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1467章

小市民的奋斗-第1467章

小说: 小市民的奋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里斯托夫就这么呆坐着。

他身后的一大堆死尸替他挡住了从北方边吹来的寒风,又是一个冬天的到来,对于克里斯托而言,他几乎感觉这可能是自己经过的最后一个冬天和最后一场雪。他靠着阿斯朗的身体,过了一会儿这身体变得冰凉。克里斯托夫往旁边挪动一下,靠在一匹倒毙在地上,尚有余温的死马身旁。然后他就不再动弹了。浓烟和大雾从旁边飘过,缩小了视野。白天的光线减弱,已经到了傍晚时分。德军的防线被突破了。前线的残部被打散,或者被打得四处逃窜,或者被俘虏。

中国人的步兵、坦克和不同兵种组成的强攻部队,越过机械化浮桥像不可阻挡的潮水一样,从一个大缺口涌进来。克里斯托夫只能看到他的目光所及之处,左边和右边生的事情他都看不见。因为不管出了什么事,一辆坦克的履带嘎嘎作响地从他身旁驶过也好,激烈射击的枪声也好,不管子弹在空中横飞,还是粗野的喊叫声也好,他的头都不会转动一下。他看着一长串坦克在荒凉的四陷地形里移动,在一片片起伏飘动的烟雾之中就如同小船行驶在波浪翻滚的海上,他也看见从炮口喷出的白色火焰。他看见,从沼泽地里站起来一大群黑乎乎的人影。为了活命在奔跑。

在漏斗形的深坑斜坡上堆积如山的死尸,像是这个被撕开口子的地段上的分水岭。一再有新的坦克部队从旁边驶过,在这?转到一条新的路线,向南,驶往布劳斯符胡。从易北河逃来的大群人几乎都无法越过这条死亡界线;就在离这儿不远的周围被杀死。

但是这个盖着薄薄的泥土,散出一股甜味的死尸堆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假如一咋小坦克手突然看见它在面前,也只是让他的坦克的履带从死尸堆的旁边轧过去,中国的突击步兵也绕着它走。不再向正前方和看不见的目标开火了。可是这个死尸堆和与它在一起的克里斯托夫不是目标,既不是坦克炮击的目标,不是自动步枪枪射击的目标,也不是空中攻击的目标。

已经是晚上了。从弱边呼啸而来的风撕开了云层。露出来一块寒冷的冬季天空,月亮出来了。照在大地上的光也是冰冷、凄凉的。一簇半人高,含木质纤维的草原上的野草吸引了克里斯托夫的目光就是说,它是残留下来的。平坦的原野,又是一簇含木质纤维的草原灌木丛,广阔平坦的原野,上面覆盖着松软的,被压过的白雪和荒凉、凄厉的月光,听起来像是大海在出声响。

但是出声响的是空虚的啸声,变似乎像是死神的呼啸,一切都结束了,曾经被寄予希望的易北河防线甚至没来得急挥他们的作用就被轻易突破了。

在黑幕之中,克里斯托夫看到一些晃动的电筒灯影,偶尔还可以听到一些或生硬或流利的德语,是中国人在战场上搜索着残敌,偶尔还可以听到枪声。“你会抵抗吗?”

“为了日尔曼的尊严?”

他在心里反复问着自己,坐在尸体旁的他被灯光照射时,用手挡了一下双眼,下一玄一阵非常流利甚至带着口音的德语传了过来。

那个声音让他举起手,但克里斯托夫并不准备这么做,他只是静静的坐在那里。

“你的朋友是哗”

听到这句话时,克里斯托夫才抬起头来看地一眼,中国式的钢盔下的隐约可以看到一张标准的德意志的面孔。他的德语中带着浓浓的黑森口音,在他的身旁站着一些荷枪实弹的中国士兵,他们的枪口对着自己。

克里斯托夫点了点头,然后又摇摇头,自己的朋友?自己的朋友早都战死了。

“很快,你就可以回家了!”

