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爱国军阀 >

第68章

爱国军阀-第68章

小说: 爱国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过去产品质量这样好,记得小的时候,父亲经常抱怨,过去一双筒鞋,要穿几年,现在一双,一年就坏掉了。

这或者是穿越后最大感慨,就是人民非常善良,非常勤奋,做事非常踏实,你交待路面要怎么修建,大多数人都能够按照你的要求做。

而不是象前世那样,张瑞敏说中国人与日本人最大差别,如果擦一张桌子,日本人要求每天擦5次,他会保证每天擦五次。

但是中国人,若是你要求每天擦5次,他可能最先擦5次,然后变为4次,3次,2次,…,到最后,根本不按照要求擦拭。

而在这个时候,这些人员,你要求做5次,只要他有时间,绝对会做5次。

还有,大家之间要求非常严格,执行力非常好,就有点像前世台湾人一样,生活朴素,工作认真。

这或者是一些人感慨,在改革开放几十年后,中国很多文化民俗都已经失传,除了在台湾、在香港还保留一部分外。

对这个杨兴陷入深深沉思中,是什么导致勤劳、善良、朴素的中国人,变为前世那个道缺乏的国度呢?

想了很久,杨兴没有答案,脑海中恍惚回荡着祖父曾经说过,哎,是特殊时期,将大家思想搞乱,将传统搞乱,很多人为了维护传统,冒着被斗的危险,冒着被关进监狱的危险,维护传统,但是其最后结果就是大多数人变得那样小奸小利,变得那样市侩了。

想到这里,内心陷入一片莫名的矛盾,如此对路基打夯,质量明显过剩,况且前世经验来看,这个两车道公路,绝对会改建的,因为有很多地方,完全是绕山路而建,在未来几十年后,绝对会修建更宽更直的公路,很多路段。

沉思良久,在前世的时候,经常看到一些地方修建公路,好像用一个巨大圆石,用一个车子在后面推动,如此保证路基平整性,保证路基踏实啊。

与渝南公路总工程师任潮多次沟通,需不需要通过打夯来保证路基。

当然任潮意见是坚决需要通过打夯来保证路基,其理由就是过去修建驿道就是这样,这个公路是千年事业,并且路基也比过去重要得多,当然需要通过打夯方式来踏实路面。

但是杨兴认为,打夯虽然能保证路基踏实,但是在上面缓慢滚动千斤重的巨石也能够,并且还能够大大降低修建公路的劳动强度,减少劳动投入,减少修建公路投入。

劝解道:任先生,你看有没有其他简单方法,既能踏实路面,又能减少工作量,你看,大家抬着几百斤的石头,来回打夯,劳动强度太大,实在太累了啊。

任潮摇摇头道:大人,要知道,就是过去修建驿道,也是用人打夯啊,如此才能保证路基质量。你看,重庆到南充这条驿道,是大明永乐年间修建的,到现在路基就玩好如初,如此才能保证公路的质量啊。

即使杨兴说得再有理,但是任潮还是对用巨石滚动方式表示怀疑,没有办法,只有通过试验,如此之下,方改变修建公路需要打夯方式。

此之下,虽然大大保证了公路的修建速度,但是在六十年后,这种通过巨大圆石方式,修建公路,损坏得较多,但是那种通过打夯方式,在100年后,还是那样坚挺。

如此在100年后,一些对过去生活非常怀念的网友调侃道:渝南公路除了杨兴坚持修建那一段外,其他路段是路坚强,在一百年后,质量还是牢靠如故。

当然,对这个情况杨兴不知道,杨兴只是知道在自己80多岁的时候,自己坚持用圆石滚动那段路基发生了部分塌方。

当女秘书将这个消息告诉杨兴后,杨兴嘴角露出一丝不经意笑容,良久说道:小丫头,要知道,六十年后,这渝南公路很多路段不是已经没有用了吗?不是已经有二车道改为四车道了吗?

