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四人夜话 >

第348章

四人夜话-第348章

小说: 四人夜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先生解释说,他太太怕静。张太太是他的第二位妻子,才三十来岁,颇有姿色,他的第一位妻子已经过世了。

史伟信住下来,觉得非常合适,楼上三个房间、一个小客听,全归他使用。而且是家具齐全的,他不用再费心装饰。

从他的卧房望出去,一片青翠,有无数树木,树木外是另一些洋房,这一带都是富人居住,环境也好。

不过,在他搬进来的第七天,出现一宗奇事。

这天清早,史伟信起床,忽然发现地板上有样陌生的东西,那是一只粉红色的高跟鞋。

史伟信昨晚并没有喝酒,也没有做过什么糊涂事,他不会把一只女人的高跟鞋带回来。

这鞋子也不会是房内的东西,他搬进来时,房内收拾清洁,没有一件杂物。

唯一的解释是:这是张太太的鞋子。

但史伟信出门时是把房门锁上的,这鞋子是谁把它送进来?

除非

除非张太太另有一把房间的钥匙,她故意开了房间,把自己的一只鞋子放进来。这表示她对史伟信有某种意思,以一种女人的用品来吸引王老五的心怀。

这设想也有几分可能性,张太太还年轻,长相又不差,一双眼睛水汪汪的,有种冶荡的神态,张先生看来要比她大上二十年,在某些方面不能满足她是不希奇的。

史伟信遏制住自己的胡思乱想,在上班的时候,把那只高跟鞋拿到楼下,见了张太太,道:「这鞋子……是张太太你的吧?」

张太太脸一红,向那高跟鞋一望,露出吃惊和诧异的神色:「这……这不是……我的。」

「那会是谁的呢?」史伟信如丈二金刚摸不著头脑。

「我没有这样的鞋子。」张太太连望也不敢望一眼。

「那么我应当怎样处置?」史伟信自言自语,耸了耸肩,把那高跟鞋收在公事包中。

在写字间,他无意中把那高跟鞋跌了出来。同事看见都来取笑他:「哈,来了才几天就有艳遇了……」

史伟信有点尴尬,但并不反感,对这种附会只觉得有趣,一笑置之。

这晚回到家中,史伟信索性把那只高跟鞋摆在写字桌上,当作装饰。

夜晚他坐在桌前遐思,耳边听见楼下张先生一双儿女的嬉笑声。那兄妹才十三岁和十一岁,这高跟鞋自然不会是属于他们的。张家请了一个女佣,年已五十来岁,也不会是穿这种鞋子的人。

他想:这鞋子大概还是张太太的,她为了颜面不肯承认罢了。

当他起身进浴室时,蓦地发现门后挂著一条粉红色的手绢。拿下一看,和那鞋子的颜色相若。

「这就明显不过了,张太太见一只鞋的示意不明,再加上一条手绢。除了她之外,还有谁能随便出入这个房间?」

但他又想:「这女人虽然对我有意,人家是有夫之妇,我却不能胡作非为。明天见到她的时候,装作不知其事好了。」

他主意已定,心安理得地上床安眠。翌晨醒来,觉得耳边有什么东西,触著发痒,侧头一看,竟是那只高跟鞋。

他不由一惊,这一次不能再推想是张太太的所为了。她不可能在夜半走进自己的房中,只有他不愿相信那些神秘的事情,宁可认为昨晚他自己糊里糊涂的把那高跟鞋拿到枕边来而不自觉。

