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弄臣-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人真是败家啊,谢宏不知道刘大夏是谁,但是他很心疼,这么重要的东西,就算不拿来做航海之用,那也是上好的古董啊,怎么就给烧了呢。
“刘大夏这个老家伙,真是不把朕放在眼里,这么重要的东西,他就算烧了,也得通知朕一声啊。”正德也很愤慨。
谷大用哭笑不得,老奴说的是成化元年的事情啊,那会儿别说您了,就连您的爹,孝宗皇帝陛下都没出生呢,刘大夏可也得通知得到您啊。
愤慨完了,正德觉得很不好意思,讪讪的对谢宏说道:“刘大夏是个老顽固,朕也奈何他不得,而且东西已经被烧也找不回来了,唉,看来刚才是朕说大话了。”说完,还叹息了一声,很是遗憾的模样。
听了这话,谢宏对正德好感大增,他对朱厚照的了解多半是来自于网络,那些资料本身就不齐全。而且由于正德和士大夫们的关系很差,再加上即位的嘉靖又是个很刻薄的皇帝,所以有关于他的记载本来也很少。
而明朝之后是长达二百多年的沦陷期,满清的鞑子们则更不会替他说什么好话了。
要知道,在对待外敌时,正德可是很坚决的鹰派,对鞑虏是毫不手软的,甚至还曾经在战场上手刃过一个敌人,可以说是华夏众多非开国的皇帝中,绝无仅有的一个,鞑虏自然不会追念他。
因此到了后世,正德的形象十分的模糊,喜欢他的人说他是真性情,堪称千古明君;不喜欢他的说他是荒yin无道,是个大大的昏君。谢宏不是历史学家,没见到人之前,也无从判断正德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只是清楚的知道正德很喜欢玩罢了。
单以这一天的观感,谢宏倒是没发现正德有什么奇怪的地方,这是很正常的一个少年:爱玩、好奇心重、精力旺盛、还很聪明,拿后世的观念来看,正德半点异样都没有,是一个很招人喜欢的孩子。
通过刚刚的对话,谢宏更是确认了这一点,正德确实是个真性情的人。
两人认识不久,正德刚刚夸过口之后,他的话就被否定了。这种情形下,普通人脸上多少会有些挂不住,城府深的人可能会不着痕迹的转移话题,地位高的人更有可能恼羞成怒、迁怒于人之类的,可正德却是很羞惭的承认自己说错话了。
而且身为九五之尊,他还坦言自己奈何不了刘大夏,完全没有那种上位者被冒犯,就一定要如何如何的想法,更加没有避讳谢宏。
谢宏不由在心里感叹,自己是找了个好相处的老板啊。好吧,身为一个优秀的打工仔,老板烦恼的时候,应该为老板分忧才是,于是,他出言安慰道:“皇上,其实没有那些东西也不要紧的,只要您有这个心,事情就好办了。”
“真的?”正德眼睛一亮,急忙道:“谢宏,你真厉害,我就知道你肯定会有办法的,是什么办法?快告诉我。”
谢宏又发现正德一个特点,他在亲近的人面前,一高兴就会忘记自称为朕,经常会你你我我的称呼,大概他心里确实没有那种严苛的等级观念吧。
“其实很简单,没有宝船的图纸,咱们可以找会的工匠来造,没有会的工匠,咱们可以一点点从头研究……”
谢宏晒然一笑,不说自己多少能懂些原理,只通过自己这一年多的经历,谢宏也能肯定,明朝的科技水平是相当高的。只要能够给予工匠足够的重视,投入足够多的资源,没道理明朝初年能造出来的东西,现在反而造不出来了。
明朝初年那是什么情况?明太祖刚刚赶走鞑子立国,那些异族侵略者可是从来都不会建设的,他们只会到处破坏,所以明朝的一切都是从头开始的。因此,归根结底,还是能不能把工匠们的创造力发挥出来的问题罢了。
“那……航海图呢?”通过谢宏的故事,正德对航海也有概念了,他知道海图甚至比地图还要重要。没有地图会迷路,没有海图也一样,可在地上迷路多半只是耽误时间,在海上迷路那可就抓瞎了。
“航海图就更简单了。”谢宏嘴角一挑,邪邪的一笑,“皇上你忘了吗?弗朗机和西班牙那些番人本来就是从很远的地方来到大明的,他们的老家比三宝太监去过的地方还要远很多呢,既然能航行过来,他们肯定有更完整的海图啊。”