女秘书大惊,瞪大眼睛问道:老先生,这种情况你原来就有预计?

看了下外面天空,杨兴没有说什么。

不过,这段谈话被人不经意间暴露出来,如此在100年后,一些人在评论路坚强的时候,也说整个工程建设质量,在1913年的时候,就开始更加注重进度,而有所忽视质量了。

而一些因为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被抓的建筑承包商,也以这个事例为自己开脱。

随后,民生公司的提供的十辆卡车,拉着天府煤矿的煤矿,浩浩荡荡向码头进发进发,沿途再次沸腾了,很多人早早的听说汽车这个玩意,大家闻所未闻,很多人赶了数十里的山路,前来看这种仅仅烧燃柴油,就跑得比马就快的新鲜玩意儿。

一些人看着这种新鲜玩意儿,竟然议论纷纷,有个算命的瞎老头听到别人议论,当即不满道:“这种卡车,有什么新鲜,诸葛孔明不是发明了木车牛马吗?比这个好多了。”

旁边一个学生说道:“瞎伯伯,这就是你无知了。这卡车,能拉数吨的东西,怎么是木车牛马可以比拟的?如果当时孔明有这样十辆卡车,打魏国也也不会缺粮食了?”

瞎子不解,摇摇头道:“你这小子,以为在新学里面学了几年,就以为自己天下第一了,以为我是瞎老头,蒙人吧。诸葛孔明的木车牛马,也不可能拉几吨粮食啊?”

众人听到瞎子这样说,一番嘲笑,整个场面充满甚为热烈。

旁边一位商人模样的人,捻着胡须,对众人说道:“这有什么,老夫也去购置两辆,过不了几个月就会运过来,到时候老夫也要跑运输。”

众人一片羡慕,这位学生接过话道:“先生,你买了车也没有用,杨大人说过,开车的要经过三个月培训,再取得合格证书后才可上路。要是无证驾车,连人带车要被扣留的,这个你知道吗?我隔壁那个狗娃子,听说就报名参加学习,听他回来说,每个月招收一期,一期十人,可精贵呢?”

这个满身绫罗绸缎的商人一听,当即大惊道:“这如何是好?这位小哥,你能不能与那个狗娃子联系,让他跟老夫干,跑运输,平时拉沙子,或者拉柑橘,老夫定不会亏他的。”

这位学生连连回绝道:“这个事情就难办了,你可不知道,有好多商人争着高薪聘请勇娃子,要聘请勇娃子,难哦。”

对众人议论,杨兴心知肚明,就害怕大家一拥而上,导致投资过剩,或者由于司机技艺不过关,导致翻车或者其他交通事故,所以在修建渝南公路时,就让人在重庆创办了这个司机培训班

大家看到渝南公路开通有望,南充到顺庆路程由过去的走旱路需要8天,走水路需要5天,在未来变为1天就能够到达后,在修建公路的同时,重庆顺庆等地巨贾大商纷纷创办实业,丝绸厂、就是纺织厂、印颜厂、猪毛加工厂,还有什么织布厂,继而建立什么服装厂,如此形成门类齐全的轻工业体系。

第80章 杨屠夫

这天,杨兴正在考察朝天门码头扩建工作,川江水师经过1年半的努力,在耗掉2千公斤的炸药的情况下,炸掉长江三峡、川江的100多个险滩、礁石,如此4千吨货船可以顺江而上,沿着长江到达重庆,在这种情况下,重庆朝天门码头扩建就显得尤为迫切。

卢作孚站在身边,听到在卢作孚经营下,民生公司船运业务已经在四川得以巩固与发展,每天都有船往来于嘉陵江、沱江、长江各大码头,杨兴颇为兴奋。

站在嘉陵江、长江汇合之处,指着驶过来的民生公司货船,说道:卢兄,你不要看洋人跳得厉害,如果我们真的扎了根,全力发展川江航运后,他们必然会逐步退出川江航运业务的。

显得非常迷茫,不解道:大人,要知道,几家美国船运公司,其业务远远大于我们啊。

在短期内,我们怎么能够竞争得过他们呢?