以后二三天,他非常留意有无其他异事。

一天,张太太和子女在客厅吃榴,史伟信恰巧从旁经过。

「要吃一颗吗?」张太太含笑问。

史伟信从来没吃过这种果子,但久闻榴大名,从张太太手中接过一枚,放在口中尝试,觉得香甜可口,委实名不虚传。

「怎样,还吃得惯吧?」张太太问。

「呵,很好吃。」

「那么请多吃几枚。能吃榴的人,表示和南洋有缘,可以在我们这地方久居。」

史伟信听到后,觉得这话若有深意。他吃了四五枚,谢了她,便乘坐自己的小轿车上班去。

晚上,和友人吃过晚饭,他驾车经过一处街市,忽然想起榴很好吃,何不自己买两个回去。

他下车拣了两个特大的。果贩替他劈开,方便他取吃。回家后,他洗过淋浴,轻松地坐在房中咀嚼。

榴的气味是很强烈的,整个房间都让榴香气弥漫著。有个小故事这样说:一个男人想勾引一个寡妇,无论说什么甜言蜜语,她都不肯出来。后来他剖开一个榴在门口吃,那个寡妇终于忍不住,被吸引出来了。

史伟信当然不知道这种故事,他心安理得地吃著,吃尽了一个榴里面的十余枚果肉。另一个榴便由得它搁在一张小几上。

睡到半夜,只听见有的声音,彷佛有人打开榴的胶袋,在取吃。史伟信低喝道:「是谁?」他开亮了电灯,并无人影,但小几的包裹确是打开了,那榴还裂开了一瓣。刚才临睡,他肯定自己曾经把它包好。即使没有包好,榴也是一个整体,没有把一瓣裂下来。

更奇怪的是,他在小几下发现另一只粉缸色的高跟鞋。这一只是右脚的,与上次那一只不同。

史伟信检查自己的门锁,是锁上的。这些门子,他睡眠时都特意把门锁上,可以肯定没有人走进来。

他下班回家时,没见过这只鞋子。现在竟然出现,心知有异。

于是他把榴一片片分开,摆在小几上,表示「欢迎取吃」的意思,然后仍回到床上睡眠。

这晚上,没再听见其他声息。第二天,他上班前质问张太太:「请不要瞒我,以前楼上有没有出现过什么异事?」

张太太神色惊惶,说道:「没有,没有埃」

史伟信把昨晚发生的事情对她说了,张太太仍装作不知:「不,那是不可能的。」

这时张先生也从睡房中出来。他听见他们的对话,摇摇头,叹了口气,对史伟信道:「史先生,请过来。」

史伟信随他走进睡房中,见他取出一本照相册,翻了两翻,说道:「那楼上的房间本是小女绿裙住的。」

他打开照相册,头一页便有一帧大相,一个十八岁的女孩,长著一双大眼睛,明媚动人,嘴角带著笑容。她的鼻子、头发、两颊的轮廓,无一处线条不美。

「真是一个美人!」史伟信赞叹道。

「见过她的朋友都这么说,可惜……」张先生叹口气:「她去年在一次意外中已经丧生了。」

史伟信捧著照片,也不禁黯然,可以想像,身为父亲的是怎样伤心。他把照相册翻看下去,全册都是张绿裙的照片,见她姿态轻盈,爱好各种活动,游泳池、网球场,到处都留下她的倩影。

「小女去世后,我的后妻和儿女们,都说听见褛上有异声,不愿住在上面,所以搬到褛下来……」

史伟信插口道:「于是你们把楼上一层楼租出去。」

「是的,」张先生坦白承认:「我们不为钱,租金收得很廉。另一方面,我们特别要租给欧美人,因为欧美人不迷信。只要心里不信,就什么都不会发生。」

「我虽不信,却还是发生了。」史伟信道。

「唉,小女顽皮,顽皮……我们曾经请僧人作法,还是无效。也许她在泉下太寂寞。人人都说她长得美,像神仙下凡,可惜……就是不长命,不过,我可以保证,小女是无恶意的。」张先生说到这里,两行老泪流了下来。