钢盔下中国的日尔曼士兵如此说道。

“战争很快就要结束了是吗?你们已经打到了德国!”

与此同时,克里斯托夫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似乎带着日尔曼血统说着一嘴带着黑森口音德语的中国士兵。

“打到你的祖国!”

“我的祖国!”

面对攻入德国本土的中俄联军,成百数十万德国百姓逃离他们的家园,赶着大车,与撤退的军队向着德国的腹地撤退。孩子、老人和病号骑马或者坐牛车,身强体壮的则在一旁曳足而行,他们头上套着装土豆用的麻袋,眼睛处开了两个洞。农场的大型货车、轻便的双轮马车,可以走动的东西全在这里。只有少数的车子有顶篷,其他乘客都在潮湿的稻草上挤作一团,或者钻进湿透的鸭绒被里,徒劳地试图抵御冬天的寒风和纷飞的大雪。

漫长的队伍在越来越大的风雪中缓慢前行。此时,这些德国难民衣衫褴褛,食不果腹,正与齐膝深的大雪奋力抗争着。他们唯一的愿望,是将来势汹汹的中俄联军抛在身后,逃到德国,逃到拍林和德国的大城市里,寻求生的希望。

透过车窗看着窗外拥挤在街头的难民,身着陆军上校军装的克劳斯?冯7施陶芬贝格伯爵的仅存的左眼眼神黯然,望着那些衣衫褴褛的难民,在他的脑海中回忆与现实重叠在一起了。

在那个美丽晴朗的秋日,男人,女人,儿童,婴儿,排列成了一英里左右的队伍他们都是赤身**的”他们全是犹太人,正在等待躺到那些巨大的洞坑里去一他们自己被迫挖掘好的坟墓然后就被党卫军一个一个枪杀……

作为一名基督教徒、一名德军骑士传统者,他惊骇于如此之多的无助平民遭到屠到典告和他的战友谈论当天他们所目睹的一切,很多人感到厌恶。指挥官同样认为德**队的荣誉被玷污了,其他人觉得这和他们无关,他们试图尽最大可能忘却这段记忆。然而,对他们而言,那次他无力制止德军的大屠杀以及他对大屠杀的深恶痛绝这些都使他终生难忘。此后,他总结道,一名光荣的士兵只会有三种方式对此作出反应:“在战斗中死去,擅离职守,要么就是背叛。”

他做出最后一种选择,不久加入到德国反抗希特勒的运动中去。而此时眼前德国人民遭受的苦难,同样令他痛至心底,这些是他的同胞,他的国家,而现在他的国家却正在一天天走向灭亡。

“我认为只有除掉德国当前的领导人才能改变德国的局势。”

在施陶芬贝格伯爵面对着拍林街道的难民和在轰炸中被摧毁的城市黯然神伤时,在拍林城内的某一座宅院的密室内,阴暗的灯光下阴影,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在他的声音响起的之后,坐在沙上头置于灯光阴影下,只有肩膀上元帅军衔在灯光下泛着金色的光芒

“我不会加入这个阴谋之中,因为使用武力反对他,将完全是对德军传统的颠覆。”

元帅低沉的声音中透着不可质疑的坚定,在他看来,这种阴谋完全是不可能接受的,德**队有不参与政治的传统。尽管这一传统某种程度上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混乱而变得黯然失色,但对许多高级将领和参谋来说。这仍旧是神圣的。

对他而言,德军不仅仅是国家的军事力量,更是民族自身的保卫者。

但在内心的深入处,除去神圣的职责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他清楚的知道,希特勒的政府,尽管独裁专断,仍是正当、合法的,而且是极其成功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使希特勒成为一场军事政变的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

尽管作为抵抗运动中心之一,德**队比其他对手拥有许多显著的优势。正如上面提到的,它或多或少免受纳粹安全机构的注意。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在国内还在是前线,它可能是唯一能够推翻纳粹统治而同时还能维持秩序,提供一个替代政府的机构。更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少数参谋和级别更高的军官能够接近希特勒。他们武装起来并且毫不犹豫地投入到刺杀行动中去。