哈哈笑道:卢兄,发展航运,发展服务业,最主要的还是要人。洋人虽然实力颇大,但是在这方面有所欠缺,那就是人力方面。自从庚子之变后,国人对洋人虽然表面上有所佩服,但是对洋人,还是心中有隔阂啊,此为洋人一大障碍,但为我们一大优势啊。

其二,洋人虽然资金雄厚,但是我们先发展支线航运,再发展主线航运,如此虽然给人本末倒置,但是如此不消数年,我们可以掌握整个川江航运啊。

其三,升迁机制,我们更加按照能力来选用、提拔人才,反观洋人,由于对中国双眼一抹黑,往往以是否会外语,是否愿意当奴才来提拔,如此之下,很多有识之士,不愿意为其所用。况且,在洋行中,汉人得到提升,难上加难。

……

如此种种,这川江水运,以及未来长江水运,属于我们民生实业的。

卢作孚看着这个4千吨码头,笑道:大人,如今正在修建4千吨码头,但是你知道,我们民生最大的船不过2千吨货船。

杨兴笑道:慢慢发展吧,修建4千吨码头,如此必然将川省与长江沿岸各省、世界各国更好的连接在一起。

况且,先让洋人买几条4千吨大船吧,到时候如果民生发展起来,他们这些船,说不定还会低价卖给我们呢?

两人相视大笑,就在这时,张森楷匆匆跑来,一边跑,一边喊道:征东,大喜事,大喜事。

停下脚步,看着激动的张森楷道:张老,有什么事情,看给你激动得?

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将一份电报递给杨兴道:征东,大喜事啊,想不到我们南充之丝绸,在国际上竟然如此获得肯定。

大喜,接过电报一看:原来美国洋行将南充丝绸送往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览,在展览过程中,南充丝绸盖群芳而获金奖。(在历史上,1915年,南充丝绸获得如此奖励)

被外商誉为“万能丝”、“万能绸”。南充丝绸具有“享天宝物华之誉,胜苏杭品质之优”的美名。

杨兴点点头,看着激动的人群道:张老,这是理所担任,想在过去,我们南充之绫,还被日本皇室尊为国宝,如此看来,我们丝绸之价值,可想而知。

张森楷接过道:征东,你看这样可以不,既然我们丝绸质量如此好,那么我们可以要求洋行给我们加价?你看可以不?

沉思良久,笑道:张老,我们要着眼于长远发展,我们可以先建立起自己的丝绸生产渠道,多找几家洋行帮我们销售丝绸,让他们帮我们打开丝绸销售渠道。在那以后,我们在与他们组建一家合资公司,销售我们的丝绸吧。

要知道,在这世上,好的丝绸很多很多,如果我们贸然提出加价,反而可能吓跑这些洋行啊。

民国3年,郑秀秀在成都女子高中毕业,如此她读书也到头了

这个时代的人都想独立,如在看所谓的建党大业,伍豪等人曾经主张无政府主张,有的干脆声明自己不结婚。

所以,在那个时代,大家读了点书,多自认为不得了,所以在毕业前,郑秀秀给杨兴来了两封信,询问自己毕业后,怎么办?

杨兴一琢磨,在嘉陵丝绸厂目前有3千多员工,按照规划,这帮女孩子都需要上两天学,否则,没有知识的一帮工人与一帮农民无疑。

在重庆,虽然这时城市里面人口只有30多万,但也有一些女子需要上学,故回信告诉她,在顺庆重庆准备办两所女子学校,希望她能够与一些同学到顺庆、重庆教书。

但是这个时代很多女孩子非常矫情,能够上成都女子高中的,大多数都是小姐出生,都有反对封建家庭的意思,在一阵哄骗之下,一共来了20多名女同学,外加80多名在成都读书的成都大学、或者职业技校同学。

大家一想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