不知是受了感动还是什么,史伟信忽然改变主意:「算了,请不要难过。我也要上班了。令嫒的照片可赠我一张吗?我会把它摆放在房间,让她觉得开心一点。」

「有的,这张大照片还有二帧,我可以送给你一郑」

史伟信谢了。把照片带到公司去,向同事们展示,问道:「美不美?」

同事们都惊为天人,争问:「这是你新结识的女友?」

史伟信不正面作答,却说:「她就是那只高跟鞋的女主人。」

人人都赞他艳福不浅,要他介绍相识。史伟信道:「迟一些吧,东方女孩子是害羞的。」

这天,他去买了一个精致相架,把照片镶在其中,自己看看,也爱不释手,暗想:「这样可爱的人,就算是鬼,也不必怕她。」

晚上,他把照片搁在写字桌旁,微笑道:「绿裙,如果你真是有灵的话,就出来和我做个朋友吧那榴还未吃完,我们一起吃怎样?」

说完,忽闻「格」的一声响,桌上张绿裙的相架向前跳了一下。

史伟信心中一惊,但随即鼓起勇气道:「张小姐,如果你真是有灵的话,何不出来见面?」

没有回声。

史伟信道:「是害羞吗?我很愿意和你交朋友。因为你是我所见过的最美丽的东方女性。」

依然没有回声。

史伟信忽然想到一个法子,他展开一张白纸,自己拿著一支笔,说道:「这样吧,如果你不便说话,请藉我的手把你的意思写下来。」

他的话刚说完,手中的笔便移动了。他不需要用力,那笔便自动写著:「你是一个有趣的人。我愿意和你交朋友。」

史伟信见这法子果然奏效,又喜又惊。喜的是他终于证实了一件事,人死后仍能与人作精神沟通,惊的是对方是一个鬼魂,自己总是免不了有点心寒。

他向那照片望了一眼,见张绿裙相貌俏妙,宜喜宜嗔。如果鬼魂出现,也是那么漂亮宜人的话,倒不要紧。

他问道:「张小姐,我们怎样交朋友,能不能和你见面?」

手头的笔答道:「见面是可以的,下月初一,请到牛车水街市买一个榴王回来。无论多少价钱,你都要购买。晚上把榴王剖开,就能见到我了。」

史伟信这:「我……记得了。」他的声音有点颤抖,可是又掩不住兴奋。在日历上一翻,离开初一还有六天。又问:「要通知你的家人吗?」

那笔答:「不,我只见你一人。」

「真是我的荣幸,」史伟信道:「可是……」

「还有什么疑问?」

「你出来的时候会和从前相貌一样,还是……」

黑夜中似乎传来一声笑声。

「你喜欢我怎样?」那笔写道。

史伟信道:「我希望你和照片一模一样。」

「让我考虑考虑吧。」那枝笔俏皮地写完这一句,就停止了。

史伟信等了一会,对方再没有什么表现,便道:「晚安。」

他细看一下纸上的笔迹,是一行一行娟秀的英文(新加坡人受两文三语教育中文,英文:普通话、广东话及英语多数人的英语都不错),绝非史伟信本人的笔迹,可以断言。

他珍重地把它藏好。才上床睡觉。

到了初一那一天,他十分紧张,一早便到牛车水市场打听,有无榴王出卖。果然有一个摊档摆出一个特大的榴,有如水桶大小,标价一万枝元。旁边说明:「榴之王,延年益寿。此果售价所得,半数捐赠慈善机关。」

史伟信问价钱能否稍减。店东说不能。史伟信袋中的钱不够,便把二千元坡币作了订金,赶回去写字间向友人筹款。

半个钟头后,当他回到市场时,那店东对他说:「对不起,有人愿意出双倍的价钱购买这榴王。我是守信用的商人,这里有规例,凡收了定银而悔约不卖的,便要双倍赔定。现在我赔还四千元给你,你平白赚了二千元,该满意了吧?」

「不,我一定要买这榴。」史伟信坚持道。

对方那买主也在果摊之前,是个杂货店老板,姓黄,说道:「我也一定要买这榴,我母亲病重,人家说一吃榴王的肉就会好的。」

双方都是买意坚决,争持不下,店主道:「这样吧,你们谁出的价钱高,就卖给谁。」

史伟信无法,道:「那么,我出二万四千元。」

那黄老板也不客气,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