但是在另一方面,德**队还受到服从和忠诚双重文化的约束。这些是绝对不可含糊的原则深入每个德军士兵内心之中,支撑起他们的自我形象、责任感和荣誉感。服从对于任何一支军队的纪律至关重要,同样对于德国政治也是至关重要。德国已经展成为一个**国家,每个公民都知道自己的位置、自身的责任并服从上级。忠诚同样有着更加深刻的含义。希特勒不仅要求德**队对他个人立下誓言还任命自己为最高统帅。任何不忠和违抗行为都会被阐释为对国家的直接挑战。

对于眼前的这个人,灯光阴谋下的元帅尽管未表露出太多的情绪,上一次战争中“背后捅一刀”的说辞,一直笼罩着他和德国人的心魂,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一些政客背叛了军队。导致德国不得不屈辱的选择求和,正是军人的忘我牺牲,才使得德国从崩溃的边缘得已挽救相对体面的结束了战争。

在德军欧罗巴志愿军第一军团在乌拉尔斯基举手投降时,中国公布了“无条件投降”的政策。从那时开始,对德**队而言,除了顽强奋战保卫德国免遭可怕的失败、被占领之外,别无其它选择。

面眼前的这个人和他身后的群体,却试图通过背叛德国的传统,挽,救德国。随着以德军名义犯下种种的暴行在军队内部转播开来,以及希特勒作为军事领袖和政治领袖威信的丧失,对大多数人而言,对希特勒的反对仅仅是皱皱眉头或是低声咒骂。

“元帅,你应该明白,现在德国的民族尊严成为希特勒野心的祭祀品。几百年后种族屠杀的影响仍将存在。不只是希特勒,你,我我们的妻子,孩子,街上的女人和踢球的少年都将受到责备。”

灯光阴影下穿着西装的人的语气坚定而带着些许悲意。

“只要希特勒还活着,德**队就不会接受其他人的领导,但是他死亡的消息将立刻导致希特勒神坛的拐塌。因此,不除掉希特勒就不可能获得大多数德军将士的支持。”

在提起此事时,他的坚定的语气中带着无奈,他同样明白,刺杀行动意味着什么,这事关他们的荣誉,同样又违背了他们的荣誉。

“为了德国和德**队的荣誉,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刺杀”现在重要的不再是刺杀行动的实际目的,而是要向世人和历史证明,反抗希特勒的这帮人敢于采取坚定果断的行动。与此目标相比较,没有什么比这更为重要。”

“我的朋妾,我尊重你们的选择和勇气,但是”

灯光阴影下元帅缓缓向前伸着身体,一直隐于灯光阴影下的他,看着眼前的这个人。

“我不会加入其中!”

他的眼神显得有些黯然,他明白对于这极少数英勇的人而言,他们拥有动机、意愿和机遇于一身,密谋反对他们元成为一个事关他们荣誉的问题,他们有他们的荣誉,同样的自己亦要坚守自己的荣誉,德国人格守职责的荣誉。

“全盛时期的万恶之攻城略地,

愁意享乐,巧取豪夺。

反叛的残余也被清除殆尽!

你们欢呼雀跃,迷醉于魔鬼夺目的光环,

穷尽晨曦残存的甜蜜。

直至气数将尽,灾难降临。

你们将舌头伸向现已枯干的水槽,

徒劳地舔着,犹如母牛穿行于燃烧着的牧场。

却还不忘厚着脸皮自吹自擂。”

在拍林郊区的一个房间内,在一群军官中间,独眼的施陶芬贝格用近乎神秘而又热情洋溢地吟诵这《反基督》,此时,在他的眼中这诗几乎成了一个咒语,他的身影在房间里大踏步地来回晃动,他的”左着手势,尽管几年前,在北非一轮轰炸之中,他失去了自己的右手和左手两根手指,但此时,这并不妨碍他用那残肢向人们传达着一种信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