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最强民兵 >

第66章

抗战之最强民兵-第66章

小说: 抗战之最强民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种明显带有挑衅警告意味的信件,每个城防官都觉得一肚子憋屈,嘴上大骂‘八嘎、死拉死拉嘀、’时,还是很快下达了最近不得轻易出城袭扰民兵纵队的命令。

随着第一批南河的难民被接进华北民兵纵队的控制区,那些难民凄惨的模样让所有根据地的百姓都为之心酸。此时的根据地百姓才知道,他们能够生活在民兵纵队的根据地中,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相比这些面色腊黄衣衫凌乱单薄的难民,他们的生活无疑幸福了许多。

一批批难民涌入,一个个新移民村庄在根据地迅速建立起来,一批批储存的物资被快速的发放了下去。这种在各方势力看来有些傻冒的行径,还是让很多了解到此中内情的爱国人士,着实对这支民间武装抱有了好感。

这场被后世喻为‘南北大移民’的行动,一直持续到最后南河已经没有百姓抵达华北境内才宣告结束。相比历史上这次黄河决口造成近百万百姓死亡,这一世因为邓成功的全力施救,最终进入到华北根据地的南河百姓还是达到了三十万之巨。这些百姓的到来,将原本资金充裕的华北民兵纵队,又将面临财政涸绝的境地。

就在邓成功觉得每天报上来要钱要粮要物资的报告看的头疼时,已经怀有身孕的林美婷突然告诉他,二天后会有一支由国外爱国商人,组成的民间慰问团将抵达民兵纵队控制区,并且这些人带来了一大批民用物资跟资金以及粮食,这让邓成功很是意外。

当这群爱国商人在一队国外记者的陪同下,抵达纵队根据地时,邓成功意外的发现其中三个熟悉的身影。他在看到对方的第一反应就是,她们怎么来了!

没错,这三个跟爱国商人组团而来的,正是上次参加许明远婚礼的林美婷三位闺蜜。随着华北陷落日军之手,她们想见林美婷也无疑是件困难且危险的事情。好在三人的家都小有声望,她们也都能够通过家中的电台不时的与林美婷联系。

这次得知民兵纵队竟然接收了三十多万南河难民,三人终于决定代表各自家族前来进行慰问,同时也想看看接近临产的林美婷。最主要是,上次她们过来对于邓成功就充满了兴趣,只是因为婚宴结束后,她们跟邓成功接触的不多,以至于她们跟邓成功相处的时间少的可怜。

甚至于她们跟邓成功接触后有些惊奇的发现,这个年轻的司令员似乎对女性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更多还是民兵纵队的发展。这让一向自我感觉良好的三人,着实觉得有些不服气。怎么说,她们也是燕大四朵金花,身后排队追求他们的俊才还是一大把。

现在倒好,人家邓成功根本对她们没任何兴趣,那怕接触了二次最多都是匆匆打了二声招呼就掉头跑路。似乎全国就属他最忙,忙的连跟她们聊天接触的时间都没有,太不懂怜香惜玉了。

三人并不是商队的首席代表,负责组织此次慰问的是一位来自米国的华商,他到米国前是南河人。此次在国外报纸上得知老家南河受了如此大的灾,着实心急如焚。在联络了一些爱国的华商后,通过华商圈子里的关系找了几家国外知名的记者陪同后,毅然踏上了回国探亲慰问的行程。只是当他抵达南河,看到自己老家已经变成一片泽国后,已经年近七旬的老人顿时泪流满面。

好在随着邓成功接收了三十多万南河百姓的消息传遍了全国,老人在痛心之余也着实惦记这些南河难民的生活情况,这才又在国内找了一批爱国商人,一同购买了一批物资通过几位国外记者的陪护,经过一系列安全检查总算顺利的进入华北民兵纵队的根据地。

在一名国党记者的引领下,老人来到邓成功面前一脸诚恳的道:“邓司令,我代老家的父老乡亲谢谢你。谢谢你收留了这三十多万南河百姓,如果不是你伸出援手,我这些父老乡亲还不知道在那里受苦受难呢!谢谢!”

看着老人饱含着泪水的道谢,邓成功感动之余同样很真诚的道:“杨老,你老的感谢,说实话成功受之有愧啊!身为华北民兵纵队的司令员,我有责任也有义务保护这些受灾的老百姓,只是成功心有余力不足,最终还是没能挽救其他死难的百姓。相比杨老你这么大的年纪,千里迢迢翻越重洋的回国救灾的赤子之心,我这个民兵司令员做的远远不够啊!”

杨老见邓成功说出这番话,并不是出于谦虚而是出于真心,其实来的路上他也听到很多关于华北民兵纵队的事情。这支平时并不参与国内正面抗战的民兵队伍,一直抱着保境安民的心态存在于华北地面上。但这次听说南河受灾后,愣是第一个组织了大批队伍深入爱灾的南河,救出了一批又一批即将被饿死或者病死的老百姓。

这么大规模的救灾行动,据他了解全国只有他一支队伍。相比如今国内的执政党跟军阀势力,更多都是说的多做的少,而这位年轻的民兵司令却是说的少做的多。最终在华北民兵纵队的全力营救下,总算在受灾区救回了三十多万百姓。这种行为,无疑更值得杨老这样的商人敬佩。

对于邓成功言语中的歉意,杨老虽然心疼那些死难的乡亲,但还是说道:“唉!谁叫他们生活在这样战乱纷飞的年代,老百姓那怕与世无争也难逃战乱带来的危害。

我这老头子说白了,除了手上有点钱,能给这些父老乡亲做的事情也仅限与此。可邓司令知道南河受灾,毅然派出大军救援,就冲司令这份心,我代南河的百姓谢谢你。要是没有你的及时救援,只怕我那些父老乡亲现在死难的数字还要增加不少。

别看我年纪大了,可这眼睛还没瞎。相比那些每天只会放空炮的政 府,我觉得没有一个人做的比司令你好。此次我来这里,一是想看看我那些父老乡亲生活的怎么样,二来就是代表国外的华人替这些父老乡亲略尽微薄之力。希望邓司令看在同属华夏百姓的份上,对我那些南河的父老乡亲多加照顾,老汉我在此多谢了!”