正德恍然,拍手笑道:“没错,咱们可以跟他们买……嗯,他们要是不卖的话……”
“咱们就抢他的。”谢宏用力点点头,朱厚照这孩子真是太对哥的胃口了,太有默契了。他心里没有半点愧疚,后世洋鬼子少从华夏抢东西了吗?哥只抢个海图算什么?何况,这只是个开始呢。
“对,抢来就有了,顺便还可以抓几个领航员,这样咱们的舰队也可以去欧洲了,哈哈。”俩人越说越投契,正德兴高采烈的帮谢宏拾遗补漏。
看着这俩没心没肺,而且还没啥廉耻的人,谷大用和钱宁都很无语。这谢宏不是手艺人吗?怎么说到打劫这样的事这么在行,这人的思维方式这么古怪,难怪跟万岁爷这么投契呢。搞半天,万岁爷火烧火燎的非要来宣府,感情是有预感的啊。
俩人越说越来劲,越看对方越对眼,朱厚照已经开始问谢宏欧洲有什么特产了,而谢宏也开始扳着手指头开始数,其实他也不知道欧洲有什么,干脆把美洲给说出来了,那里特产多啊。有言道,美洲有三宝:黄金玉米咖啡豆……
“咳咳……”谷大用实在看不下去了,赶忙打断谢宏的说话,八字没一撇的东西,这俩人居然说这么开心。
“万岁爷,您还是先用早膳吧,造船什么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啊。”
“那就先吃饭好了。”听他一说,正德也感觉饿了,谢宏就更是了,他可忙活了一宿啊,这体力消耗可大着呢。
“当”正要出门时,清远楼的钟声敲响了,见正德发愣,谢宏介绍道:“皇上,这是清远楼的钟,辰时……”他话只说了一半,便愕然停口。
“当”第一声还在回响,紧接着,又是一声钟鸣,随后,又是一阵急促的鼓声响了起来。
钟鼓齐鸣谢宏来到宣府四个月,这还是第一次听到,虽然只是第一次听到,可他心里清楚,只有一种情况,宣府的钟鼓才会同时敲响,而且是以这么急促的方式。
那就是……
鞑虏入寇
正文 第128章 鞑子来了
第128章 鞑子来了
居然在这么个节骨眼的时候,这些该死的鞑子还真会挑日子啊,谢宏在心里腹诽道,难不成是哥说抢劫,以至于把专业的给招来了?
“皇上,是鞑子来了。”在边镇生活了一年多,谢宏还是第一次要面对蛮族,心里有些激动。
去年年初的时候张俊跟鞑子打过一仗,虽然落败,不过明军的援军也来得很快,最终鞑子打破了宣府北边的几个堡子,掠抢一阵就退出边墙去了,别说更南面的北庄县,就连宣府城他们也未曾到过。
谢宏面上波澜不惊,语气也是淡淡的,另三个人的反应却都不相同。谷大用吓得满脸惨白,身若筛糠,六神无主的自语道:“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鞑子难道知道万岁爷到了宣府,所以才……”
钱宁也是额角见汗,脸色还好,不过握在刀柄上的手暴露了他的紧张,谢宏看到他的手握的极用力,以至于指节都有些发白了。钱宁强作镇定,安抚谷大用道:“谷公公莫慌,宣府城有几万边军在此,固若金汤,鞑子攻不进来的。”
正德则是先发了一会儿愣,谢宏正要提醒他的时候,他却突然笑了起来:“这次来的还真是巧,居然给朕碰上鞑子了,走,钱宁,你带路,咱们去城上看看鞑子去。朕听说过很久了,却还一次都没见过活的鞑子呢。”
不愧是武宗皇帝啊,看着正德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谢宏心中叹道,也不知朱厚照是天生胆大还是神经太粗,总之,谢宏没法在他脸上看到一丝畏惧,除了兴奋就是期待。
“万岁爷,您不能去啊,鞑子可能就是冲着您来的。”听了钱宁的话,谷大用本来情绪已经稳定些了,一听正德话他又是大急。
正如钱宁所说,宣府城里还是很安全的,大明和鞑子连年血战,宣府城一直稳若泰山,就算是土木堡那等大败,这里也是无恙,呆在城里应该是安全的。
可谷大用害怕并不单单因为害怕鞑子,而是因为正德在这里。鞑子正好赶在正德一行人到的时候来宣府,这事儿太巧了,昨天晚上又发生了有人图谋王府,试图谋逆的事情,就更让人害怕了,万一这里面有联系呢?
