就采取了卑劣的手段,靠“毁灭人种”的方法,向中国大量走私特殊商品——鸦片,以满足他们追逐利润的无限**。

鸦片贸易给英国资产阶级、英印政府、东印度公司和鸦片贩子带来了惊人的暴利。打破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使中国由二百多年来的出超国变成入超国。

“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鸦片大量输入,使中国每年白银外流达600万两,中国国内发生严重银荒,造成银贵钱贱,财政枯竭,国库空虚。

鸦片输入严重败坏了社会风尚,摧残了人民的身心健康。烟毒泛滥不仅给中国人在精神上、**上带来损害,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东南沿海地区的工商业萧条和衰落。

鸦片贸易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引起了清政府和广大人民的重视。清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1821——1834年颁布禁令八次;统治阶级中一部分人目睹社会危机,要求改革弊政,在中国严禁鸦片。1838年12月,道光皇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派往广东禁烟。

1839年3月,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广州筹划禁烟。林则徐立下誓言“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禁绝鸦片的决心。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迫使英商陆续交出2万多箱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全部销毁。在现场观看的广州城乡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定决心。矗立在北京**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巨型浮雕,就是“六。三”销烟壮观场面的真实写照,它将永远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

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资产阶级发出狂妄的战争叫嚣,一场由英国资产阶级挑起的侵略战争爆发。

1840年6月,英军首先进犯广州,遭到清军的抵抗后,转攻厦门,又被邓廷桢的军队击退。1841年1月7日,英军攻击沙角、大角炮台。中**队仓促抵抗,伤亡惨重,炮台失陷。英军进逼虎门。琦善妥协求和,英国单方面宣布《穿鼻草约》。

琦善的卖国行径激起清廷上下不满,道光皇帝认为有损天朝尊严,决定对英宣战。英军先发制人,再次进攻虎门。关天培亲自率军坚守炮台,以身殉国。1841年5月,英军进攻广州,广州城外的泥城、四方炮台相继失守。奕山等人丧魂落魄,举白旗投降。5月27日,中英双方签订《广州和约》。

8月26日,英军攻陷厦门。10月1日,英军再陷定海。10日,镇海陷落。13日,宁波陷落。道光皇帝为挽回败局,决定第二次出兵,奕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