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务037-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天晚上,他对舍与得又有了精辟的理解。
于守业的通俗生活
接下来的故事就很通俗了,在对方身上尝到甜头的一对男女,开始了频繁的约会。小莲让于守业乐不思蜀,他再也不愿意回到学校那间宿舍了。在小莲的床上,他找到了“家”的感觉。当他静下来的时候,望着天棚会呆想上一阵子,想身边的小莲,想眼下的日子,“忽悠”一下,他又想到了深埋于地下的那份委任状,心“别别”地跳着,就有了心事。
一旁的小莲抱住他的一只胳膊,脸贴在上面,轻声道:我们结婚吧。
他仍没从那份委任状的惊惧中醒过来,小莲的话让他冒出一身的虚汗。见他没有反应,小莲甩开他的胳膊,猛地坐了起来:你不愿意?!
又是一惊,望着眼前娇羞的小莲,他忙起身拥住她说:愿意,马上就结。
此时,于守业的生活一边是幸福的,一边是惊惧的。刘习文校长的案件刚刚过去,浓重的阴影包裹着他,让他想起来就感到后怕,如果那次他在北京有什么异常举动,他还能平安地回到陆城吗?他不敢想。那个两次给送信的人又是谁呢,是刘习文还是其他的什么人?他不知道,也说不清楚,他在明处,人家在暗处。这种感觉,让他生出了许多的恐惧和不安。
现在他拥有了小莲,和她在一起,他暂时有了一种安全感。他现在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师,能和小莲结婚是他高攀了。小莲虽然是怡湘阁的姑娘,却一直守身如玉,在和他之前,她一直是清白的姑娘身。这一点大出他的意外。眼下的他没有理由对小莲挑三拣四了,他惟一的出路只能是和小莲结婚。
他和小莲的婚礼异常简单。两个人去政府婚姻机关登记了一下,回来的时候在饭馆里买了几样菜,小莲还打开了一瓶香槟酒。小莲说这瓶酒是怡湘阁的一位客人送的,她一直保存着。于守业来不及多想,也不容他想什么,一瓶酒喝完,他就有了醉意。他抱着小莲说:来,给我唱一个。
此情此景,他仿佛又回到了怡湘阁。小莲在大喜的日子里,也就依了他。抱着琵琶,唱了一曲《春日流水》。浓浓的酒意中,他想到了秦淮河,想到了南京和哥嫂,于守业流泪了。
婚后的一天,依偎在于守业身边的小莲忽然一脸不解地问他:哎,我说你怎么就又当了老师呢?
这一问,让他大吃一惊,结结巴巴地说:我、我以前是商人,陆城解放了,我就当了老师。
她仍一脸迷惑地问:你真的是商人?
他呼吸急促起来,半晌才道:我不是商人,又是什么?
说完,他死死地盯着小莲看,担心她真的知道什么。
小莲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她不再说什么了,走过来,坐在他的腿上,撒娇地说:我现在都是你的人了,你以前是干什么的和我没关系。
他死死地抱住小莲,不是为了她的话感动,而是庆幸她一直吃不准他以前是干什么的。这时,他又想到了委任状,看来它也该换个安全的地方了。
他把委任状取出,带在身上,趁小莲出去买菜的时候,在院子里挖了一个深坑,把委任状埋了进去。一颗不安的心暂时平静了下来。
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1951年势如破竹地就来了。这一年对于守业来说,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是小莲怀孕了,春天一过,小莲就显了腰身,无遮无拦的样子。另外一件事情是巨大的,美国人出兵朝鲜了。这是一个信号,共产党一直想拿下台湾,在海峡这边磨刀霍霍,那边的国民党也没闲着,派飞机沿着沿海一带侦察,冷不丁丢下几颗炸弹,虽然对解放了的大陆构不成任何威胁,但是毕竟有了反攻大陆的姿态。有了这样的姿态,于守业似乎就看到了希望,他的期盼来自于那份委任状。如果国民党进攻大陆的话,他就是陆城的少将专员,整个陆城就是他说了算了。这么美好的事情让于守业的生活鲜活起来,他不停地研究报纸,也收听广播,他在那些新闻里捕捉着令自己惊心动魄的消息。一高兴,他还吹上了口哨,脚也跟着一颠一颠的,他的情绪直接地就影响了小莲。小莲腆着肚子,凑过来,娇嗔着:你也该给孩子起个名了吧。
他正在兴头上,不假思索地说:就叫于定山。
小莲摇晃着他的一只手道:要是个女孩呢?
也叫于定山。
说完了,他自己都吓了一跳,“定山”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那是一份野心,也是一份决心。吃惊之余,他又想到了美国发兵朝鲜,看眼前的局势,美国人拿下朝鲜指日可待,接下来,美国人就会出兵大陆的东北,这是美国人配合国军要收复大陆呢。他暗自思忖着,虽然嘴上没说,心里却整日里洋溢着兴奋。看着美滋滋的丈夫,就要做母亲的小莲也是喜形于色。
在这大好形势下,于守业有了干点什么的冲动,可是一直没有接到这方面的指令,他只能按兵不动。自从刘习文校长被捕,便再也没有人给他下任何指令了,难道和他联系的真的就是刘习文?那刘习文被抓后,为什么不把自己招供出来?这一切在他眼里都成了谜。
于定山在秋天出生了,果然是个男孩。于守业看着出生的儿子,豪情万丈地想着:小子,将来的定江山,就看你的了。
他高兴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一条惊人的消息传到了他的耳边――中国组成了志愿军出兵朝鲜,打响了保家卫国的战斗。
那些日子里,保家卫国的情绪也传到了陆城,大街小巷各种标语铺天盖地,上面写满了保家卫国,把美国鬼子赶出朝鲜的口号。
学校的墙上也贴满了红红绿绿的标语,走到哪里,人们都在慷慨激昂地议论着这场战争。
于守业的情绪很不稳定,他不知道这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最终是美国人胜还是中国人胜,他看不透也说不清。
台湾派出的飞机,一拨又一拨地侵扰沿海城市,上海首当其冲。美国的第七舰队进入到台湾海峡,这一切都意味着美国人已经全面介入到台湾反攻大陆的态势中。一场大战即将暴发。虽然二战刚刚结束,说不定在朝鲜半岛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到那时,鹿死谁手,真的就不好讲了。
于守业在自家墙上挂了一张亚洲地图,没事就站在地图前望着朝鲜半岛发呆,身边的收音机里说着:志愿军在朝鲜取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逼迫美军后撤了一百多公里………………还说,又有一批美国援军在仁川登陆………………这些消息让于守业心里一会儿晴,一会儿阴。
小莲不明就理地抱着刚满月的于定山也在一边看着,以女人之见,忧心忡忡地问:你说这场战争是美国人胜还是咱们胜呢?