一边说着杨老就在给邓成功行礼,这份为了家乡父老的赤子之心,着实令邓成功很受感动,又怎么敢接下这么一位老人的重谢呢!不过他也明白,如今这个时代漂洋过海的华商们,他们对于华夏的情况都很是非常关注的。

甚至于,如今的国府每年收到这些爱国商人的援助不计其数,可他们更多的把人家当成提款机,根本没有觉得要表达一番谢意或者有那么一颗感恩的心。这也是为何抗战到了中后期,这些华商不在象以前那样拥跃捐助国内抗战的原因!

那么他是否可以借此次老人的到访,跟那些国外的商人建立一种合作或者友好的关系呢?这种立足现在展望未来的良好关系,或许会在不久的将来,替华北的战后重建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也是为何得知慰问团到来时,邓成功让各根据地一定要做好万全接待工作的原因,为的就是给这些关心并且爱国的华商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这样以后有事请人家帮忙时,相信也比较容易说的上话!

第八十一章 移民村中的老友重逢

一卷 第八十一章 移民村中的老友重逢

相比国内那些军阀势力在此次全民抗战的战争中,更多打着自己的小算盘。邓成功在一边发展根据地民兵实力的时候,也尽可能的在积蓄着战后重建的力量。虽然离八年抗战结束的时间还早,但有准备总比临时抱佛脚要强上些。也正是因为邓成功的这种提前准备,以至于华北成为未来建国后,人口经济最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当然,这是后话暂且放下。

或许是这支慰问团中的国外记者比较多,小鬼子也不敢轻易得罪这么多国外势力的抗议,为此在邓成功的民兵纵队接手后,这些小鬼子的护送部队还是很快离开了民兵纵队的控制区。这种敌我二方人马接手却不交手的情形,着实令在场的国外记者甚至于各方代表都有些想不通。

好在这支代表团中有一位记者跟华北民兵纵队的关系不错,也得到了邓成功亲自发放的采访通行证,他就是报道华北民兵纵队围歼第四师团消息的,米国华尔街日报的驻华记者汤姆。

看到同行们脸上表现出来的惊讶,他很平静的道:“邓是个很爱民的将军,只要这些日军不欺负百姓,他也不会轻易进攻日军。以前我也不明白,为何邓的部队实力这么强大,还如此放纵日军在华北的统治。

可邓告诉我,如果他们全力以赴的对付华北的日军,不单没有这个实力,还有可能引来日本人的疯狂报复。所以,在没有绝对实力对抗日军的疯狂报复前,他觉得这种和平共处的方式最合适。

对邓而言,他是个强势的将军,同时也是个爱民的将军。所以,为了治下百姓的安宁,他宁愿让这些日本士兵在华北驻扎。而日本驻军因为他的强势,短时间内也不敢轻易招惹邓的部队。这也是为何,这些日军士兵能跟邓的民兵和平共处的原因。”

听汤姆这样一解释,各国的记者也或多或少明白了,这或许也是邓成功的一种无奈。对于其它军阀而言,只要能打击侵占他们地盘的日军,百姓的生死无关紧要。可相对邓成功而言,组建华北民兵纵队的初衷就是保境安民。只要小鬼子老实在县城待着不祸害根据地的百姓,他也不会轻易招惹对方。至少他觉得,相比小鬼子他更耗的住拖的起。

况且他只是一个华北民兵纵队的司令,能够保护根据地中上千万百姓的安宁已经实属难得,说那些大话或者做大事在他看来,只会得不偿失。既然明白这个道理,又为何不选择低调发展加强自身防御能力呢!

在民兵纵队骑兵团的保护下,邓成功将杨老跟一行记者,请到了位于九龙山中的一处新移民村。在这里,居住着从南河转移过来的近千难民,同时选择这里做为第一个慰问点。也是在得知到杨老出国前是南河朱仙人后,邓成功在查阅了一番难民登记资料后,最终选择了这个以南河境内朱仙籍难民居住的移民村。

当杨老看到村口负责站岗的卫兵,有些不解的道:“邓司令,这地方是不是不太平?为何村口还要驻军呢?”

邓成功微笑着解释道:“杨老,这些都是我们民兵团的预备民兵,他们更多都是由村子里的青年自行组建起来的。我们民兵纵队在起立之初,会派专人过来对他们进行管理跟军事培训。虽说这里已经是我们根据地的核心区,但谁也不敢保证那天小鬼子不会过来打扰百姓们的安宁。

这些民兵的存在,更多是为了村庄里的百姓免受外面的sāo扰,而且也让村庄多一些自保防御能力。相信你老也知道,如今国内到处在打仗,如果没有人保护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真要出点什么意外,到时我邓成功就万死难辞其罪了。既然他们现在已经是我治下的百姓,我就有责任也有义务保护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杨老你觉得呢?”

杨老听完这些话点点头道:“嗯,你这个想法不错。我们华夏的百姓都是老实巴交的,很多时候他们只要能活着,再苦再难也能挺过去。你能为他们考虑的这么周全,足以证明你是个爱民的将军。走,我们进去看看吧!”

有负责前卫的骑兵出示证件,防守警戒的民兵很尽职的检查完证件,才打开村口哨卡前的大门,将邓成功一行人放了进去。当杨老一行人出现在村庄时,并没有发现在其它军阀那里一样的欢迎场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