想到明英宗和王振的故事,谷大用都快站不稳了,跟着万岁爷偷跑来宣府的事情还不知道怎么了结呢,结果好死不死的又遇上了鞑子,这要是重演土木堡那一幕……他一阵颤抖,那咱家可就冤死了。
天可怜见,万岁爷要来宣府咱家可是一点都不知情啊,更别提教唆了。就算万岁爷洪福齐天,鞑子自行退走,恐怕今天的事情也没个好,朝臣们一定不会放过咱们的。
“陛下,兵凶战危,您还是在城里静候吧,微臣听说鞑子骑射厉害,您上城头实在太危险了。”钱宁也劝道。
“唉,朕只是去城头看看,又不是到城外面去打仗,不要紧的,谢宏,你说对不对?”正德被这俩人缠得很无奈,尤其是谷大用,说着说着还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上了,他瞥见一边行若无事的谢宏,急忙拉谢宏来帮腔。
谢宏虽然不怎么了解鞑子,可他不认为鞑子会是冲着正德来的,正德是初一才从京城出发的,就算京城有汉奸给鞑子送信,那时间上也来不及啊。鞑子又不会飞,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打到宣府城下,从长城到这里的路上还有很多堡垒呢。
因此,谢宏觉得到城头上看看应该不要紧,除非鞑子已经开始攻城,否则怎么可能把弓箭射上墙头呢。在他的印象中,鞑子攻城的能力可是很差的,原因很简单,鞑子不懂技术,又没有资源,根本做不出来攻城器械。
更何况,除了土木堡那一次之外,似乎蒙古鞑子一直没有构成太大的威胁,只有嘉靖朝的时候才有打到京城附近的记录,谢宏不觉得鞑子的这次入寇能造成什么大威胁。
谢宏附和道:“是啊,谷公公,钱大人,皇上只是去城头看看,不要紧的,警钟不是因为开战了,只是发现了鞑子的踪迹而已。”
“就是,就是,大用,你别哭了,朕就是看看而已,要是鞑子攻城,朕就下来还不成么?”有人帮腔,正德更来劲了,拍着谷大用的后背安慰道。
谷大用才不信呢,他认识正德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位小爷如果来了兴致,那是谁也拉不住的,不然现在自己这些人不是应该在京城才对么?怎么会在宣府担惊受怕的。
“钱宁,带些人,跟朕上城头看鞑子去。”见他顽固不化,正德也不劝他了,招呼钱宁一声,拉着谢宏就往外走。
说是看鞑子,可谢宏觉得他的语气有点怪,和后世的小朋友说去动物园看大象差不多的,好吧,去看大象……不,看鞑子好了,可你不要拉这么紧啊。
家里其他人也被警钟声惊动了,见谢宏要出门,二牛也跟了出来。
被一路拽着走出了大门,谢宏发现街道上并没有太大的不同,行人也没有多慌张,只是多了很多士兵在各自将官的指挥下,分赴各处值守,果然是久历战阵的边镇啊。
“鞑子何在?”钱宁拦住一个百户,亮了一下腰牌,然后问道。
那百户看了钱宁的腰牌还有些犹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