他在鼻子里哼了哼。仿佛站在这幅亚洲地图前,自己俨然就是一位少将,正在指挥着这场扑朔迷离的战斗。
小莲一边摇晃着孩子,一边说:可别再打仗了,咱们的孩子刚出生,还没过上几天太平日子呢。
他突然高声大笑起来,以悲悯的目光俯视着头发长、见识短的小莲,此时,只有他自己明白当下的心情。
河东 河西
于守业并没有想到,他如此美好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中国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朝鲜并肩战斗,把美国人打到了谈判桌上。朝鲜战争结束了,他的期望落空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人原来也没有弄出多大的动静,神圣的鸭绿江依旧流淌,美国人不仅没有迈过鸭绿江一步,而且被赶到了朝鲜的三八线以南。
儿子于定山三岁那年,志愿军凯旋。随着朝鲜战争胜利落下帷幕,全中国人民投入到了建设新中国的运动中。
小莲就是那时候被动员参加工作的。小莲在针织厂做了一名普通女工。她心灵手巧,又有绘画的功底,很快就成了设计室的一名技术员。许多棉毛织品的图案都出自小莲之手――盛开的牡丹高贵雍容,怒放的腊梅冰清玉洁,小莲在工作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整日里,小莲都是眉开眼笑的,她在新生活中又找到了第二次生命。以前在怡湘阁,她的眉心总是含了淡淡的忧怨,此刻,所有的愁云烟消云散。每天一大早,她就把三岁的儿子送到托儿所,然后乐颠颠地奔向针织厂上班。下班后,接了儿子,径直回家,她要烧好一桌饭菜,等待着同样下班回来的于守业。
于守业依旧当着老师,他现在不仅教数学和语文,还当了班主任。从特工科的中尉到老师的转变,他似乎已经很适应了。现在,他经常是脸上沾着粉笔沫回家,小莲怪他粗心,拧了把毛巾给他擦脸。小莲一边笑,一边说:瞧你,一看就是个教书的,粉笔沫都带回家来了。
他嘴上不说什么,还是感受到了生活的那份温馨和美好。他弯下腰,把儿子抱在怀里,唧唧咕咕地逗着孩子,透过孩子的一张小脸,感受到了孩子的童真的快乐。有时候,他的目光越过儿子的头顶,望着忙碌的小莲,小莲依旧那么年轻、漂亮,生了孩子后更是透出一种成熟的妩媚。看着眼前的一切,他就有些走神,然后想:要是自己仍然是国军中的一员,生活又会怎样?倏忽间,他“突”的就醒悟过来,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他又想到埋在院子里的委任状,他抱着孩子来到院子里的那棵树下。此时,那份委任状就在树下埋着,如同埋着的一桩心事。他庆幸眼下平静温馨的生活,他能拥有小莲和儿子,他很知足。
他依旧在报纸上看新闻,隔三差五的,他就会见到关于国民党特务的新闻,说破坏新中国建设的国民党特务如何又一次被公安部门抓获,云云。看到这样的新闻时,他总会惊悚上好几天。
当时,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亡大陆之心不死,不仅分批派遣特务潜入大陆,还发动已经潜伏的特务进行破坏活动。于是,就有一拨又一拨的特务出来活动,然后落网。有的被政府宣判,有的被正法。
一天晚上,于守业听收音机时拨到了一个台,一个声音低沉的女人在电台里呼号,内容是呼叫那些特务代号,让他们马上行动,不要辜负国军的期待等等。他听清了,马上换台,心里猛一阵狂跳。他真怕自己听到037,更怕这种遥控指挥。他一方面满足于眼下拥有的这份宁静生活,同时,他仍有所期盼,希望有朝一日,这个世界会颠倒过来,那时他就是少将专员了。然而,从内心里讲,他并不想让自己去冒这个险。他明白,这个时候跳出来,等于以卵击石,自己必将粉身碎骨。此时,就是自己跳出来,把陆城翻一个底朝天,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中国这么大,有那么多陆城一样的城市,他又如何能改变现实呢。国民党几十万军队,最后不还是逃到台湾去了。于守业聪明地意识到,凭着一些隐藏下来的特务,赤手空拳想弄出一番动静,那是做不到的,就连美国人也是无可奈何。他承认了这一现实。
那段时间,他的心并不轻松,他怕有人会突然和他联系,就像当年那两封神秘的信。他在明处,而与他联系的人则在暗处,人家想找他,他根本无法阻拦。每天早晨,他都是第一个起床,屋里屋外地看了,发现并没有异样,才长吁一口气。在学校里,他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很少和人接触,工作上的事说完,就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备课、批改学生的作业。他努力把自己埋藏起来,越深越好。他怕别人重视他或者是注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